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东溪、元坝、歧坪、五龙、陵江片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
一、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个小题2分,共40个,)
1.(2022四上·苍溪期中)物体的振动我们都能看到。(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受外力作下,都会振动。有的振动幅度大,我们能看到,有的振动幅度小,我们不能看到。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2.(2022四上·苍溪期中)我们周围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声音。(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根据对声音的认识,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各种声音。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2022四上·苍溪期中)地震被埋后选择敲击下水道管道的方式呼救最好。(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地震被埋后,选择敲击下水道的管道的方式呼救最好,避免大声喊消耗体力,并且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所以此题说法正确。
4.(2022四上·苍溪期中)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因为太空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外太空是真空环境,没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所以宇航员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沟通。题目说法正确。
5.(2022四上·苍溪期中)我们的身体在睡觉的时候没有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睡眠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需要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题中说法错误。
6.(2022四上·苍溪期中)气管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它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气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由肺泡组成。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7.(2022四上·苍溪期中)科学研究中,为了保持实验的公平需要控制条件。(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 1、 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8.人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所有的声音都是由震动产生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9.(2020四上·广元期中)在安静状态下,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一般比在运动后的呼吸次数多。(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 人们在运动时,会通过增加呼吸次数来获得足够多的氧气。
10.(2022四上·苍溪期中)我们喜欢吃的食物就多吃,不喜欢吃的食物就少吃。(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食物应多样化,营养全面合理,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能保证人体营养的需要。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11.(2022四上·苍溪期中)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二氧化碳减少了,氧气增多了。(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 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同时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12.(2022四上·苍溪期中)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氧气,从空气中吸入这种气体能帮助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我们只有在不停地呼吸中吸取足够的氧气,才能维持生命。清洁,新鲜的空气使我们健康的保证。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3.(2022四上·苍溪期中)深吸一口气,吹响哨子。肺活量大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较长一些。(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大意味着呼吸系统功能好,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深吸一口气,吹响哨子,肺活量大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
14.(2022四上·苍溪期中)当我们潜入到水里时,就听不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当我们潜到水里时,能够听到水面上的声音,因为声音在水中可以传播。
15.(2022四上·苍溪期中)动物们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动物们发声也是由振动产生的。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16.(2020四上·广元期中)吸烟可以锻炼肺活量,因此吸烟有益身体健康。(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吸烟对我们的肺有伤害,有害健康。
17.(2022四上·苍溪期中)在任何场所我们都要大声说话,防止别人听不清。(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有些公共场合(如电影院)不能大声说话,大声说话会产生噪声,影响到他人。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18.(2022四上·苍溪期中)人体中,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气道。(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人体呼吸主要是通过鼻吸入气体,由气管将气体运输到肺部,肺部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19.(2022四上·苍溪期中)呼吸时,空气中的一些病原体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发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呼吸时,空气中的一些病原体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发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为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我们要不断增强体质,学会科学洗手,经常开窗通风,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外出时带好口罩。
20.(2022四上·苍溪期中)我们在记录“一天的食物”时,青菜肉丝面应记为一种食物。(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青菜肉丝面属于混合类食物,含有青菜、肉类、面,应该拆分成多个食物记录。
二、选择题(从每题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个,)
21.(2022四上·苍溪期中)当我们用力弯曲钢时,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尺( )。
A.没有受到力 B.没有振动 C.弯曲幅度不够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钢尺没有振动。
22.(2022四上·苍溪期中)电视机里传来的钢琴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A.空气 B.琴弦 C.喇叭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钢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发出的,但是电视机里传来的钢琴声则是由电视机的喇叭振动发出的。
23.(2022四上·苍溪期中)关于用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研究音高变化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
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短,与声音的高低有关。
B.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伸出的越短,声音越高。
C.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低;伸出的越长,声音越高。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因此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24.(2022四上·苍溪期中)我们看电视时,遥控器上声音按钮的“+”“-”改变的是( )
A.音色 B.音量 C.音高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音量大,声音强,音量小,声音弱。我们看电视时,遥控器上的“+”“-”是改变音量的。
25.(2020四上·广元期中)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 )来维持生命。
A.氧 B.碳 C.氮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呼吸需要氧气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
26.(2022四上·苍溪期中)以下几个数据,符合一个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健康标准的是( ).
A.800毫升 B.1100毫升 C.600毫升
【答案】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女生的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符合标准的是选项B,选项A、C都不达标。
27.(2020四上·广元期中)小明在今年肺活量检测中测得肺活量比较小,他想要提升肺活量的有效方法是( )。
A.坚持体育锻炼 B.多吃各种水果蔬菜 C.多睡觉
【答案】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坚持锻炼身体, 如跑步、游泳可以提高肺活量。
28.(2022四上·苍溪期中)我们将手放在耳后,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 )的作用。
A.鼓膜 B.耳道 C.耳郭
【答案】C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 我们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变大,因为声音传播时声波撞击手后会发生漫反射之类的,从而增大到达耳朵时声音的响度,道理和回声一样(在短距离内),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耳廓的作用。
29.(2020四上·广元期中)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我们观察到( )。
A.声音的高低不同
B.声音的强弱不同
C.声音的强弱和高低都不同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 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振动的幅度不一样,声音的强弱也不同。
30.(2020四上·广元期中)要让正在发声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应该( )。
A.不再敲了
B.马上用手按住锣面,使它不再振动
C.继续轻轻地敲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因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31.(2022四上·苍溪期中)( )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须的原料。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32.(2022四上·苍溪期中)敲击铝片琴,我们发现敲击_______的铝片,声音( )。
A.最长 低 B.最短 最低 C.最长 最低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铝片琴上的铝片长短是不同的,敲击长的铝片发出的声音比较低,因为振动慢,敲击短的铝片发出的声音比较高,因为振动快。
33.(2020四上·广元期中)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会随水位的上升( )。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不会改变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在倒水时,暖水瓶中的空气柱会振动,随着水位的升高,空气柱越来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大,音调就越来越高。
34.(2022四上·苍溪期中)在实验中,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使铃声慢慢变弱,证明了( )。
A.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B.空气能传播声音
C.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无关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使铃声慢慢变弱,证明了空气能传声。
35.(2020四上·广元期中)我们唱歌能发出声音,是因为( )。
A.声带在振动 B.空气在振动 C.嘴唇在振动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36.(2020四上·广元期中)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是( )。
A.耳道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大脑
B.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大脑
C.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听觉神经一大脑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外界的声波信息由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经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的耳蜗,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接受信息,并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37.(2020四上·广元期中)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
A.调松琴弦
B.调紧琴弦
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通过改变琴弦的松紧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所以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可以拉紧琴弦,这样可以让琴弦振动加快,音调就会变高。
38.(2020四上·广元期中)音量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 )。
A.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B.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强
C.物体振动的速度越快,声音越强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振动的快慢是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振动的幅度是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
39.(2020四上·广元期中)小明经常锻炼身体,小军平时则不喜欢运动,那么他们跑完200米后,呼吸次数增加比较多的是( )。
A.小明 B.小军 C.一样多
【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健康状况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由于肺功能好,因此呼吸节律是相对慢的。
40.(2020四上·广元期中)在下面几种情况下,用同样的力量拨动相同的钢尺,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尺子伸得越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
三、我会连。(每线2分,共20分)
41.(2022四上·苍溪期中)把耳朵的结构和它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外耳道 传递振动到内耳
鼓膜 传递声音到中耳
听小骨 将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
耳蜗 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
耳郭 收集声音
【答案】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耳郭收集声音,外耳道传递声音到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42.(2022四上·苍溪期中)请把下列事件和相应原理连一连。
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 物体停止振动,发声就会停止
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觉到振动 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了 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
【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觉到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说明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了说明物体停止振动,发声就会停止。
1 / 1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东溪、元坝、歧坪、五龙、陵江片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题
一、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个小题2分,共40个,)
1.(2022四上·苍溪期中)物体的振动我们都能看到。( )
2.(2022四上·苍溪期中)我们周围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声音。( )
3.(2022四上·苍溪期中)地震被埋后选择敲击下水道管道的方式呼救最好。( )
4.(2022四上·苍溪期中)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因为太空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 )
5.(2022四上·苍溪期中)我们的身体在睡觉的时候没有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
6.(2022四上·苍溪期中)气管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它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
7.(2022四上·苍溪期中)科学研究中,为了保持实验的公平需要控制条件。( )
8.人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9.(2020四上·广元期中)在安静状态下,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一般比在运动后的呼吸次数多。( )
10.(2022四上·苍溪期中)我们喜欢吃的食物就多吃,不喜欢吃的食物就少吃。( )
11.(2022四上·苍溪期中)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二氧化碳减少了,氧气增多了。( )
12.(2022四上·苍溪期中)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氧气,从空气中吸入这种气体能帮助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
13.(2022四上·苍溪期中)深吸一口气,吹响哨子。肺活量大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较长一些。( )
14.(2022四上·苍溪期中)当我们潜入到水里时,就听不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
15.(2022四上·苍溪期中)动物们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
16.(2020四上·广元期中)吸烟可以锻炼肺活量,因此吸烟有益身体健康。( )
17.(2022四上·苍溪期中)在任何场所我们都要大声说话,防止别人听不清。( )
18.(2022四上·苍溪期中)人体中,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气道。( )
19.(2022四上·苍溪期中)呼吸时,空气中的一些病原体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发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 )
20.(2022四上·苍溪期中)我们在记录“一天的食物”时,青菜肉丝面应记为一种食物。( )
二、选择题(从每题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个,)
21.(2022四上·苍溪期中)当我们用力弯曲钢时,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尺( )。
A.没有受到力 B.没有振动 C.弯曲幅度不够
22.(2022四上·苍溪期中)电视机里传来的钢琴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A.空气 B.琴弦 C.喇叭
23.(2022四上·苍溪期中)关于用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研究音高变化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
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短,与声音的高低有关。
B.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伸出的越短,声音越高。
C.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低;伸出的越长,声音越高。
24.(2022四上·苍溪期中)我们看电视时,遥控器上声音按钮的“+”“-”改变的是( )
A.音色 B.音量 C.音高
25.(2020四上·广元期中)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 )来维持生命。
A.氧 B.碳 C.氮
26.(2022四上·苍溪期中)以下几个数据,符合一个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健康标准的是( ).
A.800毫升 B.1100毫升 C.600毫升
27.(2020四上·广元期中)小明在今年肺活量检测中测得肺活量比较小,他想要提升肺活量的有效方法是( )。
A.坚持体育锻炼 B.多吃各种水果蔬菜 C.多睡觉
28.(2022四上·苍溪期中)我们将手放在耳后,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 )的作用。
A.鼓膜 B.耳道 C.耳郭
29.(2020四上·广元期中)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我们观察到( )。
A.声音的高低不同
B.声音的强弱不同
C.声音的强弱和高低都不同
30.(2020四上·广元期中)要让正在发声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应该( )。
A.不再敲了
B.马上用手按住锣面,使它不再振动
C.继续轻轻地敲
31.(2022四上·苍溪期中)( )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须的原料。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32.(2022四上·苍溪期中)敲击铝片琴,我们发现敲击_______的铝片,声音( )。
A.最长 低 B.最短 最低 C.最长 最低
33.(2020四上·广元期中)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会随水位的上升( )。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不会改变
34.(2022四上·苍溪期中)在实验中,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使铃声慢慢变弱,证明了( )。
A.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B.空气能传播声音
C.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无关
35.(2020四上·广元期中)我们唱歌能发出声音,是因为( )。
A.声带在振动 B.空气在振动 C.嘴唇在振动
36.(2020四上·广元期中)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是( )。
A.耳道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大脑
B.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大脑
C.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听觉神经一大脑
37.(2020四上·广元期中)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
A.调松琴弦
B.调紧琴弦
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
38.(2020四上·广元期中)音量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 )。
A.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B.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强
C.物体振动的速度越快,声音越强
39.(2020四上·广元期中)小明经常锻炼身体,小军平时则不喜欢运动,那么他们跑完200米后,呼吸次数增加比较多的是( )。
A.小明 B.小军 C.一样多
40.(2020四上·广元期中)在下面几种情况下,用同样的力量拨动相同的钢尺,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 )。
A. B. C.
三、我会连。(每线2分,共20分)
41.(2022四上·苍溪期中)把耳朵的结构和它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外耳道 传递振动到内耳
鼓膜 传递声音到中耳
听小骨 将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
耳蜗 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
耳郭 收集声音
42.(2022四上·苍溪期中)请把下列事件和相应原理连一连。
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 物体停止振动,发声就会停止
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觉到振动 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了 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受外力作下,都会振动。有的振动幅度大,我们能看到,有的振动幅度小,我们不能看到。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2.【答案】(1)正确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根据对声音的认识,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各种声音。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地震被埋后,选择敲击下水道的管道的方式呼救最好,避免大声喊消耗体力,并且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所以此题说法正确。
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外太空是真空环境,没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所以宇航员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沟通。题目说法正确。
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睡眠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需要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题中说法错误。
6.【答案】(1)正确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气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由肺泡组成。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7.【答案】(1)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 1、 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8.【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所有的声音都是由震动产生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 人们在运动时,会通过增加呼吸次数来获得足够多的氧气。
10.【答案】(1)错误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食物应多样化,营养全面合理,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能保证人体营养的需要。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11.【答案】(1)错误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 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同时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我们只有在不停地呼吸中吸取足够的氧气,才能维持生命。清洁,新鲜的空气使我们健康的保证。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大意味着呼吸系统功能好,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深吸一口气,吹响哨子,肺活量大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当我们潜到水里时,能够听到水面上的声音,因为声音在水中可以传播。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动物们发声也是由振动产生的。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16.【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吸烟对我们的肺有伤害,有害健康。
17.【答案】(1)错误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有些公共场合(如电影院)不能大声说话,大声说话会产生噪声,影响到他人。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人体呼吸主要是通过鼻吸入气体,由气管将气体运输到肺部,肺部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19.【答案】(1)正确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呼吸时,空气中的一些病原体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发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为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我们要不断增强体质,学会科学洗手,经常开窗通风,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外出时带好口罩。
20.【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青菜肉丝面属于混合类食物,含有青菜、肉类、面,应该拆分成多个食物记录。
21.【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钢尺没有振动。
22.【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钢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发出的,但是电视机里传来的钢琴声则是由电视机的喇叭振动发出的。
23.【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因此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24.【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音量大,声音强,音量小,声音弱。我们看电视时,遥控器上的“+”“-”是改变音量的。
25.【答案】A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呼吸需要氧气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
26.【答案】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女生的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符合标准的是选项B,选项A、C都不达标。
27.【答案】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坚持锻炼身体, 如跑步、游泳可以提高肺活量。
28.【答案】C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 我们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变大,因为声音传播时声波撞击手后会发生漫反射之类的,从而增大到达耳朵时声音的响度,道理和回声一样(在短距离内),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耳廓的作用。
29.【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 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振动的幅度不一样,声音的强弱也不同。
30.【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因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31.【答案】C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32.【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铝片琴上的铝片长短是不同的,敲击长的铝片发出的声音比较低,因为振动慢,敲击短的铝片发出的声音比较高,因为振动快。
33.【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在倒水时,暖水瓶中的空气柱会振动,随着水位的升高,空气柱越来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大,音调就越来越高。
34.【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使铃声慢慢变弱,证明了空气能传声。
35.【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36.【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外界的声波信息由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经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的耳蜗,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接受信息,并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37.【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通过改变琴弦的松紧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所以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可以拉紧琴弦,这样可以让琴弦振动加快,音调就会变高。
38.【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振动的快慢是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振动的幅度是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
39.【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健康状况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由于肺功能好,因此呼吸节律是相对慢的。
40.【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尺子伸得越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
41.【答案】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耳郭收集声音,外耳道传递声音到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42.【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觉到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说明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了说明物体停止振动,发声就会停止。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