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下面各种书在我国最早出现的是( )。
A.甲骨文 B.竹简 C.纸质书籍
2.古人可以利用( )在龟甲或兽骨上刻画文字,这种文字称为甲骨文。
A.青铜刀 B.泥块 C.树叶 D.芦苇杆
3.一种材料没有味道,很硬,反光很强,可能是( )。
A.木头 B.橡胶 C.金属
4.泥板、竹片都是( )。
A.人工材料 B.自然材料 C.都不是
5.瓦楞状的纸能隔热是因为折叠后( )。
A.变厚了 B.变薄了 C.变小了
6.商家给杯子配了一个杯垫,小山发现杯垫也使用了瓦楞状的纸板,这主要是因为瓦楞状的纸板( )。
A.隔热 B.有弹性 C.支撑力强,坚固
7.如图,纸( )轻轻按一按后能弹回。
A.① B.② C.①和②
8.北方冬天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戴( )。
A. B. C.
9.二年级同学一般用( )在纸上写字。
A.铅笔 B.毛笔 C.树枝
10.在火车站,小芳看到了下图所示的椅子这种椅子的特征是( )。
A.轻便 B.柔软、舒适 C.结实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
1.在建造房屋的材料中,沙粒、木材属于( )材料。
2.( )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光和热。
3.帽子展示会上,我选择用( )材料做帽子,是因为( )。
4.( )和( )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礼物。
5.( )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现在一般用芦苇、木材等造纸。
6.用( )摸和掂,感觉不同材料表面的( )程度等特点以及不同材料的( )。
7.摸一摸。
没有折过的纸感觉( )。折过的纸感觉( )。
8.做简易太阳能时,用的是( )色塑料袋裹紧瓶子的。
9.用( )看,包括使用放大镜对材料的特征进行较为细致的观察。
10.看一看。
把上图中的纸折成右边的形状,我们发现它的长度( ),但它的宽度(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在地球家园,每天的天气都是一样的。( )
2.春天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我们北方这里。( )
3.草帽的功能仅仅是遮阳。 ( )
4.下暴雨时我们躲在家里,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
5.我们能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
6.草根会在土壤中被发现。( )
7.地球家园中有河流。( )
8.我们这里在秋天堆雪人。( )
9.帽子的作用仅仅是戴起来好看。( )
10.竹筒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书”。( )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
1.看图连一连。
五.综合题(共3题,共20分)
1.请根据以下信息,帮助天天和佳妮判断出盒子里餐具的制作材料。
(1)它表面有纹路(2)敲击它时声音较小(3)它有气味
可以判断出制作盒子里餐具的材料是( )。
2.请按照“书的历史”的先后顺序给以下材料排序:( )。
用纸制作的书携带( )。
A.方便 B.不方便
用泥板制作的书( )损坏。
A.容易 B.不容易
用竹简制作的书印刷( )。
A.方便 B.不方便
3.用防水胶、木条、有机玻璃做一个扁的透明观察盒,往观察盒里倒满土并注意保持土的湿润。把四五条大蚯蚓放到土上,再铺上一层嫩草和树叶,观察蚯蚓的活动。
①蚯蚓主要以( )为食。
A.土壤 B.嫩草 C.腐烂的草和树叶
②将观察盒做得很扁,主要目的是观察蚯蚓在( )的活动。
A.土壤上方 B.土壤中 C.嫩草上
③通过观察你猜测蚯蚓对植物的作用是( )。
A.疏松土壤 B.增加土壤水分 C.吃掉害虫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A
6.A
7.B
8.B
9.A
10.C
二.填空题
1.天然
2.太阳
3.答案不唯一
4.光;热
5.造纸术
6.手;粗糙;轻重
7.热(烫);不热(不烫)
8.黑
9.眼
10.短了;没有变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综合题
1.木制餐具
2.ACB;A;A;B
3.C;B;A
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