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我怎样长大》
班级:五年级 任课教师:
课型:综合 课时:1
一.教学内容1:回忆影片《烛光里的微笑》中的情节并回答问题。
2:柯尔文手势练声于以及吹唇练习。
3:四三拍的认识以及指挥练习,重复记号的认识。
4:学习歌曲《我怎样长大》并且有感情背唱。
5:学习二声部的演唱。注意高声部与低声部的和谐。
二.教学目标:1:演唱歌曲《我怎样长大》,用歌声来抒发长大后的甜美幸福之感。
2:有感情演唱歌曲,并加入三拍子指挥手势。
3:初步达成二声部的和谐,感受和声的魅力。让学生明白音色的统一,音量的均衡,对和声演唱的重要性。
三.教材分析:歌曲《我怎样长大》是人音版五年级上册中的歌曲,该歌曲是影片《烛光里的微笑》主题曲,歌曲借“小树”这一形象,用简练的歌词以及优美的曲调来激励孩子们不要怕明天的风吹雨打,不要怕困难重重的未来,越过春夏秋冬,这样就会长大,3/4拍又给与了歌曲孩童的天真可爱之感,歌曲中的八度大跳更是增强了孩子们快快长大的急切愿望,在重复了第四乐句后的旋律平稳舒展,则抒发了长大后的甜美幸福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用柔和连贯的声音和悠长平稳的气息演唱这首二声部合唱歌曲,同时带着喜悦甜美的感情。
2难点:二声部的准确合唱,3/4拍得指挥手势。
五.教学用具: 钢琴,奥尔夫乐器串铃,电子白板。
六.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歌:1234 /5,15/15/5432/1(老师钢琴弹奏,同学们好!您好!您好!赵老师您好!)
提问导入:(A为老师,B为学生)
A: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看了电影《烛光里的微笑》对不对?(B:对,老师ppt出示电影剧照)
A:那老师问你们几个有关于这部电影的问题好不好?(B:好)
A:王老师最喜欢的是什么?(B:烛光,谁能上黑板画一画烛光?)
A: 王老师生病了,她的学生送了她什么礼物希望老师早日康复,带他们去远航?(B:帆船 老师ppt播放帆船图片)
A:王老师的学生明白了如何长大,你们明白了吗?谁来告诉老师怎样才能长大?我们用书上的歌词回答好不好?(B:明白了;好;不怕风沙,不怕雨打,越过春夏秋冬,这样就会长大。ppt)
A:最后电影中的同学们为什么变得爱学习爱老师了?(B:因为老师用爱感动了所有的学生,那么爱用手势怎样表达的 ppt出现心形)
3.新课教授:
A:同学们回答的非常的准确非常的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影片《烛光里的微笑》主题曲《我怎样长大》好不好?(B:好,教师板书或者ppt)
A:首先我们来唱一唱音阶上下阶梯,1 2 3 4 5 6 7 1。(ppt音阶),我们用上柯尔文手势好不好?(B:好。老师ppt柯尔文手势)
A:同学们完成的非常好,接下来我们来吹唇,跟着老师一起做,(5 1 21 3 2),气息要连贯。非常好。接下来我们用“啦”跟着钢琴模唱,(老师弹奏歌曲《我怎样长大》中的齐唱部分。ppt)很好,我们再来一次,好,接下来我们有感情的来一次。
A:同学们,我们模唱得曲子是不是很熟悉呀?对,就是《烛光里的微笑》里面的主题曲,我们今天就是学的这首曲子,我们一起听听看。(老师播放电子白板多媒体)
A:同学们看着书14页,这首歌曲是F调,老师板书一个记号,同学们找出来,这个就是重复记号。那么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呀?(B:3/4拍)谁能告诉我3/4拍怎样指挥的?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右手端起来,画三角形,(老师板书画出来)“嗒嗒嗒,嗒嗒嗒”。很好!跟着老师一起边打边唱。(小树问蓝天,我怎样才能长大,蓝天笑盈盈,她轻轻来回答ppt)很好!再来一次。
A:接下来老师要把你们分成两组,一组唱高声部,一组唱地声部,然后你们合起来唱给老师听好不好?(B:好)首先,全班同学一起朗读一下合唱的歌词。(ppt)
A:高声部一起来唱,好,唱得非常好。
A:低声部一起来唱,好,唱得非常美。
A:接下来,老师把自己当做学生分给低声部,我们一起来轻声合唱,高声部要自己唱哦,老师不会帮助你们唱哦。(三遍,用奥尔夫乐器串铃伴奏)
A:接下来老师把自己分给高声部,低声部要自己唱咯。(三遍,用奥尔夫串铃伴奏)完成的非常好。
A:我们一起听听其他小朋友合唱的好不好?(播放)
A:接下来就是同学们表现得时候了,你们一起齐唱合唱好不好?老师给你们指挥。结束本课。
七.总结,拓展
同学们今天完成的非常好,唱得非常的有感情,把老师都感动了,老师希望你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像小树苗一样,不怕困难,不怕风沙,越过很多很多个春夏秋冬,只有这样才能长大!课后,我们把长大后的小愿望写在小树叶形状的卡片上贴在老师准备的树干上面。等你们长大再来看看小时候的愿望!(电子树或者手工树)
八.师生再见歌(同问好歌一样的曲调,歌词为再见!再见!赵老师再见!学生做再见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