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1.1《菜叶上的蜗牛》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1.1《菜叶上的蜗牛》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29 08:5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菜叶上的蜗牛
粤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认识蜗牛及其外形特征。
(2)了解蜗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及其运动的特点。
科学思维: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学会交流和记录。
科学实践:
(1)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2)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责任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蜗牛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蜗牛的发现,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3)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新知导入
说他是条牛,
无法拉车走,
说他力气小,
却能背屋跑。
(打一动物)
蜗牛
新知导入
请你猜一猜,我们会在哪里找到蜗牛呢?
新知导入
蜗牛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贝类,种类很多,遍布全球。蜗牛没有雌雄性别的区别,都会产卵,据有关资料记载,全世界约有蜗牛两万种。
蜗牛是牙齿最多的动物,但它们的牙齿并不是“立体牙”。尽管拥有数万颗牙齿,但它们无法咀嚼食物。因为它们用齿舌——一个带状结构,上面布满牙齿——碾碎食物,以便消化。
资料阅读
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呢?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活动一:
观察蜗牛的身体
观察蜗牛,它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我怎么找不到蜗牛的眼睛呢?
新知讲解
如何观察蜗牛?
1、先进行整体的观察;
2、再从头到脚进行有序地观察。
还可以利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新知讲解
触角(两对)




腹足
观察时要爱护蜗牛!
新知讲解
蜗牛的腹壁形成发达的宽大的肉足,能爬行,称为腹足。爬行中腹足会分泌黏液,避免腹足肌肉,避免腹足肌肉与地面直接摩擦而受伤。黏液起到隔垫作用,保护腹足。同时黏液的湿润性有助于蜗牛爬行。
链接一
新知讲解
链接二
蜗牛的头部有两对触角,其中一对大触角的顶端长着眼睛,当头部和足部伸出来在地面爬行时,触角总是伸展开来。
蜗牛的触角是用来感觉外部环境的,好像盲人的拐杖。
蜗牛的触角还可以当作蜗牛的鼻子,可以闻到气味。
新知讲解
用小棉棒轻轻触碰蜗牛的触角,观察蜗牛的反应。
蜗牛遇到外界刺激时,会迅速缩回触角,躲进壳里。
新知讲解
把蜗牛放在透明塑料片上,观察它是怎样运动的。
活动二:
蜗牛是怎样运动的
新知讲解
观察后要洗手
新知讲解
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一行黏液。
蜗牛爬行得好慢呀。
如果蜗牛走在刀刃上是不是也不怕呀?
新知讲解
蜗牛腹足的强健肌体似波浪般移动着,这使蜗牛缓慢地向前运动。蜗牛在爬行过程会分泌一种黏性液体,这种液体有助于减小摩擦力,使得蜗牛比较容易地向前爬行。
拓展延伸
蜗牛的故事
从前,蜗牛有一双翅膀,四只脚,一对触角。不仅能地上走得很快,还能在天空自由飞舞。有一次它决定要参加动物飞行比赛,看,它现在正在练习呢!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比赛开始了,蜗牛遥遥领先,甩掉了所有的对手,获得了冠军,拿到了奖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蜗牛拿到奖杯后开始洋洋自得,天天背着奖杯到处炫耀,生怕人家不知道他得了奖杯的事。奖杯很重,别人劝他不要背着,可是他听不进人家的好意。
拓展延伸
而蜗牛生怕有人偷他的奖杯,他就睡在奖标里,慢慢地,他的腿失去了走路的能力,翅膀也飞不起来了。天长日久,蜗牛与奖杯连在了一起,由于他睡时头缩在奖杯中,现在他只能勉强从奖杯中伸出长着一对触角的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骄傲,否则荣誉就会变成我们的负担。
课堂练习
1.下列哪个不属于蜗牛的外形?( )
A.眼睛 B.鼻子 C.嘴巴
2.蜗牛有( )对触角。
A.一 B.两 C.三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蜗牛爬行时会分泌一种黏液
B.蜗牛靠腹足进行爬行
C.我们在碰触蜗牛触角时,触角没有反应
B
B
C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对蜗牛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观察,同学们也认识了蜗牛的外形、反应、运动等特征。观察结束,我们要把蜗牛放回自然环境中,因为蜗牛和我们人类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要珍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和它们和谐相处。
课堂总结
把蜗牛放归大自然
板书设计
菜叶上的蜗牛
外形:壳、腹足、触角、眼、口等。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触角缩短,身体缩回壳中
运动:腹足缓慢移动,分泌黏液
作业布置
你喜欢小蜗牛吗?请你下课后在本上画一画你观察到的小蜗牛。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