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阶段特征:
①政治:
国共两党从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到分裂对峙;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由照搬苏俄“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到逐渐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适合本国具体国情的革命新道路。
②思想文化: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内容标准: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认知提示: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解读:1924年至1927年是北洋军阀势力走向末路和国民革命从兴起、发展到失败的历史时期。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是革命高潮之一,它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但国民革命运动最终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及中共自身的不足而失败。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内容标准: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
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认知提示: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农村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武装的建立和发展等史实,体会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精神。
解读: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曾仿效俄国十月革命,在城市进行武装暴动,却没能达到预期目标。此后,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南昌起义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并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工农红军,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创举。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即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天,革命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为炼原之势。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内容标准: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知道遵义会议。
认知提示: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教学延伸:利用有关资料,在地图上标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
解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是一次伟大的壮举。
遵义会议使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所以说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重要地位。长征还具有现实意义,它是一种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
第15课 北伐战争
课标内容: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概念解析】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理解)
国民革命(大革命):
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国内革命战争。
北伐战争:
近代史上的北伐战争是1926年至1928年间发生的北伐战争,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使得中国大陆地区统一在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旗下。是国民革命的一部分。
第15课 北伐战争
课标内容: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能实现的原因?
合作的目的?合作的准备?正式建立的标志?
①原因:
在多次革命失败后认识到依靠 搞革命行不通;
中共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 ,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的帮助和推动。
②目的: .
③准备:中共召开 ;国民党 召开,重释三民主义,改组国民党。
④合作建立的标志: , 召开
孙中山
军阀
同盟者
共产国际
反帝反封建
三大
一大
1924年
国民党一大
第15课 北伐战争
课标内容: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是?
(1)时间: ;
(2)地点: ;
(3)主要内容:
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 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党员以 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
③把国民党改组为 和、
的革命同盟。
3、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1)时间: ;
(2)地点: ;
(3)主要内容:重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 (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
在实际上确定了 三大政策。
1923年6月
广州
国民党
个人身份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1924年1月
广州
新三民主义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第15课 北伐战争
课标内容: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4、第一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有?
①领导 运动,创建 ;
② 胜利进军。
5、黄埔军校何时由谁创立的?其校长是?其政治部主任分别是?有何意义?
① 、 ;
② ;
③ ;
④培养出大批 人才,为 的建立和 作了准备。
国民革命
黄埔军校
北伐
1924年5月
孙中山
蒋介石
周恩来
军事和政治
国民革命军
北伐战争
第15课 北伐战争
课标内容: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二、北伐胜利进军
口号: 。
2.时间: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 任北伐军总司令?
3.目的:推翻 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4.过程:
初期主战场—— 、 ;
重要战役—— 战役、 战役?;
先锋部队—— 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打倒列强,除军阀
蒋介石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湖南
湖北
汀泗桥
贺胜桥
叶挺
第15课 北伐战争
课标内容: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二、北伐胜利进军
?5.战绩:
①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从 流域打到 流域,震动全国?
※注:1927.1国民政府迁往 ,武汉国民政府?
6.各地工农革命运动的开展(北伐战争与工农革命运动相互促进)?
①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剧增
②城市工会组织和 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
珠江
长江
武汉
工人运动
第15课 北伐战争
课标内容: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胜利进军的原因
① 合作,建立了 战线(最主要);
②作战方针正确;
③官兵英勇奋战,尤其是 的先锋作用;
④各地 的支持。
影响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 蓬勃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三次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国共两党
革命统一
共产党人
工农群众
工农革命运动
第15课 北伐战争
课标内容: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4 、上海?
(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7 汪精卫, “分共会议”,“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后果: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南京国民政府:?
1927.4.18南京,蒋介石,代表 利益,标志着 的建立?
蒋介石
武汉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国民党反动统治
第15课 北伐战争
课标内容: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3、全国统一?
(1)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8.6 进至北京、天津一带?
(2) :1928年底,张学良。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 。
4.※教训:
①必须坚持 对革命的领导权
②必须掌握 ,坚持武装斗争?
※注: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4-1927?
?
东北易帜
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无产阶级
革命武装
第15课 北伐战争
课标内容: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为什么又说国民革命是失败的呢?
北伐胜利——北伐的直接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实现全国统一,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二次北伐后统一全国,所以说北伐是成功的
国民革命失败——国民革命的目的是反帝反封建,虽然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但又出现以蒋介石为代表的的新军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国民革命是失败的。
启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力量,必须坚持武装斗争。
【当堂巩固】
1.(2022·黑龙江龙东·8)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 )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二次革命
D.解放战争
2.(2022·浙江温州·15)如表毛泽东的主要履历折射出( )
表:毛泽东主要履历(1924~1926)
A.辛亥革命推动思想解放
B.五四运动拯救民族危亡
C.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
D.红军长征完成战略转移
◎1924年2月,任国民党执行部委员、组织部秘书
◎1925年10月,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
◎1926年11月,创办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当堂巩固】
3.(2022·江苏扬州·5)国民党一大选出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等10人当选,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这反映出( )
A.共产党取得国民革命领导权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精神
C.共产党掌握独立的革命武装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2022·内蒙古赤峰·7)“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与以上材料相契合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当堂巩固】
5.(2022·江苏镇江·8)1926年,湖南省农民协会的会员达到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省农民协会会员在1926年7月是3万多人,到同年11月就增加到了20万人左右。两湖地区农会组织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五四运动扩大
B.北伐胜利进军
C.红军战略转移
D.七七事变爆发
【当堂巩固】
6.(2022·湖北宜昌·41)【复兴道路 其命惟新】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由“沉沦”到“奋起”的转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是上升,升出一片光明。这个深渊的“底”就在20世纪的头二十年,……五四爱国运动发生了,……中国共产党在这时候成立并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明确主张。从这时候起,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
——摘自张海鹏《张海鹏论近代中国历史》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
——摘自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毛泽东在湖南和江西农村开展武装斗争,莫斯科和中共中央政治局没有真正赞成。1931年11月的政治局会议指责毛泽东是狭隘的经验主义。1934年7月毛泽东被软禁在于都,直到是年10月长征开始时才被释放。……多年后,毛泽东回忆早年遭受的挫折,乐观地认为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答案】(1)(8分) 国际背景: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②共产国际的推动。
国内背景:①中国迫切需要新的力量引领救亡运动。②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③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由“沉沦”转向“奋起”的决定性力量。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8分)
(2)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引领近代中国“奋起”的基本要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阶段(1921—1937年)中国共产党创新史事一则(材料二所涉史事除外),并说明其创新点。(6分)
(3)创新意识是初中生应具备的优秀素养。根据材料三并结合革命先辈事例,简述具备创新意识需要哪些优秀素质支撑。(6分)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
课标内容:通过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1、中共从大革命失败得出的教训是??
开始认识到 的重要性。
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对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由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变为 。
3、中共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经历了怎样的革命道路的转变?
由“攻打中心城市道路”转为“ ”( “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
国民党反动派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
课标内容:通过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一、南昌起义(“军旗升起”)
1、时间: ???
?2、地点: ?
?3、领导人: 、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5、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 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 、 的开始,所以说是“军旗升起的地方”。
※?注:8月1日被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1927年8月1日
江西南昌
周恩来、贺龙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创建革命军队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
课标内容:通过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 地点: )
内容:
①通过了 和 的总方针
②决定在 发动武装起义?
③毛泽东提出了“ ”的著名论断。?
土地革命
汉口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秋收时节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
课标内容:通过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秋收起义(时间:1927年9月地点:湘赣边界领导:毛泽东)?
旗帜:打出“ ”的旗帜。
结果:进攻大城市受挫?
3、文家市决策——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4、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星星之火”)?
1927.10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 的革命道路。??
工农革命军
三湾改编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
课标内容:通过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注:选择井冈山的原因?
①远离中心城市, 比较薄弱
② 险要,易守难攻?
③附近 丰富
④ 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6、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
概况:?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影响:会师之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注: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 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 、
建立 的序幕。?
敌人力量
地势
农产品
群众基础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创建人民军队
城市转入农村
农村革命根据地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
课标内容:通过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三、工农武装割据
1.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 、 、 。?
2.古田会议(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
时间:1929年12月? ????????
地点:福建上杭县古田? ??
内容:确立了“ ”的建党建军原则。?
※注:思想建党——不仅要求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思想上入党,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我们的党员。?
政治建军——坚持党指挥枪,确立党对 的绝对领导。?
※注:会后不久,毛泽东在古田写下《 》一文。
3.星火渐成燎原之势——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 面积最大。??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根据地建设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军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央革命根据地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
课标内容:通过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4.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31年冬??????????????????
地点: ?
内容:宣布成立 ,定都瑞金, 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国共对峙:南京国民政府VS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注:井冈山道路: 的道路。?
井冈山精神: ??
江西瑞金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毛泽东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不怕困难。
【当堂巩固】
1.(2022·黑龙江龙东·9)秋收起义以后,毛泽东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 )
A 井网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2.(2022·黑龙江牡丹江·10)“一”是开端,是起点。下列事件与“第一”的地位对应正确的是( )
A.《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戊戌变法——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秋收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井冈山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当堂巩固】
3.(2022·黑龙江绥化·13)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
A.广州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南昌起义
4.(2022·湖北荆州·5)1929年秋,毛泽东写下诗句:“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金瓯:指国土)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诗句表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是( )
A.发动秋收起义
B.进行城市斗争
C.开展土地革命
D.举行工人暴动
【当堂巩固】
5.(2022·浙江丽水·18)小王同学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会议进行了梳理,以下会议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遵义会议
②八七会议
③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⑤③④
6.(2022·青海省·6)以下重要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八七会议 ②古田会议 ③三湾改编 ④秋收起义 ⑤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④③②
C.⑤④③①②
D.⑤①③②④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标内容:通过遵义会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史实,感悟长征精神。
一、长征(战略转移)原因
直接原因: 。
根本原因: 等人军事指挥上“ ”的错误?
二、长征的路线:★★(1934年10月—— )
?1、路线?
→→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 →→强渡 →→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跳出敌人包围圈)→→ →→ →→ →→ →→ 会师→→ 会师???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博古、李德
左
1936年10月
瑞金
湘江
乌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吴起镇
会宁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标内容:通过遵义会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史实,感悟长征精神。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转折?
(1)内容:
①集中力量纠正了 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 ”的错误
②肯定了 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选举毛泽东为 。
④取消了 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意义:?
①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 为代表的 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②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③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 的标志。??
博古
左
毛泽东
中央政治局常委
博古、李德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从幼年走向成熟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标内容:通过遵义会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史实,感悟长征精神。
3、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
?
4、长征精神?
???
①恶劣的自然环境
②敌人的围追堵截
③缺衣少食
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标内容:通过遵义会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史实,感悟长征精神。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陕北红军?
2、会宁会师(1936年10月)—— 的标志?
(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四、长征胜利的意义
1、粉碎了 的企图?,
保存了 ,使中国革命 。?
2、红军长征播下了 ,铸就了 ,
打开了 。?
长征胜利结束
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
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转危为安
革命种子
长征精神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当堂巩固】
1.(2022·广东省·15)20世纪30年代,红军反“围剿”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援。鄂豫皖根据地中的湖北黄安流行一首歌谣:“小小黄安、人人称赞;锣鼓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材料描述的是( )
A.根据地的经济发展
B.红军完成战略转移
C.军民团结共同对敌
D.土地革命深入开展
2.(2022·广西北部湾·9)1934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桂北渡过湘江时,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激战。“敌机疯狂扫射渡江的战士,江水慢慢变成了红色,但是战士们浴血奋战,终于突出了重围。”从血战湘江到四渡赤水,从爬雪山到过草地,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斗争铸就了( )
A.“红船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长征精神
D.“铁人”精神
【当堂巩固】
3.(2022·广西河池·8)这次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达四年之久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这次会议”指的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4.(2022·广西贺州·5)贺州市某中学八年级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开展一次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长征故事”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同学们选择的主题材料应是( )
A.北京学生爱国宣传活动
B.北伐先锋第四军独立团
C.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D.四渡赤水与过雪山草地
【当堂巩固】
5.(2022·黑龙江绥化·38)(5分)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遵义(贵州遵义);(1分)毛泽东。(1分)
(2)赤水(赤水河)。(1分)
(3)金沙江。(1分)
(4)会宁。(1分)
(1)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A (填地名)召开会议,开始确立以 (填人名)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2)红军四渡 之后,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3)红军渡过 ,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4)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B (填地名)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