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1、了解经互会的建立过程和影响。
2、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及影响;认识东欧剧变的表现。
3、理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
4、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联系。
学习目标
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力量逐渐壮大
社会主义阵营
东欧八国: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
亚洲六国:
拉美一国:
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
古巴
二战前后,世界各地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经互会(经济互助委员会)
(2)时间:
1949年
(3)国家:
苏联+东欧七国
经互会
马歇尔计划
(4)目的:
适应冷战需要,应对马歇尔计划。
莫洛托夫
(1)背景:
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2)政治:
实质:
建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1947年,苏联坚持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苏联代表日丹诺夫提出世界已经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苏联通过情报局控制东欧各国,要求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权性质与苏联统一。苏联还在东欧各国进行了无情的大清洗,将包括共产党著名领导人在内的几十万人清除出党,以保证苏联政治路线和外交政策的执行。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杜鲁门主义(1947年)
时间:
1947年
苏共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全方位社会主义改造。
冷战
马歇尔计划
北约组织
杜鲁门主义
(1947年)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
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
华约组织
(1955年)
经济
军事
政治
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中苏关系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交;
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国内掀起学习苏联的热潮;
1953—1957年,在中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中国156个项目。
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访问苏联
材料:(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悬殊。1926到1940年,苏联重工业年均增速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为1.5%。1949年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买不到一双皮鞋,到1953年一个人才有0.4平米的住房。
——《苏联国民经济》
根据材料指出,苏联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以及存在什么问题?
重工业发达
农业、轻工业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根源
改革
参加斯大林追悼会的人们
——他接手的是一个犁耕手种的、落后的俄国,而留下的却是装备有原子武器的苏联!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患脑溢血逝世,终年74岁
留下了世界一流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
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关于苏联的改革,有人是这么评价的: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为什么他们的改革会被这么评价?阅读P84---85,以表格方式归纳三人的改革。
苏联模式的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
①政治上: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②经济上: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2)结果: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并存在严重的偏差。
赫鲁晓夫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
经济上:
发动垦荒运动;
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农
业
依然是计划经济
结果: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改革重点:农业
勃列日涅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时代(1964-1982)
措施: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改革失败原因?影响?
常规武器力量
战略核武器
美苏军力对比
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是,苏联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人、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原因: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跛脚的巨人
影响: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材料一: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占国民生产的40% ……
材料二:“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火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但其汽车却缺乏足够动力,故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人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985-1991)
社会总产值增长速度1976到1980平均速度为4.2%,1981到1985为3.6%。
背景:苏联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a、首先进行经济改革;
b、后又进行政治改革。
政治上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以议会制度取代苏维埃制度。倡导“公开性”(揭露苏联共产党历史的阴暗面)和“政治多元化”。
戈尔巴乔夫
苏联的国民经济从1989年起开始负增长,1990年比1989年下降4%,1991年比1990年又下降5%。
相关史料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内容
改革措施
经济
政治
思想
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1990年3月召开会议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在“公开性”、“民主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社会日益动荡。新成立的非正式组织有6万多个……党内思想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历史,反对列宁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戈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
54岁的戈尔巴乔夫当选总书记
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
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2)结果
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加剧。
评价:戈尔巴乔夫改革虽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但是脱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1.背景:
②80年代末: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全盘否定自身的历史
①60年代:政治、经济出现严重问题,改革成效不大
2.东欧剧变表现:
时间
表现 经济
政治
1989年下半年开始
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
场经济。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阿尔巴尼亚东欧剧变①波兰②民主德国③罗马尼亚④匈牙利⑤捷克斯洛伐克⑥保加利亚⑦阿尔巴尼亚⑧南斯拉夫德国统一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2009年11月9日,德国迎来柏林墙倒塌20周年纪念日,有10万人当晚前往柏林标志性建筑勃兰登堡门,见证“多米诺柏林墙”倒塌。
苏联解体
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宣告失败;
1991年,苏联解体(1922—1991)
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总书记职;
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加快;
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
俄罗斯国旗
苏联国旗
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叶利钦。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的红旗悄然降落,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重新升起,标志着列宁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发表电视讲话,苏联解体。
影响
1991年发生的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
——2005年普京
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苏联解体不仅割断了一个大国苦难辉煌交织的历史,也将世界推入了单极时代。
——2011年《人民日报》
苏联解体
原因:
⒈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⒉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⒊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和西方势力的影响
过程:
1991年,“八一九事件”失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1991年底,苏联解体。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八一九事变军队开进莫斯科
1991年12月21日,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共同签署了建立“独联体”的《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
如何认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能说是社会主义遭到失败,只能说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②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着艰巨、复杂和曲折。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中国、苏联的改革却导致了怎样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改革,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苏联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认识:
1.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加强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4.改革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要坚定信念
5.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解体
苏联的发
展与改革
东欧剧变与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力
量的壮大
东欧剧变
① 增多,由一国发展为多国。
②1949年, 成立。
③1950年,中苏缔结 。
经互会成立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社会主义国家
没有取得成效
—直接导致解体
— 社会主义运动受挫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