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课外阅读专题卷
(一)又见樱花
在我工作单位的楼下有很多樱花树,三五一丛或独自一株,没有任何规律地长在楼下的花坛中。
午后的阳光是那样的和煦,没有夏日的炎热与冬日的寒意。眼前的樱花就这样淡淡地开着,没有浓烈扑鼻的花香,也没有光艳夺目的花色,有的只是如云似锦的花簇,随风轻轻地摇曳,像极了少女们矜持的微笑。
最难忘的是乡下我家楼下的那株樱花树。树很老了,但枝繁叶茂,粗壮、高大。儿时的我总爱在春日中,待到无数璀璨的星辰挂上天空时淘气地A上枝干,惬意地半B半靠在树枝上。一阵微风C过,雪白的花瓣伴着风D着舞飞进了我永远的梦里……
后来,我上大学了,大学校园里也有两株樱花树,低矮得让人总是容易忽略。花期时花开得也不多,大抵就是那么几簇,在鲜花似锦的大学校园里的确算不得是一处赏春的风景。但每到夜晚,那些开着樱花的树下总会聚集一些学子,或读书或低声交流。
此时的我虽然站在樱花树下,但思绪已不在樱花树下了。
故乡和母校的那些樱花,它们也正开着吗?
1.请将下列四个动词分别填入文中的A、B、C、D处。
A.__________ B.__________C.__________ D._________
2.选择填空。
A.工作单位楼下的樱花B.故乡的樱花C.大学校园里的樱花
短文一共写了三个地方的樱花,其中作者最难忘的是______;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眼前的樱花”指的是______;尽管______算不得是一处赏春的风景,但是仍然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3.短文第5自然段中说“但思绪已不在樱花树下了”,请你想想,作者的思
绪在哪儿?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夜听九寨(节选)
沉石
九寨的夜很纯净,只有半弦清月挂在山尖。此时,泉击方盘的声音愈来愈响,贴近礁盘,俯身侧耳,一种神奇的声响穿过石盘,与喷发的水珠打在翠竹林里发出的珍珠散落般的音韵,形成了主声音与次声音的合奏共鸣,传递给夜空的是山的神圣,水的经典。我闭着眼睛在感悟:“水是有生命的!”
听说 金海湖是海拔最高的山脉之湖 山与水有洞洞相连的秘密 我指着海拔3300多米的山峰 问旅游局的老朋友甘巴
你真的要进洞 甘巴急了 就是白天进去都很困难
没有探险,哪来的收获!我决心已定。
走进山洞,寻找泉的源头。夜里的山格外单纯,泉的声音在洞间回旋,清脆、响亮,宛如从悬崖上滴下翡翠,颗颗沁人心脾。我屏住呼吸,透过洞内水珠闪烁的点点星光,聆听着来自泉水发出的响声,用心寻觅着那最天然的泉之声。
蓦然,我的头顶传来一阵水流的轰鸣,如千丈瀑布直泻而下,巨响震耳欲聋。我惊讶地仰望,却黑压压一片。
我们循着水声钻过一个个山洞,翻越一条条起伏的狭路,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脚是在沿着水系攀登,在洞的某一个磐(pán)凹处,总感觉到泛着泉眼的水流,静谥之中能听到泉的吟唱。“快来看,我的左侧是一道水线!”我大声嚷道。
水线在夜色中闪着一道道别致的亮丽,辉映着整个山洞。啊,找到了,是从高原飞流直下的瀑布,唱着歌从远古走来,声音如此的原始而年轻……
1.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作者在九寨的夜里听到了哪些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闭着眼睛在感悟:‘水是有生命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出作者为自己的新发现兴奋不已。
B.作者的兴奋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发现这条山洞中的泉水的人。
C.作者的兴奋不仅是因为新的发现,还因为他真实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5.作者抓住“听”来写九寨,重点描写了在山洞里的”听”,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烟台的海
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画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巨浪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因此,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晚上,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走出夏日的浪漫,烟台的海步入秋的高远。久居这座城市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从动态和声音两方面描写了烟台冬天的海。
B.“千万头”“数丈”“数百斤”等数量词充分表现了海水盛大的气势。
C.“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说明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呢喃细语”本指小声说话的声音,在文中具体指 。
3.冬、春、夏、秋四季,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为什么先写烟台“冬天”的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一)1.A.攀 B.躺 C.拂 D.跳
2.B A C
3.作者的思绪在故乡和母校。我体会到作者对故乡和母校的怀念之情。
(二)1.“ , , 。” , 。 “ ?” , “ 。”
2.作者在九寨的夜里听到了泉击石盘的声音,水珠打在翠竹林里发出的声音,山洞里泉的声音,瀑布轰鸣的声音等。
3.深夜中山泉流淌,共鸣和谐,仿佛泉水有灵魂与生命。作者这样写突出了泉水在九寨的地位,也能凸显九寨的神奇
4.B
5.作者走进山洞,就像走进了九寨的中心,能更好地触摸到水的神经,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这样就从一个新颖的角度更好地写出了九寨独特的美。
(三)1.C 2.海浪拍打堤岸的声音
3.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巨浪拍岸的景象蔚为壮观;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有轻盈之感,满载着收获的希望;夏天,凉爽、惬意,常常水平如镜,有浪漫之感;秋天,海水格外湛蓝,平添几分充实与忙碌。
4.在一年四季的海上奇观中,烟台冬天的海的景象尤为独特,堪称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具有代表性。先写烟台“冬天”的海,能使人在强烈的震撼中进入文章情境,细细品味不同季节的海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