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建筑的情态(节选)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节,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即便反过来说,这个庭院由于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自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1.选出下列对第1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 )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
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
C.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
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
2.选出下列不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这一观点的一项 ( )
A.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D.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第2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
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异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态化。
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庭院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树的阴影里。
D.读了《海棠》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2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9题。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 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9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十岁通五经 通:精通 B.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 摘:选取
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开辟 D.宰惊愧,拜谢曰 谢:道歉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发生活用的一项是( ) (3分)
A.因以命之 B.力士耻之 C.白供状不书姓名 D.著宫锦袍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7、下列词语中括号内字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3分)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和 ) B.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 探究)
C.不省所怙 (省:知道) D.执笔熟视 (熟:仔细)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
B.①与尔三矢 ②莫能与之争
C.①其信然邪? ②其传之非其真邪
D.①竹之始生 ②传之非其真也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始速祸焉 B.孔子师郯子,长弘
C.强者夭而弱者全乎 D.余因而实之
10.课内文言文翻译,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分)
(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3分)
(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问题。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公元760年春。在亲友的资助下杜甫在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建成了几间草房,长期颠沛流离的诗人一家在此度过了近5年比较安稳的生活,此诗就作于这一时期。
(1)这首诗中的哪个字堪称全诗的诗眼?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
(2)有人说,诗的尾联所流露的情感似是欣喜实含悲苦。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全诗具体说明。(4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12.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2)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________________,应照离人妆镜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力拔山兮气盖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项羽之死》)
(5)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7)忧劳可以兴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伶官传序》)
(8)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9)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10)戎马关山北, 。( 杜甫《登岳阳楼》)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泪为谁流
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
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亲。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子。 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来报答父亲。
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皱纹的老脸绽放出了光彩,似乎突然间高大了许多。
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小脸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好。
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儿子那已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
儿子不忍让父亲赔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
“啥?”父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念!”
“啊!”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伤心。
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是他的希望。
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子。那是他的怒气。
一声闷哼,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头在流血!
一声惊呼,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
来不及清楚这一切,佝偻的身躯缓缓倒下。
想不到失手铸成大错,挺拔的腰板“扑通”坐地……
夜,静得怕人,黑得出奇。猛然间,电闪雷鸣。黑得出奇的夜异常恐怖。片刻间,风雨大作。……
父亲是为了儿子: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活虽累,钱却少,至少能给儿子买点好吃的,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父亲攥了攥枯瘦的手。
儿子是为了父亲:在放假期间看护田地。夜虽黑,胆虽小,为了能让他日归家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庄稼没受损害而露出笑容。儿子咬了咬雪白的牙。
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精心的他舍不得花车费,步行三十里,摸黑到家的情况下也不忘到自家的玉米地看看。儿子是称职的儿子。眼尖的他在发现有人闪入玉米地后,顾不得害怕,抡起了木棒,他不能让父亲苦心经营的成果被人偷走。于是,独生子的满腔怒气化作对父亲的当头一棒……
夜,更静了,有的只是那雨声:嘀嗒,嘀嗒……
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
13.整个故事以“黑夜”为背景,文中多次描写黑夜的景象,其用意有哪些?(4分)
14.“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纵观全文,父亲的“合格”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15.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小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从中选取至少两种表现手法写一段鉴赏文字。(6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玉簟(diàn) 神妪(yù) 奇葩(bā) 霰雪(xiàn)
B.聒噪(ɡuō) 鼎铛(chēnɡ) 羁旅(jī) 诡谲(jué)
C.国殇(shānɡ) 剽掠(piāo ) 子嗣(sì) 怙恶(ɡǔ)
D.桎梏(ɡù) 病偻(lǔ) 垣墙(yuán) 戏谑(nü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上海对“美眉”“恐龙”“PK”等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将发出“封杀令”。此举一出,石破天惊,即刻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
B.面对印尼发生的四十年来最强烈的地震和海啸,我们的救援工作一定要有宏观意识,避免目无全牛。
C.投资者在把握波浪脉络后还要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在起伏不定的股市中,唯有把握大势,波段操作,才能游刃有余。
D.面对即将喷薄而出的中国3G市场,各通信设备厂商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招数,期待在未来中国3G设备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3分)
A.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B.12月15日至20日,旅游行业人才招聘会在广州举行。与以往招聘会有所不同的是,职业态度越来越多地已经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
C.“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年龄、经历、任职时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航空母舰舰员。
D.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产量和市场份额的减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粉质量安全的不信任,而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近年来接连出现的国产奶粉质量安全事件。
19.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你编写一则手机短信,以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4分)
要求:仿照下列句子写两句话,句式大致相同。
妈妈,你是我疲惫中的一杯香茗,当我昏昏欲睡时,浓郁的馨香使我神清气爽。
20.请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写一段50左右字的新闻评论。(7分)
新华网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李江涛、丁静)北京市教育考试院21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重点高中名额向一般中学倾斜等成为方案的亮点。
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说,北京市调整高考学科设置、分值比重、命题内容,突出考查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其中,语文学科将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2016年起语文卷总分值由150分增至180分。英语学科将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在真实语境中考查语言运用适当增加听力比重。2016年起英语卷总分值由150分减至100分。
———————————————————————————————————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乡呢?……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书写规范。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高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联合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6. D 是李白曾有恩于郭子仪。
7、A与:亲附
8、D 取独 被、作为;给、和;表选择、表推测
9、B 师:意动用法,以……为师。速:形作动,招致。全:形作动,保全。实:形作动,证实。
(2)同意这种看法。环境优美,生活安定,得享天伦,这些对于饱经离乱的诗人来说,自然是欣喜和满足的。但是,这一切却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但有”一词正表露出诗人的隐忧。而且诗人又怎会满足于独善其身,说“微躯更何求”其实是一种无奈之语自慰之语。
12.(1) 雕栏玉砌应犹在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 可怜楼上月徘徊 (4)时不利兮骓不逝 (5)天生我材必有用 (6)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逸豫可以亡身 (8)不知老之将至(9)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0)凭轩涕泗流
13.(4分)①为小说定下一个凄凉的基调。或:渲染了悲剧的气氛。②交待悲剧产生的客观原因(如:因为黑夜,儿子看不清来人的面容;因为黑夜,父亲不能发现玉米地里藏着的人)(每个要点2分,意对即可给分)
14.(6分)①宽厚仁慈,充满父爱;②勤劳俭朴,节衣缩食,供儿子读书;③身在乡野,目光远大,以培养儿子成才为已任。(每一点2分,意对即可给分)
15.(6分)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强求一致,能言之有据,自圆其说即可。小说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有:①对举(或对应),将对父亲和儿子的描写两两对举,使父子二人的形象更加鲜明;②倒叙,产生悬念,扣人心弦;③烘托,让黑夜烘托悲剧的色彩;④诗化的语言,使小说充满了抒彩等等。(能就其中两点鉴赏得较好的,符合小说实际,就可给满分。只点出表现手法,而不能作具体评述和分析的,或分析欠妥,语言有毛病的,酌情给分。
16.B A.葩pā;C.怙hù;D.谑xuè。
17.C A.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B.目无全牛:形容技艺纯熟精湛。D.喷薄而出: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与语境不符。
18.D A项“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杂糅,一种表达是“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高鹗续作这一说法”,另一种表达是“现在大家一般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B语序不当,“越来越多地”应移至“用人单位”前面,并把“地”改为“的”。 ;C项“‘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中途改换主语,改为“在选拔‘辽宁舰’的舰员时”;“理论”后加“学习”。
19.妈妈,你是我沮丧时的一曲清音,当我意懒倦怠时,优雅的旋律使我心旷神怡。妈妈,你是我迷茫中的一盏明灯,当我徘徊失落时,璀璨的光芒使我豁然开朗。(4分,每仿写一句2分)
20.评论示例: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将促进以国学为主要内容的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精神落实在教材里课堂上考试中。更多国学内容落实在教材里课堂上考试中时,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日。从国际上看,没有一个国家把英语放在一个终身学习的重要位置上,同时,家长也减轻精力负担和经济负担。(语文加分评论3分,英语减分评论3分)
21.作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