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 理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作答在试卷上。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监考老师收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4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2013年12月2 EI 1.时48分(北京时间),我国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飞越在甲地(0°,178°E)上空时,火箭和探测器实现成功分离。据此回答1~3题。
1.器箭分离时“嫦娥三号’’探测器飞越在
A.亚洲上空 B.南美洲上空 C.大西洋上空 D.太平洋上空
2.器箭分离时,甲地的区时为
A.1日21时48分 B.1日5时40分
C.2日5时48分 D.2日21时40分
3.图1中能反映此日后20天时全球昼长分布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2,回答4、5题。
4.图中风带为
A.东南信风带 B.中纬西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极地东风带
5.图中所示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读图3“东北三省降雪始期、终期和积雪厚度的分布’’,回答6~8题。
6.图中北极村
A.北邻俄罗斯 B.属于松花江流域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自转线速度比大连快
7.关于图中降雪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初日期由北向南越来越晚 B.最终日期由北向南越来越晚
C.最初日期由东到西越来越晚 D.最终日期由西向东越来越早
8.图中积雪厚度最大值出现在延吉,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低 B.邻近冬季风源地 C.受地形影响 D.有洋流流经
读图4“2013年11月9日12时近地面气(hpa)分布图’’,回答9~11题。
9.关于图中等压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 ②陆地为低压,海洋为高压
③南部等压线稀疏,北部等压线稠密 ④南部等压线稠密,北部等压线稀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此时,关于图中天气的正确叙述是
A.北京比东京气温低,气压高 B.青藏高原地区风力强,天气晴朗
C.印度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南风 D.海南岛西部出现狂风暴雨
11.图中甲天气系统途经菲律宾时,给当地带来的灾害是
A.海啸 B.洪涝 C.冻害 D.火灾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读图5“北京热岛强度四季平均日变化示意图’’,回答1 2~14题。
12.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夏季一天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是
A.6:00--8:00 B.10:00--12:00
C.12:00--16:00 D.22:00--4.:00
14.减弱北京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①增加绿化面积②机动车限行③冬季利用地热采暖④道路铺设渗水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图6,回答15~1 7题。
15.图中临南海的城市有
A.⑤⑦⑨ B.④⑦⑧
C.⑤⑥⑧ D.⑦⑧⑨
16.图示大部分城市年降水量在
A..200~400毫米 B.400~800毫米
C.800-~1600毫米 D.2000毫米以上
17.城市② .
A.属于珠江流域 B.位于第二级阶梯
C.有京广铁路经过 D.冬季气温在0℃以下
2012年11月18日,被称为“中国环球航行第一人’’的
郭川,从青岛出发,驾驶无动力帆船,历经138天不间断的航行,于2013年4月5 El成功返
回青岛。读图7,回答18~20题。
18.假如郭川在④地附近海域投放一漂流瓶,该漂流瓶可能最先到达
A.⑤地海域 B.②地沿岸
C.⑥地海域 D.①地沿岸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气候深受地形影响 B.②③两地均位于沿海,降水丰沛
C.①④两地纬度不同,气候类型不同 D.②④两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
20.青岛(36°04′N,120°21′E)、合恩角(55°59′S,67°1 6′W)、好望角(34°21′S,18°30′E)三地典型植被景观分别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1.图中①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横断山区 C.昆仑山脉 D.祁连山脉
22.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地壳断裂上升为主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壳断裂下沉为主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地壳抬升运动为主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地壳下沉运动为主
23.成都平原年太阳总辐射量小于青藏高原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云量多 B.地势高,空气稀薄
C.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读图9,回答24、25题。
24.图中
A.①处为向斜
B.②处断裂上升
C.③处为火山
D.④处断裂下沉
25.图中地区依次经历的地质作用是
A.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侵
蚀作用
B.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侵人、侵
蚀作用
C.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侵蚀作用
D.岩浆侵人、地壳运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图10为我国2005~2034年分年龄段(0~
15岁、16~59岁和60岁以上)人口结构趋势
图,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不同年龄段。读图,回
答26~28题。
26.到2034年,我国0~15岁和60岁以上人口
比重将分别达到约
A.58% 22% B.1 9% 22%
C.22% 19% D.1 9% 58%
27.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B.劳动力不足
C.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D.人口老龄化
28.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我国逐步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一政策的实施可能使
A.人口死亡率较目前更高 B.国家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增大
C.0~15岁人口比重上升 D.人口向国外进行大规模迁移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该区是根据我国法律在上海划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面积约28.78平方公里,用于专营境外加工与对外贸易。读图11,回答29----31题 。
29.上海自由贸易区分布在
A.城市道路附近 B.快速公路交汇处 C.沿江沿海地区 D.城市中心区
30.上海设立我国第一个自贸区的原因有
①对外开放程度高,外向型经济特色显著②矿产资源丰富,工业比较发达
③海上交通便利,便于货物运输 ④区位条件优越,经济辐射腹地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上海建立自贸区将使上海市 。
①就业岗位增加②城市功能分区变化③人口外迁
④吸引相关企业集聚⑤城市等级提升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读图12,回答32~34题。
32.与乙国相比,甲国河流
①径流量大 ②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③结冰期长④支流众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3.乙国生产的主要粮食为
A.稻米、玉米 B.稻米、小麦 C.小麦、玉米 D.小麦、青稞
34.甲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机械化程度高B.水利工程量大
C.生产规模大D.单位面积产量低
读表1,回答35~37题。
35.表中湿地面积缩减量最多、比例最大的是
A.新疆湿地 B.滨海湿地 C.玛曲湿地
36.调查并估算湿地面积的变化,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RS和GPS B.GPS和RS C.RS和GIS
37.湿地面积减少带来的危害有 ’
D.三江平原湿地
D.GPS和GIS
①地下水位上升②扩大水污染范围 ③涵养水源能力降低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图13,回答38—40题。
38.东南亚
A.属于发达地区 B.人口稀疏 C.草原广阔 D.多地质灾害
39.西亚地区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主要目的是
A.抵御严寒 B.增加安全性 C.隔绝外界热量 . D.反射太阳光
40.图中两区域民居显著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宗教 B.气候 C.河流 D.地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4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说出图中太行山脉的地理意义。(3分)
(2)分析黄河对图示地区地表形态的塑造。(6分)
2013年11月,环保部跟踪统计的全国7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显示,雾霾较严重的前十名城市均位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3)试分析京津冀地区11月雾霾严重的主要原因。(6分)
42.陕西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 6分)
(1)描述图中甲地的气候特征。(4分)
(2)说出图中乙、丙两地农业发展方向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2012年4月韩国三星电子以70亿美元投资的存储芯片项目落户西安高新区。
(3)简述该项目对西安社会经济的影响。(3分) /
“山坡退耕还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是黄土高原地区一种治理开发模式。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具体分析该治理开发模式的优势。(3分)
43.阅读图文
(1)描述图中交通运输方式分布特点。(5分)
(2)评价图示区域水能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6分)
攀枝花市钒、钛蕴藏量分别占全国的63%和93%。2010年启动了钒钛产业园规划,计划打造成为中国和世界的钒钛之都。
(3)分析该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4分)
44.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3日至13日出访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四国。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据图描述中亚地区的地理位置。(3分)
(2)说出中亚地区两种主要的水体类型,并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5分)
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横穿哈全境,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总长3088公里(中国境内27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5000万吨。
(3)简述中哈石油管道开通对我国能源利用的主要意义。(6分)
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B
C
A
A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A
D
C
C
D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A
A
B
B
D
C
C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C
C
B
B
C
B
D
C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41.本题满分共15分。
( 1)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界线;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行政分界线。(3分)
(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使地表千沟万壑(沟壑纵横);黄河流出黄土高原后,地势变得平缓,流速变慢,以搬运、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比较平缓)。(6分)
( 3)自然原因:降水少;高压控制;风力小;地形阻挡冬季风;大气稳定(逆温),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说出其中3点给3分)。人为原因:城市数量多,人口密集,冬季取暖燃煤多,烟尘排放量大;工业排放大量废气;汽车排放尾气。(3分)。
42. 本题满分共16分。
(1)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丰富(800mm以上);冬季气温在0℃以上。(4分)
(2)乙地为商品粮基地,丙地为苹果基地(2分)。乙地为谷地,地形平坦(1分);灌溉水源充足(1分);适宜发展种植业。丙地为高原,地形起伏大(1分);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1分);适宜发展林果业。
(3)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3分)
(4)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土地优势,丰富了农业产品种类,提高了经济效益; 覆膜建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 还草、修建梯田、筑坝蓄水等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局部小环境。(3分)
43.本题满分共15分。
(1)东、南部密集(1分);交通运输方式多样,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1分);交通线呈网状分布(1分)。西、北部稀疏(1分);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主要为公路运输(1分)。
(2)优势条件:河流较多(2分);位于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2分);地势起伏大,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分)。
(3)钒钛等矿产资源丰富;接近水电站能源丰富;靠近河流,水源近,方便工业用水;距离铁路、公路近,交通便利。(4分)
44.本题满分共14分。
(1)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中部,距离海洋远;邻国多(东临中国、南邻阿富汗等)。(3分)
(2)河流水(1分),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 (1分)
河流为农业发展提供宝贵的灌溉水源,在河流流经地区灌溉农业比较发达(2分)。
湖泊水可发展渔业或冰雪融水为东部地区发展山地畜牧业提供水源(1分)。
(3)促进经济发展,缓解能源紧张;能源进口多元化,保证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6分)
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B
C
A
A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A
D
C
C
D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A
A
B
B
D
C
C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C
C
B
B
C
B
D
C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41.本题满分共15分。
( 1)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界线;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行政分界线。(3分)
(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使地表千沟万壑(沟壑纵横);黄河流出黄土高原后,地势变得平缓,流速变慢,以搬运、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比较平缓)。(6分)
( 3)自然原因:降水少;高压控制;风力小;地形阻挡冬季风;大气稳定(逆温),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说出其中3点给3分)。人为原因:城市数量多,人口密集,冬季取暖燃煤多,烟尘排放量大;工业排放大量废气;汽车排放尾气。(3分)。
42. 本题满分共16分。
(1)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丰富(800mm以上);冬季气温在0℃以上。(4分)
(2)乙地为商品粮基地,丙地为苹果基地(2分)。乙地为谷地,地形平坦(1分);灌溉水源充足(1分);适宜发展种植业。丙地为高原,地形起伏大(1分);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1分);适宜发展林果业。
(3)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3分)
(4)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土地优势,丰富了农业产品种类,提高了经济效益; 覆膜建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 还草、修建梯田、筑坝蓄水等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局部小环境。(3分)
43.本题满分共15分。
(1)东、南部密集(1分);交通运输方式多样,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1分);交通线呈网状分布(1分)。西、北部稀疏(1分);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主要为公路运输(1分)。
(2)优势条件:河流较多(2分);位于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2分);地势起伏大,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分)。
(3)钒钛等矿产资源丰富;接近水电站能源丰富;靠近河流,水源近,方便工业用水;距离铁路、公路近,交通便利。(4分)
44.本题满分共14分。
(1)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中部,距离海洋远;邻国多(东临中国、南邻阿富汗等)。(3分)
(2)河流水(1分),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 (1分)
河流为农业发展提供宝贵的灌溉水源,在河流流经地区灌溉农业比较发达(2分)。
湖泊水可发展渔业或冰雪融水为东部地区发展山地畜牧业提供水源(1分)。
(3)促进经济发展,缓解能源紧张;能源进口多元化,保证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