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6×4)×25=6×(4×25),这是运用了( )。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D.以上都有
2.两个锐角拼成的角不可能是( )。
A.锐角 B.钝角 C.周角 D.直角
3.从甲地到乙地,小陈用了小时,小张用了小时,他们谁用的时间多?( )
A.小陈 B.小张 C.两人一样多 D.无法比较
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4米,宽20米,如果每平方米可种白菜8棵,那么这块菜地可种白菜( )。
A.480棵 B.88棵 C.60棵 D.3840棵
5.如图,正方形内有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半径是4分米,正方形的边长是( )。
A.16分米 B.80分米 C.8分米 D.4分米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6.求括号表示的数。
(1)( )÷246=0 (2)75×( )=1050
7.图中的空白部分可以用分数( )表示,也可以用分数( )表示。
8.已知□÷○=△,那么○-□÷△=( )。
9.小丁每天21:30睡觉,这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 )度。
10.330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 45升=( )毫升
11.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约73080000人次,73080000读作( )。
12.经国家审计局审定2014年底浦东新区常住人口约为5451200人,用四舍五入法凑成整万数约为( )人。
13.用墙纸贴79平方米的墙。已知每卷墙纸可以贴8平方米,至少要买整卷的墙纸( )卷。
14.从甲校到乙校,小巧用了小时,小亚用了小时,( )的速度慢。
15.将16420789用进一法凑成整百万数是( )。
16.根据图示,“?”处的数是( ),综合算式是( )。
?( )( )199
17.七巧板是我国古老的智力玩具,它由7块板组成一个正方形(如图)。如果一副七巧板(大正方形)的面积是,那么①号图形的面积是( ),②号图形的面积是( )。
18.如图,拼一拼,算一算,∠3=( )。
三、口算(共5分,每小题0.5分)
19.直接写出得数。
(1)115-108= (2)6000÷30= (3)8÷9×8×9=
(4)12×70= (5)+( )= (6)( )
(7)36×99+36= (8)200÷25×4=
(9)1515÷( )=3 (10)1000-( )=250×2
四、作图题(共6分,每小题2分)
20.作图题。
(1)画∠AOB=140°。
(2)在∠AOB中作射线OC,使∠AOC=∠COB。
(3)以∠AOB的顶点O为圆心,画一个直径为2厘米的圆。
五、脱式计算(共24分,每小题3分)
21.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1)(348+12×15)÷12 (2)1637-375-625
(3)125×68 (4)9060÷[(8403-1457)÷23]
(5)(46+164)×(30-25) (6)444×25
(7) (8)
六、文字题(共10分,每小题5分)
22.73的8倍比它的2倍多几?(用两种方法计算)
23.一个数的9倍和892与667的差相等,求这个数。
七、解答题(共25分,每小题5分)
24.一本书稿有216页,小明3天打了72页,照这样计算,共要多少天才能打完这本书稿?
25.把一根红绳子剪成3段,第一段占全长的,第二段占全长的,第三段占这根绳子的多少?
26.植树节那天,绿地小学5个年级,计划植树320棵,实际植树335棵,平均每个年级比计划多植树多少棵?
27.儿童超市搞鲜奶促销活动,每买2盒1升装的鲜牛奶,就送1盒250毫升的鲜牛奶,幼儿园共买了11盒1升装的鲜奶,一共能得到多少毫升鲜牛奶?
28.已知∠1=135°,∠2=72°,那么∠1+∠2=?∠1-∠2=?∠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6×4)×25=6×(4×25),这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C
【分析】采取举例的方法进行解答,先选出两个锐角,然后再进行计算,最后选择出答案。
【详解】A.锐角,可以拼成,例如:30°+40°=70°;
B.钝角,可以,例如:89°+87°=176°;
C.周角,不可以;
D.直角,可以,例如:19°+71°=90°。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锐角,直角,平角,钝角的意义理解及掌握情况,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B
【分析】直接比较两个时间的多少即可,用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分子大的数大,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小张用的时间多一些。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是本题的关键。
4.D
【分析】菜地为长方形,因此用菜地的长乘菜地的宽计算出菜地的面积,然后用菜地的面积乘每平方米可种白菜的数量即可。
【详解】24×20=480(平方米)
480×8=3840(棵)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长方形面积的实际运用,先计算出菜地的面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C
【分析】根据图形可知,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因此用半径的长度乘2即可。
【详解】4×2=8(分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同一个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要熟练掌握。
6. 0 14
【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得到被除数=商×除数;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据此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1)0×246=0;
(2)1050÷75=14。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掌握知道任意两个量会求其中一个量。
7.
【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据此意义分析填空即可。
【详解】图中的长方形被平均分成9份,空白部分为6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用分数表示为;
图中的长方形也可看作平均分成3份,空白部分为2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用分数表示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注意要将整体平均分。
8.0
【分析】因为□÷○=△,所以□÷△=○,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得到□÷△=○;
○-□÷△=○-○=0。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三者之间的关系。
9.105
【分析】钟面一周为360°,共分12大格,每大格为:360°÷12=30°,晚上21:30时,时针和分针相隔3个半大格,据此即可解题。
【详解】360°÷12=30°
30°×3+30°÷2
=90°+15°
=105°
所以,小丁每天21:30睡觉,这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105度。
【点睛】解答此题应结合题意,根据角的概念和角的计算进行解答,以及钟面上时针和分钟的分钟的位置所组成的角,据此解题即可。
10. 330 45000
【分析】名数的换算时,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330000000平方米=33000公顷=330平方千米
45升=45000毫升
【点睛】熟记: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升=1000毫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七千三百零八万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详解】73080000读作:七千三百零八万。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大数的读法,属于基础题。
12.545万
【分析】省略万后面的数要看下一位千位,千位大于或等于5就往万位进一,再去掉万位后面的数最后加上“万”字,千位小于5就直接去掉万位后面的数,加上“万”字。
【详解】5451200≈545万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掌握“四舍五入”的用法是关键。
13.10
【分析】用墙的面积除以每卷墙纸贴的面积即可求出需要购买的墙纸卷数。
【详解】79÷8=9(卷)……7(平方米)
9+1=10(卷)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实际应用,结合实际,最后剩余的面积数还需要一卷墙纸来贴。
14.小巧
【分析】直接比较它们两人用的时间即可,时间用得最多的人跑得最慢。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因此直接比较和的大小即可。
【详解】>,即>;因此小巧的速度慢。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17000000
【分析】百万位上的数是6,因此直接将6后面的数去掉后,再向百万位上进1,依此填空即可。
【详解】16420789≈17000000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利用凑整法将一个数凑成整数,要熟练掌握。
16. 137 (199+29)÷6+99
【分析】已知结果,用逆推的方式一步一步进行计算。一个数-29=199,那么这个数为199+29=228,一个数×6=228,那么这个数为228÷6=38,一个数-99=38,那么这个数为38+99=137,据此写出结果和综合算式即可。
【详解】(199+29)÷6+99
=228÷6+99
=38+99
=137
根据图示,“?”处的数是137,综合算式是(199+29)÷6+99。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考查学生如何写综合算式。
17. 20 10
【分析】画图如下,大正方形可以分成16个一样的三角形,图①是4个小三角形组成的,即占大正方形面积的,图②是2个小三角形组成的,即占大正方形面积的;据此用分数乘法即可求出它们各自的面积。
【详解】画图如下:
80×=10(平方厘米)
80×=20(平方厘米)
所以,如果一副七巧板(大正方形)的面积是,那么①号图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②号图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大正方形的一半平均分成8份,分析每个图形的面积占整个大正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问题即可得解。
18.15°
【分析】根据对三角板的认识,直接用45°角减去30°角即可求解。
【详解】∠3=45°-30°=15°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度量,关键是熟悉三角板上角的度数。
19.(1)7;(2)200;(3)64
(4)840;(5);(6)1
(7)3600;(8)32
(9)505;(10)500
【详解】略
20.见详解
【分析】(1)量角器先在纸上画出角的顶点和一条边,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所画的边重合,在140°刻度线出点一个点。拿走量角器,以角的顶点为起点,过点出的点画出另一边,并标出角的符号和度数。
(2)根据画法,在70°刻度线处点一个点,连接点与顶点O,所得射线即使∠AOC=∠COB。
(3)圆的直径为2厘米,半径为1厘米,用圆规画出圆点为O,半径为1厘米的圆。
【详解】作图如下所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的画法和圆的画法,掌握量角器和圆规的使用方法。
21.(1)44;(2)637
(3)8500;(4)30
(5)1050;(6)11100
(7);(8)
【分析】(1)先算括号的乘法,再算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2)用整数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3)将68拆分成64+4,利用整数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4)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数目括号外面的除法;
(5)先算小括号里的加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6)将444拆分成111×4,再利用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算;
(7)(8)直接根据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从左往右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348+12×15)÷12
=(348+180)÷12
=528÷12
=44
(2)1637-375-625
=1637-(375+625)
=1637-1000
=637
(3)125×68
=125×(64+4)
=125×64+125×4
=125×8×8+500
=1000×8+500
=8000+500
=8500
(4)9060÷[(8403-1457)÷23]
=9060÷[6946÷23]
=9060÷302
=30
(5)(46+164)×(30-25)
=210×5
=1050
(6)444×25
=111×4×25
=111×(4×25)
=111×100
=11100
(7)
=+
=
(8)
=-
=-
=
22.438
【分析】方法一:分别将73的8倍和2倍用乘法计算出来,再作差即可;
方法二:先计算出倍数的差,再乘73得到结果。
【详解】73×8-73×2
=584-146
=438
73×(8-2)
=73×6
=438
答:73的8倍比它的2倍多438。
23.25
【分析】根据题意,用892与667的差除以9,就是这个数。
【详解】(892-667)÷9
=225÷9
=25
所以,个数是25。
24.9天
【分析】先用72÷3计算出小明每天打字的页数,再用书稿的总页数除以小明每天打字的页数即可。
【详解】72÷3=24(页)
216÷24=9(天)
答:共要9天才能打完这本书稿。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工程问题的计算,先计算出小明每天打字的页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
【分析】将整个绳子看作单位“1”,用1减去第一段绳子占全长多少,再减去第二段绳子占全长多少,即可得到第三段绳子占全长多少。
【详解】
=--
=-
=
答:第三段占这根绳子的。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关键要将整条绳子看作单位“1”。
26.3棵
【分析】根据题意,先分别计算出平均每个年级计划植树的棵数和实际植树的棵数,再用平均每个年级实际植树的棵数减去计划植树的棵数即可。
【详解】335÷5-320÷5
=67-64
=3(棵)
答:平均每个年级比计划多植树3棵。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时,注意计算顺序。
27.12250毫升
【分析】首先算出买了11盒1升装的鲜奶是多少毫升,再算出送的牛奶数量,最后二者相加求出总量即可。
【详解】1升=1000毫升
250×5+11×1000
=1250+11000
=12250(毫升)
答:一共能得到12250毫升鲜牛奶。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每买2盒1升装的鲜牛奶就送1盒250毫升的鲜牛奶,不能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只能用去尾法取值。
28.207°,63°,153°
【分析】要求∠1+∠2和∠1-∠2直接代入两个角度进行计算即可。要求∠3的度数,因为∠1+∠2+∠3为360°,直接用360°减去∠1+∠2的度数即可得到∠3的度数。
【详解】∠1+∠2=135°+72°=207°;
∠1-∠2=135°-72°=63°;
∠3=360°-207°=153°。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度的计算,关键需要观察三个角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