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课内知识过关专题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课内知识过关专题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0 19:3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课内知识过关专题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季之美》一文中,作者在表现冬天早晨的美时,通过动静和色彩的对比,写出冬天早晨令人十分扫兴。
B.“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应该以平静舒缓的语气朗读。
C.《月迹》一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巴金,《鸟的天堂》也是他的作品。
D.“风一更,雪一更”,“一更”二字反复出现,突出了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杂错交替扑打着帐篷的境况。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中的两个“鸟的天堂”含义不同
B.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没有泛泛地描述每个季节的景色,而是抓住了每个季节里最美的 景色出现的时间,突出最美时间的最美之处
C.“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的“王孙”在诗中指贵族子弟
D.《月迹》一文的题目可以有多种理解:是月的变化轨迹,也是孩子们寻月寻美的足迹,还 可以理解为月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
3.《月迹》写中秋之夜兄弟姐妹团聚,在祖母的指引下共同赏月,作品基调温馨、融洽、积极、向上,下列诗句中哪一句的意境与它相似 (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二、积累填空。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___。诗中动静结合的
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继的《______________》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夜晚。“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这两句既描写了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渔歌子》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一首词,“__________________,
绿蓑衣,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的向往。
4.春天最美是________________。夏天最美是_________________。秋天最
美是________________。冬天最美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不可计数”在这里指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渐渐——( ) 似乎——( ) 颤动——( )
3.第1自然段作者从 、 、 三个方面入手,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来观察的。
4.你从画线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句应该读出 的语气。
6.第2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 )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 )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 )飞舞。即使是( )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 )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 )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叠词。这些叠词不仅强调了景物的特征,还增强了文章语言的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两个词语的顺序能相互调换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画 “__________”的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喜欢冬天早上寒冷的感觉,中午寒气渐退,难免扫兴。
B.作者很享受在凛冽的清晨手捧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种闲逸的心情,到中午炭化为白灰,难免扫兴。
C.熊熊的炭火为寒冷的冬晨营造了美的氛围,到中午时炭火消失,那独特的韵味也消失了,难免扫兴。
4.第二自然段说“明亮的月夜固然美”,下列诗句写夏天月夜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第四自然段说“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却没写怎么美,请你学习短文的写法,结合平的积累,用几句话写一写冬天落雪的早晨的景致。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D2.C3.D
二、1.唐 王维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2.枫桥夜泊 秋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3.唐 张志和 青箬笠 斜风细雨不须归 自由生活
4.黎明 夜晚 黄昏 早晨
三、(一)1.枝干多得数不清
2.慢慢 好像 抖动
3.树枝 树干 树根 由远到近
4.榕树十分茂盛,充满了生命力。
5.赞美(赞叹)
6.表达了作者对榕树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叠词。这些叠词不仅强调了景物的特征,还增强了文章语言的 韵律美_。
2.不能。因为“感动”是指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心旷神怡”是指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联系上下文可知,是大雁“比翼而飞”的美触动了“我”,而夜里的风声、虫鸣带给“我”的应是愉快的感觉。3.( A )4.( A )
5.落雪的早晨当然美。雪纷纷扬扬,像鹅毛一样,一直下着,下着,没有声音。路边的小汽车没多久全变成白色的了。那些早起锻炼的叔叔阿姨在雪地上踩出一个个深深的脚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