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习惯性的足迹
黄帝 轩辕氏
列举几个反映古人对交通事业发展的奇思妙想的成语或故事?
嫦娥奔月;八仙过海;
一个更斗十万八千里
第五单元概览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电气技术引发海陆空交通变化
对民众及社会的作用
古代:艰难前行
近代:财富之脉
交通:广义的交通指人、物和信息在两地之间的往来、传递和输送,包括运输和通信两个方面。狭义的交通专指运输。
古近代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目录
课程标准:了解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四、交通与社会变迁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1.交通的起源
(1)原始人在自然界中打猎、捕鱼、采集食物,其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
(2)人类转向定居生活以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依赖的仍然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
(3)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
材料一: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
——《释名》
材料二:(禹)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士,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撬,山行乘輂。左淮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
2.古代陆路交通
(1)世界
古罗马:罗马帝国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罗马帝国时期道路网
罗马帝国的道路耐用且实用性强。
材料:罗马大道从不修成绕城高速,全部都是穿城而过,完全笔直。这里面有战略上的讲究。从外部看,便于罗马军队迅速控制城市;从内部看,便于罗马式城市规划的普及。......穿城而过的阿皮亚大道成了让许多城市不战而降的利器。蒙森直接认为,修建大道促使罗马明确了统一意大利全境的意图。
——李筠《罗马史纲》
(2)中国
①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②汉代:丝绸之路贯通,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实现统一之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以“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急切需要加强交通以巩固统一。于是立即致力于全国交通网的建立,在战国交通的基础上,“决通川防,夷去险阻”,经过修整与沟通,将各国道路纳入以全国为规模的交通系统之中。
——王子今《秦交通史》
驰道:为弛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汉书·贾山传》
直道: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
——《史记·蒙恬列传》
(2)中国
③唐代: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④元代: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秦世旧有厩置、乘传、副车、食厨,汉初承秦不改,后以费广稍省,故后汉但设骑置而无车马,而律犹著其文,则为虚设,故除《厩律》,取其可用合科者,以为《邮驿令》。
——《晋书》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新唐书》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魏晋邮驿画像砖
表现
中国 春秋
秦朝
隋朝
元朝
西方 法国
荷兰
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
两大水系
2.水路交通
已有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
南方和北方
京杭大运河为世界之最
17世纪开通米迪运河
17世纪阿姆斯特丹运河系统
元代京杭大运河“裁弯取直”,
体现出政治中心
北移带来的影响
【自主学习】P68,梳理古代中国和西方开凿的著名的人工运河。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修筑“邗沟”。目的是为伐齐,远征需解决军粮和辎重的运输问题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秦帝国与罗马帝国交通体系异同点?
古代道路建设的影响?
材料: 秦始皇时代,中央政府以极大的决心建立全国的交通道路网。凭借统一国家强大的组织力和雄厚的财政实力,秦朝很快建立起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在六国自身交通体系的基础上,这一体系呈现出统一、静态、闭合的特点。与秦帝国修建道路以维护自身统治不同,罗马修筑道路与其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有直接关系,通过在战争中大肆掠夺,罗马积累了大量财富,这又为修筑道路提供了充分的财力支持。最后罗马帝国形成了以地中海海运为主动脉、以公路交通为血管的交通体系,呈现出囊括性、开放性的特征。
——摘编自牛秋实、葛臻明《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通及社会比较研究》
(1)不同点:①秦以维护统治为目的,罗马与对外侵略相联系;
②秦以公路为主、运河为辅罗马以海运为主、公路为辅;
③秦交通体系呈现闭合的特点,罗马交通体系呈现开放的特点
(2)影响:①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满足军事需要。
②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③加重了徭役,激化社会矛盾。
相同点:陆路起步时间相似,以首都为中心,军事目的强,经济推动。
世界
BC3
BC2
中国
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
秦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灵渠,以咸阳为中心全国性网络;汉丝绸之路贯通欧、亚、非
6C
9C
隋大运;唐以长安中心设驿道;元以大都中心全国设驿道,修京杭大运河
17C
法国米迪、阿姆斯特丹运河系统
东汉形成东、南两条航线
10C
13C
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天文定位应用
15C
郑和七次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19C
20C
开通苏伊士
巴拿马运河
思考2:根据时间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与西方在探索海洋领域呈现出的共性与特性?
共:航海技术不断进步、探索范围不断扩大,带有商业目的
特:中国起步早,规模速度落后于西方
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思考3: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点
①时间差异②背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兴起③目的差异:政治目的—宗教、经济④性质:朝贡贸易—掠夺性⑤结果:伟大壮举,促亚非国家友好,经济负担重—促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连接为一体
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
19世纪上半期,人类步入铁路时代
1.火车与铁路交通
工业革命引发了交通的变革
19世纪上半期,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带动了机器制造业、钢铁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大发展。
发明:
影响:
近代中国铁路交通的发展
火车的发明与影响
火车行驶在京张铁路人字形铁道上
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
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
京张铁路:1909年竣工,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人”字形路轨解决了陡坡问题。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0,简述近代中国铁路交通的发展
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若地势阻隔,不能相通,故必铁路成,则万里之外,旦夕可至;小民生业,靡不流通;朝廷法旨,靡不洞达;山川之产,靡不尽出;风俗之陋,靡不尽除。使中国各省铁路全通,则国家气象大变:商民货物之蕃息,当增十倍;国家岁入之数,亦增十倍。至于调兵之捷速,可省多营;转漕无阻,可备海梗;民间无差徭科派之困,官吏无驿站办差之累。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问题探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铁路建设对中国的影响。
①经济:打破了中国内地的封闭状态,加强了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的联系,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推动了商品经济的扩展。
②城市化:推动了中国城市化,一大批近代城市在铁路沿线兴起。
③交通:推动了铁路工业及相关的近代工矿业的发展
④政治:加速了近代中国的一体化,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⑤社会: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陋习
消极:近代铁路掌握在列强手中,成为列强侵略和征服中国的工具。
积极: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近代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2.轮船与航运业的发展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
蒸汽机、内燃机成为驱动船舶的动力,吨位大、速度快、航距远的轮船出现了。
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轮船的产生与发展
近代中国航运业的发展
“黄鹄号”轮船模型 设计者---徐寿
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
轮船招商局
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0,简述近代中国航运业的发展。
【思考点】阅读教材P73,你怎样理解轮船招商局在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意义?
材料:当时沿海和长江航运已为外洋垄断,新成立的招商局简直没有“立足”之地,于是李鸿章为招商局争取了运送漕粮和一些官府物资的专权:此举是轮船招商局得以维持的关键。……
轮船招商局的建立.确实达到了“分洋商利权”的目的。仅1873年(同治十二年)到1876年(光绪二年)间.外国航运公司收入总共损失四百九十二万三千两,这期间中国商人少付给外国商人的费用当在十三万六千两以上。
——张文华《帝国护卫:晚清中兴四名臣》,中国工人出版社,2017.01,第223页
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是中国水上交通业近代化的开端。它的成功创办和业务拓展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
3. 汽车的出现和发展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在20世纪以前,汽车还不够普及。
◎卡尔本茨和他的“奔驰1号”汽车
1840年,《商人杂志和商业评论》上的一篇文章热情赞颂道,“我们水上和陆地上都有移动宫殿”,文章反映了当时的流行概念,即“装饰了柱子的舱室,地上铺着外国织机织的昂贵织物,还装饰了镜子、画作以及昂贵的挂毯”…“通过时间消灭空间”的背后,促进了资本在19世纪不受阻碍地发展。
——摘编自[德]希弗尔布施《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
指出材料中“水上和陆地的移动宫殿”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简述此类发明创造对世界市场形成所起的作用。
移动宫殿:汽船﹑蒸汽机车
作用:大大改变交通运输条件;
使世界各地间联系更为便捷;
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向各地扩张;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四、交通与社会变迁
1.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秦朝“车同轨”政策和道路建设,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往来,具有深远的影响。
材料:我们交通运输体系的联合力量加在一起,就是合众国这个我们所拥有的称号中的动力要素。没有它们,我们不过是许多个别部分的联盟而已。——《艾森豪威尔总统关于国家公路建设计划致国会的特别咨文》(1955年2月22日)
中国运河之都 清江浦
火车拉来的城市 河南郑州
2.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3.方便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
①唐朝最盛时水驿260个,陆驿近1300个,主要邮路7条,从事驿务的人员2万多名。
②明代出现了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
③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
④1897年创办的大清邮政官局,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⑤晚清时,电报、电话传入中国。
◎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
◎清代电报局
◎清末陕西邮差
1912年 孙中山视察京张铁路
道路者,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也。试观世界今日最文明之国,即道路最多之国,此其明证也。中国最繁盛之区,即交通最利便之地,此又一证也。故吾人欲由地方自治以图文明进步,实业发达,非大修道路不为功。凡道路所经之地,则人口为之繁盛,地价为之增加,产业为之振兴,社会为之活动。道路者,实地方之文野、贫富所由关也。
—《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2—223页。
课堂小结
1.(2022·辽宁高考·3)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
A.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D.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2.(2022·海南高考·2)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
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
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C
随堂巩固
D
3.(2022·浙江高考·11)读图阅史。下图所示系1909年上海社会之剪影。结合所学,下列选项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坐电车三更笑语”,反映交通近代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②乘坐马车仍是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③代步工具呈现出马车和电车并驾齐驱的发展趋势
④新式交通工具取代传统交通工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4.(2021.6·浙江高考·10)1910年,上海某刊载:“一车辟易人百千,双轮足值价万钱。汽声呜呜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未过泥城尘似烟,忽来马路灰扑天。……行路难,行路难,逢窄路,真可骇。”据此判断,材料中的这种交通工具是( )
A.由英国人最早发明 B.上海新推出的公共交通工具
C.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标志 D.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运输工具
5.(2020.1·浙江高考·20)英国女演员弗朗丝·金伯尔对幼年(1830年)搭乘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曾有如下描述:“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每小时30英里(48公里)——出发,它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据此判断,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是( )
A.帆船 B.蒸汽机车 C.飞机 D.汽车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