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脸的器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古今有人脸的器物,了解它们的热点及表现手法,能利用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一件夸张有趣的人脸造型器物。
能力目标:在观察、分析、实践、探究中了解陶艺造型知识,利用泥板成型及捏、揉、搓、压、刻等泥塑手法,制作有人脸的器物。
情感目标: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并将其运用到美化生活的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人脸器物的陶艺造型方法。 教学难点:人脸表情的夸张变化及其与器物的有机结合。 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课件、陶泥(橡皮泥)、泥浆等 学生用具:陶泥、泥浆(橡皮泥)、擀面杖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老师有一个杯子(出示一支普通的杯子),看到这样一支杯子,你们会争先恐后地去买吗?(出示另一张图片)现在呢?
师介绍导入:这就是造型设计的独特之处。是的,优秀的造型设计给人以美感,能愉悦心情、陶冶情操。而在古代古人巧妙的运用了人脸的来对器物进行装饰。今天我就一起来学学《有人脸的器物》。板书《有人脸的器物》
2、作品欣赏。
1、什么是人脸器物?
2、欣赏有人脸的器物。(课件出示)
师:瞧,这件有人脸的大鼎,是商代大和人面青铜鼎,而另一件瓶口上塑有人脸的陶器,则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瓶,它们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优秀的造型设计作品,是中华古老艺术的不朽瑰宝。
3、提出要求,教给方法。
谁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大家可以从作品的外形、装饰、用途等几方面来欣赏。
4、学生欣赏,集体交流。
5、师小结:外形不同,功能不同,但都是以人脸为装饰。
三、回顾旧知,学习陶艺。
过渡:从古代到现代,人脸就一直是艺术家创作时所热衷的素材,看到这儿,你是不是很想亲手设计一个有人脸的器物呢?那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泥塑都有哪些手法?
1、回顾装饰手法。 生回答其方法
教师讲解:团、搓、压、叠、刻、捏等方法。并以图片进行展示。PPT
2、学习制作人脸的方法。(1) 观察:观察器物上面都用了哪些创作手法?它们上面的人脸与真实的人脸完全一样吗?
(2) 师总结:不一样,进行了夸张变形。下面给你们展示一下制作一个有人脸的泥塑的制作方法。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
(3) 教师展示做一张人脸的步骤。同学们,老师已经把制作泥塑的材料给你们准备好了,现在就动手做起来。
四、学生动手制作。(分小组制作)
(1) 认真读作业要求。(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2) 学生动手制作。 (3) 教师个别指导。
五、作业展评。 (1) 各组推荐一名。 (2) 介绍自己的作品。 (3) 大家进行评价。 (4) 再推荐一些。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充满激情的创作给我带来震撼,我相信,给想象插上翅膀,我们每个人都是艺术家。
附:板书设计
有人脸的器物 :团、搓、压、叠、刻、捏
《有人脸的器物》教后反思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也是陶艺系列中的一课。 有效的教学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我采用对比的方法,一下子就让学生感受到造型艺术的魔力。这种形式比较浅显、直观,很容易让学生接受。
作品欣赏部分是个难点,远古时期的器物距离学生太遥远,对它们的理解主要靠讲解,尤其是大鼎上轩辕皇帝的四张脸代表着管理东西南北四方,方方正正的脸是一种权利和威严的象征。这样的讲解能让学生理解人脸在造型中的作用,对后面的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方法探究方面,我重点讲解了一张人脸的制作过程,对学生来说,这种直观的教学模式是最有效的。
有了前面一系列的铺垫,再加上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
这是一节成功的美术课,我相信,只要能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我们农村的艺术教育将迎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