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21 09:5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标要求]
通过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领域 时代 人物 成就、代表作
农学 北朝
数学 南朝
书法 曹魏 钟繇 楷书《宣示表》
东晋
绘画 东晋
雕刻 北朝
地理学 北魏
【合作】
一、阅读课本,完成《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汇总表》。
贾思勰
《齐民要术》
祖冲之
圆周率、《大明历》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郦道元
《水经注》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他是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 人;
他的书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他生活在北魏末年人;
他的名字被用作路名;
他曾做过任北魏高阳郡太守;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史记》曰:"齐民无盖藏。"如淳注曰:"齐,无贵贱,故谓之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
"要术"指谋生方法。
“齐民要术”含义为一般群众(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材料一: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材料二:顺天时,量地利,财用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
【展示】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一,思考“本”、“末”分别指什么?其体现贾思勰的什么思想?
根据材料二,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答:(1)①“本”指农业,“末”指商业;
②思想:农本思想、重农抑商思想、关注民生思想、民本思想;
(2)原因:农业生产与天时、土壤关系密切。顺应天时、估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凭主观想法、违背客观规律,则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作品目录
卷一: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
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13篇。
卷三:种葵(蔬菜)、蔓菁等12篇。
卷四:园篱、栽树(园艺)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
卷五:栽桑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
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
卷七:货殖、涂瓮各1篇(酿造)、酿酒4篇。
卷八、九:酿造酱、醋,乳酪、储存22篇,煮胶、制墨各1篇。
卷十:非中国(指北魏以外)物产者1篇,记热带、亚热带植物100余种,野生可食植物60余种。
《齐民要术》虽属农书,但内容“起自耕农,终于醋酸”。就是说,农耕是手段,最终把农产品制造成食品才是目的,方可以使“齐民”(平民)获得“资生”之术。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共10卷,92篇,11万余字,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内容十分丰富。
《齐民要术》强调“顺天时,量地利”(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书中提出的绿肥轮作法,欧洲人直到19世纪30年代后才实行。
二、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1.数学方面成就
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千年。
祖冲之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创造了中国纪协世界之最。这一纪录直到1596年由荷兰数学家卢道夫打破。
(西汉)刘歆
3.1547
(东汉)张衡
3.16
(曹魏)刘徽 3.1416
(南朝)祖冲之
3.1415926
三国刘徽的“割圆术”
圆周率=圆周:直径
2.天文历法方面成就
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测算结果只差50秒。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并上书朝廷,请求实行新历法。
《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
圆转不穷,
而司方如一
指南车
水碓磨
千里船
日行百余里
粮食加工工具:以水为动力 主要用于谷类去皮、磨面
3.机械制造方面成就
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定时器等。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东汉末年,书画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开始发生变化。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书法
甲骨文
草书
楷书
隶书
小篆
行书
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胡昭“尺牍之迹,动见模楷”。
锺繇《宣示表》
曹魏:
锺繇、胡昭
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 擅长楷书、行书、草书。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兰亭序》
王羲之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
魏碑(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
《洛神赋图》,原作已失传,唐宋摹本现存四份,分别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美国弗里尔博物馆
顾恺之
顾恺之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才绝、画绝、痴绝
《女史箴图》,原作已失传。现存两个摹本,南宋摹本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唐摹本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为英国上尉抢走,以25英镑价格卖给大英博物馆。
2.绘画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存有主要洞窟45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绘画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龙门山与香山上。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南朝思想家范缜的《神灭论》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记载了1252条河流的源头、河道、支流,介绍了这些河流经地区的水文、地形、气候、土壤、历史古迹及风土人情等,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这部书文字优美,对景物的描写如诗如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1.小明同学的理想是长大后像袁隆平、李振声一样,成为一名农业专家。下列人物的成长经历中能给他最大启发的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王羲之
划关键词
2.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中国和世界人民深感悲痛。民以食为天,华夏儿女历来关注农业生产,请问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3.国际天文学界为纪念祖冲之的特殊贡献,在月球上以祖冲之名字命名了一座环形山。你知道祖冲之在数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  )
A.发现了圆周率 B.编写《九章算术》
C.推算圆周率 D.发明十进位法
4.割圆术是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事计算方法。用此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科学家是( )
A.刘徽 B.宋应星 C.贾思勰 D.祖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