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广州市龙岗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共16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考生务必用规定的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请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诗文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小题。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
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史记·张仪列传》节选)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门下意张仪 意:示意
B.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行:品行
C.子始与苏秦善 善:与……交好
D.因而数让之曰 让:责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张仪于是之赵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 其声呜呜然然
C.子为我阴奉之 为仲卿母所谴
D.我不盗而璧 某所,而母立于兹
3.下列句子中能体现出张仪“能屈能伸”的一项是(3分)
①张仪已学,游说诸侯。 ②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
③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④张仪,天下贤士
⑤今君已用,请归报。 ⑥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①②④
4.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仪曾与楚相饮酒,却被怀疑偷盗了楚相的玉璧,并被鞭打了几百下。
B.苏秦帮助张仪求得秦国的职位,是为了让他帮助自己保住“合从”的结果。
C.对于苏秦的帮助,张仪表示理解,并且同意在苏秦在世的时候不攻取赵国。
D.张仪当上了秦相后,向楚相发出要攻打楚国的战斗檄文,并很快攻下楚国的城池。
5.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
6.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以及教材中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3分)
(2)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3分)
(3)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3分)
(4)士也罔极,二三其德。(3分)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分)
7.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12分)
未展芭蕉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①
(唐)钱珝 (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注释】 ①和儿女们一起作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诗。元好问作此诗时已入暮年,当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抱定了“今是中原一布衣”、“衰年那与世相关”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己节操,独善其身。
(1)填空:两首诗从诗歌体裁上都属于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还未展开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 之情。(3分)
(2)请依照对钱珝诗表现手法的赏析文字,对元好问诗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5分)
示例:钱珝这首诗特别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答:元好问这首诗特别善于运用
(3)咏物诗一般要有所寄托,请仿照对钱珝《未展芭蕉》的赏析文字,赏析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诗所寄托的感情。(4分)
示例:诗人通过对早春初萌而未展的芭蕉新叶仪态、神情的深入刻画,塑造了一个情窦初开而又娇怯含羞的少女形象,表达了少女美好微妙的神情和情感,寄寓了作者对有关天真纯净内心世界。
答:
8.默写,将横线上的空缺填充完整。(每空1分,共12分)
(1)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3)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4)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5)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6)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7) ,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氓》)
(8)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9)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选考部分(15分)
选考部分为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不能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实用类文本阅读题中交叉选做。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9、10、11题。(15分)
读 树
邵顺文
①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地看一看我们身边的树?看一看春天的她们,夏天的她们,秋天的她们,冬天的她们?看一看她们的树干,她们的枝条,她们的叶子?看一看她们的花朵,她们的果实?看一看她们在风中,在雨中,在烈日下,在冰雪中的姿势?
②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地看一看她们的微笑与彷徨,她们的软弱与坚强,她们的疼痛与忧郁,她们的欢乐与忧伤?
③当我们把眼睛瞄准她们的时候,才会发现一棵树究竟有多少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的地方。
④我经常仔细地阅读身边的树,就像阅读托尔斯泰、泰戈尔或者莎士比亚的作品一样。我知道,世界上无论哪个大师的作品,都没有一棵树伟大。再丑陋的自然,也比人造的美丽要美得多。这是我在读树的时候获得的感受。那种不加修饰的美,才具备最迷人的气质。在一棵树的身上,我读到了她的眼神,读到了她的眼睛,我甚至读懂了她的心跳。无论哪一棵树,都让我充满了莫名的感恩。树是我们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的最坚强的性格的纠结,她是倔强之神的代言人。
⑤每一棵树,都努力地把自己的躯干朝向天空伸展。世界上最高的树如此,最低的树也是如此;千年古树如此,刚刚露出芽的树苗如此;平原的树如此,山巅的树也是如此。有什么植物,像树一样生长到天空的深处去?没有,除了树。她们为什么要如此执拗地向天空伸出自己的肢体?我觉得每一棵树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她们活着,就是要活出自己的高度,她们是和天上的星星比高,是在和天上的云朵比高,是在和天上的昆虫比高,是在和天上的鸟儿比高。但是,树从来就没有高出过一颗星星,也没有高出过一只鸟。她们没有翅膀,但是她们的心一直在飞翔。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么?
⑥每一棵树,都在努力地把自己的枝条向四周扩展,她们要向世界表明活着就是要活出自己的广度。
⑦每一棵树,都在把自己的根向地下扎,她们要向世界表明活着就是要活出自己的深度。
⑧如果你在意她们,她们就会告诉你活着的道理。如果你忽视她们,你将无法从她们身上得到任何真理或智慧。千年的古树不会告诉你,同样,一颗刚刚露芽的树苗也不会对你讲述这些道理。
⑨世界上所有的智慧都生长在大地,都和大地息息相关,而树正是大地上最隐忍奋发的民族。树懂得大地蕴含的一切善与恶,美丽与丑陋。树明白,大地是自己的母亲,是自己的刀,是自己的斧子。所以她要把自己的根交给大地,任由大地掠夺她的血与营养。她默默地忍受着,然而,却一刻也没有停止向天空表达自己挣脱的理想与愿望。
⑩一棵高大的树木,究竟要对大地承担多少?我们不知道,但是树知道。树什么也不说,但是,树却又把什么都告诉了我们。树告诉我们,活着要有自己的尊严,要承受必须的痛苦,时刻要知道自己活着的信仰。
不在苦痛中煎熬,就不会拥有坚实的翅膀。树说。
你可以遗忘一切,但是不要遗忘自己的愿望。树说。
一个不停延伸自己高度的生命,才能达到光辉的巅峰。树说。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你就会听懂一棵树告诉你的箴言。所以,每次当我路过一棵树,我都要轻轻地抚弄一下她的枝叶。
我们满怀虔诚,便可以听懂一棵树的声母与韵母。
9.文章的第①②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0.作者认为一棵树有哪些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的地方?请结合全文,分点列出。(5分)
11.请结合你的成长经历,谈一谈,从一棵树的生命轨迹中你所获得的人生启示。(6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这篇传记,完成12、13、14题。(15分)
徐志摩的烦恼结
①1922年前后,对于日后在诗坛上负有盛名的徐志摩来说,是一个痛苦的年代。其时,他正被“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处于种不可解脱的感情缠绕中。
②他是于1918年8月离开北京大学,转而到国外留学的。
③想当初,在他颇有实业家气度和才干的父亲徐申如先生教海影响下,聪慧有余而深沉不足的少年徐志摩也曾雄心勃勃,立志振兴实业,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他少年豪兴正浓,喜欢发议论,十四岁作论,纵谈唐朝时哥舒翰潼关之败的原因;十五岁后入杭州府中学,“聪明冠全班”,和他同学的郁达夫说,每次作文,他“总是分数得最多的一个”。想那时的生活,真是寸寸生光辉,少年陶醉在虹彩四射的梦里。
④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到美国克拉克大学后,徐志摩选择的专业是社会学。行前,他曾作《徐志摩启行赴美文》分送亲友,以表示自己此去要学古人万里觅封侯的雄心壮志。文章漂亮夸饰,是地地道道的“徐志摩风格”: “耻德业之不立,遑恤斯须之辛苦,悼邦国之殄瘁,敢恋晨昏之小节,刘子舞剑,良有以也。祖生(祖逖)击楫,岂徒然哉!”“摩少鄙,不知世界之大,感社会之恶流,几何不丧其所操,而入醉生梦死之途,此其自为悲怜不暇,故益自奋勉,将悃悃幅幅,致其忠诚……”
⑤文情跌宕,一波三折,就文章说,确属上品,无怪乎当时就脍炙人口,到处传咏。但太夸太露,就有失坚实。太热烈了往往是不能持久的。不见自然界中吗?最活跃的生命,瞬间便消灭,而永远沉默的东西才能保持永恒。
⑥初到美国时,徐志摩非常努力。他给自己规定了日程:“六时起身,七时朝会,晚唱国歌,十时半归寝,曰问勤学而外,运动跑步阅报。”完全是一个规矩学子剔励自重的样子。
⑦修完社会学课程,装满了一脑子的相对论、民约论,他又在美国按照规定的步骤学习银行学、经济学、政治学。徐申如先生舍得花大钱,把独子送出国外,是准备要儿子将来在金融界、政治界讨出身的。这期间的儿子也的确没有辜负期望,努力上进,学业优良,还如一切青年志士一样,关心政治,喜欢讨论各种政治学说,后来出了名,被人称作“鲍雪微克”(即布尔什维克)。
⑧两年后,雄心勃勃的徐志摩放弃博士学衔的诱惑,转而到了英国。直到此时,他的志趣仍很专一。到英国来,他是想入剑桥大学跟哲学家罗素学习。那时的留学界有一种风气,作兴各自抱一个外国名人做牌号。如胡适之于杜威,梁实秋之于白壁德。好像是一种荣耀。老师出名,学生也跟着叨光。可以相信,徐志摩并不全是出于这种念头。他对罗素,崇拜的成分更多,称之为“二十世纪的福禄泰尔”(即伏尔泰),他只想跟罗素“认真念一点书”。
⑨没有料想到,徐志摩被迎头浇了一瓢冷水。到英国后,罗素刚刚因为政治主张及私生活方面的原因,被剑桥大学除了名。这样,徐志摩想择师而学的计划也就落了空。
⑩要说,这也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但徐志摩像是遭到天大的打击似的。自怨自艾,颓伤、消沉、无聊,犹如一只渴望飞翔的鸟,猛地被折断了翅膀,匍匐在地上,望着无边无垠的长空,再也鼓不起劲头。
生活失去了追求,精神也就失去了平衡。经过一番周折,他在剑桥大学挂了一个学籍,但往日那种精进不懈的劲头再也没有了。他苦闷、寂寞,孤苦伶仃地漫步在康河(今译为剑河)两岸。美丽的夕阳、田畴,益增他惆怅、迷惘之情。太孤单了!孤单得心里发冷。他渴望慰藉、渴望温情,渴望心和肉体的贴近。
12.第④段中,作者引用徐志摩那篇“启行赴美”的文章,这对塑造传主形象有何作用?(4分)
13.徐志摩在出国留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苦恼”?请结合全文作简要陈述(5分)
14.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烦恼结”,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如果你遭遇徐志摩那些烦恼时会做怎样的选择。(6分)
三、作文部分(80分)
15.读下面删去了结尾的微型小说,从小说的内容、情节出发,展开想象,猜测后文,写出结尾,200字左右。(10分)
第二天,天刚亮
麦家是先扇了自己一记耳光后才迈进家门的。耳光响亮,一只蜷缩在窗台上的鸟被吓得扑腾着翅膀惊慌逃窜。星光下,麦家看到这只鸟刚刚斜飞向天空就坠落下来。这是一只受了伤的鸟。
麦家告诉我事情已经没戏时,孩子已经熟睡了。我们在灯下相对无言。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再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半夜,麦家从被窝里翻身坐起,蹑手蹑脚下了床,走出去,把门轻轻关上。我悄悄走到麦家跟前,看到他的头上一缕烟雾正在袅袅地升腾。麦家黯淡的眼睛闪过一现即逝的不安和愧疚。他踩灭烟头,跟我说起了白天的事情。
“没想到县委办的李阳主任会给我打电话。你知道的,这次县委办招秘书就是由他来定人。这次求职,我不抱任何希望,我一没背景,二没钱,虽然业余写作多年,发表了很多文章,但又有什么用?你看,前两次县民政局和广电局都想要我,但是等到最后,去上班的却是别人。朋友们都劝我,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可是你说我拿什么去送?工作十年,柴米油盐酱醋茶,身上衣裳口中食,红白喜事进修培训,我非但没有攒下一分钱,还欠了一屁股的债!
李阳在电话里说他要请我吃饭,地点定在米来登大酒店。他说,麦家你是块金子,是金子就应该用米县最好的酒店来体现你的身价。挂了电话,我高兴得连连尖叫。我到理发店剪了发,还咬咬牙从朋友那里借了500块钱买了一套西装。我来到米来登大酒店,一看到李阳,我离得老远就伸出了手,我要用紧紧的握手来感谢李阳的识才爱才!但是,李阳却对我伸出的手视而不见,他刚刚要和我握在一起的手突然折转了方向,拍在了我的肩上,拍得很重,拍得意味深长。之后,他转身和四五个跟我年纪相仿的人谈笑去了,从他们的谈话中,我知道了这几个春风满面的人也是县委办的候选秘书。原来李阳并不是只请我一个人。
“这时,一个手拎礼包的年轻人来了,我分明看到,那个人还没伸出手,李阳就把手迎向了他——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握完手,年轻人把礼包递给了李阳,李阳笑笑,把礼包递给了身旁的助手。这时我才发现,此位助手的手上、脚边全是礼包——鬼才知道包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我想,李阳也是跟那几个先我一步到达的人握手的,否则他们就不会笑得那么牛气冲天。但是,李阳就是不肯给我相同的礼遇,他把手拍在我的肩膀上,这哪里是在拍我的肩膀,简直是在打我的脸!
“奥秘就在这里,赴宴的人唯独我空手而来,所以李阳唯独不跟我握手。大家一一进了电梯赶往四楼的包厢,我假装上卫生间,然后逃出了酒店。我在大街上狂奔,感到自己的脸就像一块玻璃一样脆裂,身上的西装也布满了针头,刺得我有痛叫不出来……
“我边走边后悔,我能借到500块钱买西装,为什么不再借他三五万塞给李阳呢?我真笨,我真笨!我越想越生自己的气,走到门口时我狠狠地扇了自己一巴掌。如果不是你还开着门、亮着灯等我回来,我真想跑出米县,再也不回来了……”
“不要说了!”我抱紧麦家,泪水打湿了他的脸庞。
孩子醒了,大哭着喊妈妈。我牵着麦家的手回到卧室,他的手冰凉如一块结了霜的玻璃。
第二天,天刚亮——
16.请以“雨后的阳光”为题作文。要求:必须写成记叙文;必须以第一人称写出自己某时某地的观察、见闻和感悟;结构完整;书写规范;字数800以上。(70分)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A(意:猜疑)
2.D( “而”通“尔”,均为第二人称代词,你的。A.动词,去,往 /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人称代词,他的 / 指示代词,那;C.介词,替 / 介词,被)
3.B (①叙述张仪学成后游说诸侯之事,与“能屈能伸”无关;④是苏秦对张仪的评价;⑤苏秦舍人讲述自己的使命。)
4.D(“并很快攻下楚国的城池”为无中生有。)
5. (每错漏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共4分)
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
6.(1)起初(张仪)曾经和苏秦一起侍奉鬼谷先生,学习谋略,苏秦自己认为比不上张仪。(“事”: 侍奉,“术”: 谋略,权术,整体句意,各1分,共3分。)(2)凭借您的才能,竟然让自己困窘羞辱到这样的地步。(“以”:凭借,“乃”:竟然、却,整体句意各1分,共3分。)
(3)所以触怒您,派我暗地里提供给您金钱,(这)都是苏先生(苏君)的计谋。(“阴”:暗地里、私底下,判断句,整体句意,各1分。)
(4)那些男子啊没有个定准,在品德上三心二意。罔极、德、整体句意,各1分,共3分。)
(5)况且我和你在江边打鱼砍柴,把鱼虾、麋鹿当作好友。(“渔樵”:名词活用为动词,介词结构后置,“侣”“友”:名词意动用法,各1分,共3分。)
7(1)七言绝句,芳心(每空1分,共3分。)
(2)参考:元好问这首诗特别善于运用衬托、 对比等手法,为了表现海棠的品行品性,先写海棠树自身的特点:新绿重重之时,海棠花仍然花蕾深藏,然后,又写海棠花与其他花的不同:海棠花爱惜珍惜自己开花的过程,不会轻易展露“芳心”,任凭桃花李花如何风光,如何在在春风中嬉闹。(1空1分。)
(3)诗人通过春天时分几种花开放过程及情景的描绘,塑造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爱惜芳心”的海棠形象,以及轻易轻率的爱热闹爱出风头的桃李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海棠一般具备洁身自爱、内心纯洁的品性的肯定和赞美,也寄寓了作者甘于清静、稳重行事的处世态度。
8(1)奈何取之尽锱铢;(2)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舞幽壑之潜蛟;(4)渺沧海之一粟;(5)放浪形骸之外;(6)忆往昔峥嵘岁月稠;(7)淇水汤汤,渐车帷裳;(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9)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9.排比、设置悬念(1分,答到一个即可,提到“反复”亦可)。层层铺展,提醒人们要关注树的一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我”在读树的过程中获得种种人生感悟作铺垫。(两方面的作用,3分)
10.①具有不加修饰的美和最迷人的气质;②具有最坚强的性格;③有着自己的思想,能活出生命的高度、广度和深度;④隐忍奋发,却从未停止表达自己的理想与愿望⑤活着要有自己的尊严和信仰,要勇于承受痛苦。(答满三点即可满分。)
11.参考角度:①顺应自然,展示自我的生命风采;②具有追求生命高度、广度和深度的奋斗精神;③隐忍奋发,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④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人格操守。(不脱离文本2分,结合自身的经历,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4分。)
12.这能表现徐志摩想要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传主想效仿古代(南北朝)祖逖他们闻鸡起舞,收拾当时动乱的局面。同时也表现了他锋芒毕露的个性,这也与后文其烦恼形成映衬。(2分)引用这些内容,能直接增加传记作品的真实感并展示传主的才华。(2分)
13.①有雄心壮志,想振兴实业,却没有如愿。②才华横溢,雄论迭出,却没有得以施展。③有很好的口才,有雄厚的家庭资本,却没有在金融界或政治界成功。④想跟哲学大师罗素学习,大师却被除名。(答对一点2分 ,两点4分,三点5分。)
14. ①徐志摩成长时定位较准,“只想念一点书”,如果我们也能如此,烦恼就会少一些。(2分)②读书时,既要关心“窗外事”,又不能过多地将心事付诸“窗外”,罗素老师被除名与徐志摩无关,如果他能及时调整心情,他就不会自怨自艾,以至消沉颓废,导致烦恼之“结”解脱不了。(2分)③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要增强,不能轻易被打倒,而应该往前看,毕竟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等待着我们去,以此来打开“烦恼结”。(2分)
15.原作结尾:
床头的座机响了。电话是李阳打来的。我看到麦家握着话筒的手在颤抖,接着他的整个身子在颤抖。我心头一紧,抱住了麦家,我听到李阳说——
“……小麦,我没有怪你中途逃离晚宴。你走,说明你是一个有气节的人,县委办是个要害部门,我们要的就是你这样的人。县委办的秘书是领导的半边脸,我们希望这张脸干干净净!你做到了,不仅仅是外表,还有内心。知道我为什么不跟你握手吗?你是唯一一个不给我送礼的人。你和那几个年轻人不同,他们太工于心计,他们送给我的礼,宴会结束后我叫助手一一退还了他们,我拍你的肩膀其实是在暗示你已经是县委办的秘书啊……”
有一只鸟落到了卧室的窗台上,它的一只翅膀留着指甲大小的疤痕。我想,它的伤现在已无大碍,因为它清脆悦耳的鸣叫在告诉我,它已经能展翅起飞。
麦家告诉我,这是鸟正是昨晚他看见的那只。
16.作文(略)
【参考译文】
张仪是魏国人。起初曾经和苏秦一起侍奉鬼谷先生,学习谋略,苏秦自己认为比不上张仪。
张仪学习完了之后,在诸侯间进行游说。曾经跟随楚国的相国赴宴,后来楚国的相国丢失玉璧,门下的人猜疑是张仪,说:“张仪贫穷没有德行,一定是这人偷盗您的玉璧。”一起抓住张仪,打了几百下,张仪不承认,放了他。他的妻子说:“唉!你要是不读书游说,怎么受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说:“舌头在。”张仪说:“够了。”
苏秦劝说赵王之后得到相互约定结成合纵的盟约,然而担心秦攻打诸候,破坏了盟约之后失败,想想没有可以让秦重用的人了,于是派人悄悄知会张仪说:“您当初和苏秦交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前往拜访,来谋求达到您的愿望呢?”张仪因此到赵国去,向上要求拜见苏秦。苏秦于是告诫门下人不为他通报,又使他不能离开,这样过了好几天。后来接见他,让他坐在堂下,赐给仆人婢妾的食物。趁机几次责备他说:“凭借您的才能,竟然让自己困窘羞辱到这样地步。我实在不能说话而使你得到富贵,您不值得接纳。”拒绝他并离开了。张仪来,自己认为是苏秦的老朋友,求他提拔栽培,反而被他羞辱,很生气。想到诸侯没有可以侍奉的,惟独秦能使赵为难,于是就到秦国去了。
苏秦后来告诉他的舍人说:“张仪是天下贤士,我大概不如他。现在我幸而先被重用,但能掌握秦国权柄,只有张仪可以。然而贫穷,没有机会进入。我担心他喜欢小利而不成功,所以召见他羞辱他,来激发他的意志。您替我暗地里提供金钱给他。”于是对赵王说,拿出金钱车马,派人悄悄跟随张仪,和他同住一起,稍微接近他,给他车马金钱,他想要用的就给他,而不告诉他。张仪于是能够拜见秦惠王。
惠王任命他为客卿,和他商量讨伐诸侯。
苏秦的舍人于是告辞离开。张仪说:“依靠您才能够显达,刚要报答您的恩德,为什么要离开呢?”舍人说:“我不是了解您,了解您的是苏先生。苏先生担心秦攻打赵破坏从约,认为除了您没有人能够掌握秦的权柄,所以触怒您,派我暗地里提供给您金钱,都是苏先生的计谋。现在您已经被重用,请允许我回去报告。”张仪说:“哎呀,这些计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比不上苏先生英明啊!我又刚刚被重用,怎么可能图谋赵国呢?替我向苏先生致意,苏先生在的时候,张仪怎么敢说话。况且苏先生在,张仪怎么敢奢谈攻赵呢?”张仪做了秦的相国之后,发布文告告诉楚的相国说:“当初我跟从你赴宴,我没有偷盗你的玉璧,你打我。你好好守着你的国家,我就要偷走你的城!”
雨后的阳光(5篇)
1.雨,终于停了;太阳,终于出来了。
我随着太阳,走进雨后的自然。
到处能看见活动的人影,有夫妻带着小孩在公园玩的,有老伴相扶在路上走的,有情侣携手在林中漫步的,那是久雨骤停的江南,人们在自然中放飞久困的灵魂。
被雨水冲洗过的青山,格外明净,像是泪水洗过的良心。在阳光的照耀下,远处,烟雾袅袅,犹如仙境。走进丛林,那浓浓的氧分子、负离子直入你的胸肺,让你 免费享受这天然的氧吧,叫人心旷神怡!山间,时时有潺潺溪水,九曲连环,一路欢歌,当然也带着雨后的伤痕,略显浑浊。我在雨后的江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走进树林,心也随着阳光明亮起来。
自六月以来,江南一直被雨水浸泡,被雨水打击,江南是柔弱的,承受不起这样的持久的暴风骤雨。赣江水涨 了,像一条黄色的水龙,桀傲不逊,低洼的沼泽地,早已成一片汪洋。这些天,我能看到赣江大堤上的日日夜夜巡逻的干部群众,听到干部帮助转移灾民的消息。这些消息,就像一条纤绳,深深地勒进我的肩膀,我的心也随着阵阵淫雨,走过那片沼泽地。
我是随几个朋友出来的。因为共同兴趣,我们相约走到一起,虽然居住在同一小城,有的还是第一次相见。大家都很高兴,为这山,这水,更为这一抹久违的阳光。
我们走进的不仅仅是青山,亲近的也不仅仅是绿水,我们探访的也许是心灵。世上有一条路最难走,这条路不是攀越珠穆朗玛峰的天路,而是人的心灵之路。天路可以用勇气、用毅志、用体力来征服,但心路只能用真诚、用默契、用感悟来探访。心灵的对话,不受时空限制,千年相隔,万里之遥,我们照样神交庄子李白,探访雪莱泰戈尔。那种心灵的默契,就像是遥远天边的一缕缕阳光,照亮了我的精神世界。
物是类聚,人以群分。有时,我感觉到我的孤独,这并非周围 没有朋友。说真的,当今功利浮躁社会,那种属于心灵深处的朋友,那种可以与你深层次对话的朋友,很少很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我现 在明白鲁迅与瞿秋白之间的友谊,更理解鲍鹏山老师的父亲临终前的那声长叹,这就是孤独,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独。伯牙与子期之间那种高山流水般的琴音,能否传 承?我当然不会自比为先贤,我有自知之明,但人啊,总得有一种追求,尤其是心灵的追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索,寻觅;寻觅,求索,寻雨后阳光,索心灵之路。在这条路上,我将与谁同行?
2.
下班了,四周静下来了,愣愣地坐于屏前——梳理凌乱的思绪!
几日了,好像不记得了,冷冷地各干其事——僵持到何时才了?
曾经说过,家是我永恒的阳光!可这几天,阳光竟如此冰冷地刺痛着我……是,我渴望老公对我文字的欣赏,但从不苛求!只要能多一点理解宽容,少一些酸言冷语,就满足了!可是,为何他会对我不屑……其实,这一路风雨走来,我早已学会了适应自然,学会了调解心情,学会了看事情的另一面,甚至现在,我就相信我们很快会和好——不因妥协,不因忍让,只因生活,只因爱……于是,叹息一声,将空落落的心包裹起来,步入微雨,洗却烦恼……
五月的徐风夹着细细的雨丝,旋着暖暖的柔情拂面而来。有些凉意,却又润爽之极!移着缓步,行于熟悉的小路,纤雨轻柔地敲打我的情愫,微风动情地揽起我的裙裾。仰首间,树梢那抹鹅黄已渐葱茏,为新之绿的朝气蓬勃欣喜,又为绿之新的转瞬即逝惋惜,不禁喃喃低语:为何世间的美好,我们总不能长久地拥有?
跨进院中,孩子们三三两两说笑嬉闹聊得正开心,广播里温温存存《两只蝴蝶》唱得正深情,一种家的温暖在薄薄的雨雾里丝丝缕缕地回荡。远远的,一股浓浓的烧排骨味如调皮的孩子似的,蹦着、跳着奔向我已有些无味的感官,引得我不禁深深长嗅:好香啊!不知谁家又在改善呢!
推开门,香味径直拥面而来,我家的?奔向厨房,一锅的沸腾,一锅的欢笑,嘟着,冒着……忍不住捏了一小块塞进嘴里,嗯,酥酥软软、嫩嫩香香,味道不错!我闭上眼细细回味,回味风雨后的温暖,回味泪影后的感动!眼,不觉潮了;心,不觉软了……
“咳,干啥呢?”蓦地转身,只见老公几分嗔怒,几分自豪,又有几分不好意思地盯着我。悄悄抹去那两滴就要滚落的晶莹,我顺手擦擦油嘴,露莞尔一笑:“嘻嘻……老公的手艺超级棒嘛!吩咐吧,需要我做什么?”
“嗯,那就洗了小白菜,切了西红柿,拿出点粉丝、虾皮,备好料,我再做个汤!”老公见我笑了,面部表情松弛了,俨然一副大厨架势。我心里窃笑着,心也随之坦然:唉,这家伙,就是喜欢指挥我、命令我的感觉!那就让他满足吧,于是手一挥,大声说:“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这还差不多,好好干吧!”老公盈着笑意转身回房了……
我这孩子他爸,是个很实在的人,有些固执,也有些大男子主义,不善说好听的话哄我,(我可是做梦都想的)但他会用行动表示宽容,表现释怀,(亏得我是个善感之人,会从细微的行动中感知这平平常常的爱!)我又何必在意他的不理解呢?该为所拥有的这份实在的爱绽开微笑才是呢!
锅里的香味又扑鼻而来,凝视老公的身影,我心里涌起一阵暖潮!啊,久违了,香喷的土豆烧排骨!久违了,爱人的笑颜,雨后的阳光……
3.人生就如多变的天空一样,一会儿晴天,一会儿阴天,一会儿狂风暴雨,谁也没法猜测。而每个人也总不会每天都一帆风顺,总会有阴天的时候,也会有雷雨的时候。我们没法去改变它们,但我们却可以迎接它们,去面对它们。因为只有雨后的彩虹才会是最美丽的,也只有雨后的阳光才是最灿烂的。
暑假到了,为了锻炼自己的毅力,我决定去学跆拳道。我知道,要学好跆拳道,必须付出很多的毅力和努力。虽然偶尔偷懒,却也乐得自在。跆拳道中竞技我觉得是最难的。可是凭我的聪明才智,我很快就学会了横踢、前踢等脚法。
一天,我照常来上课。外面下着倾盆大雨,一声声的打雷声吓得周围的人都心惊胆战。但我并没有害怕,反而还沉醉在刚学好的横踢之中。正当我心满意足的时候,教练的一声“今天我们要学比较难的侧踢。”把我乐滋滋的思绪打断了。我心想:没关系,反正我一定能学会,我就不信自己不能攻破它。
应教练的要求,我走到栏杆边,一只脚提到腰上的高度,腿上还要加一块训练靶。本以为学侧踢很容易,结果一开始教练就让我们先练腿力。开始的时候,我没有觉得多辛苦。过了两分钟左右,小腿开始发麻,接着颤抖,屁股酸得不得了。我只好借助腰力死死地撑着。可越练我的腿就越酸。到教练说放下的时候,我的大腿已经不能动了。我又累又酸,那时候真的有股冲动不想练了。这时雨声渐渐地小了,过了不一会儿,太阳公公拍打着乌云,伸出头来了。雨后的阳光特别舒服,没有平时灼热的温度,有的是带着一点微风的温暖。我走到窗外,抬头望了望,一缕温暖的阳光穿过隐隐约约的树叶泼洒在我们的身上,心中不禁荡起了一丝莫名的涌动,之前的埋怨在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休息完之后,教练让我们再练习。这时的我已经没有再抱怨什么了,而是努力地去练习。就算再累再酸,我相信,只要熬过来,就一定能成功。经过几节课的练习,我终于能练好侧踢。
练好侧踢虽然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但只有我们努力练过了,才能真正学好。狂风暴雨虽然猛烈,可只有经过洗礼,不畏惧那些所谓的雷声,才能以好的心情去欣赏雨后的彩虹,才能愉悦地看到雨后的阳光。因为这时的阳光才是最美丽的。
4.
当鸟儿冲破笼子的鸣叫传向天空,希望便在呐喊:我要飞翔!
当狂风掀起大海的波浪卷向前方,信念便在张狂:我要奔跑!
当阳光经历暴雨的隐藏照耀大地,思念便在释放:我要归乡!
也许只有经历才明白其中的艰辛,也许只有体验才有真挚的感知。远离城市的喧闹,我的内心似乎也变得平静,甚至有些惆怅。或许这应该理解为我人生的另一份礼物吧,抑或是心灵的一次体验。
当火车徐徐地开动,当繁华的城市渐渐消失在视野,当离别的泪水滑过发丝,一切都变得充满想象却又平淡无奇。从未想过对朋友的思念是何等妙不可言,对家乡的向往是何等心切。回家,不知从何时已在我的内心种下了萌动,愈演愈烈。
当回家的希望一次次破灭,当一次次的承诺变成一种空谈,当所有无奈与焦虑充斥内心,泪水便无声地落下。心中的雨在平静中无声地下着,每一滴雨都凝聚 了不忍和无奈。或许这场雨已积蓄了很久,只是少了一些雨前的乌云。没有乌云的警示,雨只能收敛,或许等待着阴天的希望,让这场雨下得痛快!
也许生活在你所熟悉的这片土地上,你的那份思乡之情并不那么浓郁。然而,对于我这个异乡的女孩,回家,真的可以溶于血液,随着我的身体渗透于每一个细胞。而此时,回家变成了幻想,一切都如同泡影。
或许命运就是这么难以预料,它让你在无数次失望痛苦之后又给了你那么一丝希望,让你的心总是悬浮着。此时,我心中的那场雨开始变小。有时想到可能又 是一次失望,然而那无形的意识却让我不得不对回家充满幻想,尽管一天时间不算太长,而我的心却仿佛经历了几个轮回,已经躁动不安了。
现在,天晴了,雨停了,我的愿望实现了,阳光沐浴着我,我的心开始飞翔了。
5.要问我世界上最美好的是什么,我定会答道:“那是阳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愿意暖暖地让它浸入我的每一个细胞,感受它,欣赏它。人们常常会把“阳 光”一词和少年联系在一起,称之为“阳光少年”。我努力搜寻着我的记忆,终于,一张如阳光一样的灿烂笑脸渐渐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我明白了:你就是阳光少年!
一
你曾问我,为何大家要叫你“阳光少年”。我笑了,“照照镜子吧!”你说镜子里的你并没有什么特别,一张娃娃脸,很一般的学生头,不大不小的眼睛,脸 上还有几颗“小痘痘”,用现在的话说:“既不算酷,也不算帅。”对了,只是你笑起来的样子很有趣,一笑便忘乎所以,露出两颗大门牙,光用“灿烂”来形容你 的笑,似乎不够贴切,只是觉得你的笑容很纯,不含什么杂质。我想,世界上如此纯净的东西,除了你的笑,想必就是阳光吧!
真羡慕你那永远发自内心的笑,没有伪装和掩饰,你活得很自在,很快乐。我想,生活在你眼中,永远是阳光的,阳光少年的你有句“名言”:“只要有我的 地方,就一定会有阳光!”每当我闷闷不乐的时候,最好的秘方就是看见你那具有感染力的笑;你在课堂上对老师做滑稽的鬼脸;你在课后讲让人笑得人仰马翻的笑 话。快乐是可以传递和播散的,而你,欣然做阳光的使者。
二
很难想象,阳光少年也会有哭的时候。原本我认为,天生“乐天派”的你或许根本不知道忧愁为何物,但我错了,那天你趴在桌子上,哭得很伤心,一定有什 么事触动了你的心弦。原来这次期中考试,你考了第一,但这并不是真实的。你说老师为了确保第一在我们班上,在改卷子的时候让你把一个很大的错误改正,于 是,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你顺理成章地又一次拿了第一。当老师在班上“大肆”宣扬你的优秀与出色时,你说你的心在如刀割。我知道,从来你都看不起那些为了 分数而耍什么“雕虫小技”的人,你说活得坦然就问心无愧。看着你那认真的样子,我说:“还记得你在课堂上大胆地指出老师的错误令老师难堪,而后老师不给你 ‘好果子’吃吗?”你淡淡地笑,你当然不会忘记,你虽然因此吃了不少亏。有人说你不明事理,有人说你活得不真实,有人说你太不圆滑,也有人说你还不成熟。 你却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虽然有时阳光会被浓浓的乌云掩住,但那只是暂时的,当阳光一旦冲出乌云,它会向世人展示什么是光芒四射!
三
还记得你送给我的那句话: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一路上,想起这句话,心中就好像升起了一轮金色的太阳,我相信,只要心存希望,每天都会像阳光般灿烂。一路上,有你,有我,有阳光。做阳光的朋友,真好!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学情检测文科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2) ∵
∴
------------------------------------------10分
∵ ∴
∴ ∴.
即函数的值域为.-------------------------------------------14分
16、(本题满分14分)
(1)证明:因为是的中点,, 所以。
由底面,得,
又,即,
平面,所以 ,
平面,
。 ………… 7分
(2)由分别为的中点,得,且,
又,故,
由(1)得平面,又平面,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边形是直角梯形,
在中,,,
截面的面积。 …… 14分
(2) 直线的方程为
由得切点 …………………………10分
又∵P(4,4), ∴线段PD的中点为M(2,3)
又∵椭圆右焦点
又,∴线段PD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为 -2 …………………………14分
∵,∴线段PD的垂直平分线与椭圆有两个交点
即在椭圆上存在两个点Q,使△PDQ是以PD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16分
(或与过点M的椭圆右侧切线斜率比较说明)
当时,,此时的单调性如下表:
21世纪教育网
0 0
增 减 增[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分
综上:当时,在是增函数
当时,在,是增函数,
在是减函数…………………7分
20.(本小题满分16分)
解:(1)∵
∴ ……………………2分
∴是以为首项,p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因此,即 ……………………4分
(2)∵当时,,
由,得 ……………………6分21世纪教育网
∵
又∵
而
∴
即对满足题设的所有点在区域:内……………………8分
而对区域内的任一点,
取,
则,
即,使得,都是()中的点
综上可知,点构成的图形是如图所示的圆,其面积为 …………………10分
(3)∵
∴ …………………12分
…………………14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16分
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数学 (理科)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C B A C D A
1.【解析】1.由且得,选B;
2.【解析】集合,集合B为函数的定义域,所以,所以(1,2]。故选D
3【解析】解:故选C
4.【解析】解:,因此输出故选B
5.【解析】抛物线的焦点为(2,0),∴椭圆焦点在x轴上且半焦距为2,
∴,∴,∴椭圆的方程为 故选A。
6.【解析】设11时到12时的销售额为万元,依设有,选C
7. 【解析】从三视图可以看出该几何体是由一个球和一个圆柱组合而成的,其表面及为
故选D
8.【解析】【答案】A
解析:,可知函数所以函数为奇函数,同时,也是递增函数,注意到,所以同号,所以,选A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其中14~15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
9. 10.3 11.14 12.1 13.1 14. 15.
9.【解析】因为,所以得
10.【解析】由题意
11.?【解析】6人中选4人的方案种,没有女生的方案只有一种,所以满足要求的方案总数有14种。
12.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相关知识。由恒成立知,当时,
恒成立,∴;同理,∴以,b为坐标点
所形成的平面区域是一个正方形,所以面积为1.
13.【解析】依题意有 ,;,;
,;,.
故
14.【解析】曲线即,表示圆心在(1,0),半径等于1的圆,直线即直线,故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1。
15.【解析】设,则,由得。又
得
三、解答题:
16. (本小题满分12分)
解:(1)
3分
,
5分
7分
(2)(法一) ,及,
, 即(舍去)或 10分
故 12分
(法二) ,及,
. 7分
,
,
. 10分
故 12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解:(1)解法一:由题意知,的可能取值为0,1,2,3,且 …………1分
,,…………3分
,.…………5分
所以的分布列为
0 1 2 3
的数学期望为.…………7分
解法二:根据题设可知,,…………3分
因此的分布列为.…………5分
因为,所以.…………7分
(2)解法一:用表示“甲得2分乙得1分”这一事件,用表示“甲得3分乙得0分”这一事件,所以,且互斥,又…………8分
,…………10分
,…………11分
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得.…………12分
解法二:用表示“甲队得分”这一事件,用表示“乙队得分”这一事件,.
由于事件,为互斥事件,故有.
由题设可知,事件与独立,事件与独立,…………10分
因此
.…………12分
18(本小题满分14分)
解: (1)∵平面,,…1分
∵,…3分
…4分
又 ∴, ……5分
……6分
∴. ……7分
(2)由题知为在平面上的射影,
∵,平面,∴,
∴, …………8分
………9分
………10分
, ………12分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13分
∴当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最大值为. ……14分
说明:向量法酌情给分
19(本小题满分14分)
(1)解:由,得. ………2分
由于是正项数列,所以. …………3分
于是时,. ………5分
综上,数列的通项. …………………6分
(2)证明:由于. …………7分
则. …………9分
……11分
…………13分
. …………14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解:(1)(法1)设,因为点在圆上,
且点关于圆心的对称点为,
所以, …………1分
且圆的直径为.…………2分
由题意,动圆与轴相切,
所以,两边平方整理得:,
所以曲线的方程. ……………………………………6分
(法2)因为动圆过定点且与轴相切,所以动圆在轴上方,
连结,因为点关于圆心的对称点为,所以为圆的直径.
过点作轴,垂足为,过点作轴,垂足为(如图6-1).
在直角梯形中,,
即动点到定点的距离比到轴的距离1.…………………3分
又动点位于轴的上方(包括轴上),
所以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相等.
故动点的轨迹是以点为焦点,以直线为准线的抛物线.
所以曲线的方程. ……………6分
(2)①(法1)由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如图6-2.
设直线的斜率为(),则直线的斜率为. ………………7分
因为是曲线:上的点,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由,解得或,
所以点的坐标为,……………9分
以替换,得点的坐标为. ……………10分
所以直线的斜率为定值.………14分
(法2)因为是曲线:上的点,所以,.
又点、在曲线:上,所以可设,, ……7分
而直线,的倾斜角互补,
所以它们的斜率互为相反数,即,……9分
整理得.……10分 所以直线的斜率…11分
…13分 …14分为定值.………14分
21(本小题满分14分)
解:(1)由得,所以.……2分
由得,故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由得,故的单调递减区间是…………4分
(2)由可知是偶函数.
于是对任意成立等价于对任意成立.……5分
由得.
①当时,.
此时在上单调递增.故,符合题意.…6分
②当时,.
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单调递减 极小值 单调递增
由此可得,在上,.
依题意,,又.
综合①,②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9分
(3),……10分
,…11分
,,…,
由此得,………13分
故.…………14分
2013-2014学年广州市花都区圆玄中学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以下题目从4项答案中选出一项,每小题5分,共50分)
1. 若三点共线,m则的值为( )
A. B. C. D.
2. 已知集合A=, B=,则=( )
A.( 0 , 1 ) B. ( 0 ,) C.(, 1 ) D.
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其中正视图与左视图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
A. B. C. D.
4. 已知A(),B(),︱AB︱=5,m则 =( )
A. B. C.或 D.或
5.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 B. C. D.
6. 如图,ABCD-A1B1C1D1为正方体,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A.BD∥平面CB1D1 B.AC1⊥BD
C.AC1⊥平面CB1D1
D.异面直线AD与CB1所成的角为60°
7.已知,是平面,,是直线,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则.
②若,,∥,∥,则∥.
③如果、n是异面直线,那么相交.
④若,∥,且,则∥且∥.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3 B.2 C.1 D.0
8.设函数定义在实数集上,它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且当时,,则有( )
A. B.
C. D.
9.已知函数,若,令
,则( )
A. M>N>P B.N>M>P C.P>N>M D. M>P>N
10.设,函数,则使的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我国2000年底的人口总数为M,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p,到2010年底我国人口总数是 ;
12.已知点和则过点且与的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为 ;
13.为定义在区间的奇函数,它在区间上的图象为
如右图所示的一条线段,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14.如右图,在正方体中,点在侧面及边界上运动并保持⊥,在图中画出点的运动轨迹。21世纪教育网
三、解答题(共80分)
15.(本小题13分)已知的三个顶点是,,.
(1)求BC边的高所在直线方程; (2)求的面积S.
16.(本小题13分)如图,在长方体 中,,, 为的中点.
(1)求证:平面BEC;
(2)求三棱锥E-BCD的体积.
17. (本小题13分)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速度不得超过50千米/ 小时。已知汽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以元为单位)由可变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可变部分与速度v千米/小时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02;固定部分为50元/小时.
(1) 把全程运输成本y(元)表示为速度v(千米/时)的函数,并指出定义域;
(2)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汽车应以多大速度行驶?
18.(本小题13分)如右图,在棱长都等于1的三棱锥中,是上的一点,过F作平行于棱AB和棱CD的截面,分别交BC,AD,BD于E,G,H
(1) 证明截面EFGH是矩形;
(2)在的什么位置时,截面面积最大,说
明理由.
19.(本小题14分)设为实数,函数,
(1)当时,讨论的奇偶性;
(2)当时,求的最大值.
20. (本小题14分)二次函数满足,且,
(1)求的解析式;
(2)在区间上的图象恒在图象的上方,试确定实数的范围。
2013-2014学年广州市花都区圆玄中学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评分
1. 选择题答案栏(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21世纪教育网 9 10
答案 A B B C B D B B C B
二、填空题(12分)
11. M (1+p)10
12. x+4y-7=0 ,x=-1
13. 14.
三、解答题(58分)
15.(10分)
解:(1)设BC边的高所在直线为l,由题知1 ――――2分
则, ――――3分
又点在直线l上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 即 ――――4分
(2)BC所在直线方程为: 即 ――5分
点A(-1,4)到BC的距离 ――――7分
又 ――――8分
则 ――――10分
16.(12分)
解:(1)证明:侧面,
侧面,
∴ ―――2分
在中,,
则有,
∴,即, ――――4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又∵
∴平面. ―――-6分
(2) 侧面 且侧面,
∴ ――――8分
则 ――――9分
又∵平面
就是三棱锥E-BCD的高 -―――10分
则 ―――12分
17.(12分)
解:(1)依题意,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的时间为小时 ――――1分
全程运输成本y(元)与速度v(千米/时)的函数关系是:
, ――――5分
(2)令,
设 ――――6分
() 8分
由得,又得 且
∴ ――――10分
则在上单调递减 ――――11分
∴
答: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汽车应以50千米/ 时的速度行驶。―――12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8.(14分)
解:(1)证:∵AB∥平面EFGH,
平面ABC平面EFGH=EF
∴AB∥EF ――2分
同理AB∥GH
∴EF∥GH
同理EH∥CD∥FG ――4分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5分
取CD中点S,连接AS,BS
∵AC=AD,S是CD中点
∴AS⊥CD ――6分
同理 BS⊥CD
又∵ASBS=S
∴CD⊥平面ABS
∴CD⊥AB ――8分
又∵AB∥EF,FG∥CD
∴EF⊥CD
即 四边形EFGH是矩形 ――9分
(2) 设FG=, ――10分
由(1)知,又CD=AB=1
∴EF= ―-12分
则 ――――13分
∴当时,最大
即是的中点时,截面面积最大 ――――14分
19.(10分)
解:(1)当时,,
此时为奇函数。 ――――1分
当时,,,
由且,
此时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 ――――3分
(2) 当时,
∵时,为增函数,
∴时,. ―――4分
当时,
∵,
∴,其图象如图所示:
①当,即时,. ――――5分 21世纪教育网
②当,即时,―― 7分
③当,即时, ――9分
综上:当时,;
当时,;
当时,; ――――10分
20. 解:(1)由题设
∵ ∴ 又
∴
∴ ∴ ∴
∴
(2)当时,的图象恒在图象上方
∴ 时恒成立,即恒成立
令
时,
故只要即可,实数的范围
图1
正(主)视图
左(侧)视图
俯视图
D11
C1
B1
A11
P
C
B
A
D
C
H
G
E
F
D
B
A
D11
C1
B1
A11
P
C
B
A
D
S
C
H
G
E
F
D
B
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