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阻电压(4)0.28(5)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
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
的电压成正比3.(1)2.4(2)电压表示数(3)电压一
第1课时电功率
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D2.A3.B4.C5.C6.D7.10.49×10
第2课时欧姆定律的应用
8.解:电源电压U=IR=0,1A×60Q=6V,R,消耗的
1.D2.A3.10104.85.3306.解:(1)由电路
图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串联电路
功率P发-0沿-=18m
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所以电阻R,两
第2课时颜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端的电压U,=U-U2=12V-8V=4V。(2)两电阻串
1.A2.C3.C4.C5.B6.0.5120.75
联道过民的电流1-是-0,2A,因为中联电路
7.解:(1)开关S闭合,S断开时,电路中只有L,灯泡正
常发光,则U1=U=12V,I1=1=1A,则其额定功率为
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电阻R的电流1=I=0,2A。
P:=U1I:=12V×1A=12W。(2)L正常发光时
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
1.C2.B
功率为12W.由P=g得:W=R=12WX10s=1201.
3,(1)
(2)
A
(③)由P=装得,灯跑L上的电阻民得-影”
48n。
(4)当开关S,S都闭合时,两灯泡并联,此时通
过上h的电流仍为1A,道过k的电流-名-品8
0.25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I=I十1I:=1A十0.25A=
州
1.25A:L2的实际功率P2=UI2=12V×0,25A=3W。
(3)①B①25⑤没有多次测量4,(1)灯泡L开路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
(2)10(3)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0.01602.A3.(1)
(2)断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1课时等效电阻
1.长度大和R十R:2.横截面积小倒数之和
反+元3.A4.A5.A6.解:(1)开关S闭合时,
1,1
r
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
开
B(3)0.64.(1)C(2)2.50.300.75(3)C
1=1是-指0.5A.即电流表示数为0,5入
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总电阻R=R,十R=6D十
1.D2.C3.C4.C5.606.0.02229047.(1)相
18n=240,由欧姆定律1=是得电源电压U=1R
等(2)电流大8.解:(1)R1在1min内产生的热量
0.5A×242=12V。7.解:(1)当S、S都断开时,R
Q=rR=(0.5A)2×20×608=30J。(2)由1=0
与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所以,由1=只可得。
U 3V
可知,电路总电阻R=R,十R,=7=05A=6,电阻R:
电源的电压U=I(R,+R)=0.3A×(202+20n)=
的阻值R=R-R=62-2n=4n。
12V。(2)当S,S都闭合时,R与R并联,电流表测干路
电流,所以,电路中的8电凰R=-织08
强基训练参考答案
10a则干路电流表的示数广-景-品吕-1.2A
强基训练一探究物质熔化与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1)A(2)B(3)相同2.(1)受热均匀慢(2)热胀
第2课时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1.112:12.241:23.2314.1:41:1
冷缩48(3)晶体变大大于(4)455液态
(5)B
415.66113:26.1:13:57.153:48.C
9.B10.B11.C
强基训练二探究液体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
第五节家庭用电
1.(1)96A(2)98(3)继续吸热,温度不变(4)液化
1.A2.B3.A4.C5.火线2206.导体丙右
2.(1)自下而上(2)扩散汽化(3)低于(4)试管的
7.触电短路电流8.火大地9.火线
水达到沸点后与绕杯中的水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
(5)升高
强基训练三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回@
并:灯
1.(1)控制变量法转换法(2)a(3)吸热相同(4)<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2.(1)相等(2)十废代
(3)水
第一节电流做功
1.D2.D3.电机械电内太阳电4.500
6如
w8 5.1207.2×106.0.0259×10
0乙
40车中
7.2.467.58.解:节能灯消耗的电能W=U1=220V×
0云81iii6i8时阿:mn
0.09A×30×60s=35640J。
(4)慢(5)单位时间内冷却的温度
·161·强基训练七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进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的分组实验的电路图。
(1)实验步骤:
A.按图所示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置于最
(填“左”或
“右”)端
B.滑片P移到适当位置,用电压表测出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
R
C.保持滑片不动,用电压表测出小灯泡L2两端的电压后,再用电压表测出
两点之
间的电压
D.改变滑片P的位置,重复步骤B、C两次,记录数据
(2)讨论交流:
①相较于课本上的实验电路,该实验电路的优点是
②在实验过程当中,闭合开关后,小华发现其连接的电路,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滑片P,两
灯均不亮,且电压表示数较大,则电路故障是
③经过讨论,他们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
(用电路中字母表述)。
2.小南和小开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甲
(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应多次实验,关于灯泡的选择,以下几种方案最佳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每次都选择相同规格的灯泡
B.每次都选择不同规格的灯泡
C.分别选择相同规格和不同规格的灯泡各做几次实验
(2)连接电路前检查器材时,小南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则应该先将电压表
(3)将问题解决并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I2比灯L亮,则通过两灯的电流I
(填“>”“=”或“<”)I2。
(4)如图甲,小南和小开为了节省时间,在测完I1两端的电压后,将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
动,只断开A接点,并把接线改接到C接点上,这个方法
(填“能”或“不能”)测出
L2两端的电压,理由是
(5)在某次更换灯泡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不发光,于是小南分别把电压表接在图甲中AB
两点、BC两点及AC两点,测得数据分别是UA5=3V,U=0V,UAc=3V;小南检查发现
只有灯L,和灯L2中的一盏出现故障,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6)某次实验中,测得灯泡L1两端的电压比L2两端的电压大,则灯泡L1的电阻
(填
“大于”或“小于”)灯泡L的电阻;若两灯泡灯丝长度和材料都相同,则
的灯丝更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