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4.《司马光》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0 15:3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之有境,学得有径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
【教学理念】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促成自主发现与建构。
【教学目标】掌握汉字主笔的书写方法。朗读、读懂本篇文言文,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征,掌握理解文言文的几种常见方法。体会司马光的冷静与智慧,获得精神的成长。
【教学重点】朗读、读懂本篇文言文,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征,掌握理解文言文的几种常见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司马光的冷静与智慧,获得精神的成长。
【教学准备】PPT课件、一体机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观察比较情境,巧识美写
结合生活比较姓氏特点揭题。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我姓辛,辛勤劳动的辛,你姓——你呢?你——我们的姓氏都只有——一个字。这叫单姓。课文的主人公与众不同,齐读——“司马”。几个字?我们称它为复姓。
引导观察比较生字,随文识写。
“司”字是个生字,怎么写正确写美观呢?(出示田字格中的“司”)。
学生按照观察汉字的三个步骤说发现。教师重点指导写好主笔:如果说,汉字是一个人,你发现这个人最为挺拔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一笔?教师范写后,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教师巡视,相机点评。
检查你们预习的效果,认读生字。
找出一组反义字:在这么多汉字里,有两个字暗藏玄机。它们的意思相反。你找着了吗?(师板书“弃”和“持”)。观察“弃”字的主笔及部件比例,渗透字理识字方式。
【设计理念】随文识写生字,在三年级语文学习任务中依然重要。渗透汉字文化,让学生在观察发现中感受汉字魅力,不仅有利于识记汉字,更是一个培养文化自信的生动过程。教师让学生发现汉字书写美观的规律,根据生字特点,一课一得,语文课上的书写指导需要这样精准狙击,学生把汉字写正确写美观才能成为必然的事情。
板块二:创设问题导探情境,读懂古文
温故知新巧迁移,回顾学古诗词的方法。
问题导学,初会文本。
请大家轻声读课文,先把故事读通顺,读流畅。再想想:故事里被“弃”的是什么?谁“持”的是什么?
自学自悟,同桌交流,集体反馈。
谁先来说说,故事里被“弃”的是谁?教师随机或追问点明或导学点拨理解古文的基本方法。(看插图、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并补充查字典的方式:(再次出示字典里“持”的几种义项)孩子们,这就是根据汉字所在的句子情境和我们的生活情境选择义项的方法。读古文,也是可以查字典的!
基于自主,试讲故事。
孩子们,整个故事连起来怎么讲?不着急,自己先说一遍,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用朗读的方式检查:老师听你读这古文,就知道你的故事说得怎么样?
生读文。相机渗透多音字定音方法:“没”字有两种读音,凭什么读“mò”,不读“méi”?指导因义停顿的方法,通过尝试及听情境朗读,体会有节奏地读古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设计理念】这篇课文虽然是统编教材中的第一篇古文,其实,从懂得它的方法层面看,学生并非是零起点。呈现学习材料,先学后教,先发现后交流,从“读懂古诗的方法”迁移到“读懂古文的方法”,不过一步之遥。教师需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充分尊重单元导学助手“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从故事的主要情节及文言文难懂的特点出发,设计核心问题“请大家轻声读课文,先把故事读通顺,读流畅。再想想:故事里被“弃”的是什么?谁“持”的是什么?”充分放手,顺学情而或点拨,或肯定,或指导。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是个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热情的点燃者,学习方法的擦亮者,学习实践的共同参与者。新理念下的教师站位,应当如此。统编教材下的教材功能的定位,应该如此。
板块三:创设互动游戏情境,读好古文
1.在游戏中读出古文故事味。
游戏的名字叫“现代文遇上小古文”。我读古文,你说现代文,谁来?学生读古文停顿不到位时,教师则有意识加强现代文的停顿,并辅之以手势重读一遍,引起孩子的自主发现与悟读。
由自主到合作,由读到背。教师相机渗透记忆方法。
【设计理念】读好古文,需要像古诗一样正确停顿,读出节奏。读好古文,又不雷同于读古诗,它的停顿基于字词涵义,相比古诗的停顿更为灵活,它的朗读还需有讲故事的语气和味道。这些学习起点,教师得把握准确,实施的策略贴近该年段学生特点:教师示范,感受特点;游戏实践,强化体验。读好古文变得简单、好学、好玩。这个过程,只有每个学生均积极投入,学生的成长变化看得见,才能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课堂表达。
板块四:创设拓思研学情境,读出文化
1.结合板书,引疑促思:孩子们,文言文故事学到这里,我们不妨再一起回顾回顾:故事大家弃的是什么,司马光持的是什么?相机引导:舍弃朝夕相处的伙伴、朋友的生命安危于不顾,他们舍弃的分明还是友情。竭尽全力保护朋友的安全,其实,这也是朋友之间的责任。在危险发生的时候,在其他人四散离开的时候,司马光手里“持”的拿的还是责任、冷静、智慧。
2.创设情境,发展言语: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会怎么做?注意,想象具体场景,仔细观察,想出具体可行的办法……
3.补充信息,浸润心灵:你们可知道那个被司马光救出的小孩叫什么名字吗,课前有谁搜寻过他的资料?
(上官尚光。长大后,为了感谢司马光的恩情,他还专门修了一座“感恩亭”。
在河南,今天我们已经找不到“感恩亭”的遗迹了。但是,上官家族的后人还成立有基金会,奖励上大学的孩子,照顾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冷静智慧地救人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都是这个世间最美的风景。读(单元导语)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4.拓展阅读,习得能力:这样的故事在《中华美德文言故事译注》里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好好读读。
【设计理念】走进一个文本,一种文体,是在习得具体的某种言语能力。但更是在走进一种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教师引导学生超越“弃”与“持”看见责任、冷静与智慧时,言语的枝干才能真正根深叶茂。归根结底,言语的根只有长在动心动情动脑向美的土壤中,才可能得到长足的可持续发展。所谓语文的“立德树人”,应该如此。这篇文言文的拓展走向何方?这是三年级孩子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这是“美好品质”主题单元的一篇精读文,这是有着自己文体特点与单元任务的例文,教师从美好品质出发,推荐孩子们能读懂能丰富心灵的《中华美德文言故事译注》,我以为,很有必要。
板书: 司马光
弃 持
冷静智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