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生物试卷
(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生物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性、判断题)和第二部分(填空、简答、实验探究题)两部分。
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监考教师,试卷自己保存好。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
第I部分(选择题、判断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①珊瑚 ②大肠杆菌 ③蘑菇 ④新冠肺炎病毒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小杰将熊猫、白鸽、金鱼、蝴蝶归为一类;油菜、玫瑰花、银杏树归为一类。分类的方法是(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D.按照生物的数量
3.变色龙能随周围环境颜色的改变而变换身体的颜色,这种行为对变色龙来说是( )
A.有利于保护自己 B.有利于逃避敌害
C.属于防御性行为 D.以上三项均对
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五条食物链
B.鹰的能量最初来源于草
C.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逐渐减少
D.若蛇遭大量捕杀,则短时间内青蛙的数量会增多
5.体温恒定对动物的生存意义重大。以下哪项不是体温恒定的意义( )
A.可以少吃食物,多繁衍后代 B.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C.生活的环境范围广 D.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6.下列有关“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B.围湖造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全部的水圈和岩石圈
D.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可以以减少耕地作为代价
7.思蒙国家湿地公园内植被繁茂、白鹭飞掠、鱼虾成群等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消费者
8.一台显微镜配有如下的镜头,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125倍,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⑤
9.下图是溆小浦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 )
A.图中的结构1(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B.若观察时视野较暗,可调节显微镜的光圈
C.低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
D.要将结构1所在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10.2022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以大熊猫为设计原型,深受大众喜爱。大熊猫体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现有一个大熊猫体细胞,连续分裂4次,得到的新细胞和一个新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分别是( )
A.4个、21条 B.8个、42条 C.16个、42条 D.8个、82条
11.如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①,表示细胞的生长,液泡数量逐渐增加
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分裂时细胞质首先分成两份
C.过程③,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D.过程②中,新细胞与原细胞比,染色体形态发生变化,数目减半
12.下列关能够准确表示东北虎结构层次由小到大顺序的组合是( )
①心脏 ②肌肉细胞 ③血液 ④消化系统 ⑤东北虎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④②③①⑤ D.⑤②③①④
13.下列各项中,在生物体结构层次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血液 B.小脑 C.胸腺 D.皮肤
14.冰墩墩的原型是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国宝级的特有动物,它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熊猫的各系统分别负责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且密切配合、协调活动
B.竹子的茎和叶内都有输导组织,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C.大熊猫的大脑皮层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而血液则属于结缔组织
D.多细胞生物体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
15.下列各图分别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整个人体都是由图中A发育而来的
B.图中A形成B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C.图D中的器官都只由一种组织构成
D.在图示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是E
16.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 B.草履虫对盐的刺激不会做出反应
C.草履虫可以繁殖后代 D.草履虫能独立完成各种生理活动
17.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生活在水中 B.都没有输导组织
C.都是孢子植物 D.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18.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鱼缸内壁长出的绿膜是苔藓植物 B.侧柏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C.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有种子 D.满江红、红豆杉都用种子繁殖
19.被虫蛀的黄豆种子种植在田地里不能萌发,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种皮被虫子破坏了 B.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不适宜
C.种子处于休眠阶段 D.种子的胚被虫子咬坏而受损
20.如图是洋葱根尖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B.④是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C.幼根的生长只与②区的细胞活动有关
D.①是成熟区,该区域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21.搭载嫦娥五号到月球环游的“中国天稻”,在7月迎来了大丰收,稻粒长达1厘米,亩产量超1000公斤,有望成为100%中国原创的水稻新品种。下列有关“中国天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研人员在选种时应选择完好无损、籽粒饱满的种子
B.水稻种子萌发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
C.水稻为自花传粉植物,其水稻的花一定是两性花
D.水稻的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于子叶中
22.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主要动力
B.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大气湿度和温度
C.草莓在果实形成阶段,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果实形成
D.蒸腾作用能够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23.“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步骤与相应目的不相符的是( )
A.用黑纸片遮盖叶片的一部分——抑制叶绿素的形成
B.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C.向清水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检验有无淀粉产生
D.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4.图中②表示植物的生理过程是( )
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25.近几年,我国在绿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城市绿化美化,能促进居民身心健康 B.扩大绿化面积,应不断开垦农田,填海造地
C.推广《环境保护法》,做好普法工作 D.绿化祖国,从我做起,应积极参加“绿化校园”活动
二、判断题 (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每小题1分,共10分)
26.人类保护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有计划、有选择地采伐树木。( )
27.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
28.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中,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促进光合作用( )
29.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伤,你会感觉到疼痛,还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结缔组织和
神经组织( )
30.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共同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线粒体和细胞质。( )
31.动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
32.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这些生态系统是有着密切联系。( )
3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少。( )
34.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了得到准确结果,应该逐一调查。( )
35.施莱登和施旺偶然观察到细胞后, 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 )
第II部分(综合题 共40分)
36.(7分)“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代中期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句诗句中蕴藏了很多的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这是生物 _____环境的表现。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_____的特征。
(3)“红杏出墙”争取阳光是红杏世代相传的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_____的特征。
(4)红杏能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的有机物,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_____。
(5)用显微镜观察红杏叶制成的临时装片,发现红杏叶是由许多 _____构成的。
(6)对红杏进行归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红杏属于 _____,按生活环境,红杏属于 _____。
37.(7分)《2021—2027年中国藻类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介绍了藻类行业市场发展环境、藻类整体运行态势等,并分析了藻类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和藻类市场竞争格局。图中有三种藻类,其中甲为衣藻,乙为海带,丙为紫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图_________,属于褐藻的是图_________,属于红藻的是图_________。
(2)藻类植物没有_________的分化,其中图乙中①是_________,③是_________。
(3)甲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主要是因为它拥有_________。
38.(6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种类多,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但它们都能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下图所示的是常见的几类植物,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内填字母,横线填植物类群名称)
(1)从植物分类角度看,区分E、F植物的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
(2)从植物体的结构看,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________,B类植物可作为监测________的指示植物。
(3)由繁殖角度看,A、B、D均属于________植物。
(4)从适应环境角度看,目前适应陆生生活最具优势的是________类植物(填字母)。
(5)大多数植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大气中氧气主要是由[ ]_____________提供的。
39.(7分)如图是大豆种子及大豆不同生长时期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数字或字母,______上填文字)
(1)图乙中g是由图甲中的[ ]______发育来的,种子萌发时所需的有机物主要储存在图甲中的[ ]______里。
(2)图乙中大豆植株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由根尖的______区吸收,再通过输导组织中的______运输到各个器官。大豆植株生长需要最多的是含______的无机盐。
(3)图丙⑥中的花粉落到①的过程称为______,
(4)图甲大豆种子是由图丙中的[ ]______发育来的。
40.(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必需原料”,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两套装置中均放入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并在玻璃罩口涂上凡士林(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1)实验前,将植物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的目的是 _____。
(2)分析甲、乙两装置,可知该兴趣小组想要探究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_____。
(3)将两个装置放在光照充足的相同环境中照射几小时后,各取甲、乙两套装置中的一片叶片放在 _____中,_____加热,进行脱色处理。待叶片变成 _____色时,再经过清水冲洗、碘液染色等步骤。观察叶片颜色变化,甲装置中叶片 _____,乙装置中叶片 _____(选填“不变蓝”、“变蓝”)。
(4)为了探究温度对室内蔬菜产量的影响,该兴趣小组选择菠菜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分别在温室中种植了相同的菠菜苗,温室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其他环境条件均适宜且相同):
温室 A B C
二氧化碳浓度 0.05% 0.5% 0.5%
温度 20℃ 20℃ 10℃
①如果要研究温度对菠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要选择 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种植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室B中的菠菜幼苗长得快,由此可知适当提高温度能 _____菠菜幼苗进行光合作用。(选填“促进”或“抑制”)
41.(5分)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小明在学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产生了一些疑问,请帮助他对如下疑问作出解答。
(1)图一表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_,并储存能量,是其他生物和人类食物及能量的来源。
(2)图一中丰茂的森林可截留降水量的20%~30%,草地可截留降水量的5%~13%,说明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蒸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参与了水循环。
(3)图二表示某绿色植物一昼夜(O-K段)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请问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的两个时间点分别是______(填图中字母序号)。
(4)由图三可知,在______℃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较高。
(5)据图三分析可得出:光合作用强度受温度和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泸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A 6.A 7.B 8.D 9.D 10.C 11.C 12.B 13.A 14.D
15.C 16.B 17.C 18.C 19.D 20.C 21.D 22.C 23.A 24.C 25.B
26.正确 27.正确 28.错误 29.正确 30.错误 31.错误 32.正确 33.错误
34.错误 35.错误
36.(1)适应(2)繁殖(3)遗传
(4)营养(5)细胞(6) 植物 陆生生物
37.(1) 甲 乙 丙
(2) 根、茎、叶 叶状体 固着器
(3)叶绿体
38.(1)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2) [D]藻类植物 空气污染程度
(3)孢子(4)CE(5)[D]藻类植物
39.(1) c 胚根 d子叶
(2) 成熟 导管 氮、磷、钾(3)传粉##自花传粉(4)④ 胚珠
40.(1)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二氧化碳(3) 酒精 隔水 黄白 不变蓝 变蓝
(4) BC 促进
41.(1)有机物(2)蒸腾(3)B、F(4)28(5)光照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