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华师大版期末复习必刷题 专题二 压强(含解析) |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413.9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华东师大版 | ||
科目 | 科学 | ||
更新时间 | 2022-12-20 19:36:26 |
P乙,m甲>m乙
C.p甲
m乙 D.p甲>P乙,m甲=m乙
2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棱劈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三棱劈的密度均匀且底面为矩形,若分别沿两物体图中虚线将右上侧切掉△m甲和△m乙,且△m甲<△m乙,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都有可能
2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置于水平桌面上,甲装水,乙装与甲瓶内水等质量的盐水,且液面均超过aa′面,但均未溢出,两瓶底部受到的压强p甲与p乙的关系为(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比较
25.如图为医院为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图中A为输液瓶,B为滴壶,C为进气管,C与大气相通。则在输液过程中液体匀速下滴,且瓶A中尚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瓶A中液面下降,但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不变;
②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而增大;
③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④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随A中液面的下降而减小。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二、填空题
26.如图为自制发球机示意图,当吹风机向水平管吹风时,乒乓球上方的气体压强变 。已知球的质量为2.5g,竖直方向受大气压作用的等效面积为12.5cm2,若不计管壁摩擦,当球下方和上方气压差为 Pa时,球恰能上升;若考虑管壁摩擦,则需要 乒乓球上方的风速(g取10N/kg)。
27.如图,将一个吸盘按照如图的方式,排尽吸盘内空气,使其吸在天花板的玻璃上,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30厘米2,试分析:(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
(1)吸盘能够“吸”在天花板的玻璃上而掉不下来,是由于 的作用。
(2)若用力F将吸盘从玻璃上拔下来,力至少是60N (忽略吸盘自身的重力),此时吸盘内的气压最大不超过 Pa。
28.如图甲所示,密闭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其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则水对 容器底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均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29.如图所示,甲物重45N,乙物重25N,甲、乙均静止,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已知同一条绳子上的弹力处处相等,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如果甲物体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则此时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
30.两根较长的薄壁试管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和2S,大试管内盛有适量的水银,将充满水银的小试管开口朝下插入大试管内,小试管的底部恰好与大试管内的液面相平,此时,水银对大试管底面的压力为N1,现将小试管缓慢地竖直拉出,在小试管离开大试管液面前的一瞬间,水银对大试管底面的压力为N2,若大气压强为P0,则N2与N1相比 。(增大或减小了多少)
三、解答题
31.某科学小组的同学针对普通高压锅不能调节温度的缺点,对普通高压锅进行了技术改造,如图:
(1)工作原理:调节螺丝可以上下旋转,当往下旋转时,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变大,高压锅内气压变大,锅内水的沸点 。
(2)已知调节螺丝每向下旋转1毫米,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就增大0.1牛,大气压强为1.0×105帕,限压阀质量为50克,排气孔面积8毫米2,且测得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如表,当调节螺丝下旋转5毫米时,此高压锅内煮食物时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约为多少?
气压P/(×105帕) 1.1 1.2 1.4 1.7 2.0 2.3 2.7 3.1 3.6
水的沸点/℃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32.如图所示,物体A重3N,底面积为3cm2; B容器质量为30 g,底面积为5 cm2,装有深 度为 10 cm、质量为 60 g 的水.(p 水= lX103,kg/m3, g=10N/kg)则:
(1)A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多大?
(3)如果把A投入B中(水未溢出),则B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3.如图所示甲是一个深度很浅的皮碗,乙是将皮碗压向水平的天花板,挤出皮碗下的全部空气,皮碗像吸盘一样“平贴”在天花板上,皮碗的吸附面积为50cm2,皮碗中心引出的细线可 以悬挂一个物体在空中。(不计细线和皮碗的重量,大气压取1.0×105Pa)
(1)要想吸盘不脱落,所挂物体的重力最多不得超过多少?
(2)实际上所挂物体的质量达到40千克时,皮碗刚好下落,求此时皮碗内 的气压时多少?
3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圆柱形溢水杯,自重7N,底面积为300cm2,溢水口距杯底的高度为12cm,溢水杯中盛有高为10cm水,现将一体积为1000cm3、质量为2.7kg的正方体铝块缓慢授没入水中,不计溢水杯的厚度。求:
(1)铝块放入水前,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
(2)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后,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答案
1.B 2.D 3.D 4.B 5.B
6.A 7.D 8.D 9.D 10.C
11.C 12.C 13.D 14.D 15.A
16.A 17.C 18.A 19.B 20.C
21.B 22.B 23.B 24.B 25.A
26.小;20;增大
27.(1)大气压
(2)81000
28.变大;变小;不变
29.25;500
30.减小了P0S
31.(1)升高
(2)解:
已知调节螺丝每下旋1mm,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增大0.1N,因此下旋5mm,弹簧对限压阀压力增大0.5N
由表格数据可知,最高温度约为125℃。
32.(1)A对地面的压强是:;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液gh=103kg/m3×10N/kg×0.1m=1000P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1000Pa×5×10-4m2=0.5N;
(3)如果把A投入B中(水未溢出),
则B对地面的压力:F=G总=3N+(0.03kg+0.06kg)×10N/kg=3.9N;
则B对地面的压强:。
33.(1)G最大=F=p0s=1.0×105Pa×50×10-4m2=500N
(2)当皮碗下所挂物体的质量达到40kg时,
皮碗内外的大气压力差为:△F=G=mg=40kg×10N/kg=400N;
皮碗内外的压强差为:;
则皮碗内的气压为:p内=p大气-△p=100000Pa-80000Pa=20000Pa。
34.(1)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p1=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103Pa;
(2)因为铝块浸没在水中,V排=V物=1000cm3=1×10-3m3,
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3m3=10N;
(3)铝块放入后,溢出水的体积:
V溢出=V水+V铝-V溢水杯=300cm2×10cm+1000cm3-300cm2×12cm=400cm3=4×10-4m3,
溢出水的重力G溢出=ρ水V溢出g=1.0×103kg/m3×10N/kg×4×10-4m3=4N,
溢水杯内水的重力G水=m水g=3kg×10N/kg=30N,
铝块的重力G铝=m铝g=2.7kg×10N/kg=27N,
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杯+G水+G铝-G溢出=7N+30N+27N-4N=60N,
溢水杯底面积S=300cm2=3×10-2m2,
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解析
1.B
【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啄木鸟的喙尖尖的,狼的犬齿尖锐和老鹰的爪非常锋利 ,都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A、C、D不合题意;
鸭子趾间有蹼,即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D
【分析】根据F=G比较压力的变化,根据公式比较压强的变化。
【解答】在木板A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因此A对桌面的压力保持不变。在运动过程中,木板A与桌面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根据公式可知,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增大。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3.D
【分析】根据压强的定义和意义判断。
【解答】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因此超载对公路的损害主要取决于汽车对公路的压强,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4.B
【分析】根据G=F=pS计算出大气的重力,再根据计算出大气的质量。
【解答】地球周围空气的重力G=F=pS=105Pa×5×1014m2=5×1019N;
地球周围空气的质量。
故选B。
5.B
【分析】根据压强公式计算。
【解答】设原来的正方体重力为G,体积为L,
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
等分为8块后,重力变为原来的,边长变为;
则每块对桌面的压强:。
则每块对桌面的压强是原来正方体的。
故选B。
6.A
【分析】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标准状态下,大气压强可以支持10m高的水柱。图片中量筒内的水柱高度远远小于10m,则在筒口不离开水面的情况下,量筒内的水会始终充满,不会下落出现真空。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7.D
【分析】所谓负压状态,是指里面的压强小,而外面的气压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充满气的自行车轮胎,车胎里面的压强大于外面的大气压强,故A不合题意;
B.烧煮中的高压锅,锅内的压强大于外面的大气压强,故B不合题意;
C.未开封的雪碧瓶内的气压,瓶内的气压大于瓶外的大气压强,故C不合题意;
D.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部的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D
【分析】流体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比三个小孔内外压强大小即可。
【解答】a孔在玻璃管内液面上方,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p内+p水=p大气,即小孔外的大气压强等于里面的压强,因此不会有水流出;
b和c孔都在玻璃管内液面下方,则小孔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而小孔内压强等于标准大气压强和水柱压强之和,因此里面压强大于外面压强,那么会有水流出。
故选D。
9.D
【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判断;
(2)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判断;
(3)(4)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A.吸盘挂钩悬挂重物是利用了大气压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高原上煮食物用高压锅是因为让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变高,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外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于是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对着平行的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会吸到一起,是由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分析】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结合封闭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氦气球升到高空时,大气压强减小。由于氮气球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因此气球体积会变大,从而减小里面压强,直到内外气压相等。当气球膨胀程度超过限度时,它就会破裂,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1.C
【分析】(1)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不是力的作用;
(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判断。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弧圈球在前进时运动轨迹为曲线,即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因此它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由于球具有惯性,故B错误;
CD.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小而气压大,下方空气流速大而气压小,于是大气对乒乓球产生向下的压力,则球高速旋转时比不旋转时下落得快,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2.C
【分析】首先根据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比较容器底部受到压强的大小,最后根据F=pS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大小。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液体的体积V甲>V乙,质量m甲=m乙,根据公式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液面的高度h甲=h乙,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
故选C。
13.D
【分析】根据对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实验的过程、现象、结论和设计思想的认识判断。
【解答】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都等于小桌和砝码的总重力,即压力相等,故①正确;
②甲图中海绵的凹陷程度大于乙图,则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故②正确;
③甲、乙两次实验,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积大小不同,则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故③正确;
④甲、乙两次实验,可通过对比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故④正确。
故选D。
14.D
【分析】首先根据G=ρVg计算出A、B两个物体的重力之比,再根据压强公式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A叠放在B上,B对地面的压强:;
B叠放在A上,B对A的压强:;
则;
;
解得:ρA:ρB=9:4。
故选D。
15.A
【分析】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在左边管口处,空气流动方向与球的旋转方向相同,则空气流速等于二者之和;在右边管口处,球的旋转方向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反,则空气流速等于二者之差,即左端管口空气流速大于右端管口。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此时左端管口处的气压小于右端管口,那么左边液面的高度大于右边,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6.A
【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解答】用细绳通过测力计将活塞提着的时候,细绳对活塞的拉力等于活塞的重力和水对活塞的压力。水对活塞的压力F压=pS=ρ水ghS,由此可见深度h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压力的大小。当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且上圆筒有水时,由图可知,水深h在逐渐减小,故压力也在逐渐减小,测力计示数也先变小;当水全部进入粗圆筒后,活塞继续往下,水深h不发生改变,故压力不再改变,测力计示数保持不变。综上,测力计的度数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7.C
【分析】(1)抽气机抽出U形管内部分空气,使内部气压小于外部气压。
(2) 从液体压强p=gh和压力平衡角度分析。
【解答】用抽气机抽出U形管内部分空气,使内部气压小于外部气压,形成压强差,外界大气压使液柱上升,根据液体压强p=gh知, 需要用刻度尺测液柱高度h1和h 2;
故选C。
18.A
【分析】根据对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强的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A.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不变时,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外面的大气压强。根据p=ρ液gh可知,大气压强不变,则玻璃管内外的水银柱的高度差保持不变。将玻璃管倾斜后,管内的水银柱长度肯定会增大,故A正确;
B.如果管内进入空气,那么p大气=p内+p水银,那么水银柱的压强会减小,即它的高度会减小,故B错误;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大气压强会减小,则管内外的高度差会减小,故C错误;
D.如果不小心管顶部破了个洞,那么管内外液面上方都受到大气压强,因此水银不会喷出,而是迅速下降,直到与外面的水银面相平,故D错误。
故选A。
19.B
【分析】大气压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快,压强变小,流速越慢,压强变大。
【解答】水从B处流向A处,B处水的流速较小,A处流速比较大,A处水的压强大于B处水的压强,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20.C
【分析】(1)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及物体间的压力有关,在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物体间的压力越大,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2)根据分析压强的大小。【解答】(1)甲、乙两图中,因为mp<mQ,所以Gp<GQ,所以f1<f2;
丙、丁中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摩擦力相同,即f3=f4。
甲、乙中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都要小于丙、丁中的压力,所以摩擦力的关系为:f1<f2<f3=f4;
推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上的推力等于摩擦力,
所以推力的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F丁;
(2)长方体P和Q是由同种材料制成且质地均匀,两长方体的高相同,
由图可知,甲、乙、丁中物体的高度相同,丙的高度最高,
根据可知,
甲、乙、丁中水平面受到的压强相同,都要小于丙对水平面的压强,即p甲=p乙=p丁<p丙。
故选C。
21.B
【分析】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同;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列出方程计算出大气压强,最后计算大气压强即可。【解答】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
烧杯和水的总重力G1=(880+100)×10-3kg×10N/kg=9.8N,
对活塞受力分析:f+F=G1=9.8N ①;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
烧杯和水的总重力G2=(460+100)×10-3kg×10N/kg=5.6N,
对活塞受力分析:F-f=G2=5.6N;
①②两式联立解得:F=7.7N ②;
所以。
故选B。
22.B
【分析】由于两个物体都是规则的实心柱状物体,可利用先判断出两个物体的密度大小,然后表示出切除相同高度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并比较其质量大小。【解答】对于地面上放置的实心柱状物体,地面受到的压强p=ρgh;
因为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
则p=ρ甲gh甲=ρ乙gh乙,且h甲>h乙,
故ρ甲<ρ乙;
当从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h后,
剩余的甲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甲=ρ甲g(h甲-h)=p-ρ甲gh;
剩余的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乙=ρ乙g(h乙-h)=p-ρ乙gh;
由于ρ甲<ρ乙,即ρ甲gh<ρ乙gh;
故p-ρ甲gh>p-ρ乙gh,即p甲>p乙;
由于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
所以乙截去的体积占乙的比例大于甲截去的体积占甲的比例,
所以乙截去的质量较大,剩余的质量较小,即m甲>m乙。
故选B。
23.B
【分析】用割补法把剩余的三棱劈补成柱体,再根据公式分析即可。
【解答】用割补法把剩余的三棱劈补成柱体,如图所示:
因为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所以柱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甲=G甲,F乙=G乙,
则补成的甲柱体对桌面的压强: ;
同理补成的乙柱体对桌面的压强:p乙′=ρ乙h乙g;
剩余的三棱劈与补成的柱体相比,压力减小一半(重力减小一半),底面积不变,则压强减小一半,
所以剩余的甲三棱劈对桌面的压强:①
剩余的乙三棱劈对桌面的压强:②
由题知ρ甲=ρ乙,剩余三棱劈的高度h乙>h甲,
所以由①②可得:p乙>p甲。
故选B。
24.B
【分析】根据压强的定义式p=进行判断 。
【解答】此题采用割补法解答,如图:
补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柱状容器中液体的总重力 , ,
补上去的水和盐水体积相等,由于ρ水<ρ盐水,根据m=ρV,得m增水
25.A
【分析】(1)(2)首先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判断液体压强的变化,再根据p大气=p液+p内分析气压的变化;
(3)(4)用同样的方法,分析B处气体压强的变化即可。
【解答】输液过程中,液体能够匀速滴下,那么瓶口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由于C管与大气相同,因此输液瓶口的压强应该等于大气压强。A中液面下降,根据p=ρ液gh可知,液体的压强减小,根据p大气=p液+p内可知,A内上方气体的压强增大,也就是外面的空气会从C进入瓶内,故①错误,②正确;
由于药液匀速滴下,则滴壶下端的压强保持不变,都等于上面气体压强和液体压强之和。根据p=p液+p内可知,液面保持不变,则液体压强不变,那么上方气压不变,故③正确,④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②③。
故选A。
26.小;20;增大
【分析】(1)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答;
(2)根据压强公式计算;
(3)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气压差的变化,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确定风速的变化。
【解答】(1)当吹风机向水平管吹风时,乒乓球上方的气体压强变小。
(2)当乒乓球恰好能上升时,上下压力差等于球的重力,
则乒乓球上下气压差:;
(3)如果考虑管壁的摩擦,那么根据F=G+f可知,乒乓球上下的压力差应该增大,即上下压强差增大,那么应该增大风速。
27.(1)大气压
(2)81000
【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解答;
(2)首先根据计算出吸盘内外的气压差,再根据p内=p大气-△p计算吸盘内的气压。
【解答】(1)吸盘能够“吸”在天花板的玻璃上而掉不下来,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2)吸盘内外的气压差为:;
则吸盘内的气压为:p内=p大气-△p=1.01×105Pa-20000Pa=81000Pa。
28.变大;变小;不变
【分析】(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
(2)下口大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液体重力;下口小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液体重力。上下粗细一致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力。
(3)根据F=G总分析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大小变化。
【解答】(1)根据图片可在,倒放后水面升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
(2)甲时下口大,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大于水的重力;乙时下口小,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小于水的重力,则倒放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小。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因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29.25;500
【分析】(1)乙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向右的拉力,该拉力等于乙的重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甲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而静止,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支持力,再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原理计算出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接下来已知甲物体的边长可求得其底面积,由可求得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解答】(1)乙由于自身的重力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向右的25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25N;
(2)甲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
则支持力F支=G甲-F拉=45N-25N=20N。
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可知,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F支=20N,
甲物体底面积S=20cm×20cm=400cm2=0.04m2,
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0.减小了P0S
【分析】(1)由题意可知,小试管缓慢地竖直拉出时,大试管内减少的水银和小试管内水银的质量相等;而小试管内上方是真空,所以小试管内水银产生的压强和大气压强相等,根据F=pS求出试管内水银的压力,此时水银产生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2)圆柱体内水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小试管缓慢地竖直拉出时,水银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减小量即为小试管内水银的重力。【解答】小试管缓慢地竖直拉出时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小试管的底部恰好与大试管内的液面相平时,
∵小试管内水银上方是真空,
∴小试管内水银产生的压强和大气压强相等;
∵F=pS,且小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小试管内水银的重力G2=F=p0S。
(2)∵大试管内水银对底部的压力和大试管内水银的重力相等,
∴N1-N2=G1-G3=G2=p0s。
则N2比N1相比减小了P0S。
31.(1)升高
(2)解:
已知调节螺丝每下旋1mm,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增大0.1N,因此下旋5mm,弹簧对限压阀压力增大0.5N
由表格数据可知,最高温度约为125℃。
【分析】(1)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解答;
(2)首先根据弹簧旋转的长度计算出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F',然后根据F=G+F'计算限压阀对排气孔的压力,接下来根据计算出排气孔受到的压强,接下来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P内=P阀+P大气计算出锅内的最大压强,最后根据表格确定锅内的最高温度。
【解答】(1)工作原理:调节螺丝可以上下旋转,当往下旋转时,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变大,高压锅内气压变大,锅内水的沸点升高。
32.(1)A对地面的压强是:;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液gh=103kg/m3×10N/kg×0.1m=1000P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1000Pa×5×10-4m2=0.5N;
(3)如果把A投入B中(水未溢出),
则B对地面的压力:F=G总=3N+(0.03kg+0.06kg)×10N/kg=3.9N;
则B对地面的压强:。
【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A对地面的压强;
(2)先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计算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根据F=pS计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首先根据F=G总计算出B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计算B对地面的压强。
33.(1)G最大=F=p0s=1.0×105Pa×50×10-4m2=500N
(2)当皮碗下所挂物体的质量达到40kg时,
皮碗内外的大气压力差为:△F=G=mg=40kg×10N/kg=400N;
皮碗内外的压强差为:;
则皮碗内的气压为:p内=p大气-△p=100000Pa-80000Pa=20000Pa。
【分析】(1)首先根据F=pS计算出大气对吸盘产生的压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GF计算所挂物体的重力;
(2)首先根据△F=G=mg计算出皮碗受到内外大气的压力差,再根据p内=p大气-△p计算皮碗内的气压。
34.(1)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p1=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103Pa;
(2)因为铝块浸没在水中,V排=V物=1000cm3=1×10-3m3,
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3m3=10N;
(3)铝块放入后,溢出水的体积:
V溢出=V水+V铝-V溢水杯=300cm2×10cm+1000cm3-300cm2×12cm=400cm3=4×10-4m3,
溢出水的重力G溢出=ρ水V溢出g=1.0×103kg/m3×10N/kg×4×10-4m3=4N,
溢水杯内水的重力G水=m水g=3kg×10N/kg=30N,
铝块的重力G铝=m铝g=2.7kg×10N/kg=27N,
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杯+G水+G铝-G溢出=7N+30N+27N-4N=60N,
溢水杯底面积S=300cm2=3×10-2m2,
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分析】(1)根据p=ρgh求出铝块放入水前,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
(2)由F浮=ρ水gV排可求得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求得铝块放入后,溢出水的体积,G=mg即可求出溢出水的重力、溢水杯内水的重力、铝块的重力。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杯+G水+G铝-G溢出,又知道杯子外部底面积(受力面积),利用压强公式可求出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