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飞驰的鹰》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飞驰的鹰》,感受乐曲宏大的气势。
2、通过乐曲欣赏,对古印第安文明有一定了解。
3、通过乐曲欣赏,对乐器排箫有初步了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飞驰的鹰》,使学生对排箫有初步了解和认识。
2、感受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了解的兴趣。
教学时长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提问学生是否听过关于歌颂领袖人物的歌曲或故事?并且教师清唱《北京的金山上》,
2 由学生的答案引出今天欣赏的主题《飞驰的鹰》。
二、欣赏乐曲
1、聆听一个音乐片段,让学生分辨音色和节奏,并且说出乐器的演奏方式。
2、教师简单介绍排箫。(排箫图片。)
3、《飞驰的鹰》作品介绍,学生欣赏相关知识,简单介绍印第安人和秘鲁文明。
(1) 简单介绍秘鲁的音乐地理环境以及音乐文化
(2) 播放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秘鲁的传统音乐文化。
4 再次聆听A主题,说说这个主题的节奏、速度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1) 请同学们挥拍跟琴视唱A主题
(2) 请同学们完整聆听乐曲,数一数A主题出现了多少次。
(3) 说一说A主题的音乐有几段?音色有什么不一样?演奏的音区一样吗?
5 师:刚才我们唱、听了主题A,现在我们再看主题B的曲谱。
(1) 请同学们聆听B主题,并思考:这个主题的音乐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的节奏、速度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2) B主题的演奏乐器有变化吗?它的音色具有怎样的特点?
(3) 介绍印第安传统乐器笛子,并展示图片。
(4)请同学们挥拍跟琴演唱B主题
6 分辨主题A与主题B在情绪上有何不同?
7 再次聆听完整乐曲《飞驰的鹰》全曲音频,记录音乐结构。
三、节奏拓展
1 学生拿出课前自制的小乐器。
2 让学生介绍自制的乐器。
3 请同学们给音乐《飞驰的鹰》伴奏。
4 让学生观看排箫和笛子同时演奏的音乐视频。
5 再次用你手中的乐器为这首音乐伴奏。
四、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