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抽测试题 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柳州市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抽测试题 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1-18 21:2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柳州市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抽测试题
历 史
(全卷满分l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框(每题2分,共40分)
1.“生活在距今70万年前,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
3.右图是某远古居民住房复原图,居住在这里的远古居民是
A.元谋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大汶Vl原始居民
4.中华文明的创造者,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 B.炎帝 C.尧 D.舜
5.开学了,同学们各自进行自我介绍,甲说:“我姓张”,乙说:“我姓李”,丙却调皮的说:“我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你知道丙同学
A.姓唐 B.姓秦 C.姓夏 D.姓周
6.神话故事《封神榜》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这里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武王伐纣 B.盘庚迁都 C.商汤灭夏 D.黄帝大败蚩尤
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8.“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指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9.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时期
10.孑L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首。下列属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有巧玲珑
①主张相互爱护,反对暴政 ②认为“民为贵,君为轻” ③主张因材施教 ④提倡节俭⑤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④
11.粽子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必备的风味食品。端午节的设置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密切相关
A.张骞 B.司马迁 C.孔子 D.屈原
12.“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是
A.夏启 B.秦始皇 C.项羽 D.刘邦
1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生在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
14.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l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
A.甲骨文 B.小篆 C.帛书 D.金文
15.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我国出现了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下列各项措施与之有关的是
①实行分封制②颁布“推恩令”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组织反击匈奴的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右图是汉武帝开庭议事的场景,其中的一个奏折,所用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携书不方便现象得到了改变,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一人物作出的重大贡献
A.蔡伦 B.张衡 C.华佗 D.张仲景
17.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为之题词: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后汉书》
18.中国古代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东汉末年曹操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社会相对安定 ③自然条件好 ④北魏孝文帝改革 ⑤南方生产力先进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贾思勰 B.郦道元 C.祖冲之 D.顾恺之
二、史实配对(共15分)
21彳艮多成语都来自我国古代历史故事,语言简洁,寓意深刻。你知道下列成语与哪些历史
事件相关 用线条将它们连接起来。
揭竿而起 项羽兵败垓下
破釜沉舟 淝水之战
约法三章 陈胜、吴广起义
四面楚歌 巨鹿之战
草木皆兵 刘邦人咸阳,收揽民心
三、读图辨史:(共15分)
22.仔细读图,请回答:
(1)丝绸之路的起点(图中①)在什么地方 (3分)
(2)两次出使西域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7(3分)
(3)西域(图中③)是今天是什么地区 西汉政府为加强该地区的管理,在这里设置了什么机构7(6分)
(4)“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意义 (3分)
四、材料阅读:(23题1 4分,24题1 6分。共30分)
23.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他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他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分别指的是谁 他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时代7(8分)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2分)
(3)两位治水专家有哪些宝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分)
24.材料一:及秦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E vX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 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6分)
(2)材料二中的“皇帝”是谁 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分)
(3)改革或变法代表了“百家争鸣”中哪一家的思想观点 这一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是谁 (4分)
(4)成功的改革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2分)
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参考答案(历史)☆
一、史实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A C A B B B A D B C B D A B C A C
二、史实配对(每对连线3分,共15分)
21. 揭竿而起 项羽兵败垓下
破釜沉舟 淝水之战
约法三章 陈胜、吴广起义
四面楚歌 巨鹿之战
草木皆兵 刘邦入咸阳,收揽民心
三、读图辨史:(每点3分,共15分)
22.(1)长安(或今陕西西安)(2)张骞(3)今新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
(4)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四、史料阅读(共30分)
23.(1)材料一指大禹;材料二指李冰(4分)
大禹:夏朝(或远古时期)。李冰(战国时期)(4分)
(2)都江堰(2分)
(3)克己奉公、为民服务的精神等的精神;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其他意思相同皆可)(每点2分,共4分)。
24.(1)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6分)
(2)北魏孝文帝;(2分)目的:为了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2分)
(3)法家;韩非(4分)
(4)改革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