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音乐实践《奏响最动听的音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音乐实践《奏响最动听的音符》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2-19 17:3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奏响最动听的音符》教学设计
——器乐进课堂之巴乌教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红蜻蜓》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巴乌是我校的艺术教育特色,巴乌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我们音乐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通过巴乌的学习,提高了识谱与试唱能力。本课《红蜻蜓》旋律优美流畅,表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富有田园气息。歌曲为大调式,上下两个乐句,旋律起伏、深情,给人一种朴实的感觉,特别适合巴乌的演奏。
《红蜻蜓》是一首简短的二声部合唱歌曲,高低两个声部的节奏完全相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合唱在两个声部的音准把握上有难度,尤其是合唱中的低声部音准的把握。因此,我们通过巴乌的吹奏练习,为二声部的学唱打下基础,有利于学生准确的唱好二声部旋律。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巴乌课堂教学非常感兴趣,有较高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巴乌演奏技巧和能力。四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在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能力较低年级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因此应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特别是二声部的教学,本节课我以巴乌为切入突破点,解决歌曲二声部旋律的难点,通过巴乌吹奏二声部旋律来帮助学生唱准歌曲以及运用力度变化演唱歌曲,以画面结合动作帮助学生记忆歌词。将巴乌乐器配合合唱进行表演,我力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音乐诸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与增强。四年级学生对于短小的歌曲,能够通过试唱曲谱后,直接吹奏出来。能够控制好气息,运用吐音和连音等演奏方法吹奏歌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4(fa)音的指法并准确运用气流吹奏出4(fa)音,课堂教学中能够流畅完整的吹奏出《红蜻蜓》二声部旋律。
过程与方法:感知旋律起伏变化与节奏变化,尝试模仿、吹奏旋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巴乌音色优美,与合唱教学结合,让学生充分体验合唱与器乐密切配合演奏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4(fa)音的吹奏方法,并在旋律中准确的吹奏。
教学难点:
准确吹奏旋律,并结合二声部合唱伴奏。
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演示、指导、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生学法:感受、体验、合作、实践、表现
教学准备:
巴乌、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速叠杯、器乐演奏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音节吹奏练习。指导学生吐音的吹奏方法,气息运用均匀、短促、跳跃。
2.巴乌比赛,男女生对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热情地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锻炼手指的灵活程度,有助于本课的教学。
3.一起表演《红蜻蜓》高声部旋,分角色表现。第一段表演唱,第二段速叠杯表演,第三段吹奏。指导学生表演整齐,准确。
【设计意图】这首歌曲是二声部合唱,我们通过复习上节课的知识,为本课二声部的合唱与合奏表演做好衔接与铺垫。
二、感受新知、实践体验
1.同学们,我们巴乌作为民族民间乐器,演奏的歌曲多数是五声调式,很少有4(fa)和7(xi)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4(fa)音的吹奏方法。
2.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4(fa)音的指法。
3.让我们一起来尝试吹奏单音练习,气息均匀,轻缓。
【设计意图】4(fa)音很难吹奏,通过老师的指导与示范,激发学生突破难点的自信,掌握准确的气息运用。
4.《红蜻蜓》二声部旋律练习,试唱旋律,随钢琴反复试唱,达到音准,节奏准确,在尝试吹奏旋律。
【设计意图】二声部旋律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通过自主练习,实践与体验,吹奏出旋律,为两个声部的和谐演奏做好准备,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准确的把握住二声部的旋律音准,为合唱做铺垫。
三、小组合作、汇报表演
1.《红蜻蜓》两个声部的合奏训练。
2.小组创编,加入打击乐伴奏,合奏编排。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充分合作创编的时间,自由发挥,小组合作探究不同形式的表演,让学生的创作欲望得以发挥与表现。
3.加入合唱训练,巴乌二声部伴奏。
【设计意图】将合唱与演奏融入到一起,不仅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同时给学生更多创造与表现的机会。
四、拓展延伸、艺术展演
1.观看女子十二乐坊《奇迹》视频
2.创编表演。请部分乐器演奏小能手用他们自己的乐器来表演。
【设计意图】现在学生有很多在课外学习乐器,通过给他们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同时带动起更多的孩子们爱上音乐,敢于表现、增强自信。
板书设计:
奏响最动听的音符
——器乐进课堂之巴乌教学
练习曲谱
4(fa)音指法表
红蜻蜓二声部曲谱
教学反思:
优势:
1.教学准备充分,精心备课,经过多次研课,寻找出更好的解决重难点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可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
2.从激发兴趣入手,让学生在合作、体验中寻找到音乐的快乐,创作的美妙。
3.在教学中多给予学生指导,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大胆、自信的参与音乐活动,通过运用巴乌教学,让学生在吹奏中熟练掌握二声部旋律,因此,二声部的合唱训练的音准问题就更加容易解决。
4.在教学的评价语言上,丰富、准确、有激励性、有针对性,更多的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
5. 本首歌曲的重点难点是三度音程的音准把握,在合唱的训练中,声音的控制很重要,学生不仅要保持气息支持,同时要高位置演唱歌曲,由于《红蜻蜓》这首歌音域比较高,很多学生演唱有一定的困难,我就示范演唱,运用假声加入气息支持,不大声喊唱,两个声音的配合默契,声音也和谐许多。提高了学生相互配合的能力。
不足及补救措施:
巴乌教学中或多或少的存在能力较弱的学生,那么我们在演奏的技能技巧上就应该合理的分配,对于学习程度较弱的学生,可以安排短小的或是比较简单的乐句,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引导激励学生在课后多加努力练习。
合唱教学一直是比较难的,特别是刚刚接触合唱的四年级孩子,音准是最大的问题,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中可根据所教歌曲量身定制一条练声曲,并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长期坚持下来,将有助于学生合唱水平的大大提高。
通过这首歌曲的教学,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合唱教学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中年级开始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有计划地进行训练,让孩子们从合唱中体验合作的快乐,体验通过努力创造出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