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说明
本课件中的任何动作设计都是用POINT制作的,操作简单明了,便于应用。
请使用者按照我所制作的按钮操作,一目了然。
请注意:本课件在使用时,切匆乱点,以避免点乱!
课件15张PPT。探索勾股定理制作人:杜喜鸣(1)观察图1-1
正方形A中含有 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正方形B的面积是 __个单位面积。正方形C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99918你是怎样得到上面的结果的?与同伴交流交流。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下一页正方形周边上的格点数a=12正方形内部的格点数b=13利用皮克公式所以,正方形C的面积为:
(单位面积)图1-1图1-2返回A分割成若干个直角边为整数的三角形(单位面积)返回(单位面积)把C看成边长为6的正方形面积的一半返回(2)在图1-2中,正方形A,B,C中各含有多少个小方格?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3)你能发现图1-1中三个正方形A,B,C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SA+SB=SC即:两条直角边上的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斜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AA、4个B、4个C、8个A的面(单位面积) B的面(单位面积) C的(单位面积)图1-3图1-4169254913你是怎样得到表中的结果的?与同伴交流交流。
(1)观察图1-3、图 1-4,并填写右表:分析图下一页分割成若干个直角边为整数的三角形(面积单位)点击返回(2)三个正方形A,B,C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SA+SB=SC即:两条直角边上的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 斜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返回下一页(1)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与同伴进行交流。(3)分别以5厘米、12厘米为直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议一议 勾股定理(gou-gu theorem)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即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弦 小明的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售货员没搞错∵想一想荧屏对角线大约为74厘米练习1(填空题)
已知在Rt△ABC中,∠C=90°。
①若a=3,b=4,则c=________;
②若a=40,b=9,则c=________;
③若a=6,c=10,则b=_______;
④若c=25,b=15,则a=________。
练习2(填空题)
已知在Rt△ABC中,∠C=90°,AB=10。
①若∠A=30°,则BC=______,AC=_______;
②若∠A=45°,则BC=______,AC=_______。梯度性的练习: 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一、P6 习题1.1 第1、2、3、4题作业再见课 时 教 学 方 案
课 题
探索勾股定理(一)
备课人
杜喜鸣
教学时 间
教
学
目
标
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 、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
教 具
课件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知道,任意三角形的三条边必须满足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于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边,除满足三边关系定理外,它们还分别存在着两边相等和三边相等的特殊关系。那么对于直角三角形的边,除满足三边关系定理外,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特殊的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要研究的问题:勾股定理。展示课件(章前的图文 P1 )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介绍商高(三千多年前周期数学家)。
展示课件2。(书中 P2 图1一2)并回答:
1、观察图1一2,正方形A中有 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个 面积单位。
正方形 B 中有 个小方格.即B的面积为 个面积单位。
正方形 C 中有 个小方格,即C的面积为 个面积单位。
2、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结果的?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接着发问。
3、图 l一2 中,A、B、C之间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学生交流后形成共识老师板书。A + B=C ,接着提出图1一1中A、B、C的关系呢?
二、做一做
展示课件(书中P3 图1一3,图1一4 )
提问: 1、图1一 3中,A 、B、C之间有什么关系?
2、图1 一 4中,A 、 B 、C 之间有什么关系?
3、 从图 1一l 、 1一2 、1一3 、l一4中你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后,老师总结:
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
三、议一议
1、图1一1、1一2、1一3、1一4中,你能用三角边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在同学的交流基础上,老师板书:
直角三角边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那么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3、分别以5厘米和12厘米为直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学生测量后回答斜边为13)请大家想一想(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回答是肯定的:成立。)
4、(想一想):这里的29英寸(74厘米)的申视机,指的是屏幕的长吗?指的屏幕的宽吗?那它指的是什么呢?
四、巩固练习精选练习,掌握应用:
勾股定理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一定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求第三边的方法,为此,可设计下列三组具有梯度性的练习:
练习1(填空题)
已知在Rt△ABC中,∠C=90°。
①若a=3,b=4,则c=________;
②若a=40,b=9,则c=________;
③若a=6,c=10,则b=_______;
④若c=25,b=15,则a=________。
练习2(填空题)
已知在Rt△ABC中,∠C=90°,AB=10。
①若∠A=30°,则BC=______,AC=_______;
②若∠A=45°,则BC=______,AC=_______。
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勾股定理的两种证明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先拼图,然后利用面积相等列出等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加深了对勾股定理的理解,掌握了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