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习题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习题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20 19:51:43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地理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海陆分布
(1)比例:地球表面______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______。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
(2)特征:①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②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③海洋大多分布在_______,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大陆:地球上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
3.半岛:伸入海洋的陆地,其特点是三面临水,一面临陆。
4.岛屿:散布于海洋、湖泊或河流中的小块陆地的总称。
71%
29%
北半球
南半球
5.大洲:大洲是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的总称。世界上共有七个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6.海: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开。
7.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8.大洋:远离大陆的广阔水域,海洋的中心部分。全球共有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亚洲
太平洋
读南、北半球海陆百分比,完成第1题。
1.人们说地球是“水的行星”。运用图中数据可以算出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面积之比是( )
A.39∶61     B.19∶81     
C.29∶71     D.30∶70
C
2.下列大洲中,赤道穿过的是( )
A.欧洲 B.南极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D
3.读下图,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的大洲是( )
A.亚洲      B.南极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B
4.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
5.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C
D
6.关于下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半岛 B.海峡 C.岛屿 D.群岛
B
7.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8.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南半球陆地面积小
B.世界海洋面积占71%,且被陆地分割成大大小小的海和洋
C.被三大洋环抱的大洲是大洋洲
D.按东、西半球分,陆地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C
A
9.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10.下面关于海和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
B.大洋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把大洋与另一个大洋隔开
C.有的海与大洋之间仅以海峡相连
D.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D
B
11.下列关于大洲、大洋面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非洲的面积小于欧洲的面积 B.印度洋的面积大于大西洋的面积
C.太平洋的面积大于亚洲的面积 D.北美洲的面积小于南极洲的面积
12.有北回归线穿过的一组大洲是( )
A.亚洲、欧洲、北美洲 B.亚洲、非洲、大洋洲
C.亚洲、欧洲、南美洲 D.亚洲、非洲、北美洲
C
D
13.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有( )
①亚洲 ②欧洲 ③非洲 ④北美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A
14.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 )
A.地中海和黑海 B.地中海和大西洋
C.地中海和红海 D.太平洋和大西洋
15.下面大洋中,被五个大洲环抱的大洋组合是( )
A.太平洋和印度洋 B.太平洋和大西洋
C.大西洋和北冰洋 D.大西洋和印度洋
C
B
地球表面划分为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读部分大洲轮廓图(下图),回答16~17题。
16.①大洲与④大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乌拉尔山脉 D.巴拿马运河
17.③大洲没有濒临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D
A
18.关于大西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
B.西岸是南、北美洲,东岸是欧洲和非洲,轮廓呈“S”形
C.全部位于西半球
D.160°E穿过大西洋,故大西洋跨东、西半球
B
19.“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出发计划横穿大西洋到美国,想一想如果它改变目的地,到日本的东京,其最近的航线是( )
A.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日本
B.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日本
C.大西洋—非洲南端—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日本
D.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日本
B
20.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
A_____;B______;C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__;G_______。
(2)写出数字代表的大洋名称。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经线e________和经线f________。(均写出经度度数)
(4)E与F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运河。A与B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运河。
亚洲
非洲
欧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印度洋
北冰洋
大西洋
太平洋
20°W
160°E
巴拿马
苏伊士(共28张PPT)
地理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沧海桑田
(1)沧海桑田的含义: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沧海,沧海和桑田之间的相互演变,实际上就是指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相互演变,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__________。
(2)海陆变迁的原因:导致地球上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____________。其中,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只是在某个局部小范围地改变着地球的面貌。
海陆变迁
人类活动
2.大陆漂移说
(1)提出人:德国科学家_________。
(2)主要内容:魏格纳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海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主要证据:①非洲大陆西岸和南美洲大陆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以及各相邻大陆的边缘轮廓大致吻合。②大西洋两岸的许多生物都存在亲缘关系。③大西洋两岸的岩石、古老地层有许多相似性和连续性。④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海陆的分布状况至今还在发生着极其缓慢的变化。
魏格纳
3.板块构造学说
(1)提出时间及提出人:1968年法国科学家勒比逊等人。
(2)主要内容: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②全球大致划分为____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③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 的地带,地壳比较______。④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_____的地带。
(3)六大板块: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交界处常发生碰撞或张裂。
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稳定
活跃
交界
1.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说明( )
A.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B.地球面貌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C.是大陆漂移的结果
D.是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
D
2.下列海陆变迁不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是( )
A.大西洋的形成         
B.荷兰的围海造陆
C.珠穆朗玛峰的形成
D.红海的形成
B
3.下列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海陆变迁的是( )
A.喜马拉雅山隆起       
B.香港上天下海扩展城市建设用地
C.台湾海峡的出现
D.在太行山发现有海螺、海藻化石
B
4.下列不属于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
A.南美洲与非洲轮廓的吻合性
B.环太平洋沿岸多火山、地震
C.南美洲与非洲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海牛、鸵鸟在南美洲和非洲都有分布
B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 )
A.板块内部          
B.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C.大陆内部
D.陆地与海洋交界的地带
6.下列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
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美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B
D
7.关于六大板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陆板块并不全是陆地 B.亚欧板块并不与亚欧大陆重合
C.海洋板块并不全是海洋 D.美洲板块不包括南美洲
D
8.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的原因是( )
A.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地张裂
B.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地张裂
C.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不断地挤压印度洋板块
A
9.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的原因是( )
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地张裂
B.亚欧板块不断地挤压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地挤压
D.南极洲板块不断地挤压非洲板块
C
10.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两个岛屿——氹仔岛和路环岛现在已陆续相连成了一个岛,并且澳门国际机场完全建在海上,这说明( )
A.海平面的升降导致海陆变迁 B.人类活动导致海陆变迁
C.大陆漂移引起海陆变迁 D.板块运动引起海陆变迁
B
1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是( )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②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③相邻的板块往往向同一方向漂移 ④板块内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A
材料一:中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在我国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人们发现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材料三:为解决地狭人稠的矛盾,不少沿海城市采取了“下海”等措施扩展城市建设用地。
(1)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____。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曾经为______。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材料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说明________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5)人们在非洲的赤道地区发现了大陆冰川遗迹,请你解释在热带地区发现冰川遗迹的原因。
非洲大陆曾经位于高纬度地区,因为冰川形成于高纬地区,后来由于大陆的漂移运动到达赤道附近。 点拨:此题是对海陆变迁有关知识的考查,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面积的变化。
海洋
地壳的变动
陆地
海平面的升降
地球内力作用下的结果
人类的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
A.① B.② C.③
14.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15.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
A.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 B.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C.火山和地震 D.全球气候的变化
B
C
B
16.板块构造学说是当今世界最令人信服的全球构造理论,但有一些地球学家对这一学说提出了质疑。你认为最有可能的疑问是( )
A.地壳运动与山地的形成问题 B.板块的划分问题
C.地壳运动与矿产资源的分布问题 D.板块运动的驱动力问题
17.板块构造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是( )
A.日本多温泉 B.美国多飓风
C.印尼多地震 D.意大利多火山
D
B
18.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数字代表的板块名称。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2)据图判断,太平洋的面积在不断 (填“扩大”或“缩小”),大西洋的面积在不断 (填“扩大”或“缩小”)。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缩小
扩大
(3)六大板块中几乎完全为大洋板块的是____________板块,澳大利亚大陆位于________板块。(均填板块名称)
(4)板块与板块发生碰撞挤压会形成高大的山脉,如中尼边境的喜马拉雅山在不断升高是因为它们位于____板块与____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板块张裂则会形成大洋,有人预言,位于____板块上的东非大裂谷将成为新海洋。(均填数字)
太平洋
印度洋



(5)试用板块理论解释我国台湾和西南边疆地区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我国西南边疆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点拨:此题考查有关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六大板块的位置以及相对的运动是掌握的难点。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相对稳定,而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日本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 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读全球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日本多地震是因为处于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分别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20.依据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属于火山地震多发区的是( )
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B.澳大利亚
C.亚欧大陆内部地区 D.太平洋中心地区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