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地理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九、十章过关自测
1.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的“高”和“寒”特征无关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C
读图,回答2~4题。
2.关于图中铁路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铁路线跨越我国地势的第一、第二级阶梯
B.穿过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C.我国长度最长的铁路干线
D.铁路沿线雪山连绵,草原广阔
D
3.下列民居主要分布在图示地区的是( )
C
4.该地区常见的牲畜有( )
①藏绵羊 ②伊犁马 ③骆驼 ④牦牛 ⑤藏山羊 ⑥河曲马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B
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罕见的动植物,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 )
A.肥沃的冲积平原
B.山间盆地
C.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D.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D
6.该地区农作物单产量高的自然原因是( )
A.二氧化碳浓度高 B.气温高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降水量适中
C
读图,回答7~9题。
7.下列对上图所在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B.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C.孕育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D.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被誉为“中华水塔”
D
8.上图所在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野生动物锐减 ③虫鼠猖獗 ④河流污染 ⑤酸雨问题 ⑥草地沙化严重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⑤⑥
9.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意义重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
B.大量开发当地的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C.可以为当地的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D.可以实现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双发展
C
B
10.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河流名称。
A_____,B_____,C_______,D___________。
(2)青藏高原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雅鲁藏布江
地势高,雪山冰川广布,冰雪融水成为河流最初的水源
(3)青藏地区与我国其他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基本与我国地势第_________阶梯的界线吻合。
(4)关于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场资源不足,加上过度放牧,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方
B.长期种地不养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大幅度下降
C.暴雨集中,土质疏松,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气温低,牧草矮小,载畜能力低
D
一、二级
(5)藏族人民穿的藏袍可以适应当地( )
A.气候寒冷的特点
B.气候干旱的特点
C.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D.日照强烈的特点
C(共14张PPT)
地理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典例精讲
例1:(铁岭中考)为缩小我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西部地区投入,东、西部地区对口支援
B.扩大西部地区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
C.把大量人口向西部迁移,促进资源开发
D.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污染后治理
解析:为缩小我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可采取的措施是加大西部地区投入,东、西部地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水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不能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西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小,不能把大量人口向西部迁移;先污染后治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故选A。
答案:A
例2: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利用夏季高温的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
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众多的河湖发展淡水养殖
C.在西双版纳利用丰富的热量资源大量种植棉花
D.在山地迎风坡利用降水较多的优势大面积种植水稻
解析:本题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题中列举的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在西双版纳大面积种植棉花和在山地迎风坡大面积种植水稻都违背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新疆吐鲁番盆地位于温带,再加上干燥少雨,不可能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西双版纳为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潮湿,不适合大量种植棉花;山地迎风坡坡度大,不能开发种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众多的河湖发展淡水养殖,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答案:B
1.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全球(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2.(扶余中考)可持续发展必须结合国情,关于我国基本国情,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国力最强的国家
B.地大物博,人均资源丰富
C.地区差异明显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高
B
C
3.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B.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要
C.停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大量财富
D.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力量
B
4.下列关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②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④大力开垦陡坡、湿地、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5.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做负责任的大国,与此相关的是( )
A.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B.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开展中非合作论坛
B
6.某地区的铁矿和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以下关于该地区发展方向的说法比较合理的是( )
A.大量开采铁矿资源和煤炭资源,直接输往外地市场
B.引进资金和技术,兴建火力发电厂,建立钢铁工业部门
C.由于这些资源都是非可再生资源,应禁止开采
D.鼓励个人开采矿产资源,让部分人先富起来
B
7.为了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
①调整工业布局,将能耗高的传统工业向西部人口稀少的地区转移 ②调整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比例,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④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增强人们对酸雨的承受能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C
8.以下有关我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B.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C.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D
9.在“十五”计划期间,我国重点进行开发建设的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四大工程,被称为“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其中除南水北调工程外,共他三项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_工程。
(2)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于2006年7月建成通车。在青藏线上运行的旅客列车内开设氧吧或备有氧气瓶等设备,并提高行车速度,减少列车在高原上停留的时间,原因是_________。
(3)西电东送的中线、南线工程主要是把西部丰富的水电调往东部地区,西部水电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
高寒缺氧
西部地区地势崎岖,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大工程的建设,告诉我们在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必须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缓解能源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
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
要加强区域
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共10张PPT)
地理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九、十章章末综述
考点一 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
例1(柳州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如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
(1)该区域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
(2)该区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分布着一系列山脉,①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山脉。
(3)因地形的影响,该区域具有独特的________气候,是我国夏季________最低的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该区域________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4)据图分析,该区域充分利用分布广泛的高山草甸发展________业。
(5)该区域的聚落主要分布于地势较低的________地区,因为这里气温较高,水源充足,农业的基础条件较好。
【解析】(1)从图上来看,该区域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2)①山脉的名称是横断山脉,处于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上。(3)因地形的影响,该区域具有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该区域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拉萨被叫做“日光城”。(4)该区域充分利用分布广泛的高山草甸发展畜牧业。(5)该区域的聚落主要分布于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因为这里气温较高,水源充足,农业的基础条件较好。
【答案】(1)青藏 (2)横断 (3)高原山地 气温 光照 (4)畜牧 (5)河谷
考点二 青藏地区的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
例2 读青藏地区农牧业分布图和拉萨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的农业部门主要是________,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拉萨的气候特征,并说出其发展种植业的不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青藏高原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
(4)试分析青藏地区农作物高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地最具代表性的牲畜是牦牛,该牲畜毛厚而长,耐________能力强,体矮身健,善于________。牦牛浑身是宝,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读图可知,(1)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以草地为主;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2)拉萨为高山高原气候,全年温度偏低,热量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3)青藏高原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该地区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且风速较小、地形平坦等。(4)青藏地区太阳能丰富,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气温较低,生长期长。(5)青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牲畜是牦牛,该牲畜毛厚而长,耐寒能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牦牛浑身是宝,如牦牛奶可制酥油,毛皮可做皮衣、帐篷和绳索,骨可入药,牛粪可做燃料等。
【答案】(1)畜牧业 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2)全年温度偏低 热量不足 (3)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4)太阳能丰富,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气温较低,生长期长。 (5)寒 爬山负重 牦牛奶可制酥油,毛皮可做皮衣、帐篷和绳索,骨可入药,牛粪可做燃料等
考点三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例3 读青藏地区图,回答问题。
(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图中的______。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2)近年来,“三江”源头流量减少,有些支流出现干涸现象,其原因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谈谈开发青藏地区应注意哪些问题?(至少答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图中的③④⑤,分别代表澜沧江、长江、黄河。(2)近年来,“三江”源头流量减少,有些支流出现干涸现象,其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高山冰川融化消退;植物遭到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等。(3)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开发青藏地区应注意的问题是科学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案;合理开发本区的自然资源,实现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森林和草原植被,退耕还林、还牧,营造防护林,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等。
【答案】(1)C (2)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高山冰川融化消退;植物遭到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3)科学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案;合理开发本区的自然资源,实现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森林和草原植被,退耕还林、还牧,营造防护林,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