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1.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2.掌握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时间、口号、过程、结果。
3.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五四运动的爆发: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在 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会议上提出 、 、 、 等正当要求。然而,英、法、美等列强却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 。
2. 年 月 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举行示威游行活动。五四运动正式爆发,学生们提出 、 、 、 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 、 、 。
五四运动的扩大:
1. 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6月5日,上海工人 ,商人 。 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 转移到 。
3.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 上签字。
巴黎
废除外国在华特权 取消“二十一条” 收回青岛主权
日本
1919 5 4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取消二十一条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陈独秀
罢工 罢市 工人阶级
北京 上海
“巴黎和约”
壹
五四运动的背景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正当要求:
①废除外国在华特权
②取消“二十一条”
③收回青岛主权
结果: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陆征祥(中)、顾维钧(右上)、王正廷(左上)、施肇基(右下)、魏宸组(左下)
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合作探讨
五四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提示:会议?要求?结果?)
贰
五四运动的爆发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取消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绘画)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取消二十一条”
“拒签和约”
《五四运动》(绘画)
忧国忧民,宁死不屈,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从《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能够感受到“五四”青年的什么精神?
这段宣言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为什么?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叁
五四运动的扩大
我市民仍希望和平方法达此目的,倘政府不顾和平,不完全听从市民之希望,我等学生、商人、劳工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特此宣告,敬求内外人士谅解斯旨。
——陈独秀:《北京市民宣言》
五四运动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结果
爆发
扩大
1919.5.4
北京
学生
游行、罢课
被镇压逮捕
1919.6.5
上海
工人
罢工、罢市
取得初步胜利
释放被捕爱国学生
肆
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1921年党的成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讨论分析“五四运动”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不仅地域广泛,而且涉及各界人士,社会名流、公务人员甚至军警官兵都以不同方式参与或支持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画传》
《新青年》主题 文章
数量(篇 )
介绍马克思主义 36
西方习俗礼仪 5
国事要闻 30
五四精神 薪火传承
口号:
导火索:
时间: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5月4日
课堂小结:
性质:
经过:
意义: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北京(中心)
上海(中心)
学生(主力)
工人(主力)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