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堂过关训练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堂过关训练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20 20:3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课堂过关训练
班级 姓名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选择题
1. 小满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下列有关我国冬小麦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海南,一年三熟
B.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一熟
C.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一年两熟到三熟
2. 下列描述中,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
A.河湖众多,水网纵横 B.气候湿润,降水充沛
C.平原高原为主,地形平坦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3. 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北
B.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
C.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D.北方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一熟或者两年三熟
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它东起鸭绿江边,经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读长城主体部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长城最西端关隘——嘉峪关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A.宁 B.陕 C.甘 D.青
5.长城自西向东跨越了我国( )
A.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C.暖温带与亚热带 D.热带与亚热带
6. 引江济汉工程是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兴隆河段的大型输水工程,属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之一。下图为引江济汉工程线路示意图。下列关于引江济汉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B.改善汉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
C.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 D.线路为西北—东南走向
读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半湿润地区 B.②地主要是耕地和湿地
C.③地位于季风区 D.④地土地荒漠化严重
8. 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不合理的是( )
A.①—采育结合,保护森林资源 B.②—退耕还湿,保护生物多样性
C.③—合理放牧,保护草场资源 D.④—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塞罕坝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显著的过渡性特征,生态脆弱。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营造起万顷林海,成为京津冀地区一道强大的生态屏障。下图为塞罕坝林场及其周边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塞罕坝区域自然环境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
A.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 B.温带大陆性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
C.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 D.温带荒漠向温带草原过渡
10. 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冀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
A.增加生物多样性 B.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C.减轻风沙危害 D.减缓气候变暖趋势
读我国某省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示省份是我国的( )
A.晋 B.鲁 C.豫 D.冀
12. 关于该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C.黄河流经该省边界 D.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近几年国家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继长三角、粤港澳后,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建设也已初步显现。读环渤海大湾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制约该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 )
A.热量 B.光照 C.劳动力 D.水源
14. 下列不属于该区河流特征的是( )
A.含沙量大 B.水位变化大
C.开发程度低 D.有结冰期
15. 环渤海大湾区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
①辽东半岛拥有沿海核心城市青岛 ②京津地区科技水平高
③山东半岛矿产资源丰富 ④大湾区水陆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 下列做法,符合该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是( )
A.开垦陡坡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B.河流下游修建水库,发展水电事业
C.山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大面积开发滨海湿地,扩大城市空间
据光明网2021年1月13日报道,天津市北辰区沙庄子村龙顺果蔬种植基地从某地引种的喜热作物甘蔗进入了成熟采食期。据了解,北辰区依托现代化的温室大棚,相继引种的一批新奇果蔬长势良好,为农民增收及乡村旅游增加了亮点。读“天津市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天津市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18. 在温室大棚引种甘蔗,主要解决农业发展上的( )
A.光照不足问题 B.温度不足问题
C.水分不足问题 D.地形不平坦问题
19. 北辰区沙庄子村发展旅游的地方文化特色是( )
A.文物古迹 B.民族风情 C.红色之旅 D.农业采摘
二、综合题
20. 山东省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以及国家的开放政策等,经济发展迅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的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图中A、B、C、D四城市中代表泰安市的是_____。
(2)山东省水资源十分短缺,春旱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春旱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黄河三角洲正以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渤海推进,形成大片新增土地,被誉为“新中国最年轻的土地”,试解释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山东省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是山东省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试举一个合理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河南省东西部存在自然环境差异,乡村振兴之路也有所不同。下图为河南省地形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重渡沟:山区生态游】
重渡沟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境内,地处伏牛山区。早期,村民以砍竹挖矿为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999年起,当地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1)结合重渡沟的发展变化,完成以下框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沈家村:农业现代化】
沈家村所在的开封市尉氏县位于华北平原,土地平整、肥力好,是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沈家村视察,看到小麦长势喜人,欣喜地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
(2)简述沈家村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沈家村在种植普通小麦的基础上,推广优质专用小麦。2018年,小麦获得丰收,村民高兴地说:“咱家的麦子不仅能蒸馍,还能做面包了!”目前,沈家村正在建设新一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逐渐从规划走向现实。
麦子能做面包主要依靠 。
A.改进灌溉技术 B.培育优良品种
C.推广农业机械 D.使用农药化肥
【家乡情:乡村振兴路】
重渡沟和沈家村利用自身地理环境优势探索乡村发展之路,是河南省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借鉴重渡沟和沈家村的发展经验,为河南省乡村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从因地制宜、生态保护、科技推广等方面回答)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柿子树耐寒、耐旱,喜湿润,忌积水,适应性强。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全国著名的“柿子之乡”“柿饼之乡”。目前建有优质柿子基地10万亩,年产鲜柿4 000万千克,制作柿饼800万千克,鲜柿、柿饼产量每年递增20%以上。柿饼是富平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明朝时,富平柿饼的制作工艺已十分成熟,并作为贡品进献皇宫;近些年更是连年出口韩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深受消费者喜爱。富平尖柿一般于10月下旬采摘,后经削皮、脱湿、软化、晾晒捏型、出霜等十多道工序,历时45天时间精制成个大、口味香甜的柿饼。
材料二:“富平县位置图和富平县气候资料图”。
富平县既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_地区,又位于________地形区。
(2)富平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富平县所在区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图文信息,说明富平县发展尖柿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4)富平县柿饼产业一直在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中奋力前行。结合材料,请为富平县柿饼产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
1.答案 C 我国的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暖温带地区,尤其华北平原种植范围最广,该地区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海南省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东北平原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春小麦。
2.答案 C 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形较平坦,河湖稀少,气候较干燥,与南方地区一样属于东部季风区。
3.答案 B 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地跨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北方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北方地区的东北平原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农作物基本一年一熟,华北地区农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4.答案 C 长城最西端关隘——嘉峪关所在省级行政区域是甘肃省,简称是甘或陇。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陕是陕西省的简称,青是青海省的简称。
5.答案 B 长城自西向东跨越了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没有经过第一级阶梯。长城自西向东没有跨越我国南方地区的亚热带、热带。
6.答案 B 引江济汉工程可增加汉江下游河段枯水期流量,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缓解汉江中下游水源短缺的矛盾,改善汉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其走向是西南—东北走向;对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影响较小。
7.答案 B ①地主要位于湿润区内;③地位于非季风区;④地水土流失严重。
8.答案 D ④地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应多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而扩大耕地面积会加剧水土流失。
9.答案 B 读图可知,塞罕坝区域自然环境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温带大陆性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温带草原向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不是温度带的过渡地带。
10.答案 C 读图分析,塞罕坝林场西侧为沙地,可知其对京津冀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阻挡沙漠的风沙侵蚀,减轻风沙危害。增加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减缓气候变暖趋势不是主要的环境效益。
11—12.答案 A B 由图可得,此省份的行政中心是太原,并且位于太行山脉以西,所以此省份是山西省,山西省的简称是晋。图中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注入黄河,得出总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太行山脉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山西省在太行山脉以西,即该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黄河自北向南流经山西省边界;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
13.答案 D 读图,该地区是环渤海大湾区,制约该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该地区水资源紧缺。农作物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热量不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光照基本充足。当地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14.答案 C 该地区的河流含沙量较大;属于季风气候区,河流水位变化大;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开发程度高;地处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有结冰期。
15.答案 C 环渤海大湾区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有:②京津地区大学和科研机构密集,人才众多,科技水平高;④大湾区水陆交通便利。青岛位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矿产资源丰富。
16.答案 C 开垦陡坡荒地,增加粮食产量会加剧水土流失。该地区地形平坦,河流水量较小,水能资源贫乏,在河流下游修建水库,发展水电事业不合理。在山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利于保护环境。湿地是“地球之肾”,大面积开发滨海湿地,扩大城市空间会缩小湿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洪涝灾害加剧等。
17.答案 C 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读图可知,天津位于北方地区。
18.答案 B 甘蔗是喜热作物,天津位于温带,冬季热量不足,天然条件下不能满足甘蔗的生长需求,在温室大棚引种甘蔗,主要是为了解决冬季温度不足的问题;天津光照较充足;天津位于东部季风区,濒临渤海,且有海河流过,灌溉水源较充足;天津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
19.答案 D 据资料可知,北辰区依托现代化的温室大棚,相继引种的一批新奇果蔬长势良好,为农民增收及乡村旅游增加了亮点,这一亮点就是农业采摘旅游。
20.答案 (1)中纬度,暖温带,大部分在34°N—38°N间 C
(2)山东省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春季降水少;等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节约用水;等
(3)黄河含沙量高,年输沙量大,在入海的地方河流流速减慢,大量泥沙在此淤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
(4)石油资源开发、渔业养殖与捕捞、海洋旅游等
解析 (1)由图可以看出,山东省全部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地带;从我国划分的热量带看,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的暖温带;大部分地区位于34°N—38°N间。表示泰安市的是图中字母C所示的位置。(2)山东省春旱现象严重,其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少,水资源总量少,其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经济发达、耕地多、人口众多;工农业和生活需水量大,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现象严重;目前,解决该问题的重大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同时采取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等措施。(3)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黄河含沙量大、年输沙量大,在入海的地方,由于海水的顶托,大量泥沙在此慢慢淤积,日积月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4)山东省海洋资源丰富,在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护海洋生态,可以进行石油资源开发、海盐开发以及渔业资源开发与捕捞,还可以发展海洋旅游等。
21.答案 (1)水土流失 滑坡、泥石流 低
(2)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B
(4)可从因地制宜、生态保护、科技推广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利用自身优势(如独特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民俗文化等)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现代农业等乡村特色经济。
解析 (1)重渡沟地区有破坏植被的现象,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由于破坏植被,当地雨季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南省重渡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山区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低,便于避暑。(2)沈家村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土壤肥沃;等。(3)据题干中的描述可得,麦子能做面包主要依靠培育优良品种,与灌溉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和使用农药化肥关系较小。(4)借鉴重渡沟和沈家村的发展经验,为河南省乡村振兴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等。
22.答案 (1)北方 黄土高原
(2)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3)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利于糖分的积累;地势平缓,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靠近河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等。
(4)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延长产业链,发展与柿饼相关的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培养品牌意识,加大营销力度,拓展市场;利用历史文化传统,发展柿子采摘、柿饼加工参观等相关的旅游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解析 (1)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根据材料富平县位于陕西中部,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黄土高原主要包括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省级行政区域的大部分或一部分,富平县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区。(2)根据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富平县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判断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水土流失严重与当地气候密切相关,当地的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加上暴雨冲刷,是当地水土流失主要原因之一。(3)富平县种植尖柿的有利条件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充足,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干燥,符合柿子树耐寒、耐旱、喜湿润等生长规律;昼夜温差较大,利于糖分的积累;地势平缓,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符合柿子树忌积水的习性;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靠近河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等。(4)实现富平县柿饼产业的良性发展可以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对柿子进行深加工,发展与柿饼相关的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知名度,加大营销力度,拓展市场;利用历史文化传统,发展柿子采摘、柿饼加工参观等相关的旅游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