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47 观察人血涂片和鱼鳍血液流动实验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47 观察人血涂片和鱼鳍血液流动实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9 14:02:2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47 观察人血涂片和鱼鳍血液流动实验
一、单选题
1.(2022·张家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实验中,视野中观察到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
B.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应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以维持其正常呼吸
C.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应选择尾鳍色素较多的小鱼
D.在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实验中,滴加碘液后被染成蓝色的主要结构是子叶
【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A.在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实验中,视野中观察到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A不符合题意。
B.蚯蚓是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所以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以维持其正常呼吸,B符合题意。
C.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应选择尾鳍色素较少的小鱼,以便观察血流情况,C不符合题意。
D.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胚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
2.(2022·通辽)表中所列实验与材料用具以及使用目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用具 使用目的
A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浸湿的棉絮 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B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清水 保持细胞原有形态
C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碘液 脱色
D 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燃烧的蜡烛 验证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动物细胞;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或纱布,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A符合题意。
B.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在载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细胞原有的形态,B不符合题意。
C.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绿素,碘液的作用是检测有无淀粉生成,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在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中,将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目的是检测是否产生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3.(2022·长沙)如图是显微镜下小鱼尾鳍内毛细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要观察与图中毛细血管相连的小动脉,恰当的操作是(  )
A.换用高倍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换用较大的光圈 D.向右下移动培养皿
【答案】B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且视野宽,A不符合题意。
B.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要观察与图中毛细血管相连的小动脉,恰当的操作是调节细准焦螺旋,B符合题意。
C.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因此,调节光圈对“观察与图中毛细血管相连的小动脉”不是恰当的操作,C不符合题意。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中,“要观察与图中毛细血管相连的小动脉”在视野的偏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培养皿,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4.(2022·益阳)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一个视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给A型血的人输入B型血时,①不会发生凝集反应
B.外伤出血时,②会聚集在伤口处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C.当人体内出现急性炎症时,③的数量会明显增加
D.益阳人到西藏后,①内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会减少
【答案】D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所以,给A型血的人输入B型血时,①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反应,A不符合题意。
B.③是血小板,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B不符合题意。
C.②白细胞又称为吞噬细胞,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当人体患有炎症时,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会明显增多,某些白细胞能够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和异物,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C不符合题意。
D.西藏地区海拔高,空气中的氧气稀薄。所以从益阳等低海拔地区到西藏后,由于氧气稀薄,人体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会减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5.(2022·株洲)下列实验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用品 使用目的
A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清水 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B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显微镜 分辨血管种类、观察血液在不同血管流动情况
C 观察草履虫 棉花纤维 防止草履虫运动过快影响观察
D 观察种子的结构 稀碘酒 对玉米种子的胚乳染色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动物细胞;观察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A.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在载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细胞原有的形态,A符合题意。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中有血液,颜色较深,因此我们要用低倍镜观察,视野较亮,能够分辨血管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流动情况,B不符合题意。
C.观察草履虫实验,盖上盖玻片观察其运动,如果运动过快,可以在载玻片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C不符合题意。
D.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在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会变蓝,说明玉米种子胚乳里其主要成分是淀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③漱口→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⑤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⑥盖盖玻片→⑦染色。
6.(2022·恩施)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与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活动与观察现象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反光镜
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C.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通常观察不到细胞膜
D.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物像在视野左方,应向右方移动玻片
【答案】C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A.在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反光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A不符合题意。
B.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所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通常观察不到细胞膜,C符合题意。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左方,应将装片向左方移动玻片,物像才向右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7.(2022·泰州)王伟同学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绘制了图所示模式图,图中标号③是(  )
A.静脉 B.动脉 C.导管 D.毛细血管
【答案】A
【知识点】血管;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图中,根据箭头所示,③血管是血流由分支流向主干,属于静脉,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8.(2022·凉山)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  )
编号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目的
①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溶解叶绿素
②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湿棉絮 使小鱼获得足够的氧
③ 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 黑、白围棋子 代表精子、受精卵
④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无菌棉棒 排除杂菌对实验的影响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使叶片脱色,A不符合题意。
B.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溶解的氧气,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过程中,要用湿棉絮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目的是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使小鱼获得足够的氧,B不符合题意。
C.在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中,黑围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白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C符合题意。
D.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中,要用无菌棉棒来排除杂菌对实验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9.(2022·黑龙江)如图为显微镜下人的血细胞示意图,如果要从成熟的血细胞中提取DNA,应该选择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①是白细胞,白细胞个体大,数量少,有细胞核,能吞噬病菌,起防御和保护作用,由分析可知,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所以如果要从成熟的血细胞中提取DNA,应该选择图中的①白细胞,因为白细胞有细胞核,A符合题意。
B.②是血小板,血小板最小,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能帮助止血和加速凝血,B不符合题意。
C.③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血红蛋白,红细胞能够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④是血浆,血浆淡黄色,半透明,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作用,血浆不属于血细胞的成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0.(2022·呼和浩特)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实验标号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或操作
A 观察叶片的结构 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装片需要徒手切片
B 观察酵母菌 酵母菌细胞中被染上颜色的结构是细胞核
C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D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在高倍镜下看不到观察对象应转换低倍镜寻找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观察叶片的结构;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解析】【解答】A、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中,需要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不是临时装片,A符合题意。
B、细胞核里有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观察酵母菌时,酵母菌细胞中被染上颜色的结构是细胞核,B不符合题意。
C、由于低倍镜视野宽且亮,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需要用低倍镜来观察,才能较容易看清血液的流动情况,C不符合题意。
D、由于低倍显微镜的视野比高倍显微镜的视野宽且亮,因此使用低倍显微镜较容易在视野中找到物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徒手切片的制作过程是:用镊子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将切片平整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制成临时玻片。
11.(2022·聊城)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物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
B.出现炎症时,2的数量会增加
C.3的数量过少,则伤口会流血不止
D.若仅以血细胞作为亲子鉴定的材料,可以选用1或2或3
【答案】D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1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2白细胞又称为吞噬细胞,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当人体患有炎症时,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会明显增多,某些白细胞能够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和异物,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B不符合题意。
C.3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中具有细胞核的只有白细胞。所以,血液成分中可以用于DNA鉴定的是2白细胞,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2.(2022·临沂)如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①②③表示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B.①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C.②是小动脉,判断依据是血液由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③①②
【答案】D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选择小鱼尾鳍含色素少,不符合题意。
B.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①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不符合题意。
C.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图的血流方向可知:②是小动脉,不符合题意。
D.动脉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静脉是从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血流速度比较慢。三种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应是②③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13.(2022·临沂)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胞①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B.细胞②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有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C.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D.细胞②和③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
【答案】B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③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因此,细胞③血细胞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A不符合题意。
B.②是白细胞,白细胞又称为吞噬细胞,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当人体患有炎症时,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会明显增多,某些白细胞能够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和异物,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B符合题意。
C.①是红细胞,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细胞①红细胞和③血小板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因为都无细胞核,②白细胞有细胞核可用来做DNA亲子鉴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4.(2022·衡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④是血浆,能运载血细胞和运输营养物质及废物
B.①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C.②的数量低于正常值,说明有炎症
D.③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
【答案】C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④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A不符合题意。
B.成熟的①红细胞无细胞核,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B不符合题意。
C.②白细胞的体积最大,有细胞核,数量最少,具有吞噬病菌和防御保护的作用,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说明有炎症,C符合题意。
D.③血小板,体积最小,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5.(2022·云南)在做“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时,观察到许多红细胞单行通过的结构,这些结构是(  )
A.毛细血管 B.静脉 C.动脉 D.鳞片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是物质交换的场所,A符合题意。
B.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B不符合题意。
C.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最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C不符合题意。
D.鳞片位于鱼体表,具有保护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二、判断题
16.(2022·凉山)“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实验结束时显微镜物镜复位,转动的是物镜。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使用显微镜时,先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再利用低倍镜、大光圈对光,看到白亮的视野;然后将要观察的玻片放到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用压片夹压住;左眼观察,右眼睁开,看到物像后,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至最清晰。最后是整理,擦拭显微镜,通过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处,再将显微镜放回镜箱,故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三、综合题
17.(2022·眉山)下图是某同学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人血的永久涂片、酵母菌培养液临时装片后所绘制的三个视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酵母菌培养液临时装片时,都需要滴加   来进行染色,其中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结构是   、   。
(2)甲、乙视野所示细胞为酵母菌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长出了   。
(3)图示三个视野中具有细胞核的三种细胞比较,甲、乙视野中细胞所共有而丙视野中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   、[   ]   。
(4)丙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其成熟后的显著结构特点是   。
【答案】(1)碘液;细胞核;淀粉粒
(2)乙;突起(或芽体)
(3)①;细胞壁;④;液泡
(4)红细胞;无细胞核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观察植物细胞;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解析】【解答】(1)为了便于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在盖玻片一侧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细胞标本的全部。观察酵母菌的实验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所以,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酵母菌培养液临时装片时,都需要滴加碘液来进行染色,其中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结构是细胞核、淀粉粒。
(2)有些生物在适当环境下,会由体侧凸出向外形成一个球形芽体,这个芽体的养分全由母体供应,待成熟后由母体相接处形成新的体壁,再与母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新个体,此现象称为出芽生殖。出芽生殖是一种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酵母菌能进行出芽生殖。所以,甲、乙视野所示细胞为酵母菌的是乙,判断的依据是长出了突起(或芽体)。
(3)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酵母菌是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它的细胞呈椭圆形,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所以,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甲(洋葱表皮细胞)、乙(酵母菌)视野中细胞所共有,而丙(人血细胞)视野中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④]液泡。
(4)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所以,丙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红细胞,其成熟后的显著结构特点是无细胞核。
【分析】图甲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乙有芽体,为酵母菌细胞;图丙为人血涂片。图示中:①细胞壁;②细胞核;③细胞质;④液泡;⑤细胞膜。
18.(2022·绥化)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观察到如下图像。请回答问题:
(1)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标号①,它的名称是   。它里面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填“结合”或“分离”)。
(2)观察发现,血细胞中体积比较大的是标号②,它的名称是   。如果人体某处出现了炎症,则它的数量会   (填“增多”或“减少”)。
(3)人体的血细胞有三种,除了图中的标号①和②以外,还有一种形状不规则,有止血作用的是   。
(4)图中的空白区域存在一种半透明的液体,它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它是   。
【答案】(1)红细胞;结合
(2)白细胞;增多
(3)血小板
(4)血浆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1)①红细胞(RBC):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Hb),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②白细胞(WBC):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数量增多,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体内有炎症时,表现为白细胞数目增多。
(3)血小板(PLT)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4)血浆:淡黄色、半透明,主要成分为水(90%),还有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3%)。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
【分析】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红细胞 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1012个/升
女子平均值:4.2×1012个/升 富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0×109-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1011-3×1011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四、实验探究题
19.(2022·牡丹江)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低倍显微镜下找到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
(2)实验结束后,应将小鱼   。
【答案】(1)毛细血管
(2)放回适合它生存的环境中或放回鱼缸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1)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2)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因此实验后,应将小鱼放回鱼缸。
【分析】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47 观察人血涂片和鱼鳍血液流动实验
一、单选题
1.(2022·张家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实验中,视野中观察到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
B.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应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以维持其正常呼吸
C.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应选择尾鳍色素较多的小鱼
D.在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实验中,滴加碘液后被染成蓝色的主要结构是子叶
2.(2022·通辽)表中所列实验与材料用具以及使用目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用具 使用目的
A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浸湿的棉絮 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B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清水 保持细胞原有形态
C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碘液 脱色
D 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燃烧的蜡烛 验证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3.(2022·长沙)如图是显微镜下小鱼尾鳍内毛细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要观察与图中毛细血管相连的小动脉,恰当的操作是(  )
A.换用高倍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换用较大的光圈 D.向右下移动培养皿
4.(2022·益阳)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一个视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给A型血的人输入B型血时,①不会发生凝集反应
B.外伤出血时,②会聚集在伤口处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C.当人体内出现急性炎症时,③的数量会明显增加
D.益阳人到西藏后,①内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会减少
5.(2022·株洲)下列实验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用品 使用目的
A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清水 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B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显微镜 分辨血管种类、观察血液在不同血管流动情况
C 观察草履虫 棉花纤维 防止草履虫运动过快影响观察
D 观察种子的结构 稀碘酒 对玉米种子的胚乳染色
A.A B.B C.C D.D
6.(2022·恩施)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与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活动与观察现象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反光镜
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C.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通常观察不到细胞膜
D.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物像在视野左方,应向右方移动玻片
7.(2022·泰州)王伟同学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绘制了图所示模式图,图中标号③是(  )
A.静脉 B.动脉 C.导管 D.毛细血管
8.(2022·凉山)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  )
编号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目的
①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溶解叶绿素
②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湿棉絮 使小鱼获得足够的氧
③ 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 黑、白围棋子 代表精子、受精卵
④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无菌棉棒 排除杂菌对实验的影响
A.① B.② C.③ D.④
9.(2022·黑龙江)如图为显微镜下人的血细胞示意图,如果要从成熟的血细胞中提取DNA,应该选择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22·呼和浩特)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实验标号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或操作
A 观察叶片的结构 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装片需要徒手切片
B 观察酵母菌 酵母菌细胞中被染上颜色的结构是细胞核
C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D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在高倍镜下看不到观察对象应转换低倍镜寻找
A.A B.B C.C D.D
11.(2022·聊城)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物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
B.出现炎症时,2的数量会增加
C.3的数量过少,则伤口会流血不止
D.若仅以血细胞作为亲子鉴定的材料,可以选用1或2或3
12.(2022·临沂)如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①②③表示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B.①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C.②是小动脉,判断依据是血液由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③①②
13.(2022·临沂)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胞①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B.细胞②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有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C.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D.细胞②和③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
14.(2022·衡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④是血浆,能运载血细胞和运输营养物质及废物
B.①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C.②的数量低于正常值,说明有炎症
D.③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
15.(2022·云南)在做“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时,观察到许多红细胞单行通过的结构,这些结构是(  )
A.毛细血管 B.静脉 C.动脉 D.鳞片
二、判断题
16.(2022·凉山)“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实验结束时显微镜物镜复位,转动的是物镜。
三、综合题
17.(2022·眉山)下图是某同学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人血的永久涂片、酵母菌培养液临时装片后所绘制的三个视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酵母菌培养液临时装片时,都需要滴加   来进行染色,其中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结构是   、   。
(2)甲、乙视野所示细胞为酵母菌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长出了   。
(3)图示三个视野中具有细胞核的三种细胞比较,甲、乙视野中细胞所共有而丙视野中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   、[   ]   。
(4)丙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其成熟后的显著结构特点是   。
18.(2022·绥化)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观察到如下图像。请回答问题:
(1)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标号①,它的名称是   。它里面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填“结合”或“分离”)。
(2)观察发现,血细胞中体积比较大的是标号②,它的名称是   。如果人体某处出现了炎症,则它的数量会   (填“增多”或“减少”)。
(3)人体的血细胞有三种,除了图中的标号①和②以外,还有一种形状不规则,有止血作用的是   。
(4)图中的空白区域存在一种半透明的液体,它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它是   。
四、实验探究题
19.(2022·牡丹江)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低倍显微镜下找到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
(2)实验结束后,应将小鱼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A.在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实验中,视野中观察到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A不符合题意。
B.蚯蚓是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所以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以维持其正常呼吸,B符合题意。
C.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应选择尾鳍色素较少的小鱼,以便观察血流情况,C不符合题意。
D.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胚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
2.【答案】A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动物细胞;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或纱布,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A符合题意。
B.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在载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细胞原有的形态,B不符合题意。
C.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绿素,碘液的作用是检测有无淀粉生成,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在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中,将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目的是检测是否产生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3.【答案】B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且视野宽,A不符合题意。
B.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要观察与图中毛细血管相连的小动脉,恰当的操作是调节细准焦螺旋,B符合题意。
C.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因此,调节光圈对“观察与图中毛细血管相连的小动脉”不是恰当的操作,C不符合题意。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中,“要观察与图中毛细血管相连的小动脉”在视野的偏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培养皿,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4.【答案】D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所以,给A型血的人输入B型血时,①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反应,A不符合题意。
B.③是血小板,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B不符合题意。
C.②白细胞又称为吞噬细胞,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当人体患有炎症时,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会明显增多,某些白细胞能够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和异物,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C不符合题意。
D.西藏地区海拔高,空气中的氧气稀薄。所以从益阳等低海拔地区到西藏后,由于氧气稀薄,人体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会减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5.【答案】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动物细胞;观察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A.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在载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细胞原有的形态,A符合题意。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中有血液,颜色较深,因此我们要用低倍镜观察,视野较亮,能够分辨血管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流动情况,B不符合题意。
C.观察草履虫实验,盖上盖玻片观察其运动,如果运动过快,可以在载玻片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C不符合题意。
D.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在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会变蓝,说明玉米种子胚乳里其主要成分是淀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③漱口→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⑤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⑥盖盖玻片→⑦染色。
6.【答案】C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A.在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反光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A不符合题意。
B.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所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通常观察不到细胞膜,C符合题意。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左方,应将装片向左方移动玻片,物像才向右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7.【答案】A
【知识点】血管;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图中,根据箭头所示,③血管是血流由分支流向主干,属于静脉,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8.【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使叶片脱色,A不符合题意。
B.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溶解的氧气,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过程中,要用湿棉絮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目的是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使小鱼获得足够的氧,B不符合题意。
C.在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中,黑围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白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C符合题意。
D.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中,要用无菌棉棒来排除杂菌对实验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9.【答案】A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①是白细胞,白细胞个体大,数量少,有细胞核,能吞噬病菌,起防御和保护作用,由分析可知,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所以如果要从成熟的血细胞中提取DNA,应该选择图中的①白细胞,因为白细胞有细胞核,A符合题意。
B.②是血小板,血小板最小,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能帮助止血和加速凝血,B不符合题意。
C.③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血红蛋白,红细胞能够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④是血浆,血浆淡黄色,半透明,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作用,血浆不属于血细胞的成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0.【答案】A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观察叶片的结构;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解析】【解答】A、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中,需要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不是临时装片,A符合题意。
B、细胞核里有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观察酵母菌时,酵母菌细胞中被染上颜色的结构是细胞核,B不符合题意。
C、由于低倍镜视野宽且亮,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需要用低倍镜来观察,才能较容易看清血液的流动情况,C不符合题意。
D、由于低倍显微镜的视野比高倍显微镜的视野宽且亮,因此使用低倍显微镜较容易在视野中找到物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徒手切片的制作过程是:用镊子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将切片平整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制成临时玻片。
11.【答案】D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1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2白细胞又称为吞噬细胞,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当人体患有炎症时,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会明显增多,某些白细胞能够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和异物,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B不符合题意。
C.3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中具有细胞核的只有白细胞。所以,血液成分中可以用于DNA鉴定的是2白细胞,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2.【答案】D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选择小鱼尾鳍含色素少,不符合题意。
B.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①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不符合题意。
C.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图的血流方向可知:②是小动脉,不符合题意。
D.动脉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静脉是从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血流速度比较慢。三种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应是②③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13.【答案】B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③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因此,细胞③血细胞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A不符合题意。
B.②是白细胞,白细胞又称为吞噬细胞,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当人体患有炎症时,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会明显增多,某些白细胞能够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和异物,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B符合题意。
C.①是红细胞,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细胞①红细胞和③血小板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因为都无细胞核,②白细胞有细胞核可用来做DNA亲子鉴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4.【答案】C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④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A不符合题意。
B.成熟的①红细胞无细胞核,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B不符合题意。
C.②白细胞的体积最大,有细胞核,数量最少,具有吞噬病菌和防御保护的作用,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说明有炎症,C符合题意。
D.③血小板,体积最小,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5.【答案】A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是物质交换的场所,A符合题意。
B.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B不符合题意。
C.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最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C不符合题意。
D.鳞片位于鱼体表,具有保护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16.【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使用显微镜时,先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再利用低倍镜、大光圈对光,看到白亮的视野;然后将要观察的玻片放到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用压片夹压住;左眼观察,右眼睁开,看到物像后,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至最清晰。最后是整理,擦拭显微镜,通过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处,再将显微镜放回镜箱,故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7.【答案】(1)碘液;细胞核;淀粉粒
(2)乙;突起(或芽体)
(3)①;细胞壁;④;液泡
(4)红细胞;无细胞核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观察植物细胞;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解析】【解答】(1)为了便于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在盖玻片一侧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细胞标本的全部。观察酵母菌的实验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所以,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酵母菌培养液临时装片时,都需要滴加碘液来进行染色,其中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结构是细胞核、淀粉粒。
(2)有些生物在适当环境下,会由体侧凸出向外形成一个球形芽体,这个芽体的养分全由母体供应,待成熟后由母体相接处形成新的体壁,再与母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新个体,此现象称为出芽生殖。出芽生殖是一种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酵母菌能进行出芽生殖。所以,甲、乙视野所示细胞为酵母菌的是乙,判断的依据是长出了突起(或芽体)。
(3)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酵母菌是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它的细胞呈椭圆形,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所以,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甲(洋葱表皮细胞)、乙(酵母菌)视野中细胞所共有,而丙(人血细胞)视野中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④]液泡。
(4)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所以,丙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红细胞,其成熟后的显著结构特点是无细胞核。
【分析】图甲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乙有芽体,为酵母菌细胞;图丙为人血涂片。图示中:①细胞壁;②细胞核;③细胞质;④液泡;⑤细胞膜。
18.【答案】(1)红细胞;结合
(2)白细胞;增多
(3)血小板
(4)血浆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1)①红细胞(RBC):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Hb),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②白细胞(WBC):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数量增多,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体内有炎症时,表现为白细胞数目增多。
(3)血小板(PLT)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4)血浆:淡黄色、半透明,主要成分为水(90%),还有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3%)。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
【分析】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红细胞 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1012个/升
女子平均值:4.2×1012个/升 富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0×109-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1011-3×1011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19.【答案】(1)毛细血管
(2)放回适合它生存的环境中或放回鱼缸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1)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2)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因此实验后,应将小鱼放回鱼缸。
【分析】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