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练】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沪科版物理九年级(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小练】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沪科版物理九年级(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2-19 13:58:43

文档简介

2W=2.5X101≈225.2s
2.5×10J,t=P=1110w
qV=8.4×10J/m×0.02m=1.68×10°J。(3)燃气
址的效率7-8×10%-78}X10%=40%.
课堂小练参考答案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
第一节电是什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C2.C3.B4.C5.D6.C7.电荷吸引8.电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同种排斥
1.液气液2.37℃37摄氏度负(或零下)20掇氏
第二节让电灯发光
度3.0.1℃35-42℃37.6℃4.D5.D6.C
1.D2.D3.C4.B5.B6.开短通
7.
7.(1)液体热胀冷缩(2)量程分度值(3)温度计的玻
8
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4)36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1.C2.B3.B4.A5.C6.凝固熔化晶体
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7.放出不变8.(1)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固
1.D2.A3.(1)一条(2)开路(3)整个电路(4)相
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互4.并串5,并串6一北
7.发光能
第1课时汽化
1,蒸发2.汽化吸降低3,(1)温度(2)液体表面
L及
空气流动速度蒸发4.B5,A6.C7.(1)B
多条干支整个电路所在支路用电器互不
(2)中治好
(3)99停止加热(4)①
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第1深时电流和电流表
1.C2.C3.C4.D5.2000.051.2×108×
1056.①串②正

③量程④电源两极7.L
l寸间n1r
024680
干路
8,
第2课时液化
1.A2.B3.C4.压缩体积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降低温度5,蒸发放6,液化小水珠液化7,放
第2课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热液化8.吸热放热压缩体积
1.B2.D3.(1)0.50.50.5(2)串联电路中,各处
第四节升华与凝华
的电流都相等(3)只做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
1.B2.B3.C4.C5.C6.A7.C8.凝华放出
性4.(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9,升华紫色碘蒸气消失,瓶内出现固态碘
(2)相同(3)换用其中一个灯泡再做几次实验
第五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第五节测量电压
1.D2.D3.B4.D5.C6.B7.水污染生活污水
第1课时电压和电压表
工业废水工业废物生活垃圾8.汽化放出
1.B2.B3.A4.D5.B6,1.37,电压正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2课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1.C2.4.54.53.变大不变4.(1)不相同
1.C2.D3.B4.A5.D6.A7.增大热传递
(2)U=U1+U:(3)寻找普遍规律5.(1)不同(2)等于
8.(1)内能(2)温度(3)热量
(3)只进行了一次实验,不能得出普遍规律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第1课时比热容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1.C2.C3.D4,J/(kg·℃)质量是1kg的冰温度
第1课时电阻及其影响因素
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1×10J不
1.D2.C3.D4.阻碍R欧姆欧2kM0
变5.(1)保持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一5.长度横截而积6.R>Rz>R。
(2)物体的质量(3)3,4(4)物质种类(5)控制变量法
7.(1)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法(2)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
第2课时比热客的应用和计算
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3)B、C
第2课时变阻器
1.大小2.4.2×103553.2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
却剂4.4.41×105.A6.B7.C8.解:(1)水释放
1.导体导体长度滑动变阻器2,该滑动变阻器的最
大阻值是50Ω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的热量Q=cm(t-t)=4.2×10J/(kg·℃)×1000kg×
1.2A3.变小变大4.A5.B6.C7.C
(55℃-40℃)=6.3×10J。(2)由热量公式Q=cm△
8.
可知,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在温度变化△士一定时,相等
th
质量的水释放的热量较多。
第三节内燃机
1.A2.B3.C4.B5.D6.热机内能转化为机械
能7.压缩做功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8.增加压缩1200
第1课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1.C2.(1)
(2)断开大
1.A2.D3.D4.A5.热值大污染小1m的天
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8.4×10J0.0075
6.(1)质量(2)酒精7.解:(1)水吸收的热量Q=
cm△t=4,2×103J/(kg·℃)×2kg×(100℃-20℃)=
6.72×10J。(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做=

*160·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1.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
B.温度越低的物体,内能越小
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样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越慢,物体的内能越大
B.物体被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小
C.温度为一40℃的冰块没有内能
D.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
3.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B.划火柴,火柴被划燃
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
D.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4.(白银)下列现象中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放大镜聚光使纸片着火
B.铁丝反复弯折后温度升高
C.压缩空气内能增大
D.冬天户外搓手取暖
5.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热量越多
B.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热量也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6.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
7.(北海)因地球环境被破坏,全球气候普遍变得恶劣。今年夏天印度某些区域异常狂热,气温高
达50℃,道路开始熔化,太阳暴晒后的路面材料温度急升,材料内能
(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材料的内能。
8.通常所说的“热”包含有内能、热量、温度三种含义,请指出下面“热”的含义:
(1)摩擦生热:
(2)天气很热:
(3)吸热升温:
·7…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1课时比热容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块铁的比热容比一颗铁钉的比热容大
B.吸收热量越多的物体比热容越大
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跟物体的质量、吸热多少、温度高低无关
D.物体的体积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2.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4.2×10

0.88×10
煤油、冰
2.1×102
干泥土
0.84×10
砂石
0.92×10

0.39×102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3.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
沙水
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4.冰的比热容为2.1×10
(填单位符号),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若熔化掉一半后,则剩余的冰的
比热容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有四位同学,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
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电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
烧杯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200
20
28
8
2

100
20
28
4
3
煤油
200
20
28
4
4
煤油
200
20
24
2
(1)该实验选择用同样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的原因是
(2)比较1、2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知: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
(3)比较
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知: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
(4)比较1、3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知: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
(5)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