(共20张PPT)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参军行其四》
文体知识导入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朝开始兴盛,唐代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200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瑰宝,更极具历史意义。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等,代表作品有《从军行》《关山月》《塞下曲》等。
文体知识导入
文体知识
边塞诗:
边塞军旅生
活
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 反映
戍边的艰辛 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和保家
卫国的高尚情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学习目标
1.翻译诗歌,了解诗词大意
2.品味边塞诗诗歌语言,体会写作手法
3.认识诗人,感悟作者情感
【岑参】
岑文本
任务一:了解作者,熟悉背景。
【代表作】
背景资料
任务二:整体感知,理解文意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北风席卷大地,枯草被吹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份就下起了大雪。
忽然像是一夜间春风吹过,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顿时盛开。
雪花飘进珠帘里,沾湿了罗幕,穿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暖和,丝锦被都显得单薄了。
将军的硬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冰冷得难以穿上。
沙漠上纵横交错地结着百丈厚的冰层,万里长空凝聚着暗淡阴森的云。
主帅在营帐里摆设酒宴送别即将归京的客人,宴席上还有胡琴、琵琶和羌笛奏出的胡地音乐助兴。
傍晚大雪纷飞,落在辕门上,红旗冻僵在劲风中也不再飘动了。
在轮台东门外送别武判官离去,分手时大雪已覆盖了天山的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经看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行的蹄印。
1,朗读诗歌,找出线索,分析诗题的含义。
线索:一天雪景的变化。
“白雪歌
咏雪(天气情况)
人物(诗人、武判官)
事件(送人归京)
诗题
“送武判官
归京”
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任务三:品味诗歌,朗读鉴赏。
2.根据诗歌题目,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一(1-10)
咏雪
(边塞壮丽景色及苦寒生活)。
(11-14)践行
二(11-18)
送别
(送别武判官场景)
(15-18)惜别
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卷”“折”“即”能否换掉?为什么?
不能
“卷”指席卷的意思,“折”是断的意思,这两字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烈。“即”指就的意思,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表明雪下得大,下得早。这两句写出了边塞的雪早风狂。
可以从:
字面义、句中义(表达效果)、情感义等方面思考
4.品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然像是一夜间春风吹过,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顿时盛开。(翻译)
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以梨花来比喻雪。用春景写冬景,想象奇特,给人一种暖意和欣喜。(手法)
既展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情感)
5.“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几句描写有何作用?
诗歌运用对偶和互文的修辞手法,(手法)
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内容)
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效果情感)
雪花飘进珠帘里,沾湿了罗幕,穿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暖和,丝锦被都显得单薄了。将军的硬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冰冷得难以穿上。
6.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
漠上纵横交错地结着百丈厚的冰层,万里长空凝聚着暗淡阴森的云。(夸张对偶)
①结构上承上启下。第一句描绘了沙漠纵横交错着无边风雪的画面,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色作总结;第二句“愁云惨淡万里凝”写了天空中布满惨淡的阴云,引出诗人为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由此自然转入下文的送别之情。
②以“愁”来形容云,是掺杂了诗人的主观情感的。他可能因友人即将离别万分不舍而愁,也可能因边疆生活环境艰苦而愁,还可能因国家战事难平而愁,亦可能因思乡心切却欲归无计而愁……漫天惨淡的愁云,一如沉沉压在诗人心头的千头万绪,难以纾解,这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写法。
7.品读“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傍晚大雪纷飞,落在辕门上,红旗冻僵在劲风中也不再飘动了。
①描绘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军营暮雪图。
②对比鲜明,其中动词“掣” 用得十分准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被冻住,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景,从侧面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8.品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路迂回曲折,已经看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行的蹄印。
①运用留白手法,写与朋友的告别,凸显诗人伫立远望的雪中送别场景。
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
③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堂检测: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 , 。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 。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 , 。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 , 。
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通过对风雪天气,军营将士的主观感受的描写,反映战地生活的凄苦的句子是: , 。
当堂检测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通过对风雪天气,军营将士的主观感受的描写,反映战地生活的凄苦的句子是: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