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 (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 (共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20 07:3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1.ATP是细胞内化学反应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的ATP是怎么来的?
2.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们吃的有机食物通过消化分解运到细胞内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3.呼吸时,吸入氧气,排除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怎么产生的?氧气运到细胞里干什么去了?
4.为什么剧烈运动的时候,呼吸频率会加快?剧烈运动后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呢?
第5章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问题探讨:
酵母菌细胞富含蛋白质,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在培养酵母菌用作饲料添加剂时,要给培养装置通气或进行振荡,以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在利用酵母菌生产葡萄酒时,却需要密封发酵。
讨论
1.都是培养酵母菌,为什么有的需要通气,有的却需要密封
2.为什么通气有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
3.在密封发酵时,酵母菌将有机物转化为酒精对它自身有什么意义
细胞呼吸: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因此也叫做细胞呼吸。
代谢类型
异养兼性厌氧型
细胞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呼吸产物的检测
检测产物 试剂 现象
CO2 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溶液由蓝变绿再变成黄色
酒精 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 橙色变成灰绿色
(1)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3)实验装置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4)实验步骤
①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与培养:注意控制单一变量
②检测CO2的产生
③检测酒精的产生:注意适当延长培养时间
加入等量的酵母菌+等量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
1.煮沸消毒,并去除溶液中的溶解氧
2.冷却后注入
除去空气中的CO2
思考:能用澄清石灰水替代NaOH溶液吗?
1.无氧呼吸的装置中,B瓶应封口一段时间后,再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原因是?
使得锥形瓶中氧气消耗尽,确保产物CO2均来自于无氧呼吸。
2.检测酒精的产生,为什么注意适当延长培养时间?
由于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因此,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
自变量
因变量
有氧/无氧条件
是否产生CO2/酒精
通气/密封
用澄清石灰水、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
无关变量
给予相同的适量营养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让空气先通过NaOH溶液
温度
置于相同适宜温度下
营养物质
相同且适宜原则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CO2产生情况的检测
A: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培养液;B: 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培养液
刚加入重铬酸钾 一段时间以后
A
B
A
B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酒精产生情况的检测
检测酒精的方法:
  各取2mL酵母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分数为95%~97%),并轻轻震荡,使其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注意:是将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滴加至酵母培养液滤液中,不能反过来加!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5)实验结论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①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②产物
有氧条件:大量的CO2和水
无氧条件: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CO2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会大量增殖,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
本实验中哪个是对照组,哪个是实验组?
思考
对比实验(相互对照实验)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几个实验组结果的分析比较,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作对比实验。
本实验的两组都是实验组
1.配制酵母菊培养液时,葡菊糖溶液煮沸后,即可加入新鲜食用酵母( )
2.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碱性条件下遇酒精变为灰绿色( )
4.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实验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 )
小试牛刀
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主要)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葡萄糖的燃烧
体外燃烧和有氧呼吸的区别?
分析93页最后一段
有氧呼吸
1.主要场所——线粒体
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真核细胞)
线粒体基质
内膜凹陷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为酶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
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底物是葡萄糖。
2.有氧呼吸的过程(以葡萄糖为例):
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
场所:细胞质基质
物质变化:
C6H12O6

2C3H4O3 +4 [H] + 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
场所:线粒体基质
物质变化:

6CO2 +20 [H] +少量能量
2C3H4O3
+6H2O
第三阶段:
场所:线粒体内膜
物质变化:

12H2O + 大量能量
24[H] + 6O2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丙酮酸彻底分解
水的形成
1.热能形式散失
2.合成ATP
1.热能形式散失
2.合成ATP
1.热能形式散失
2.合成ATP
为什么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原因是:线粒体中没有分解葡萄糖的酶
场所:线粒体基质
物质变化:
场所:线粒体基质
物质变化:

6CO2 +20 [H] +少量能量
2C3H4O3
+6H2O
场所:线粒体基质
物质变化:
有氧呼吸
3.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1.有氧呼吸反应物中的水,可不可以省?
2.标注氧元素的转移
4.有氧呼吸能量转化:
有氧呼吸
1moL葡萄糖 2870kJ
977.28kJ
储存在ATP中
1892.72kJ
以热能形式散失(大部分)
有氧呼吸的能量过程:将葡萄糖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
5.有氧呼吸概念: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产大量ATP的过程。
1.葡萄糖是有氧呼吸唯一能利用的物质( )
2.真核细胞都进行有氧呼吸( )
3.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4.有氧呼吸的实质是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并且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
小试牛刀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蛔虫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硝化细菌
无氧呼吸
1.场所——细胞质基质
2.过程
(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
第一阶段:
场所:细胞质基质
物质变化:
C6H12O6

2C3H4O3 +4 [H] + 少量能量
1.热能形式散失
2.合成ATP
(2)第二阶段:丙酮酸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CO2,或者转化成乳酸
第二阶段:
场所:细胞质基质
物质变化:
C6H12O6
2 C3H6O3(乳酸)
+ 少量能量


C6H12O6
2 C2H5OH(酒精)
+ 2CO2 + 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不产能量
4.无氧呼吸能量转化:
1moL葡萄糖
大部分储存在乳酸或酒精中
196.65kJ
以热能形式散失
储存在ATP中
3.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
C6H12O6
2 C3H6O3(乳酸)
+ 少量能量


C6H12O6
2 C2H5OH(酒精)
+ 2CO2 + 少量能量
1.动物骨骼肌细胞;2乳酸菌;3少部分植物细胞(玉米胚乳、甜菜块茎、马铃薯块茎)
1.酵母菌;2.大部分植物细胞(如水稻根、苹果果实等)
无氧呼吸
5.无氧呼吸概念:
无氧呼吸是指在没有氧气的参与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作发酵。产生酒精的叫酒精发酵,产生乳酸的叫乳酸发酵。
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一)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场所
条件
产物
能量
相同点 联系
实质
意义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始终在细胞质基质
需氧、酶
不需氧、需酶
6CO2、12H2O
酒精和CO2或乳酸
大量(32ATP)
少量(2ATP)
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细胞呼吸可以把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的代谢联系起来( )
2.无氧呼吸过程中没有氧气参与,所以有[H]的积累( )
3.水稻根、苹果果实、马铃薯块茎等植物器官的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都
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
4.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 )
5.和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释放的能量较少( )
6.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都是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
7.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
用于合成ATP( )
小试牛刀
资料分析:
为什么包扎伤口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松软的创可贴等敷料?
为伤口创造了疏松透气的环境,避免厌氧型病原菌(如破伤风芽孢杆菌)的繁殖,从而利于伤口的痊愈。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资料分析:
为什么利用酵母菌酿酒时要先通入一定量的无菌空气,而后隔绝空气进行密封?
先通气是为了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大量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后就可以密封,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达到酿酒的效果。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资料分析:
为什么要给作物及时松土?
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根据细胞呼吸原理在什么条件下能更好的储存粮食和蔬菜瓜果?
低温(零度上)、低氧、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为什么被锈钉扎伤或伤口很深时,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资料分析:
为什么提倡慢跑(有氧运动)?
防止因剧烈运动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乏力。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用透气消毒纱布包扎伤口,目的是保证伤口处细胞的有氧呼吸。( )
2.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保鲜( )
3.及时排涝,能防止水稻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
小试牛刀
1.内部因素(呼吸酶的数量不同)
(1)遗传特性: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
实例: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生长发育时期: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
实例:幼苗期呼吸速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低。
(3)器官类型: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
实例: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2.外部因素
(1)温度
①影响: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呼吸速率
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5~35℃之间。
②应用:低温储存食品(零上);
大棚栽培在夜间和阴天适当降温;温水和面发得快。
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O2浓度
呼吸速率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呼吸速率
O2浓度
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2)氧气
①影响:O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2对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
O2与无氧呼吸酶结合,改变其空间结构,活性降低
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2)氧气
①影响:O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2对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
1、A点(O2含量为0):只进行无氧呼吸。
2、AC段:两种呼吸并存(产生的CO2的量>吸收O2的量)
3、C点以后:只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吸收O2的量)。
4、B点: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速率相等,此时CO2的
总释放量最低。
D点:O2浓度超过一定值时,无氧呼吸消失。
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2)氧气
①影响:O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2对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
②应用:中耕松土促进植物根部有氧呼吸;
无氧发酵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无氧环境;低氧储存粮食、水果和蔬菜。
总呼吸曲线先下降的原因是:
O2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
O2浓度低,有氧呼吸弱
无氧呼吸的减弱程度比有氧呼吸增大程度强,所以整体释放CO2减少
(3)水分
①影响:自由水和代谢程度成正比,自由水越多,呼吸作用越强。
②应用:
粮食在入仓前要进行晾晒处理;
干种子萌发前进行浸泡处理;
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4)CO2
①影响:CO2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积累过多会抑制细胞呼吸的进行。
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呼吸强度
CO2浓度
②应用:适当增加CO,浓度,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保鲜。
窖藏原理?
橘子外面包纸袋原因?
鬼吹灯?
三看法”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以葡萄糖为底物)
C6H12O6
2 C3H6O3(乳酸)
+ 少量能量

2 C2H5OH(酒精)
+ 2CO2 + 少量能量
C6H12O6

(1)一看——反应物和底物
①消耗O2,或产物中有H2O ,
②产物中有酒精或乳酸,
一定存在有氧呼吸。
一定存在无氧呼吸。
三看法”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以葡萄糖为底物)
C6H12O6
2 C3H6O3(乳酸)
+ 少量能量

2 C2H5OH(酒精)
+ 2CO2 + 少量能量
C6H12O6

(2)二看--物质的量的关系
①不消耗O2 ,释放CO2,→
②不消耗O2,不释放CO2→
③ 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
④ 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
只进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
只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细胞已经死亡。
只进行有氧呼吸或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
三看法”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以葡萄糖为底物)
C6H12O6
2 C3H6O3(乳酸)
+ 少量能量

2 C2H5OH(酒精)
+ 2CO2 + 少量能量
C6H12O6

(3)三看——反应的场所(真核细胞)
只在细胞质基质中--无氧呼吸,有线粒体参与——一定存在有氧呼吸
C6H12O6 + 6O2 + 6H2O 6CO2 + 12H2O + 能量

葡萄糖:O2:CO2=1:6:6
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葡萄糖:酒精:CO2=1:2:2
O2:CO2=1:1
酒精:CO2=1:1
细胞呼吸有关计算
(1)消耗等量葡萄糖,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CO2产生量的比为
(2)产生等量CO2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比为
……
细胞呼吸有关计算
3:1。
1:3
结果预测(红色液滴移动情况) 相应结论
装置A 装置B
1



知识拓展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类型
要通过实验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还要同时设计另一个实验
左移
不移
右移
不移
右移
左移
不移
不移
只有有氧呼吸
只有无氧呼吸
两种呼吸都有
细胞死亡
1.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可以完成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吗?
答:可以,有些原核生物也可进行有氧呼吸,在细胞膜和细胞质基质上进行,如硝化细菌。
2.下列生物中哪些不能够进行有氧呼吸?乳酸菌、念珠藻、变形虫、蛔虫、人的成熟红细胞
答:乳酸菌、蛔虫、人的成熟红细胞。
3.用酵母菌发酵酿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为什么?
答:酒精达到一定浓度对酵母菌有害,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