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二单元《☆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二单元《☆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2-19 18:2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A大调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 授课时间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体现三维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作曲家舒伯特以及代表作品,探索欧洲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与其相关的文化内涵。(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引导下,结合欣赏及对音乐要素的分析,体验《A大调钢琴五重奏》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及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三)“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聆听的过程中去获得——对多种提琴音色的辨认;对变奏曲式和变奏方式的了解;对作品中所塑造音乐形象的认知,对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体验,从而较深刻的理解作品。
学情分析 初一4班学生大部分学生还未度过变声期,在音准控制上有困难;大多同学喜欢音乐,但多为流行音乐;有较好的音乐审美情趣、求知欲和上进心,有一些音乐知识基础。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认真、有侧重点的聆听音乐,注重提示科学用嗓。
知识内容分析(含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分析、感受《鳟鱼五重奏》这首作品作为本节教学重点。(二)教学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变奏曲式这一知识点是难点。
教法与学法 (一)讲授、启发、示范、指挥。(二)聆听、练习、分析、比较。
教学材料准备(资料、器材、ppt) 钢琴、多媒体、教材
板书设计 《A大调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
教学过程(体现课堂提问及教师、学生的活动)
阶段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温故知新1、播放歌曲《鳟鱼》(男声独唱版),回顾上节课所学歌曲。2、复习歌曲,用lu完整演唱歌曲旋律,在第三乐段时变为la,同时提示调整歌唱状态及注意力。3、跟唱童声合唱版, 学生对旋律的印象主要来自上节课的学习,这一环节重点是复习、加深对旋律的记忆,为下面分析作品打好基础。知识初识1、复习“艺术歌曲”知识点2、这一时期不但出现了艺术歌曲这一新的音乐形式,还出现了室内乐,下面我们就来聆听一首,播放《鳟鱼五重奏(第四乐章)》,提问:1、乐曲里有熟悉的旋律吗?2、演奏形式是怎样的?3、“室内乐”概念:原意是指在房间内演奏的“家庭式”的音乐,后引申为在比较小的场所演奏的音乐。现在指由一件或几件乐器演奏的小型器乐曲,主要指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区别于大型管弦乐。让学生学习、了解理论知识重点知识讲解1、重点聆听(变奏依次):在初听的基础上,简要提问、讨论音乐发展中出现的变化,给出音乐要素表格,顺序填写完成。(见附表部分)在完善表格时,逐一讲解、补充 运用表格进行作品分析并对照讲解,一目了然,思路清晰且对知识进行了梳理。大部分内容教师引导填写,留白处的内容学生自主完善,既激发了学习主动性也再次进行知识检测,体现了课堂反馈。2、再次聆听(完整欣赏现场演奏版第四乐章):经过反复聆听、依次分析,学生对整部作品已经相当熟悉。最后完整欣赏现场演奏版本,是对前面环节所归纳出信息的梳理,再次认知强化学生对作品的记忆;同时,也再次对“室内乐”这种音乐表现形式进行直观体验。小结:《A大调钢琴五重奏》是舒伯特最著名、最成功的室内乐作品。由于它的第四乐章采用了作者著名的歌曲《鳟鱼》的旋律为主题,因此这部作品又被称为《鳟鱼五重奏》。
作业及习题
1、课后自己欣赏《小星星变奏曲》2、试着利用变奏曲式,改编《两只老虎》。
课后反思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