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抓关键语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将故事复述得更生动、有趣。
3、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将故事复述得更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读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
(齐读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梳理了课文的脉络,完成了课后的表格,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借助课后表格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请生回答)
师:其实我们讲故事的这个过程就是在对故事进行复述。这位同学在讲的过程中,按照时间顺序把故事讲得即清楚又明白。他做到了复述要点1、有顺序。
师:除了有顺序以外,我们借助了课后表格来复述故事,没有遗漏任何重要的信息。这也是复述故事非常重要的一点。(复述要点2、不遗漏)
师:这两点是复述故事的基本要求,要想把故事内容复述得更生动、更有趣,我们还得抓住人物特点,细细品读关键语句。
二、重点品读,感受个性
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那个冬天,走进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相遇的第一天,看看有什么精彩发生?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1-13自然段,找出描写顾客性子急的词句,用红笔标识,找出描写裁缝性子慢的词句,用黑笔标识,并谈谈你的体会。
师:同学们找出来了吗?
师:大家真会找,体会得也很深刻,程老师发现了一处,请同学们看到第二自然段末尾。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秋天?夏天?春天?……”
(提示学生这是顾客的语音)
师:关注标点,你发现了什么?连用三个问号,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感受到强烈的想要拿到衣服的心情。说明了——急切、等不及,接连发问。
师:你说他急不急?读的时候语速要快、语气要高昂一些,读出顾客迫不及待想要拿到新衣服的心情。谁来读一读?
(请生阅读)
师:有点着急了,你是个性子很急的顾客,不过,我想找一个性子最急的顾客。谁再来试试?
(请生阅读)
师:再看——“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那就算啦,我还是去找刚才的师傅吧。”顾客夹起布料就要走。
(提示学生这是顾客的动作)
师:刚才我们从第五自然段中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个动作,看出他急迫的心情。第七自然段中还有一个夹字,裁缝话音刚落,顾客夹起布料就要走,也能看出太急了,不等人解释。
师:这两个句子,我们都关注了人物的动作,这一跳、一夹,就把这个急性子的人写活了呀,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他的急。
(根据学生回答调节先后顺序,适当加入表演)
师:急性子我们有了了解,那从哪里能看出这个裁缝性子慢呢?
生: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说话不爽快、慢悠悠的说,做一件棉袄要做一年)
生: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师:顾客一上来一下子说了那么大一段话,他就说了几个字,说明不着急,不慌不忙的。
师:所以在读裁缝说的话时,语速要慢一些语调要平稳一些。
(指导阅读)
师:同学们,我们抓住了表示顾客急和裁缝慢的关键词(贴板书),表示顾客急的关键词有?表示裁缝慢的关键词有?抓关键这也是我们复述故事的要点(复述要点3、抓关键)。
师:下面就让我们抓住关键词通过朗读,表现出他们截然不同的个性(复述要点4、显个性)。当我们读到慢性子裁缝时,语速要慢一些,语调要平稳一些,读到急性子顾客时,语速要快一些,语调要高昂一些。
师:下面请同学们同桌合作,完成分角色朗读。
师:哪组同学愿意读给我们听听。
(请生朗读)
师:体会得不错,那我们全班都来试一试,我请女同学来读急性子顾客的话,男同学来读慢性子的裁缝,看谁读得最有味道?
(请生朗读)
师:同学们,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第一天的故事。在复述的时一定要抓住关键词讲清楚他们俩不同的个性,要讲出顾客的那种迫不及待,裁缝的那种慢条斯理,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请生复述故事)
三、合作学习,复述故事
师:其实后面三天故事的发展非常精彩。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天,找出关键词完成学习单并进行复述。一人复述三人补充。复述时要做到(1、有顺序;2、不遗漏;3、抓关键;4、显个性)。完成复述后,可以分角色表演,你如果能加上自己的动作,自己的语言就更好了。开始阅读吧!
(请生边表演边复述)
四、展开想象,尝试创编
师:这三组同学表演得十分有趣,如果文中的两位主人公互换了性格,变成了慢性子顾客和急性子裁缝,他们又会发生什么故事?会不会更有趣呢?请同学们打开学习卡展开想象,尝试创编。
(请生分享)
师:你讲得可太有意思了。
五、总结方法,拓展主题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我们已经学完了,通过这篇文章你学会了什么?
(请生回答)(复述故事的能力)
师:在生活中,我们既不能像急性子顾客一样,不停改变目标和方向,也不能像慢性子裁缝一样,做事情拖拖拉拉。我们做事情应该有条理,不慌不忙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师: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