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用优美、富有表情的声音演唱歌曲的高声部。
掌握附点节奏、一字多音、长音等,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及乐句的划分。
从诗、景、歌、乐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准确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的准确处理。
教学难点:
一字多音及九度大跳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教师来拍,学生模仿
1、
2、
(观察一、二条的区别,介绍附点及附点四分音符)
3、
(介绍附点八分音符)
4、(这一条较难,学生如果模仿不了,教师可以板书后带领学生拍击。)
师:一首歌曲分为旋律和歌词两部分,旋律又由节奏和高低不同的音符构成。在第四条节奏的基础上填上音符,就成了一条好听的旋律。师范唱旋律:
再添加歌词(师范唱):
<二>歌词导入
引出学生们熟悉的古诗《忆江南》。【出示ppt古诗】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说出古诗的含义。
2.欣赏江南美景图片,再次朗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
二、歌曲学习
(一)初听歌曲,欣赏歌曲版的《忆江南》。
(二)再听歌曲,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由于学生基础差,在此之前先介绍什么是“演唱形式”)。
(三)三听歌曲,思考歌曲的速度及情绪。
(四)学唱歌谱
1、教师简单介绍“乐句”的概念,并帮助学生划分乐句。
2、师范唱歌谱,生感受乐句。
3、师教唱歌谱。学生思考:每乐句之间的联系?
4、教师介绍“鱼咬尾”。
(五)填词学唱
1、跟录音分句学唱。
2、师指导。注意音准、附点节奏、一字多音等。
三、学生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