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10 再塑生命的人
第三单元
关于“爱”的解释,对于一个视听建全的人来说,都不是一件易事。但是,纵观莎莉文老师一生对海伦的教育,不仅极其艺术地解释了爱,而且让海伦体验了爱,懂得了爱,(huànxǐng)了爱。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回忆记述说,当“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早开的紫萝兰送给莎莉文老师时,莎莉文老师立即予以感情的回报;当“我”不愿意接受别人亲吻的表达时,莎莉文老师则用胳膊轻轻地搂着“我”,并在“我”手上拼写出了“我爱海伦”几个字。由此进行着关于“爱”字的问答和(tàntǎo)。
(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① 应改为 . ② 应改为 .
(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huànxǐng) . ②(tàntǎo) .
1.(20-21·邢台太行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建
健
萝
罗
唤醒
探讨
解析:“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而广场上摆的是一串红,只有红色。不合语境。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至花期,河北柏乡汉牡丹园内的牡丹都会竞相绽放,真是美不胜收。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我们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D.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①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
②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③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④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⑤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A.②④③①⑤ B.②①④③⑤
C.③⑤④①② D.②①⑤③④
解析:通读语句,确认②是领起句,①承接②句中的“神情紧张”,④“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承接②句中的“在茫茫大雾中航行”,③写“我”的表现,最后⑤句“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紧承③句,由此分析,得出顺序:②①④③⑤。
3.(21-22·保定曲阳期中)下面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B
点拨:语句衔接连贯要做到的是:话题统一,语序合理,前后照应。这类题的做法是:①找起始句和总结句,②注意关联词,③串起句子。按照句子间的关系,揣摩逻辑关系,将一个一个的句子连起来,就可以完成答题。
4.阅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解析:这句话属于心理描写。
C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A.“杯”“水”都是名词。
B.“练习”“抓”“知道”都是动词。
C.“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一句属于神态描写。
D.“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一句属于动作描写。
解析:莎莉文老师通过让海伦亲自感受“水”的方式,让其领悟到了“水”的含义。
A.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事清晰有条理。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教导由
浅入深,海伦对世界的认识也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
B.莎莉文老师用打比方的方式教导海伦领悟到了“水”的含义。
C.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有良好的教学方法的好老师。
D.标题用“再塑生命”表达了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B
5.关于本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6.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你( )用心去钻研,( )会领会其中的真谛。生活是一片( )的原野,你不应该只想着花前散心,月下漫步,还要时刻准备着狂风横刮,暴雨如注。相信通过顽强的奋斗,你一定能在生活的原野上( )到幸福的花朵。
A.只有 才 壮阔 采摘
B.只有 才 广阔 采撷
C.只要 就 壮阔 采摘
D.只要 就 广阔 采撷
B
解析:根据句意可知,“用心去钻研”是“领会其中的真谛”的必要条件,故一二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前面条件不可转换,应用“只有……才……”这组关联词。“壮阔”意思是雄伟而壮观,“广阔”意思是广大宽阔,此处用来形容原野,应该用“广阔”。“采摘”指采收摘捡,“采撷”指摘取。“采撷”多用于富有诗意的书面语中,带有美好的感彩,而“采摘”的应用场合则宽泛得多,结合语境“幸福的花朵”,应选用“采撷”。
7.下列诗句的含意与海伦·凯勒的识字体验,最接近的是 (填序号)
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识字,小海伦总是把“杯”与“水”混为一谈。莎莉文老师让水在小海伦的手上流过,又在她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突然间,小海伦恍然大悟,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
解析:海伦·凯勒的识字体验是换了一种方式,便恍然大悟,豁然开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含意是: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能施展抱负,要不畏艰险,坚持自己的理想一路走下去。“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含意是:人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眼光长远;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高度决定眼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含意是:遭遇挫折,面临困境,以为无路可走了,却忽然发现新的天地,强调我们要对前途充满希望。综合以上对诗句的理解,可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与海伦·凯勒的识字体验最接近,故选(3)。
8.(2021·河北模拟)对下面的书法作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
B.秀美而不失骨力,流畅而又疾徐有致。
C.采用楷书书体,中正平稳,庄严大气。
D.气贯笔端,形神兼备,展现书者风范。
C
解析:作品采用的是行书书体。
9.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按要求改正。
《海伦·凯勒传》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在19个月大的时候,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宝贵的听力和视力。①因为她的声带没有受损,但因无法受其他感官的刺激,以至于她也不会说话。读完《海伦·凯勒传》,我被海伦·凯勒的精神感动,深深地喜欢上了她。她是那么执着、坚毅、顽强,因为看不见也听不见,她就拼命摸读盲文,手指头都摸出了血。她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②从海伦·凯勒身上,使我看到了她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理想的坚持。
(1)第①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
(2)第②句成分残缺,修改意见: 。
因为
解析:(1)“她的声带没有受损”与“无法受其他感官的刺激”两句话间是转折关系。(2)去掉“使”之后,主语就是“我”了,否则,句子没有主语。
虽然
删去“使”
(21-22·保定定州期中)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上 坡
王广军
①他的父亲在一个煤球厂做工,每天拉一辆板车挨家挨户地送煤球。马上就要高考了,父亲却累病了,他不得不回到家里。
②这天一早,母亲来到他屋里,几次欲言又止,但还是说了,你父亲感冒了,你就替他出一天工吧,有两户人家等着用煤球。他没有说话,心里感到一阵刺痛,起身去了厂里。
③他拉起板车,装上了1 000块煤球,又从老板那里问了用户的地址和姓名,就上了路。地点在邻村,也就五里多路,用不了半天就可以回来了。出村时,他始终低着头,担心会遇到村里的熟人。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
④出了村,他长出了一口气。这时才感觉拉板车有点费力,路上坑坑洼洼,他需十分小心才行,因为刚出厂的煤球不结实,如果颠一下,很容易破碎。父亲就是成年累月地干着这样的活儿,才挣出了自己的学费,他突然感到深深的愧疚。
⑤进了邻村,前面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坡,他犯起难来,自己能上去吗?万一上不去或者再倒回来,煤球岂不全部要摔坏吗?他在坡前停了下来,张望着,很想求助路人推一下,但又不认识他们,如果人家拒绝,该是多么难堪啊!
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有些焦急起来,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只能求人帮忙了。这时,从对面坡上走来一位上年纪的老人。他心头一阵欣喜,有年纪的人都很善良的,就求他吧。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⑦来人是他的初中老师!他清楚地记得,老师对他很好,在读初三时,他曾一度失去信心,连学都不想上了,正是老师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说,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
⑧他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已经来到了身边,尽管他低着头,肯定被老师认出了。但是,老师什么也没有问,只是说:“上吧,我帮你推。”他只好站起身,冲老师笑了一下,心底充满了感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板车的拉带挂在肩上,运足了力气。有老师帮忙,他心里有底了。
⑨上坡到一半的时候,他明显感到了吃力,每迈一步都很费劲,但他咬着牙,憋足了劲儿,一步步艰难地爬行。他想,幸亏有老师给推着,靠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上不去的。
⑩快到坡顶的时候,坡也陡了,都有些迈不动步了,甚至板车要停下来。就听老师喊,加油!用力!拉带深深陷进他的肩膀,豆粒大的汗珠子不停地落下,他又俯低了身子,咬了咬牙,终于把坡上去了。
上坡后,他先是喘了一阵子气,才稳下心神。然后,他感激地道谢:“谢谢老师!”老师很平静地对他说:“我根本没有帮你,是你自己拉上来的,我只是在车后跟着而已。”他吃惊地望着老师,老师冲他摊开双手。果然,老师的两只手上居然连一点煤灰也没有。
你能行,要相信自己!”老师对他说完这句话就走了。望着远去的背影,他反复咀嚼着老师的那句话,不由得泪眼蒙眬起来。
(选自《润·文摘》)
10.文章围绕拉煤展开叙述,根据文意,在空白处依次补充相应的内容。
母亲让儿子替父亲拉煤→① →老师主动“帮忙”→
② ,
11.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2)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
12.结合选文,分析标题“上坡”的含义。
13.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老师的形象。
14.生活中,你也曾得到老师的帮助或鼓励,请写出你的一次经历。(提示:不能抄选文语句)
10.文章围绕拉煤展开叙述,根据文意,在空白处依次补充相应的内容。
母亲让儿子替父亲拉煤→① →老师主动“帮忙”→
② ,
解析:根据题干找到答题段落。联系第⑤段“进了邻村,前面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坡,他犯起难来,自己能上去吗?万一上不去或者再倒回来,煤球岂不全部要摔坏吗?”可概括为:儿子拉煤时遇到一个坡;联系第 段“上坡后,他先是喘了一阵子气,才稳下心神。然后,他感激地道谢:‘谢谢老师!’老师很平静地对他说:‘我根本没有帮你,是你自己拉上来的,我只是在车后跟着而已。’”可概括为:是他自己拉煤上了坡。
儿子拉煤时遇到一个坡
原来是他自己拉煤上了坡
(1)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2)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
11.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答案示例:“猛地”是“忽然、突然”的意思,在这里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他”希望有人来帮忙,却又不希望这人是“他”的老师的矛盾(难堪、尴尬)心理。
解析:本题可从用词的角度分析。“猛地”有“忽然、突然”之意。联系第⑤⑥⑦段可知,“他”在上坡时想找人帮忙,内心急切,“猛地”表现出遇到老师时的不好意思,突然转身、蹲下,体现了动作之快,表现了“他”遇到老师时的难堪和不知所措。
(2)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
答案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内心的极度不自在和难堪。
解析:本题可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语句将“他人注视的感觉”比作“针刺的感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联系第②段“母亲来到他屋里,几次欲言又止,但还是说了,你父亲感冒了,你就替他出一天工吧,有两户人家等着用煤球”“出村时,他始终低着头,担心会遇到村里的熟人”可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儿子替父亲拉煤时担心被熟人看到而感到不自在和难堪的心理。
12.结合选文,分析标题“上坡”的含义。
解析:分析标题的含义要分析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表面含义:根据第②⑤ 段“母亲让他去帮父亲出工”“碰到上坡,他犯起难”“上坡后老师说是他自己拉上去的”可知,文题“上坡”是指儿子拉煤车上坡。深层含义:根据第⑨⑩ 段内容可知,“他”遇到上坡路,先是认为凭借自身的力量难以拉煤车上坡,在认为得到了老师的帮助后将车拉上了坡后,才发现是自己独立解决的问题,文题“上坡”是指,在遇到困难时,要相信自己,通过不懈的努力解决问题,走好人生的上坡路。
答案示例:表层含义:“他”拉车上坡。深层含义:要走好人生的上坡路,千万不要小看了自己的力量。只要相信自己,不懈努力和坚持,就会收获成功。
13.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老师的形象。
解析:根据第⑦段“来人是他的初中老师!……鼓励他说,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可知,在初中时老师经常关心他,鼓励他,所以文中的老师是有责任心的,是关爱学生的。根据第⑧段“老师什么也没有问,只是说:‘上吧,我帮你推。’”可知,老师要主动帮他推煤车,所以文中的老师是善良、善解人意的。根据第⑩ 段“就听老师喊,加油!用力!”“老师很平静地对他说:‘我根本没有帮你,是你自己拉上来的,我只是在车后跟着而已。’”“你能行,要相信自己”可知,老师鼓励他拉煤车上坡,最终让他克服了心理上的恐惧,成功上坡,所以文中的老师是一名讲究教育方法、懂得教育艺术的教育从业者。
答案示例:①老师善良且善解人意,从老师主动帮助他可以看出。②老师有责任心,关爱学生。从老师对“他”好,常鼓励“他”可以看出。③老师是一名讲究教育方法策略的教育工作者,从老师用独特的方法帮助“他”,使“他”顺利拉车上坡可以看出。
14.生活中,你也曾得到老师的帮助或鼓励,请写出你的一次经历。(提示:不能抄
选文语句)
答案示例:在一次考试中,我失利了。老师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次失败算什么?阳光总在风雨后。”听了老师的话,我重新振作了起来,继续投入到学习中。
15.(2021·保定模拟改编)阅读下列图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 教育部今日发布《关于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
誉徽标(LOGO)评选结果的公告》,山西省运城市博艺制版印刷学校李永华获采用奖。
材料二 为提升乡村教师职业荣誉感,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的浓厚氛围,
近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文,决定从今年起组织开展“乡村学校从教
30年教师荣誉证书”颁发工作。
(1)请写出该徽标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
(2)你认为这个荣誉徽标设计有何寓意?
(3)在教师节上,请你写一句赞颂老师的标语,用上至少一种修辞手法。
(1)请写出该徽标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
解析:可结合题干中的“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等提示语,再结合徽标上的几个图示来作答。
答案示例:该徽标将数字“30”与汉字“乡”巧妙融合,仿佛是一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及满载希望的乡村土地,整体图形用书法形式来表现,神似一个抽象的“师”字。
(2)你认为这个荣誉徽标设计有何寓意?
解析:应注意这个徽标整体上是一个“师”字,其中融入了数字“30”,再配以蜡烛的象征意义,揭示了乡村教师无私奉献、坚守乡村的优秀品质。
答案示例:寓意乡村教师坚守乡村、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满怀情感投入乡村教育事业。
(3)在教师节上,请你写一句赞颂老师的标语,用上至少一种修辞手法。
解析:建议使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中的一种,语言简洁,内容上突出教师的优秀品质,围绕“赞”字来拟写。
答案示例:遍栽桃李树,广育栋梁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