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4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1-17 07:3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等级
(一) (二) (三) (四)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1)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 )赏。
(2)那金光也就飞回来,liǎn( )在盒子里。
(3)他又转过脸来叮嘱( )我。
(4)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shàn( )笑。
2.下列加点字释义不完全正确的一组( ) (2分)
A.轻捷(快) 鉴赏(鉴定) 人迹罕至(稀少) 来势汹汹(形容波涛的声音)
B.敛在盒里(收拢) 渊博(深) 总而言之(说) 指挥倜傥(洒脱;不拘束)
C.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缘故(原因)人声鼎沸(水开)泯然众人(完全)
D.嫉妒(忌妒)讪笑(嘲讽)荒草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自为其名(写上)
3.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他从上中学的第一天起,就坚持每天写日记。
B.阅览室里有各种学生们喜欢阅读的图书杂志。
C.济南的冬天,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D.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今天碰到小学同学赵丽,她说有空要来鉴赏我近期的作文。
B.外面正下着大雨,他没有带雨具,只得冒雨疾行,样子显得很狼狈。
C.从没见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同学们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D.这次没有能够当选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5.按要求填空。(5分)
(1)《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句子是: ,

(2)黄巢在《题菊花》一诗中抒发要主宰自然界,寄寓自己对唐王朝腐败统治不满情绪的句子是 , 。
(3)山际见来烟, 。 ,云从窗里出。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论语》)
(5)子在川上曰:“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6.名著阅读。(2分)
《童年》是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 (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7.漫游语文世界。(3分)
下面是一组交通安全温馨提示语,请选出不够恰当的一句并说明理由。
A.安全才是离家最近的路。B.停一停,畅通与你同行;让一让,安全与你相伴。
C.遵守交规,严禁超载! D.红灯,绿灯,灯灯是令;直道,弯道,道道小心。
选项( ),理由:
二、阅读(4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4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8.解释加点的字。(4分)
(1)未尝识书具( ) (2) 指物作诗立就( )
(3)稍稍宾客其父( ) (4)不能称前时之闻( )
9.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1.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有三个阶段,请分别引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12.阅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6分)
未选择的路(6分)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13.作者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伫立了很久,却选择了一条“人迹更少”的路,意在告诉我们什么?(2分)
14.“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表现出作进怎样的情感?(2分)
15.如果作者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明明可以返回重新走另一条路,为什么却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作者意在揭示一个怎样的哲理?(2分)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8分)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17.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2分)
18.“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一句有什么作用?(2分)
19.捕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用原文中的话回答)(2分)
得分 评卷人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5题。(12分)
思,在百草园
刘宗棠
①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____百草园。
②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桐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③尽管我来的还不是时候,没能听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没有看到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情景。可单是那一堵还是当年的短短的泥墙,就给了我无限的情趣。
④泥墙齐腰高,十来步长。墙脚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大概就是因为这里的草才命名了这个园吧。现在大都枯黄萎谢,可在这些草叶边、草根旁却已透出星星点点青翠欲滴的草尖……这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这是又一次对新的希望的追求。它们把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舞。呵,先生写得多好:他一生“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草呵,百草园的草呵,不正植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我不由得弯下身去,摘一片草叶,含在舌尖上,而我的炽热的爱和深沉的思绪却落在草丛里,落在这片土地上!
⑤当年的鲁迅,就是从百草园走向一个决斗场!向一切愚昧宣战;和一切懦弱决裂,同一切黑暗决斗;与一切腐恶较量。倾一腔热血,抛七尺躯体,为振兴中华而驱驰一生。尽管,他在残酷的斗争中过早地耗尽了心血,还没有来得及看到一个民族的乐园的落成。但是,他的信念、他的希望,和百草园的草一样,不为生命结束而消逝,孕育出更茂盛、更蓬勃的新春。
⑥小草信仰春天,先生信仰中华必将振兴。现在真的有了风调雨顺的气候,有了流金溢彩的太阳,有了清甜如许的泉源。
⑦站在百草园这堵矮墙旁,我看到绍兴的一条街,人流熙熙攘攘,脚步早踏着早春的阳光。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朝外望去吧____信息爆炸,宇宙飞船,世界在变革,星球在行进,我们不该像先生那样奋力进击,让中华早一点振兴起来,高高地崛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⑧百草园的草呵,每一棵都在阳光和雨露的哺育下成长着。我不也是这个园中的一棵草吗?不仅是,更是从百草园里走出来的人!
⑨思,在百草园;在前进的大路上……
20.百草园的景物有什么特点?(2分)
21.第③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22.百草园的草象征了什么样的精神?(2分)
23.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24.第⑤段中的“向一切愚昧宣战,和一切懦弱决裂,同一切黑暗决斗,与一切腐恶较量”一句赞颂了什么?(2分)
25.简要谈谈读这篇文章的感想。(2分)
得分 评卷人
三、作文。(60分)
26.一个个脚印铺就了你的成长之路,已经成长为一名初中生了。十四五岁的你,正步入青春的花季。在成长的岁月中,你一定有过欢笑和泪水,碰到过刻骨铭心的事;也一定有着从未有过的体验和收获,经历过一段段心理历程,有过深切的人生的感悟。请围绕“成长”这个话题定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积累及运用(20分)
1.(1)jiàn(2)敛(3)zhǔ(4)讪 2.D 3.A 4.A 5.(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2)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与处开。(3)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4)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5)逝者如斯夫! 6.高尔基、阿廖沙。7.C 示例:①语言表达不够规范,如“交规”。②语气生硬,不够温馨。
二、阅读(40分)
(一)8.(l)曾经 (2)完成( 3)渐渐( 4)相当 9.C 10.(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11. ⑴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⑵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⑶泯然众人矣。12.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言之成理即可)
(二)13.人生的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14.一点后悔、一丝惆怅、一份怀恋的思想感情。15.这里的道路暗指人生之路,所以不能重新选择,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人生之路只能选择一条,所以必须慎重。
(三)16.雪地捕鸟。17.鸟过程具体细致,显示了捕鸟人技术灵巧,也表现出儿童在捕鸟时的乐趣。18.欲扬先抑,为了突出后文捕鸟时的乐趣。19.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
(四)20.苍翠葱茏(或“生机勃勃”)。 21.承上启下的过渡(或“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22.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顽强的奋斗精神 23.要点:①表达了对鲁迅先生和以他为代表的革命者的景仰和赞颂之情。 ②表达了对无私奉献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赞颂之情。 24.赞颂了鲁迅先生的憎恨旧社会、憎恨黑暗的社会制度、憎恨反动派的坚定立场,赞颂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 25.要点:①向鲁迅先生学习。 ②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四化建设作贡献。 ③发扬顽强奋斗的精神,为四化建设刻苦学习。 ④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热爱祖国,为中华振兴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