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课内知识过关专题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杏坛”泛指讲学之处,“梨园”是戏院或戏曲界的别称。
B.戏曲角色的四大行当为生、旦、净、丑。
C.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
D.“妙笔生花”和“笔走龙蛇”都是用来形容文笔好的词语。
2.古人常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3.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期吕不韦集合门客们编撰而成。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C.贝多芬,德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D.京剧艺术强调真实,道具不能虚拟。
4.《书戴嵩画牛》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权威就是权威,有名的画家画的画即使出了错,依然是无价的珍宝。
B.无论是谁出了错,我们都要立刻大胆地指出来。
C.一是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二是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
D.我们在收藏宝贝的时候,一定要收藏有价值的好东西。
二、判断题。
1.“伯牙善鼓琴”和“善哉”中的“善”字意思一样。 ( )
2.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战国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
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 )
3.苏轼诗文书画皆精。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戴嵩画牛》这篇文章是苏轼写的,文中的戴嵩是宋代的画家。( )
4.《京剧趣谈》中的“虚拟的马鞭”以鞭代马、以桨代船是京剧表演艺术中的常用表现手段,可以为演员的表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提供条件。( )
5、《兰亭集序》是我国唐朝时期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杰作,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_____________。
(3)读了《伯牙鼓琴》一文,我知道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用“__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4)微波粼粼的海面上,__________。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__的微云。
(5)《京剧趣谈》一文介绍了京剧中最有代表性的道具______,以及京剧中的一种表演动作_______。
四、课内阅读。
(一)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好书画: 一日曝书画:___________________
古人云: 处士笑而然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充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 )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B.(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D.(杜处士)不可改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月光曲(节选)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用“ ”画出联想的内容。
2.皮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分别是: 、 、 。
3.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能够创作出《月光曲》呢 请你从贝多芬的角度猜猜他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一、1.D2.B3.D4.C
二、1、( × ) 2、(×)3、( × ) 4、( √ )5、 ( × )
三、巍巍乎若太山 所宝以百数 知音 高山流水 霎时间洒满了银光一缕一缕轻纱似的 马鞭 亮相
四、(一)(1)爱好 晒 说 认为对
(2)BD
(3)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条大腿之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
(4)总结全文,指出文章的主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大家各有所长。
(二)、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2.明月初升 明月升高 风起浪涌
3.盲姑娘本身是看不见的,但贝多芬的精彩演奏,使盲姑娘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她仿佛也能看到这些景象
4.示例:贝多芬会想:一个生活贫困、双目失明的姑娘竟如此热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正是因为她,我才能创作出《月光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