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1.将冰放入水壶,对冰进行加热,冰会变成
态的水;不断加热,水又变成
态的水蒸
气:将长柄勺子靠近壶嘴,如图所示,水蒸气又变成
态的水;如果温度降到零下,水还能
结成冰,变成固态。可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0
363ī3839442
知
(第1题图)
(第3题图)
(第?题图)
2.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
,读作
;一20℃读作
3.如图所示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体温计,它的分度值是
它的量程是
该
体温计的读数是
4.(南昌)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中考考场的室温为50℃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一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70℃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37℃
5.(扬州)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B
D
6.有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
温,体温计的示数前后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是38℃,乙的体温是39℃
B.甲的体温低于38℃,乙的体温是39℃
C.甲的体温不高于38℃,乙的体温是39℃
D.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
7.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
(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
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3)请指出如图甲所示的操作的错误之处:
(4)某小组的同学在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温度应记为
1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A.一40℃的水银块变成0℃的水银
B.冰变成水
C.食盐放入水中成盐水
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2.下列各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正确说明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温度T
混度℃
温度“r
温度℃
()H时HJAnin
()时[HJ2mi
()H时4Jnin
()时[HJ/min
A
B
C
D
3.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汽歧
100
↑温发":
56a元
内
R
48…
甲
l时间/mim
20051m1520时mi1
时Hhin
61218
(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8题图)
4.在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从外界吸收热量
B.温度降低,向外界放出热量
C.温度升高,从外界吸收热量
D.温度不变,向外界放出热量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像。由此图像可以判断
A.甲是品体,乙、丙是非品体
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
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6.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
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
和
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
(填“晶体”或“非晶体”)。
7.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
方的冬天,北方冬天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水在凝固过程中
热量,温
度
8.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
示。根据图像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2)该物质温度为30℃时处于
(填“固”或“液”)态。
。22W=2.5X101≈225.2s
2.5×10J,t=P=1110w
qV=8.4×10J/m×0.02m=1.68×10°J。(3)燃气
址的效率7-8×10%-78}X10%=40%.
课堂小练参考答案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
第一节电是什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C2.C3.B4.C5.D6.C7.电荷吸引8.电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同种排斥
1.液气液2.37℃37摄氏度负(或零下)20掇氏
第二节让电灯发光
度3.0.1℃35-42℃37.6℃4.D5.D6.C
1.D2.D3.C4.B5.B6.开短通
7.
7.(1)液体热胀冷缩(2)量程分度值(3)温度计的玻
8
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4)36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1.C2.B3.B4.A5.C6.凝固熔化晶体
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7.放出不变8.(1)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固
1.D2.A3.(1)一条(2)开路(3)整个电路(4)相
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互4.并串5,并串6一北
7.发光能
第1课时汽化
1,蒸发2.汽化吸降低3,(1)温度(2)液体表面
L及
空气流动速度蒸发4.B5,A6.C7.(1)B
多条干支整个电路所在支路用电器互不
(2)中治好
(3)99停止加热(4)①
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第1深时电流和电流表
1.C2.C3.C4.D5.2000.051.2×108×
1056.①串②正
负
③量程④电源两极7.L
l寸间n1r
024680
干路
8,
第2课时液化
1.A2.B3.C4.压缩体积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降低温度5,蒸发放6,液化小水珠液化7,放
第2课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热液化8.吸热放热压缩体积
1.B2.D3.(1)0.50.50.5(2)串联电路中,各处
第四节升华与凝华
的电流都相等(3)只做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
1.B2.B3.C4.C5.C6.A7.C8.凝华放出
性4.(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9,升华紫色碘蒸气消失,瓶内出现固态碘
(2)相同(3)换用其中一个灯泡再做几次实验
第五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第五节测量电压
1.D2.D3.B4.D5.C6.B7.水污染生活污水
第1课时电压和电压表
工业废水工业废物生活垃圾8.汽化放出
1.B2.B3.A4.D5.B6,1.37,电压正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2课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1.C2.4.54.53.变大不变4.(1)不相同
1.C2.D3.B4.A5.D6.A7.增大热传递
(2)U=U1+U:(3)寻找普遍规律5.(1)不同(2)等于
8.(1)内能(2)温度(3)热量
(3)只进行了一次实验,不能得出普遍规律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第1课时比热容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1.C2.C3.D4,J/(kg·℃)质量是1kg的冰温度
第1课时电阻及其影响因素
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1×10J不
1.D2.C3.D4.阻碍R欧姆欧2kM0
变5.(1)保持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一5.长度横截而积6.R>Rz>R。
(2)物体的质量(3)3,4(4)物质种类(5)控制变量法
7.(1)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法(2)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
第2课时比热客的应用和计算
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3)B、C
第2课时变阻器
1.大小2.4.2×103553.2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
却剂4.4.41×105.A6.B7.C8.解:(1)水释放
1.导体导体长度滑动变阻器2,该滑动变阻器的最
大阻值是50Ω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的热量Q=cm(t-t)=4.2×10J/(kg·℃)×1000kg×
1.2A3.变小变大4.A5.B6.C7.C
(55℃-40℃)=6.3×10J。(2)由热量公式Q=cm△
8.
可知,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在温度变化△士一定时,相等
th
质量的水释放的热量较多。
第三节内燃机
1.A2.B3.C4.B5.D6.热机内能转化为机械
能7.压缩做功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8.增加压缩1200
第1课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1.C2.(1)
(2)断开大
1.A2.D3.D4.A5.热值大污染小1m的天
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8.4×10J0.0075
6.(1)质量(2)酒精7.解:(1)水吸收的热量Q=
cm△t=4,2×103J/(kg·℃)×2kg×(100℃-20℃)=
6.72×10J。(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做=
州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