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地理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中国的地理差异
◆典例精讲
例1:“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环境千差万别”,这里的“差别”,主要体现在( )
A.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差异
B.自然条件的差异
C.人文条件的差异
D.地理位置的差异
解析:正是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各地的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环境也不同,这也会影响到当地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
答案:A
例2:(六盘水中考)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地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是( )
①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1月0℃等温线 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⑤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有很大差异,具体见下表的难点提醒。
答案:C
◆释疑解难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 盆地、平原、高原、丘陵
1月平均气温 0℃以下 0℃以上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年降水量 400~800 mm 800 mm以上
干湿状况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河流流量 较小,季节变化大 丰富,季节变化小
河流含沙量 多 少
河流汛期 短 长
河流结冰期 冬季结冰 冬季不结冰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粮食作物 以小麦为主 以水稻为主
油料作物 以花生为主 以油菜为主
糖料作物 以甜菜为主 以甘蔗为主
耕作制度 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系 黄河水系(渭河) 长江水系(汉水)
1.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是( )
A.各区人民的生活习惯不同
B.各区的地形不同
C.各区的降水不同
D.各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
D
2.下列地理界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大体一致的是( )
①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②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⑤1月份0℃等温线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
D
3.俗话说:“四川人怕不辣,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这一俗语体现的是( )
A.服饰的地域差异
B.语言的地域差异
C.饮食的地域差异
D.运动的地域差异
C
4.(武汉中考)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淮南、淮北地形不同
B.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
C.淮南、淮北气候不同
D.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
C
5.春节期间,哈尔滨的小强乘火车回广州过年,沿途所见景观最不可信的是( )
C
6.胡杨林、骆驼刺等耐旱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 )
A.南方丘陵山地 B.青藏高原地区
C.东北平原地区 D.西北荒漠地区
7.既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又是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的山脉是( )
A.大兴安岭 B.阴山
C.贺兰山 D.冈底斯山
8.划分青藏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与降水 B.地理位置
C.地势与地形 D.人文因素
D
A
C
9.根据下面四首歌的歌词,判断该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
(1)珠穆朗玛,珠穆朗玛,你高耸在人心中,你屹立在蓝天下,你用爱的阳光,抚育格桑花,你把美的月光洒满喜马拉雅……_____________
(2)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梦是唯一行李。轻轻回来,不吵醒往事,就当我从来不曾远离……____________
(3)新疆是个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风光,富饶的花园结瓜果,肥沃的草原放牛羊……_____________
(4)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和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_____________
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10.关下右图中A、B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B.雨热同期,是A、B共同的气候特征
C.由于受秦岭阻碍,B地几乎不受寒潮影响
D.A地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B地以小麦为主
B
读图,完成11~12题。
11.比较图中①②③④地区,下列关于四地自然地理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区降水量比④地区多
B.冬季,④地区气温比③地区高
C.②地区地势比①地区低
D.③地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④地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12.下列关于四地人文地理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多种甘蔗,③地区多种甜菜
B.③地区多为旱地,④地区多为水田
C.②地区经济比④地区发达D.①②地区交通线比③④地区稀疏
D
D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重要界线不包括( )
A.黑河—腾冲线
B.秦岭—淮河线
C.青藏高原边缘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4.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区降水丰富,农业发达
B.乙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C.丙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D.丁地区雨热同期,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A
D
15.下列关于“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作为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南北地区的界线
B.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
C.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界线
D.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界线
D
16.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①②两区以______—______为分界线,该线大致与我国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此线以北的耕地以______为主,以南的耕地以_____为主。
(3)从农业生产类型来看,①②两区主要从事__________生产,③④两区主要从事__________生产。
(4)夏季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地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秦岭
淮河
800
旱地
水田
种植业
畜牧业
④青藏
海拔高、气温低
(5)下列关于自然景观的叙述,属于③区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D.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B(共5张PPT)
地理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五章过关自测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读图,回答1~2题。
1.如图中序号①代表的山脉是( )
A.阴山 B.秦岭 C.天山 D.燕山
2.气候正常年份,图中甲地1月份的平均气温应该接近( )
A.9℃ B.13℃ C.15℃ D.-2℃
B
D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3~8题。
3.甲、乙两区域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接近( )
A.400mm年降水量线
B.1月0℃等温线
C.人口地理分界线
D.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4.下列描述符合丙区域特征的是( )
A.瓜果满园,四季飘香 B.农田连片,麦浪翻滚
C.沟壑万千,梯田片片 D.雪域高原,人烟稀少
5.四大地理区域中,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是( )
A.甲、丙 B.甲、乙 C.乙、丁 D.丙、丁
B
D
B
6.有关丙、丁两地区的共同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干旱地区
B.夏季普遍高温
C.位于内陆地区
D.大气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
7.有关甲、乙两地区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气温年较差比甲小
B.乙年平均气温比甲高
C.春季,乙气温回升比甲早
D.秋季,乙降温比甲早
8.下列四大区域与农业主要部门相匹配的是( )
A.丁—畜牧业 B.乙—渔业
C.甲—林业 D.丙—种植业
C
D
A
9.我国南方地区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比较大,主要是为了( )
A.便于晾晒东西 B.便于雨水下泄
C.便于防寒保暖 D.便于通风散热
10.第19届杭州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份召开,生活于阿富汗的某运动员为此做了准备。他发现中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 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A.旱地、水田,同为平原、不同耕作
B.哈尔滨、三亚,同一季节,不同衣着
C.山顶、山麓,同一座山,不同景观
D.帕米尔高原、乌苏里江同一时刻,不同景象
B
D(共5张PPT)
地理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五章章末综述
考点一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差异
例1 (天水中考)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小于0℃
B.秦岭—淮河线以南年降水量小于800mm
C.秦岭—淮河线以北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D.秦岭—淮河线以南以牧区畜牧业为主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旱作水田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等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小于0℃,A正确;秦岭—淮河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mm,B错误;秦岭—淮河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C错误;秦岭—淮河线以南以农耕区畜牧业为主,D错误。故选A。
【答案】A
考点二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例2 (铁岭中考)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
(2)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往往成为地理差异的分界线。图中②地区和④地区的地理分界线中,甲是________。(填山脉)
(3)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差异。②地区耕地以____________为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④地区物产富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诗句“烈日炎炎水难觅,平沙万里无人烟”描述的是________地区的景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________地区的冬季景观。
【解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1)依据位置,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①西北地区,②北方地区,③青藏地区,④南方地区。(2)依据位置,图中甲是秦岭,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之一。(3)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4)四大地理区域景观各异,诗句“烈日炎炎水难觅,平沙万里无人烟”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象,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沙漠广布;“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北方地区的冬季景观,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降雪较多。
【答案】(1)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2)秦岭 (3)旱地 小麦 水稻 (4)西北 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