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洒热血写春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2、通过学习《甘洒热血写春秋》了解《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情节,体验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二、教学重难点:
一字多音,如唱段最后一字“秋”的演唱。
三、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播放梅《苏三起解》片段,说一说这是什么戏曲?戏曲演唱风格和服装风格是怎样的?
2、对!这是京剧《苏三起解》片断。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关于京剧的小知识?
3、观看《甘洒热血写春秋》片断,说一说这和传统京剧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三)学习演唱
1、观看《甘洒热血写春秋》片断,他是生旦净丑中哪个行当的?选自哪出戏?
2、对!这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当中的一个片断。现代京剧,又叫样板戏,是经过改革了的京剧,所以对于行当的划分并不像正统的京剧那样严格。杨子荣是生行的角色,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生或者武生。而是经过创新了的。谁来说一说《智取威虎山》讲述了什么事?
3、介绍剧情,并观看影片剪辑。
4、再听,音乐的力度和情感是怎样的?用什么样的速度去演唱?
5、听录音模唱,体验京剧的唱腔。
6、你感觉哪一句不好掌握?
7、指导演唱
①分句演唱,并进行初步纠正。注意咬字归韵:“洒”“显身手”“写”“秋”。
②视唱最后一句“秋”的曲谱。观察拍号和以前接触的歌曲有何不同?教师讲解板眼。
③添入戏词演唱最后一句。
④力度处理:开始mf~“甘洒热血”f~“秋”mp~mf
6、完整演唱这一唱段。
7、体验与感受:你觉得唱京剧与唱歌有什么不同?
京剧更加注重板眼,更加讲究字正腔圆。
五、总结拓展探究
探究京剧的起源及发展,介绍京剧在2010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学生了解、喜爱我们国家的传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