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禹州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线上阶段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禹州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线上阶段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9 19:5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禹州高中高二12月线上阶段
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
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
题。这将解决教育评价问题上升到了党和国家关切的高度。“唯论文、唯帽子”正是针对学
术评价而言。
一般认为学术评价的问题,是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带来的,但当前学术评价问题的根源,
恰恰是对所谓科学化的追求。随着人类进入以经验和实证为主要方法认识世界的时代,科学
常常被定义为一个建立在可反复验证基础上的知识系统。越是依赖于可计量的经验数据的知
识,被认为是越“硬”的科学。当前的学术评价大多也采取了这种工具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
向,人们寻找各种量化的工具和方法来对学术进行评价,比如,计算论文发表的数量,对学
术期刊进行人为的等级划分,计算获取项目和基金的数量甚至金钱的数量,对学者设置各种
奖励各种“帽子”,对学科学校设置各种权重各种赋值。
但是学术真的可以用这种形式主义的量化方式来进行评价吗?我们知道,学术研究的本
质是探索知识,是一个不断探求未知的过程,用有限的已知来评价对无限未知的探索,显然
就有认识论和逻辑上的悖论。探索未知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们很难事先断定什么是正确
的或有效的探索。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史表明,伟大的科学成就并不是通过组织和计
划取得的:新思想发源于一个人的心中”。前些年一位日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创新就在于
不小心把试剂错误地放入了某个既定的实验当中,而首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伦琴关于X
射线的传奇发现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这种因为“失误”或“偶然”带来创新的故事常见于
科学史,其实就从一个角度强调了创新是对陈规和已知的突破。所以,学术研究的本质决
定了它应该是一个自由探索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需要十分慎重,越是号称可以量化和标准
化的评价就越是可疑,越有可能是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
要促进和激励学者的知识生产活动,似乎不能没有学术评价,但什么是真正科学的学术
评价值得深思。比如,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人们认识水平的有限性决定了合格评价比优秀
评价相对科学。认识世界是一个渐进过程,科学探索总是充满试错,人们往往先知道什么是
错误的落后的,而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先进的,通过合格评价来避免一些已经被验证是错误
的做法是可行的:但优秀评价评出来的未必是先进的探索,特别是优秀评价形成的导向很容
易把人们引入科学探索的窄途,限制人们科学探索的视野和能力。
以上难题涉及大学这一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核心机构的三个根本问题,那就是:怎么
组织知识生产?怎么运行管理?怎么评估效益?知识生产的体制化、大学治理的行政化和学
术评价的“科学化”,本身就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产物,如何在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
进程中,克服它们越来越扩大的负面效应,是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这些难题不是中国独有的
问题,而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共有问题。中国要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成为高等
教育强国,就意味着要在解决全球高等教育共同问题上有着切实有效的探索和先进的经验,
有能力回答好这些普遍性难题并能够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摘自胡娟《高等教.育现代化要破解三大难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习总书记的讲话就教育评价作出了重要指示,讲话的核心并非关于学术评价。
B.以经验和实证为方法,依赖于可计量的经验数据的知识,为科学研究所必需。
C.诺奖例并非为强调“失误)偶然”的作用,而是证明探索未知的不确定性。
D.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所面对的诸多难题需要世界其他国家一同面对才能解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着眼学术评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之后,并未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B.文章对现有学术评价方式的反思与批评,建立在对学术研究的本质的分析之上。
C.文章从认识论的角度,比较合格评价与优秀评价,指出什么是真正科学的评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