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二年级下《菜叶上的蜗牛》教学设计
课题 菜叶上的蜗牛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2
教材分析 《菜叶上的蜗牛》是粤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身边的动物》单元中的第一课。本单元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找到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并了解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菜叶上的蜗牛》以蜗牛为观察对象,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一:“观察蜗牛的身体”,先指导学生观察蜗牛并描述它的外形特征,接着让学生用小棉棒轻轻触碰蜗牛的触角,了解它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活动二:“蜗牛是怎样运动的”,通过观察蜗牛的运动,引导学生了解它的运动特点。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1)认识蜗牛及其外形特征。(2)了解蜗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及其运动的特点。科学思维: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学会交流和记录。科学实践:(1)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2)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责任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蜗牛表现出探究兴趣。(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蜗牛的发现,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3)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重点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有序的观察活动,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自主完成实验记录单,掌握蜗牛的自身特点。(2)通过探究让学生理解蜗牛的爬行需要腹足和黏液共同完成。
难点 通过探究让学生理解蜗牛的爬行需要腹足和黏液共同完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猜谜语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和一个小动物有关,你想知道是谁吗?那就请你先来猜个谜语吧。课件出示谜语:说他是条牛,无法拉车走,说他力气小,却能背屋跑。(打一动物)生举手回答课件出示谜底:蜗牛师小结:你真聪明,对,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动物就是蜗牛。2、回答问题师问:你喜欢小蜗牛吗?请你猜一猜,我们会在哪里找到蜗牛呢?生举手回答课件出示图片师讲解:我们会在大树上找到蜗牛,尤其是雨后;我们还会在小草的叶子上找到蜗牛,还有吗?对,还有我们家里吃的菜叶上,也会发现蜗牛哦。3、资料阅读课件出示:蜗牛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贝类,种类很多,遍布全球。蜗牛没有雌雄性别的区别,都会产卵,据有关资料记载,全世界约有蜗牛两万种。 蜗牛是牙齿最多的动物,但它们的牙齿并不是“立体牙”。尽管拥有数万颗牙齿,但它们无法咀嚼食物。因为它们用齿舌——一个带状结构,上面布满牙齿——碾碎食物,以便消化。4、揭示课题师过渡:蜗牛是不是很可爱,你想不想更深入地去了解蜗牛呢?蜗牛的身体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就和老师一起去观察和研究蜗牛吧。 猜谜语小组讨论,回答问题阅读资料阅读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谜语导入,让大家明白本节课要认识的小动物。
通过问题的导入,可以让大家明白蜗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同时也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场所。通过资料阅读,让大家初步了解蜗牛这种小动物。过渡到新课学习
讲授新课 一、活动一:观察蜗牛的身体你喜欢小蜗牛,那你有没有观察过小蜗牛呢?下面就请仔细认真地观察蜗牛,看看它的外形有哪些特征呢?1、蜗牛的外形疑问:我怎么找不到蜗牛的眼睛呢?师提示:我们在观察蜗牛时,并不是简单地用眼睛看就可以了。而是要有一定的顺序。那具体要如何观察蜗牛呢?课件出示:(1)先进行整体地观察;(2)再从头到脚进行有序地观察。师问:那如果我们用眼睛看不到或是看不清的地方要如何观察呢?生举手回答:使用放大镜师:对,我们还可以利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师提示:因为蜗牛的身体比较小,也比较软,所以我们在观察时一定要小心,要爱护它。课件出示:观察时要爱护蜗牛!根据图示,师生共同认识蜗牛的外形都包括什么(让学生边观察图片边回答)2、链接链接一:蜗牛的腹壁形成发达的宽大的肉足,能爬行,称为腹足。爬行中腹足会分泌黏液,避免腹足肌肉,避免腹足肌肉与地面直接摩擦而受伤。黏液起到隔垫作用,保护腹足。同时黏液的湿润性有助于蜗牛爬行。链接二:蜗牛的头部有两对触角,其中一对大触角的顶端长着眼睛,当头部和足部伸出来在地面爬行时,触角总是伸展开来。 蜗牛的触角是用来感觉外部环境的,好像盲人的拐杖。 蜗牛的触角还可以当作蜗牛的鼻子,可以闻到气味。3、小实验用小棉棒轻轻触碰蜗牛的触角,观察蜗牛的反应。小组讨论,举手回答生:触角缩回去了生:整个身体也会缩到壳里师小结: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蜗牛遇到外界刺激时,会迅速缩回触角,躲进壳里。二、活动二:蜗牛怎样运动的1、小实验把蜗牛放在透明塑料片上,观察它是怎样运动的。师提示:观察后要洗手小组讨论,举手回答
生1: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一行黏黏的东西生2:蜗牛爬行得好慢呀生3:如果蜗牛走在刀刃上,是不是也不怕呀……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都非常仔细,你知道蜗牛爬行时身后黏黏的东西是什么吗?是黏液,是它的腹足部分分泌出的一种黏液。那蜗牛为什么会爬得那么慢呢?对呀,因为它没有脚,而是靠腹足向前移动。还有的同学认为蜗牛可以在刀刃上爬行,可以吗?答案是可以的。课件出示:蜗牛腹足的强健肌体似波浪般移动着,这使蜗牛缓慢地向前运动。蜗牛在爬行过程会分泌一种黏性液体,这种液体有助于减小摩擦力,使得蜗牛比较容易地向前爬行。2、小总结请学生们自己说说对蜗牛运动的理解三、拓展延伸师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了解蜗牛的外形特点了吗?你知道蜗牛是怎样运动的了吗?其实,蜗牛在我们身边很常见,所以观察它的小故事,也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个吧。课件出示:蜗牛的故事从前,蜗牛有一双翅膀,四只脚,一对触角。不仅能地上走得很快,还能在天空自由飞舞。有一次它决定要参加动物飞行比赛,看,它现在正在练习呢!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比赛开始了,蜗牛遥遥领先,甩掉了所有的对手,获得了冠军,拿到了奖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蜗牛拿到奖杯后开始洋洋自得,天天背着奖杯到处炫耀,生怕人家不知道他得了奖杯的事。奖杯很重,别人劝他不要背着,可是他听不进人家的好意。而蜗牛生怕有人偷他的奖杯,他就睡在奖标里,慢慢地,他的腿失去了走路的能力,翅膀也飞不起来了。天长日久,蜗牛与奖杯连在了一起,由于他睡时头缩在奖杯中,现在他只能勉强从奖杯中伸出长着一对触角的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骄傲,否则荣誉就会变成我们的负担。四、作业布置 你喜欢小蜗牛吗?请你下课后在本上画一画你观察到的小蜗牛。 通过老师的问题,明白先要研究蜗牛的外形感受观察蜗牛时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明白可以使用放大镜明白观察时要爱护蜗牛结合图片认识蜗牛的外形根据链接,认识蜗牛的腹足和蜗牛的触角做小实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做小实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总结蜗牛的运动特点欣赏蜗牛的故事 让学生明白先观察蜗牛的外形让学生了解观察蜗牛时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感知放大镜的作用让学生养成爱护小动物的好习惯结合图片,学习蜗牛的外形通过间接的形式让学生明白蜗牛的腹足和触角都有什么特征以及都有什么作用通过小实验,感受蜗牛的触角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通过小实验,让学生明白蜗牛的运动方式(爬行),同时理解蜗牛在爬行时会有什么特征。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可以检查学生对蜗牛运动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蜗牛的认识,从而调动起学生观察和探索蜗牛的特点的兴趣
课堂练习 1.下列哪个不属于蜗牛的外形?( ) A.眼睛 B.鼻子 C.嘴巴2.蜗牛有( )对触角。A.一 B.两 C.三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蜗牛爬行时会分泌一种黏液B.蜗牛靠腹足进行爬行C.我们在碰触蜗牛触角时,触角没有反应 完成课堂练习并检测自己对于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内容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对蜗牛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观察,同学们也认识了蜗牛的外形、反应、运动等特征。观察结束,我们要把蜗牛放回自然环境中,因为蜗牛和我们人类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要珍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和它们和谐相处。 回顾课堂并与老师一起总结本节课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板书 菜叶上的蜗牛外形:壳、腹足、触角、眼、口等。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触角缩短,身体缩回壳中运动:腹足缓慢移动,分泌黏液 板书设计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