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卷首语: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是你升入中学后的第一次测评,希望你能像平时那样仔细审题、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请相信自己的实力,你会有出色的表现!
积累●运用(共8小题,计25分)
1. 字如其人。娟秀的笔迹会成为我们步入成功的一块敲门砖。请将下面一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工整。(2分)
童年,是五彩斑斓的梦幻。
2. 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丰富自身的人文底蕴。文化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3分)
①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叫 ▲ 。
②张飞, ▲ (时代)时蜀国将领。
③称呼已逝者尚在世的妻子叫 ▲ 。
3. 名著的真正魅力要你去发现,通过你的感受、体验、想象而内化为你的精神。文学名著填空。(每空2分,共4分)
①《朝花夕拾》原名《 ▲ 》,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 。
②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朝花夕拾》时,对长妈妈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阿长” 是一个活脱脱粗俗、守旧的妇女形象,她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因此,我不喜欢她。
正方: ▲
4.在仿写中锻造自己的美句。仿写或续写下列句子。(每个2分,共4分)
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你的仿句: ▲
②如果说,人生是一首诗,那么童年是其中最耐人咀嚼的一节;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写意的一笔; ▲ , ▲ 。
5.创新阅读是心灵碰撞迸发的美丽。回答下列问题。(每个2分,共4分)
①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哪些地方应该改革?谈谈你的看法。
你的看法:▲
②学了《雪地贺卡》后,想必你掌握了贺卡的写法。请你为你喜欢的一位老师写一张庆祝教师节的贺卡。
你的贺卡内容: ▲
6.综合实践活动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面向社会的大门。请参加“有趣的汉字”综合实践活动。(共5分)
(1)汉字多胞胎。汉字里,有时同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意思就大不相同了。比如,“青山”与“青丝”词里的“青”司意思有什么不同?(1分)
你的理解:
(2)汉字魔术。有的字颠倒一下就成了另一个字;有的字左右对调就变成另一个字;还有的字把上半个字移到右边也变成了另一个字。请各举一例回答。(3分)
①整个字颠倒一下成了另一个字: ▲
②两个部分左右对调成为另一个字: ▲
③把上半个字移到右边成为另一个字: ▲
(3)汉字幽默。如“日”对“曰”说:“该减肥了。”想一想“兵”对“丘”会怎么说?(1分)
你的幽默: ▲
7. 颁奖词以极其简洁精炼的语言高度地概括了每一个当选者的崇高精神和闪光点,予以浓墨重彩地展示,既有高度也有深度。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作家季羡林被选为2006年度最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写给季羡林的颁奖辞是:“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请你在“鲁迅、鲍尔吉●原野、张洁、舒婷、沉河”中选择一位,为他写一份颁奖辞。(不多于50字)(2分)
答: ▲
8. 阅读是幸福的,阅读是快乐的。请自由品析冰心《繁星》二中的诗句。(1分)
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你的品析: ▲
二、阅读●探究(共12小题,计45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2题。(13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哪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选自鲁迅《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9.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工作: ▲
②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陆续: ▲
10.文意把握。以上文字主要写了玩耍和 ▲ 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氛特点的词语是 ▲ 和 ▲ 。(3分)
11.内容探究。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这个园虽然没有百草园那么大,但也是一个“乐园”。这里有哪些“乐事”?“三味书屋的小园”同“百草园”有何相同之处?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5分)
答: ▲
12.妙语品析。文中“低下去,静下去”为什么不写成“静下去,低下去”? (3分)
答: ▲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15分)
①等到田野téng( )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她方才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破窑的时候,她想的又是什么呢?
②唉,她能想什么呢!
③假如你没有在那种日子里生活过,你永远不能想象,从这一粒粒丢在地里的麦穗里,会生出什么样的幻想呢!
④她拼命地拣呐,拣呐,一个收麦子的季节,能拣上一斗。她把这麦子换来的钱积zǎn( )起来,等到赶集的时候,扯上花布,买上花线,然后,她剪呀,缝呀,绣呀……也不见她穿,也不见戴。谁也没和谁合计过,谁也没找谁商量过,可是等到出嫁的那一天,她们全会把这些东西,装进新嫁娘的包裹里去。
⑤不过当她们把拣麦穗时所伴着的幻想,一同包进去的时候,她们会突然感到那些幻想全都边了味儿,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大的不同,又有着多么大的距离。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选自张洁《拣麦穗》)
13.汉字传真。根据拼音写出相响应的汉字。(2分)
14.理解体验。如果去掉句中加点的部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6分)
①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她方才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破窑的时候,她想的又是什么呢?
答: ▲
②唉,她能想什么呢!
答: ▲
③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
答: ▲
15.作品感受。第⑤段处加点部分与前文“拣呀、缝呀、绣呀”似乎有些重复,换成“当初”,不是更简洁吗? (3分)
答: ▲
16. 拓展深化。节选部分是文章的开头,主要写的是农村姑娘们拣麦穗时的梦,如果删掉开头的这一部分,文章也依然是一个整体,可以删吗?说说你的看法。(4分)
答: ▲
(三)阅读唐弢的《童年》,完成17-20题。(17分)
夜应该是黑暗的吧,然而我却经历了一个并不黑暗的夜,你也许以为那晚上有月亮,有星,再不然便是有灯光或者火炬,但都不是。只因为在我的寂寞的记忆里悬挂着一个笑脸,它照亮了我的童年。
笑脸照亮了我的童年。
朝阳爬上海面,雾气散了,一万颗金星在波涛上跳动,第一线春光印进了小小的心;我在紫云英的绿茵上打滚,在暖洋洋的潮水里濯脚,听鹧鸪在嫩绿丛中试着它的新声,杨柳枝头盘绕着青油油的潮气,不知道这是云,是雾,抑是昨夜农家遗留下的炊烟?
白鸟在波涛上缓缓地翱翔,蓦地,像中了弹一样地直落到水面,又霍地飞了上去,它已经找到了它的丰盛的早餐。
健的翼子在蓝天里划开一线笑痕。我的心里也漾起了一线笑痕。
心化开了,我笑着跳着,珍视我自己的童年。
我笑着跳着,珍视我自己的童年。
在石榴花开得火一般红的时候,我骑上牛背,缓缓地踱过了绿的原野。
我唱着情歌,虽然并没有情人;我觉得自己是凯旋归来的英雄,虽然并没有打过仗。
看,这世界是多么幽秀,多么美丽。
这世界是多么幽秀,多么美丽。
夜,她在我回忆里留下难忘的倩影。
月是她的脸,一抹轻云是她的笑靥,几颗星星是她的眼睛,晚风吹过垂杨,这上面散布者她的风韵。
我在她的膝上跳舞。
我在她的怀里熟睡。
我笑着跳着,我的青春是一盆火,融融的是热烈,旺旺的是光明。
在童年的宝座上我跨着长虹,遨游于大漠似的天空,我撷着轻云,摘着星星。
童年,梦一般的童年。
童年,梦一般的童年。
我用着和山等量的悔恨,和海等量的懊恼,送青春逝去。
在山的尽头,海的边涯,不,在寂寞者的心底,我埋葬了我的童年。
17.主旨领悟。本散文诗语言优美,表意清晰,你感觉到它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了吗?(2分)
答: ▲
18.层次探究。全诗虽短,内容却丰,你发现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讴歌了童年的美好生活的?(5分)
答: ▲
19.语句理解。文章结尾说“我用着和山等量的悔恨,和海等量的懊恼,送青春逝去。” “在山的尽头,海的边涯,不,在寂寞者的心底,我埋葬了我的童年。”你是如何理解? (5分)
答: ▲
20.创新表达。这首散文诗具有意境美、语言美、形象美的特点。学习这样的文章,可以诱发同学们的想象力,丰富想象力。请以“晨曦中鲜花上的露珠”开头写几句话,可要像本诗一样用上一两种修辞手法哟,例如比喻、拟人、排比等。(5分)
晨曦中鲜花上的露珠, ▲
三、表达●交流(30分)
21.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任意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播洒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
请以“童年”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中心明确,语言通顺,表达力求有创意。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0行。③凡涉及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A、B、C……代替。
失 误 盘 点
失误题号及其类型 失误原因 我该怎样改进
参考答案
1.提示:书写正确,得1分;书写规范、工整,得1分。共2分。
2. ①《尔雅》②三国③孤孀(遗霜)
3. ①《旧事重提》。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②答案不惟一,反驳有针对性,扣住“固执己见”、“人妖不辨”,言之有理即可。示例:“阿长”是一个善良、热心、忠厚、真诚的妇女形象,她为鲁迅买到了《山海经》,急小主人所急,想小主人所想。我喜欢她。
4. ①提示:例句的句型结构,前一半表示排除其他各种不同因素,后一半表示只谈其中某一个因素。前面两个“不必说”正是为了撇开一些东西,突出下面的“单是”的内容。该句式应该是从大到小、由略到详的顺序。这是“以一概全”的写法。示例一:不必说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也不必说三峡工程,单是家乡的船闸,就值得我们大加赞颂。示例二:不必说放假的轻松,也不必说周末的一天,三五个好友的促膝长谈,听音乐时的惬意心情和逛街时的悠闲自在。单是看着书桌上摆满的辅导书,层层叠叠的练习卷,宛如一座座小山般的草稿纸,一支支用完的油笔芯,就有一种满足的快感。示例三:不必说那些怪模怪样的英语单词,也不必说那些抽象难懂的定理公式,单是那些艰涩拗口的文言文,就有无穷的烦恼。
②示例:如果说,人生是一首歌,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动人的音符。
5.①开放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但核心应该有这样三点:一是改革陈腐、艰深、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二是改变单调的读书方法;三要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答一点给一分,答出两点给全分。)
②提示:注意贺卡的格式和标点符号,要有称呼,有贺词,有签名。
6.(1)前者指绿色,后者指黑色(2)①如,甲——由 上——下 干——士 末——未 杏——呆②部——陪 陕——郏③古——叶 累——细 另——加 朵——机(3)示例: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两条腿都炸飞了!
7.提示:颁奖词语句可长短结合,风格刚柔并济,抒情、描写、议论各有侧重,有的还可恰当引用了一些名诗名句,尺幅之间,五彩飞扬,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颁奖词赞扬的人和事虽然各不相同,但无论是褒扬还是怀念,都洋溢着崇敬之意,一字一句饱含深情。示例:鲁迅——明知前方遍布荆棘与坟墓且已然遍体鳞伤却固执前行的过客,凭借其作品和思想至今仍在中国大地上踽踽独行的战斗者。
8.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在这首诗里,“童年”与“梦中的真”、“真中的梦”、“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并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中间是一片意义的空白,是一个空镜头。它使读者必须到自己童年的生活体验和心灵体验中去发现这个过渡的根据。在这时,你沉入回忆之中,你进入了玄想的心境,你感到了诗的意蕴和意味。
9.①活动 ②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10.读书 静悄悄 人声鼎沸(或放开喉咙)
11.主要“乐事”有三件:①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②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③捉苍蝇喂蚂蚁。两个园都使儿童感受到大自然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作者就此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12.答出任2点就给全分。①不写成“静下去,低下去”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语序合理,符合声音的变化实际。②这样体察入微,呈现声音的变化动态。③这样照顾周到,表明并非被先生的读书声压低、吞没。④这样用词讲究,暗示并非被先生的读书声吸引而放小音量或停止读书。
13. 腾 攒
14.①月亮升起仿佛是隐秘的,羞涩的,犹如少女拣麦穗时的心情。②突出“能”,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想嫁个好人。③“依依顺顺”有这样的意味:梦幻破灭就破灭吧,认命吧。这里有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屈服和认同。作者对她们依依顺顺的出嫁有否定,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
15.强调她们为准备嫁妆做了许多,而这一切在她们出嫁时全都成为一场虚空,更显出惆怅和伤感。
16.不能删。①我的“梦”是放在农村姑娘拣麦穗寄托梦想的大背景之下。②只有后一部分,文章的内容显得有些单薄。开头为全文奠定了感情的基调,第一部分丰富了整篇文章的内涵和意蕴。
17.既赞美了童年的美好,也歌颂了童年生活的瑰丽。
18.先写观海上日出,爬上海面的朝阳,写逐渐散开了的雾气,写在波涛上跳动着的金星,用印进心里的春光收束。再写“我”的活动,在绿茵上打滚,在潮水里濯脚,听鹧鸪吟唱,感受那似云似雾的潮气,观白鸟捕鱼,骑牧牛晚归。还有夜之月之星之云之风等等,这一系列的生动描写,都表现了在“笑脸”映衬下的童年生活的快乐美丽。(言之有理,即可。)
19.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青春是每个人最为宝贵的财富,逝去的青春给作者带来了深深的无奈,因此,这里用了“山”和“海”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同时和结尾句“山的尽头”“海的涯边”相照应,强化了寂寞无助的情感,凸现了主题——对童年的眷恋和歌颂。
2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