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43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呼吸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43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呼吸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9 13:52:3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43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呼吸运动
一、单选题
1.(2022·娄底)北欧人的鼻子高且长,这是与寒冷气候相适应的,由此你可以想到(  )
①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了呼吸道
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③北欧人鼻子高且长,有利于对吸入的寒冷干燥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
④人呼吸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①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①错误。
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不致因人体吸气而导致气管变瘪,②正确。
③北欧地处寒冷地区,空气寒冷而干燥,与这个特点相适应,北欧人鼻子高且长。这样的鼻子有利于对吸入的寒冷干燥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③正确。
④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食物进入食道,以免食物进入气管,但人呼吸时,会厌软骨不会盖住喉口,④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2022·金昌)今年春季,河西走廊多次遭遇大风沙尘天气,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当沙尘颗粒进入呼吸系统,经过鼻、咽、喉后,还要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肺泡、支气管、气管 B.支气管、气管、肺泡
C.气管、肺泡、支气管 D.气管、支气管、肺泡。
【答案】D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呼吸道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沙尘颗粒进入呼吸系统的途径:沙尘颗粒→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3.(2022·沈阳)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肺 B.气管 C.鼻 D.喉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故答案为:A。
【分析】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有利气体通过。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共两层),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2022·阜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
A.呼吸道和肺 B.气管和肺
C.气管、支气管和肺 D.鼻、气管和肺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
因此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5.(2022·营口)在寒冷的冬季,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很大,但我们的肺却没有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这是因为呼吸道可以____吸入的空气(  )
A.湿润 B.清洁 C.温暖 D.干燥
【答案】C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鼻粘膜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寒冷的气体经过其表面的,会被加热,所以呼吸道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的温暖。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四、呼吸道中都有软骨做支架,保证了空气的畅通,此外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减少对肺的刺激。
6.(2022·赤峰)某同学做了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模拟实验,并绘制了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变化曲线图,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B.图甲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膈肌顶部下降
C.图丙中b点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D.图丙中bc段与图乙都表示吸气过程
【答案】A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A符合题意。
B.图甲所示的是呼气过程,乙所示的是吸气过程,甲图的呼气过程,膈肌舒张,膈肌顶端上升,B不符合题意。
C.图丙中b点表示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C不符合题意。
D.图乙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图丙中bc段代表呼气,此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7.(2022·赤峰)人体生命活动的进行需要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以下选项中各系统及其主要器官对应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一小脑 B.泌尿系统—肾脏
C.呼吸系统一肺 D.生殖系统—睾丸或卵巢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的组成;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A.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A符合题意。
B.肾脏的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为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B不符合题意。
C.肺的主要作用是气体交换,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C不符合题意。
D.男性生殖系统中,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它的作用是产生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是主要的性器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8.(2022·眉山)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大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在大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A.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是因为氧气从肺泡扩散到了血液
B.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是因为二氧化碳从血液扩散到了肺泡
C.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氧气主要是通过溶解于血浆中来加以运输的
D.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和血液间的扩散要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答案】C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ABD.气体进入肺泡会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所以,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是因为氧气从肺泡扩散到了血液,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是因为二氧化碳从血液扩散到了肺泡,此时,氧气和二氧化碳都需要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才能分别进入血液和肺泡,ABD不符合题意。
C.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所以,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是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运输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
9.(2022·十堰)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
A.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滴加油滴,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B.模拟膈肌运动的演示实验,上推橡皮膜,气球回缩,模拟呼气过程
C.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明暗环境,形成对照
D.使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b”,看到的物像是“d”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A.在进行“观察植物蒸腾作用”时,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加一层油,目的是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对实验造成干扰,A不符合题意。
B.模拟膈肌运动的演示实验,上推橡皮膜,气球回缩,表示膈肌舒张过程,肺随之回缩,模拟的是呼气过程,B不符合题意。
C.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明暗环境,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在视野内成的是倒立的像,就是将原来的物体旋转180度后所成的像,左右上下均颠倒,字母“b”,旋转180度后是“q”,因此使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b”,看到的物像是“q”,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10.(2022·黑龙江)下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装置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演示吸气,膈顶部回升 B.甲图演示呼气,膈顶部下降
C.乙图演示吸气,膈顶部下降 D.乙图演示呼气,膈顶部回升
【答案】C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AB.甲图演示呼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人的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AB不符合题意。
CD.乙图演示吸气。当人体的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11.(2022·黑龙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食不言寝不语”的好习惯,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下列哪一结构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
A.会厌软骨 B.软腭 C.声带 D.舌根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如果吃饭时大声说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故答案为:A。
【分析】食物由口腔经咽再进入食道,吸入鼻腔的空气经过咽再进入气管。可见,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12.(2022·呼和浩特)如图为喜马拉雅登山队的队员们在为期110天的训练过程中随运动轨迹改变(虚线),红细胞数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血液中氧含量降低,肾脏上皮细胞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会增加并释放到血液中,运送至骨髓,这个过程属于激素调节
B.氧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泡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
C.高海拔地区气温寒冷,鼻腔内表面的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起到湿润空气的作用
D.回低海拔时,人体红细胞对高海拔的适应性变化会逐渐消失
【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呼吸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血液。由于血液中氧含量降低,肾脏上皮细胞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会增加并释放到血液中,运送至骨髓,这个过程属于激素调节,A不符合题意。
B、氧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泡中,此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肺泡内的氧气通过气体扩散作用进入到肺泡周围毛细血管中,B不符合题意。
C、高海拔地区气温寒冷,鼻腔内表面的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起到温暖空气的作用,C符合题意。
D、重回低海拔时,人体红细胞对高海拔的适应性变化会逐渐消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3.(2022·苏州)如图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分泌的黏液会形成鼻涕 B.③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C.④管道内表面有黏膜和纤毛 D.⑥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①是鼻腔,分泌的黏液形成鼻涕,不符合题意。
B、②是咽,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③喉是发声器官,符合题意。
C、④是气管,管道内表面有黏膜和纤毛,不符合题意。
D、⑥是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4.(2022·怀化)图是康康同学制作的模拟人体胸廓变化与呼吸关系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模拟吸气,乙模拟呼气 B.甲模拟呼气,乙模拟吸气
C.结构A模拟的是气管 D.结构C模拟的是肺
【答案】B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AB.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甲表示呼气,乙表示吸气,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分析图可知:A气管、B支气管、C肺、D膈,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运动及其原理:
类别 肋间肌
和膈肌 胸廓 膈顶 肺 肺内气压 气 体 进 出 肺 泡 气 体 变 化
吸气 收缩 扩大 下降 扩张 下降 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 含氧较多
呼气 舒张 缩小 回升 缩小 上升 肺泡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 含二氧化碳较多
15.(2022·怀化)常言道“食不言、寝不语”。有的人边吃饭边说话,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会误入下列哪种结构,从而引起剧烈咳嗽 (  )
A.声带 B.胃 C.气管 D.咽
【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声带是发声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喉腔中部,由声带肌、声带韧带和黏膜三部分组成,左右对称,A不符合题意。
B.胃,消化道膨大的部分,蛋白质的起始消化部位,B不符合题意。
C.吃饭时说笑,容易导致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导致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C符合题意。
D.咽,指口腔、鼻腔之后,食管以上的空腔处,是饮食和呼吸的共同通道,由肌肉和黏膜构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鼻子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然后,空气通过喉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令食物进入食道。
16.(2022·衡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进行体育运动时,尽量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下列原因不合理的是(  )
A.鼻腔内的鼻毛能阻挡灰尘,清洁空气
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清洁和湿润空气
C.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
D.鼻黏膜内有嗅觉细胞,能分辨气味
【答案】D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A.鼻腔的前端生有鼻毛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作用,减少对身体有害物质的吸入,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A不符合题意。
B.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能湿润和清洁气体的作用,湿润会减少空气中的浮尘,有利于气管的润滑作用,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B不符合题意。
C.鼻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从而减少对肺的刺激,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C不符合题意。
D.鼻黏膜内的嗅细胞能感受气味的刺激,和用鼻呼吸还是用嘴呼吸没有多大关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四、呼吸道中都有软骨做支架,保证了空气的畅通,此外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减少对肺的刺激。
17.(2022·新疆)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增进健康。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  )
A.用眼时间过长,造成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减小形成近视
B.不能随地吐痰,因为痰中的尘粒、细菌等可能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C.鼻咽部有炎症需及时治疗,避免病菌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D.吃饭时不宜大声说笑,防止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
【答案】A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近视、远视;耳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A、近视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得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方,使物像模糊不清,A解释不科学,符合题意。
B、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咳出的痰中将携带有病菌,进而可能传染给他人,因而不能随地吐痰,B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C、咽鼓管连接着咽部和鼓室,所以鼻咽部有炎症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C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D、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吃东西时,咽部的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引发咳嗽,所以吃饭时不宜大声说笑,防止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D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我们的眼睛通过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汇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物体。如果长时间用眼看近处物体,会使得睫状肌疲劳不能正常调节晶状体的形状,晶状体曲度就会变大,甚至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近视。(2)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和鼓室。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
18.(2022·新疆)下列叙述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不相符的是(  )
A.心脏内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B.鼻腔内表面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温暖气体
C.小肠皱襞能增大其内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D.毛细血管壁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有利于物质交换
【答案】B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A、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打开,能防止血液倒流,A叙述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相符,不符合题意。
B、鼻腔内表面的粘膜能分泌粘液,可以使空气变得湿润,B叙述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不相符,符合题意。
C、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展开后的面积很大,适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C叙述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相符,不符合题意。
D、毛细血管壁很薄,仅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D叙述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相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在心房与动脉之间以及四肢静脉内表面也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2)人体呼吸道可以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例如,鼻腔内表面粘膜富含毛细血管,能是温暖冷空气;鼻毛可阻挡尘埃等等。(3)小肠绒毛里有毛细血管,吸收来的营养物质能随着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
19.(2022·云南)人体呼吸时,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答案】B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A.人体不吸收利用氮气,也不产生氮气,所以氮气的含量不变,A不符合题意。
B.氧气通过扩散原理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被运输到组织细胞处被利用,故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氧气含量减少,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通过扩散原理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通过呼气排出体外,故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不符合题意。
D.呼气会带走一部分呼吸道的水蒸气,故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水蒸气含量增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
20.(2022·云南)某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为保证双肺都能获得氧气,气管插管从口腔进入后,不会经过(  )
A.咽 B.喉 C.胃 D.气管
【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胃属于消化道的一部分。气管插管从口腔进入后,依次进入咽、喉、气管。不会经过胃。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1.(2022·南充)呼吸是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完成呼吸。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⑥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B.外界空气进入⑥的顺序是①②③④⑤
C.吞咽时,若食物误入②会引起剧烈咳嗽
D.尘肺的形成,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C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图中①鼻、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肺。
A、⑥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外界空气进入⑥肺的顺序是①鼻、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吞咽时,若食物误入③喉,会引起剧烈咳嗽,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虽然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但其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清新、清洁是非常重要的,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人体吸入的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呼吸道可以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22.(2022·自贡)图为模拟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呼气,膈肌收缩 B.甲图表示吸气,膈肌舒张
C.乙图表示呼气,膈肌舒张 D.乙图表示吸气,隔肌收缩
【答案】D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AB、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由分析可知,甲图表示呼气,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是处于舒张状态,AB不符合题意;
CD、乙图表示吸气,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是处于收缩状态,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运动及其原理:
类别 肋间肌
和膈肌 胸廓 膈顶 肺 肺内气压 气 体 进 出 肺 泡 气 体 变 化
吸气 收缩 扩大 下降 扩张 下降 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 含氧较多
呼气 舒张 缩小 回升 缩小 上升 肺泡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 含二氧化碳较多
二、综合题
23.(2022·齐齐哈尔)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呼吸系统由[⑥]   和[⑦]   组成。
(2)图中⑥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⑦的气体   ,湿润、清洁。
(3)当血液流经⑦的毛细血管网后,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   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   血。(填“动脉”或“静脉”)
【答案】(1)呼吸道;肺
(2)温暖
(3)静脉;动脉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⑥]呼吸道和[⑦]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图中[⑥]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⑦]肺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3)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进行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由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肺泡中的高、氧气的含量比肺泡中的低,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血液,与血液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所以,当血液流经[⑦]肺的毛细血管网后,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4.(2022·呼和浩特)人体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才能使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图中数字Ⅰ~Ⅳ、①~⑤、1~8表示结构,字母A、B、C表示过程),请据图分析作答:
(1)图中结构4适于A过程的特殊结构有   。
(2)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请写出血液流动的途径:   (用文字表示)。主动脉的管壁弹性回缩使暂存的血液继续流向全身各处,保证了血液的连续流动。请写出动脉瓣的功能是   。
(3)呼吸道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作用是   。
(4)人体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之间的生理活动,对于组织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
(5)在肾单位的结构中,既属于泌尿系统又属于循环系统的结构是   (填序号)。
【答案】(1)小肠绒毛、皱襞
(2)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防止血液倒流
(3)保证气体畅通
(4)组织细胞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能量,用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运走
(5)③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血液循环的途径;人体能量的供给;营养物质的吸收;泌尿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1)④是小肠,A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小肠适于吸收过程的特殊结构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这些结构大大增加了吸收的总面积。
(2)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
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血液流动的途径: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即动脉瓣的功能是防止血液倒流。
(3)呼吸道是气体出入的通道,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作用是保障气体畅通。B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中氧气扩散进入血液,此过程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4)人体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之间的生理活动,对于组织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组织细胞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能量,用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并把产生的废物运走。
(5)③肾小球实际上是一个弯曲盘绕的毛细血管球,对血液起滤过作用,因此它属于循环系统;肾小球与肾小囊构成肾小体,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单位,肾单位是构成肾脏的基因单位,因此肾小球又属于泌尿系统的结构。
【分析】观图可知:A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BC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I右心房,Ⅱ右心室,Ⅲ左心房,Ⅳ左心室;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1食道,2胃,3胰腺,4小肠,5肝脏,6胆囊,7盲肠,8阑尾。
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25.(2022·陕西)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因此我们每天需要摄入一定的淀粉等糖类物质。西西根据所学知识将人体的消化吸收和废物排出等生理活动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示意图(未按实际比例绘制)。图中,乙表示器官等结构,甲表示乙周围的血管;①~③表示物质的进出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摄入淀粉后,可在乙结构中将其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此时图中①表示葡萄糖进入甲的方向,则乙可表示   (填器官名称)。
(2)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输送血液的“泵”是   (填器官名称)。
(3)在消化系统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同时,我们的身体时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发生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填器官名称)。
(4)葡萄糖和氧气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后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内多余的水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若图中①表示原尿中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乙重新吸收回到甲的方向,则乙可表示   (填结构名称)。
(5)在   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人体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和吸收、运输和排出等过程以及其他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各大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
【答案】(1)小肠
(2)心脏
(3)肺
(4)肾小管
(5)神经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营养物质的吸收;呼吸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1)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因此乙可以表示小肠。
(2)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输送血液的“泵”。
(3)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4)葡萄糖和氧气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后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内多余的水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若图中①表示原尿中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乙重新吸收回到甲的方向,则乙可表示肾小管,在这儿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5)人体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和吸收、运输和排出等过程以及其他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下,各大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
【分析】若图中的乙表示消化道。甲是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①表示吸收,②表示食物的消化,③粪便的排出。若乙表示肾小管,则①可以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
26.(2022·岳阳)以下是气管和支气管(部分)以及气管壁纵切解到图,请据图回答:
(1)气管保持中空状态,由   作支架,气管不断分支后,最末端形成   。
(2)黏液由图中   分泌,其中含有抵抗   的物质,黏液的此项功能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1)骨和软骨(软骨);肺泡
(2)腺细胞;病原体(或细菌);非特异性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气管和支气管的管壁中都排列着一些半环状的软骨。软骨环具有支架作用,且有弹性,使气管腔保持开放状态而管壁不致坍陷,从而保证气流畅通无阻。半环状软骨的缺口部分是柔软的膜,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位置在气管和支气管的背面。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分支到细支气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气管保持中空状态,由骨和软骨作支架,气管不断分支后,最末端形成肺泡。
(2)气管内壁黏膜的上皮组织中,有的细胞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有的细胞表面形成纤毛。纤毛摆动将黏液推向咽喉方向,通过咳嗽排出。该过程可阻挡多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黏液由图中腺细胞分泌,其中含有抵抗细菌的物质,黏液的此项功能属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7.(2022·遂宁)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运动健儿们奋勇拼搏,为国争光,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下图表示某运动员体内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其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①②③表示肾单位的三个部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比赛前尿检时若发现该运动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可能是图乙中的   (填序号)发生病变,或者   (填激素名称)分泌过少。
(2)该运动员呼吸时,吸入的氧气通过图甲进人血液,经由   (填血管名称)流回心脏B,该血管中流的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下图是该运动员吸气或呼气时肺和隔肌的活动情况模拟图,图   能模拟吸气过程。
(4)该运动员在夺得冠军时热血沸腾,激动得手舞足蹈。这是人体   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③;胰岛素
(2)肺静脉;动脉血
(3)b
(4)神经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激素调节;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1)图乙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重吸收送回血液,根据题干所述,该运动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没有将葡萄糖全部吸收,即图乙中的③;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生物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所以,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是,也会引发糖尿病,尿液中出现葡萄糖。
(2)该运动员呼吸时,吸入的氧气通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即同通过图甲进人血液,氧气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有肺静脉离开,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所以氧气到达左心房,即甲中的B,氧气从肺泡扩散进入了血液,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为献公的动脉血,所以,肺静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
(3)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膈肌顶端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根据以上所述,图中,b能表示吸气过程。
(4)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可见,运动员在夺得冠军时热血沸腾,激动得手舞足蹈,这是人体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1)③、胰岛素;(2)肺静脉、动脉血;(3)b;(4)神经。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血液循环路径、尿的形成与排出等基础知识点,难度不大,熟记即可,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因此尿液中如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如不是肾小管发生病变,则可能是人体的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生命活动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
三、读图理解题
28.(2022·牡丹江)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图,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   ]   组成。
(2)食物和气体共同的通道是[   ]咽
(3)痰的形成部位是[   ]   和[5]支气管。
【答案】(1)6;肺
(2)2
(3)4;气管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6肺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1鼻、2咽、3喉、4气管、5支气管。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因此食物和气体共同的通道是2咽。
(3)4气管和5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四、资料分析题
29.(2022·江西)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方法之一,它能够让复杂抽象的生物学知识简单化、直观化。下图是某同学利用气球等材料制作的几种生物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可以用来模拟鸟的呼吸,那么图中的小气球相当于   ;大气球表面缠绕着红蓝细线,说明大气球模拟的器官能够进行   
(2)图2是植物气孔模型,图中气球相当于   ;当气孔张开时,植物的蒸腾作用   (填“增强”或“减弱”),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3)图3可以用来模拟人的呼吸运动,此时图中模拟的是   过程,气球相当于   
【答案】(1)气囊;气体交换
(2)保卫细胞;增强
(3)吸气;肺
【知识点】气孔;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1)鸟类的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储存空气,辅助呼吸,即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气囊还有减轻身体比重和散发热量、调节体温、减轻器官间的摩擦等的作用。但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所以,图1可以用来模拟鸟的呼吸,图中的小气球相当于气囊;大气球表面缠绕着红蓝细线,说明大气球模拟的器官是肺,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2)图2是植物气孔模型,气孔是由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图中气球相当于保卫细胞;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3)图3可以用来模拟人的呼吸运动,此时图中膈肌下降,胸廓容积变大,肺扩张,所以气球相当于肺,模拟了吸气过程。
【分析】(1)鸟类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鸟类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再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2)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3)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43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呼吸运动
一、单选题
1.(2022·娄底)北欧人的鼻子高且长,这是与寒冷气候相适应的,由此你可以想到(  )
①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了呼吸道
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③北欧人鼻子高且长,有利于对吸入的寒冷干燥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
④人呼吸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022·金昌)今年春季,河西走廊多次遭遇大风沙尘天气,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当沙尘颗粒进入呼吸系统,经过鼻、咽、喉后,还要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肺泡、支气管、气管 B.支气管、气管、肺泡
C.气管、肺泡、支气管 D.气管、支气管、肺泡。
3.(2022·沈阳)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肺 B.气管 C.鼻 D.喉
4.(2022·阜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
A.呼吸道和肺 B.气管和肺
C.气管、支气管和肺 D.鼻、气管和肺
5.(2022·营口)在寒冷的冬季,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很大,但我们的肺却没有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这是因为呼吸道可以____吸入的空气(  )
A.湿润 B.清洁 C.温暖 D.干燥
6.(2022·赤峰)某同学做了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模拟实验,并绘制了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变化曲线图,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B.图甲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膈肌顶部下降
C.图丙中b点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D.图丙中bc段与图乙都表示吸气过程
7.(2022·赤峰)人体生命活动的进行需要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以下选项中各系统及其主要器官对应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一小脑 B.泌尿系统—肾脏
C.呼吸系统一肺 D.生殖系统—睾丸或卵巢
8.(2022·眉山)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大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在大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A.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是因为氧气从肺泡扩散到了血液
B.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是因为二氧化碳从血液扩散到了肺泡
C.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氧气主要是通过溶解于血浆中来加以运输的
D.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和血液间的扩散要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9.(2022·十堰)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
A.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滴加油滴,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B.模拟膈肌运动的演示实验,上推橡皮膜,气球回缩,模拟呼气过程
C.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明暗环境,形成对照
D.使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b”,看到的物像是“d”
10.(2022·黑龙江)下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装置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演示吸气,膈顶部回升 B.甲图演示呼气,膈顶部下降
C.乙图演示吸气,膈顶部下降 D.乙图演示呼气,膈顶部回升
11.(2022·黑龙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食不言寝不语”的好习惯,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下列哪一结构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
A.会厌软骨 B.软腭 C.声带 D.舌根
12.(2022·呼和浩特)如图为喜马拉雅登山队的队员们在为期110天的训练过程中随运动轨迹改变(虚线),红细胞数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血液中氧含量降低,肾脏上皮细胞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会增加并释放到血液中,运送至骨髓,这个过程属于激素调节
B.氧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泡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
C.高海拔地区气温寒冷,鼻腔内表面的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起到湿润空气的作用
D.回低海拔时,人体红细胞对高海拔的适应性变化会逐渐消失
13.(2022·苏州)如图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分泌的黏液会形成鼻涕 B.③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C.④管道内表面有黏膜和纤毛 D.⑥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4.(2022·怀化)图是康康同学制作的模拟人体胸廓变化与呼吸关系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模拟吸气,乙模拟呼气 B.甲模拟呼气,乙模拟吸气
C.结构A模拟的是气管 D.结构C模拟的是肺
15.(2022·怀化)常言道“食不言、寝不语”。有的人边吃饭边说话,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会误入下列哪种结构,从而引起剧烈咳嗽 (  )
A.声带 B.胃 C.气管 D.咽
16.(2022·衡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进行体育运动时,尽量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下列原因不合理的是(  )
A.鼻腔内的鼻毛能阻挡灰尘,清洁空气
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清洁和湿润空气
C.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
D.鼻黏膜内有嗅觉细胞,能分辨气味
17.(2022·新疆)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增进健康。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  )
A.用眼时间过长,造成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减小形成近视
B.不能随地吐痰,因为痰中的尘粒、细菌等可能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C.鼻咽部有炎症需及时治疗,避免病菌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D.吃饭时不宜大声说笑,防止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
18.(2022·新疆)下列叙述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不相符的是(  )
A.心脏内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B.鼻腔内表面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温暖气体
C.小肠皱襞能增大其内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D.毛细血管壁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有利于物质交换
19.(2022·云南)人体呼吸时,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0.(2022·云南)某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为保证双肺都能获得氧气,气管插管从口腔进入后,不会经过(  )
A.咽 B.喉 C.胃 D.气管
21.(2022·南充)呼吸是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完成呼吸。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⑥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B.外界空气进入⑥的顺序是①②③④⑤
C.吞咽时,若食物误入②会引起剧烈咳嗽
D.尘肺的形成,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2.(2022·自贡)图为模拟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呼气,膈肌收缩 B.甲图表示吸气,膈肌舒张
C.乙图表示呼气,膈肌舒张 D.乙图表示吸气,隔肌收缩
二、综合题
23.(2022·齐齐哈尔)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呼吸系统由[⑥]   和[⑦]   组成。
(2)图中⑥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⑦的气体   ,湿润、清洁。
(3)当血液流经⑦的毛细血管网后,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   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   血。(填“动脉”或“静脉”)
24.(2022·呼和浩特)人体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才能使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图中数字Ⅰ~Ⅳ、①~⑤、1~8表示结构,字母A、B、C表示过程),请据图分析作答:
(1)图中结构4适于A过程的特殊结构有   。
(2)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请写出血液流动的途径:   (用文字表示)。主动脉的管壁弹性回缩使暂存的血液继续流向全身各处,保证了血液的连续流动。请写出动脉瓣的功能是   。
(3)呼吸道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作用是   。
(4)人体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之间的生理活动,对于组织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
(5)在肾单位的结构中,既属于泌尿系统又属于循环系统的结构是   (填序号)。
25.(2022·陕西)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因此我们每天需要摄入一定的淀粉等糖类物质。西西根据所学知识将人体的消化吸收和废物排出等生理活动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示意图(未按实际比例绘制)。图中,乙表示器官等结构,甲表示乙周围的血管;①~③表示物质的进出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摄入淀粉后,可在乙结构中将其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此时图中①表示葡萄糖进入甲的方向,则乙可表示   (填器官名称)。
(2)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输送血液的“泵”是   (填器官名称)。
(3)在消化系统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同时,我们的身体时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发生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填器官名称)。
(4)葡萄糖和氧气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后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内多余的水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若图中①表示原尿中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乙重新吸收回到甲的方向,则乙可表示   (填结构名称)。
(5)在   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人体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和吸收、运输和排出等过程以及其他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各大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
26.(2022·岳阳)以下是气管和支气管(部分)以及气管壁纵切解到图,请据图回答:
(1)气管保持中空状态,由   作支架,气管不断分支后,最末端形成   。
(2)黏液由图中   分泌,其中含有抵抗   的物质,黏液的此项功能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7.(2022·遂宁)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运动健儿们奋勇拼搏,为国争光,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下图表示某运动员体内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其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①②③表示肾单位的三个部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比赛前尿检时若发现该运动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可能是图乙中的   (填序号)发生病变,或者   (填激素名称)分泌过少。
(2)该运动员呼吸时,吸入的氧气通过图甲进人血液,经由   (填血管名称)流回心脏B,该血管中流的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下图是该运动员吸气或呼气时肺和隔肌的活动情况模拟图,图   能模拟吸气过程。
(4)该运动员在夺得冠军时热血沸腾,激动得手舞足蹈。这是人体   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读图理解题
28.(2022·牡丹江)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图,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   ]   组成。
(2)食物和气体共同的通道是[   ]咽
(3)痰的形成部位是[   ]   和[5]支气管。
四、资料分析题
29.(2022·江西)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方法之一,它能够让复杂抽象的生物学知识简单化、直观化。下图是某同学利用气球等材料制作的几种生物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可以用来模拟鸟的呼吸,那么图中的小气球相当于   ;大气球表面缠绕着红蓝细线,说明大气球模拟的器官能够进行   
(2)图2是植物气孔模型,图中气球相当于   ;当气孔张开时,植物的蒸腾作用   (填“增强”或“减弱”),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3)图3可以用来模拟人的呼吸运动,此时图中模拟的是   过程,气球相当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①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①错误。
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不致因人体吸气而导致气管变瘪,②正确。
③北欧地处寒冷地区,空气寒冷而干燥,与这个特点相适应,北欧人鼻子高且长。这样的鼻子有利于对吸入的寒冷干燥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③正确。
④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食物进入食道,以免食物进入气管,但人呼吸时,会厌软骨不会盖住喉口,④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答案】D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呼吸道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沙尘颗粒进入呼吸系统的途径:沙尘颗粒→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3.【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故答案为:A。
【分析】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有利气体通过。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共两层),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
因此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5.【答案】C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鼻粘膜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寒冷的气体经过其表面的,会被加热,所以呼吸道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的温暖。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四、呼吸道中都有软骨做支架,保证了空气的畅通,此外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减少对肺的刺激。
6.【答案】A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A符合题意。
B.图甲所示的是呼气过程,乙所示的是吸气过程,甲图的呼气过程,膈肌舒张,膈肌顶端上升,B不符合题意。
C.图丙中b点表示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C不符合题意。
D.图乙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图丙中bc段代表呼气,此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7.【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的组成;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A.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A符合题意。
B.肾脏的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为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B不符合题意。
C.肺的主要作用是气体交换,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C不符合题意。
D.男性生殖系统中,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它的作用是产生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是主要的性器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8.【答案】C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ABD.气体进入肺泡会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所以,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是因为氧气从肺泡扩散到了血液,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是因为二氧化碳从血液扩散到了肺泡,此时,氧气和二氧化碳都需要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才能分别进入血液和肺泡,ABD不符合题意。
C.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所以,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是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运输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
9.【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A.在进行“观察植物蒸腾作用”时,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加一层油,目的是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对实验造成干扰,A不符合题意。
B.模拟膈肌运动的演示实验,上推橡皮膜,气球回缩,表示膈肌舒张过程,肺随之回缩,模拟的是呼气过程,B不符合题意。
C.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明暗环境,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在视野内成的是倒立的像,就是将原来的物体旋转180度后所成的像,左右上下均颠倒,字母“b”,旋转180度后是“q”,因此使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b”,看到的物像是“q”,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10.【答案】C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AB.甲图演示呼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人的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AB不符合题意。
CD.乙图演示吸气。当人体的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11.【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如果吃饭时大声说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故答案为:A。
【分析】食物由口腔经咽再进入食道,吸入鼻腔的空气经过咽再进入气管。可见,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12.【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呼吸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血液。由于血液中氧含量降低,肾脏上皮细胞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会增加并释放到血液中,运送至骨髓,这个过程属于激素调节,A不符合题意。
B、氧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泡中,此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肺泡内的氧气通过气体扩散作用进入到肺泡周围毛细血管中,B不符合题意。
C、高海拔地区气温寒冷,鼻腔内表面的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起到温暖空气的作用,C符合题意。
D、重回低海拔时,人体红细胞对高海拔的适应性变化会逐渐消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3.【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①是鼻腔,分泌的黏液形成鼻涕,不符合题意。
B、②是咽,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③喉是发声器官,符合题意。
C、④是气管,管道内表面有黏膜和纤毛,不符合题意。
D、⑥是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4.【答案】B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AB.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甲表示呼气,乙表示吸气,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分析图可知:A气管、B支气管、C肺、D膈,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运动及其原理:
类别 肋间肌
和膈肌 胸廓 膈顶 肺 肺内气压 气 体 进 出 肺 泡 气 体 变 化
吸气 收缩 扩大 下降 扩张 下降 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 含氧较多
呼气 舒张 缩小 回升 缩小 上升 肺泡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 含二氧化碳较多
15.【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声带是发声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喉腔中部,由声带肌、声带韧带和黏膜三部分组成,左右对称,A不符合题意。
B.胃,消化道膨大的部分,蛋白质的起始消化部位,B不符合题意。
C.吃饭时说笑,容易导致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导致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C符合题意。
D.咽,指口腔、鼻腔之后,食管以上的空腔处,是饮食和呼吸的共同通道,由肌肉和黏膜构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鼻子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然后,空气通过喉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令食物进入食道。
16.【答案】D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A.鼻腔的前端生有鼻毛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作用,减少对身体有害物质的吸入,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A不符合题意。
B.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能湿润和清洁气体的作用,湿润会减少空气中的浮尘,有利于气管的润滑作用,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B不符合题意。
C.鼻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从而减少对肺的刺激,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C不符合题意。
D.鼻黏膜内的嗅细胞能感受气味的刺激,和用鼻呼吸还是用嘴呼吸没有多大关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四、呼吸道中都有软骨做支架,保证了空气的畅通,此外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减少对肺的刺激。
17.【答案】A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近视、远视;耳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A、近视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得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方,使物像模糊不清,A解释不科学,符合题意。
B、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咳出的痰中将携带有病菌,进而可能传染给他人,因而不能随地吐痰,B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C、咽鼓管连接着咽部和鼓室,所以鼻咽部有炎症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C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D、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吃东西时,咽部的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引发咳嗽,所以吃饭时不宜大声说笑,防止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D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我们的眼睛通过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汇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物体。如果长时间用眼看近处物体,会使得睫状肌疲劳不能正常调节晶状体的形状,晶状体曲度就会变大,甚至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近视。(2)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和鼓室。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
18.【答案】B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A、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打开,能防止血液倒流,A叙述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相符,不符合题意。
B、鼻腔内表面的粘膜能分泌粘液,可以使空气变得湿润,B叙述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不相符,符合题意。
C、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展开后的面积很大,适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C叙述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相符,不符合题意。
D、毛细血管壁很薄,仅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D叙述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相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在心房与动脉之间以及四肢静脉内表面也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2)人体呼吸道可以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例如,鼻腔内表面粘膜富含毛细血管,能是温暖冷空气;鼻毛可阻挡尘埃等等。(3)小肠绒毛里有毛细血管,吸收来的营养物质能随着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
19.【答案】B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A.人体不吸收利用氮气,也不产生氮气,所以氮气的含量不变,A不符合题意。
B.氧气通过扩散原理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被运输到组织细胞处被利用,故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氧气含量减少,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通过扩散原理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通过呼气排出体外,故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不符合题意。
D.呼气会带走一部分呼吸道的水蒸气,故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水蒸气含量增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
20.【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胃属于消化道的一部分。气管插管从口腔进入后,依次进入咽、喉、气管。不会经过胃。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1.【答案】C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图中①鼻、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肺。
A、⑥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外界空气进入⑥肺的顺序是①鼻、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吞咽时,若食物误入③喉,会引起剧烈咳嗽,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虽然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但其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清新、清洁是非常重要的,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人体吸入的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呼吸道可以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22.【答案】D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AB、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由分析可知,甲图表示呼气,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是处于舒张状态,AB不符合题意;
CD、乙图表示吸气,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是处于收缩状态,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运动及其原理:
类别 肋间肌
和膈肌 胸廓 膈顶 肺 肺内气压 气 体 进 出 肺 泡 气 体 变 化
吸气 收缩 扩大 下降 扩张 下降 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 含氧较多
呼气 舒张 缩小 回升 缩小 上升 肺泡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 含二氧化碳较多
23.【答案】(1)呼吸道;肺
(2)温暖
(3)静脉;动脉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⑥]呼吸道和[⑦]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图中[⑥]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⑦]肺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3)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进行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由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肺泡中的高、氧气的含量比肺泡中的低,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血液,与血液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所以,当血液流经[⑦]肺的毛细血管网后,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4.【答案】(1)小肠绒毛、皱襞
(2)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防止血液倒流
(3)保证气体畅通
(4)组织细胞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能量,用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运走
(5)③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血液循环的途径;人体能量的供给;营养物质的吸收;泌尿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1)④是小肠,A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小肠适于吸收过程的特殊结构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这些结构大大增加了吸收的总面积。
(2)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
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血液流动的途径: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即动脉瓣的功能是防止血液倒流。
(3)呼吸道是气体出入的通道,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作用是保障气体畅通。B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中氧气扩散进入血液,此过程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4)人体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之间的生理活动,对于组织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组织细胞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能量,用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并把产生的废物运走。
(5)③肾小球实际上是一个弯曲盘绕的毛细血管球,对血液起滤过作用,因此它属于循环系统;肾小球与肾小囊构成肾小体,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单位,肾单位是构成肾脏的基因单位,因此肾小球又属于泌尿系统的结构。
【分析】观图可知:A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BC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I右心房,Ⅱ右心室,Ⅲ左心房,Ⅳ左心室;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1食道,2胃,3胰腺,4小肠,5肝脏,6胆囊,7盲肠,8阑尾。
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25.【答案】(1)小肠
(2)心脏
(3)肺
(4)肾小管
(5)神经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营养物质的吸收;呼吸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1)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因此乙可以表示小肠。
(2)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输送血液的“泵”。
(3)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4)葡萄糖和氧气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后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内多余的水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若图中①表示原尿中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乙重新吸收回到甲的方向,则乙可表示肾小管,在这儿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5)人体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和吸收、运输和排出等过程以及其他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下,各大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
【分析】若图中的乙表示消化道。甲是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①表示吸收,②表示食物的消化,③粪便的排出。若乙表示肾小管,则①可以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
26.【答案】(1)骨和软骨(软骨);肺泡
(2)腺细胞;病原体(或细菌);非特异性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气管和支气管的管壁中都排列着一些半环状的软骨。软骨环具有支架作用,且有弹性,使气管腔保持开放状态而管壁不致坍陷,从而保证气流畅通无阻。半环状软骨的缺口部分是柔软的膜,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位置在气管和支气管的背面。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分支到细支气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气管保持中空状态,由骨和软骨作支架,气管不断分支后,最末端形成肺泡。
(2)气管内壁黏膜的上皮组织中,有的细胞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有的细胞表面形成纤毛。纤毛摆动将黏液推向咽喉方向,通过咳嗽排出。该过程可阻挡多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黏液由图中腺细胞分泌,其中含有抵抗细菌的物质,黏液的此项功能属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7.【答案】(1)③;胰岛素
(2)肺静脉;动脉血
(3)b
(4)神经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激素调节;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1)图乙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重吸收送回血液,根据题干所述,该运动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没有将葡萄糖全部吸收,即图乙中的③;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生物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所以,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是,也会引发糖尿病,尿液中出现葡萄糖。
(2)该运动员呼吸时,吸入的氧气通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即同通过图甲进人血液,氧气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有肺静脉离开,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所以氧气到达左心房,即甲中的B,氧气从肺泡扩散进入了血液,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为献公的动脉血,所以,肺静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
(3)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膈肌顶端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根据以上所述,图中,b能表示吸气过程。
(4)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可见,运动员在夺得冠军时热血沸腾,激动得手舞足蹈,这是人体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1)③、胰岛素;(2)肺静脉、动脉血;(3)b;(4)神经。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血液循环路径、尿的形成与排出等基础知识点,难度不大,熟记即可,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因此尿液中如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如不是肾小管发生病变,则可能是人体的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生命活动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
28.【答案】(1)6;肺
(2)2
(3)4;气管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6肺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1鼻、2咽、3喉、4气管、5支气管。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因此食物和气体共同的通道是2咽。
(3)4气管和5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9.【答案】(1)气囊;气体交换
(2)保卫细胞;增强
(3)吸气;肺
【知识点】气孔;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1)鸟类的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储存空气,辅助呼吸,即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气囊还有减轻身体比重和散发热量、调节体温、减轻器官间的摩擦等的作用。但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所以,图1可以用来模拟鸟的呼吸,图中的小气球相当于气囊;大气球表面缠绕着红蓝细线,说明大气球模拟的器官是肺,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2)图2是植物气孔模型,气孔是由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图中气球相当于保卫细胞;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3)图3可以用来模拟人的呼吸运动,此时图中膈肌下降,胸廓容积变大,肺扩张,所以气球相当于肺,模拟了吸气过程。
【分析】(1)鸟类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鸟类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再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2)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3)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