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3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1-17 07:5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请你用规范的汉字把下列的词写在空格里(8分)(每词1分,卷面1分)
鞠躬尽cuì jiǒng 乎不同     仰mù
  义愤填yīng   pán石 深suì  chóu 躇
二. 给加点的字注音(6分)
彷徨( ) 妇孺皆知( ) 兀兀穷年( )
迭起 ( ) 气冲斗牛( ) 锲而不舍( )
三.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割的民族。
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风小心翼翼的吹过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
四.下列对于课文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他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急于报效祖国的心情。
B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阐明先生的治学目的是治国。药方是比喻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方法。
C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中” 这句话将“耳聋”比成密不通风的磐石和不见天日的囚室,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耳聋带给贝多芬的极大不幸。
D “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作者将福楼拜大幅度的动作比喻成“飞起来似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此时热情万分,激情洋溢的神态。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0分)
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
⑵ 独怜幽草涧边生,    。          ,         。
⑶ 峨眉山月半轮秋,          。夜发清溪向三峡,          。
⑷ 此夜曲中闻折柳,          。
⑸ 马上相逢无纸笔,          。
⑹《木兰诗》中表现军旅生活艰苦的诗句是      ,     。
表现战争残酷的诗句是         ,        。
⑺已有能,     。人有能,   。勿谄富,     。……将加人,先问已,    ,    。恩欲报,怨欲忘,    ,     。
六. 名著阅读(7分)
1.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个片段出自小说《 》。文中的“我”是指         。 
2.《童年》中,我在父亲逝后和母亲回到了外祖父家,我们的到来使得二个舅舅非常紧张,已读过前四章的你应该知道为什么,请简要讲述。(3分)
答:                                     
3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手……”悟空取经路上一路斩妖除魔,请你写出名著《西游记》中任意二个与“三”有关的故事名称。(2分)
答:                      
七.综合性学习(8分)
  在“我也追星”的活动中,刘慧阅读了钢琴家郎朗的自传《郎朗,千里之行》。下面是书中的一个情节,请阅读后答题。(6分)
春节快到了,我想和母亲一起过春节。我已经有六个月没见到母亲了。我问我爸:“我们就回家一两天还不成吗?”“不成。时间都花在坐火车上了,得少练多少小时的琴。”“那妈妈不能来吗?”“不能。”“为什么不能?我知道她想来看我。”“因为她要上班。”“她不能休假吗?”“不能。”“连一天都不能?”父亲坚持道:“如果她来这儿,她会让你分心。她会惯着你。她的溺爱会削弱你的意志。你现在比以前坚强了,但你还得更坚强些。一个宠你的妈妈只会动摇你的决心。”
1.刘慧说:这样的父亲太无情了,用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孩子不可取。要是所有的爸爸妈妈都这样逼孩子练琴,那简直不堪设想。
你不同意刘慧的说法,便说:
(3分)
2.郎朗,国际著名钢琴家,被美国权威媒体称作“当今这个时代最天才、最闪亮的偶像明星”。联系上面的情节,能否引用一句名言来谈谈你对“天才”的认识。
答: (2分)
3.你崇拜的明星是谁?请用简要的语言说说他(她)为什么值得你崇拜?(3分)
答:                                          
                                         
八.阅读
(一)(10分)
①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②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声震天地。
③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④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⑤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1.品读①②段中划线的句子里,说说,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闻一多先生?(3分)
答:
2.谈谈你在 ④段划波浪线的句子里读到了什么? (4分)
答:                                         
3.如何理解“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句话?(3分)
答:
(二)(23分)  
【甲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文】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加点词语。(6分)
(1)治经为博士邪( ) (2)见往事耳( ) (3)及鲁肃过浔阳( ) (4)即更刮目相待( ) (5)肃遂拜蒙母( ) (6)唯傅修期耳( )
2.翻译句子。(6分)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3.写出自甲文的两个成语,它们是: 和 (2分)
4.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① 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2分)
答:                                    
② 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
答:
(三)(14分)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1910年11月生于江苏吴江松陵镇。他的一生在马不停蹄的考察中度过,他用社会学家的眼光来发现、思考农民摆脱贫困的办法,曾先后提出了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温州模式等各具特色的地区发展模式;晚年的费孝通仍然东西穿梭,南北奔走,几乎踏遍了乡土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他又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构想,包括黄河上游、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长江经济带、珠江三角洲等影响重大的区域发展问题。
  有文称: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人文学者中,几乎无人能像他那样把学问做到浅近而平易,无人能像他那样将“学人话语”化为“经世致用”的举动;而且几乎无人能以一生之心力,孜孜以求,“穷经皓首,志在富民”。
他的学术道路历经坎坷,但苍天不负有志者。2000年的秋天,对费孝通来说,是金秋。他九十华诞,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代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向他敬送花篮祝贺;家乡人民,海峡两岸三地的学者在吴江举办“第六届中国文化与现代化——走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讨会”表示祝贺。汇集他一生800多篇(部)作品的《费孝通文集》(14卷)10月由群言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为表彰他为社会科学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授予他特别荣誉奖。
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了实现“富民”这个大目标,费孝通极力主张科学一定要从实际开始。他认为,到实地去,到社会生活的洪流中去,亲身观察、调查、分析、研究,是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他不惟书,不惟上,从实际出发,翔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从人民大众的伟大实践中捕捉新鲜信息,发扬农民的伟大创造,追溯文化历史,预测未来
前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当前迫切的建设课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给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2000年11月14日,在上海康健书店举办的座谈会上,复旦大学社会系一位同学请教“怎样才能学好社会学”时,费孝通简明的回答说:学社会学要向社会学习。
1.为什么说“2000年的秋天,对费孝通来说,是金秋”?(4分)
答:                                     
2.费孝通老人的崇高理想是:         。(2分)
3.请根据文意从三个方面概括费孝通令人敬重的品德。(6分)
答:①                                
②                                 
③                                 
4.联系文中费老的言行,简要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3分)
答:                                      
                                          
答案:
1. 略
2. 略
3. B
4. D
5. 略
6. 《童年》 阿寥少; 因为他们担心母亲来讨回本来给她预备,但是因为她违背外神祖父意志自己作主结婚而被外祖父扣留的嫁妆。(答讨回嫁妆即可得分)。;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三探无底洞;悟空三岛求方;(合题意且表述正确即得分)
七 1.(2分,言之成理即可)这样的父亲不是无情,而是用心良苦。用这样的方式逼孩子练琴,只是为了磨练孩子的意志,让他更加的坚强,独立。“玉不琢,不成器”,“业精于勤,荒于嬉”,父亲要孩子掌握的不只是琴艺,还有做人的道理----做事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
2.(2分,写出名言,言之成理即可)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梅兰芳);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为熊熊火焰,那就只有学习!学习!(高尔基);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3.(3分)名人一分,理由,二分。注意其价值观的正确性。
八 
(一)1.看到了一个怒斥反动派,为人民说话,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的闻一多先生。
(语言表述1分,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各1分,意思对即给分。)
2.读到了,闻一多先生的大义凛然。(2分),还读到了对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斗争精神的钦佩和高度赞扬之情。。(2分)。 
3.(3分,一点一分,意对即可,语言表述1分)这句话是对闻一多先生人格的艺术概括。“口的巨人”称赞闻先生为争取民主自由大声呐喊;“行的高标”称赞闻先生走在革命队伍前面,随时准备为民主献身,视死如归。 
(二)
乙文译文: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到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地,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1.(6分,每题1分)①研究②了解③等到④重新⑤于是,就⑥罢了
2..(6分,每题3分)你说事务繁杂,谁比得上我?(哪里比得上我)
          有友人给他书信他却不能答复
 
3.(2分,每空1分)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4. 1分,意对即可)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5(3分,一点一分,意对即,可语言表述1分)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武人,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长进。 
(三)
1.1.党和国家领导人、家乡人民和海峡两岸的学者祝贺他九十华诞;《费孝通文集出版》;被授予“特别荣誉奖”
2. 实现“富民”的远大目标。
3.①博爱宽广的胸怀:实现“富民”的远大目标; ②坚韧不凡的毅力:学术道路历经坎坷,但仍不懈地追求;③务实而超凡的智慧:极力主张深入社会并身体力行。
4.这句话正是费孝通先生学习社会身体力行的经验总结。(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