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静夜诗》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 《次北固山下》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灏《黄河楼》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6、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句回顾: (关于思乡主题的诗句)
激趣
初感
研读
赏析
练习
目标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马致远及其作品和元曲相关知识。
2、理解词中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品中情感抒发与景物描写的关系,感受词人写景的妙处。
4、背诵并默写课文。
作者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有文场“曲状元”之称。杂剧有《汉宫秋》、《荐福碑》、《青衫泪》等十五种,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一卷。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着一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
文史知识
元曲
“曲”分类
剧曲
散曲
散套: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小令,又叫“ ”,体制短小,大多数为只曲,每首各自为韵,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首短词。
叶儿
天净沙
秋 思
:题 目
:曲牌名
此曲是元代小令中的名篇。
解 题
听 读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提示:注意节奏
读一读:
研读课文 深入理解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枯,枯萎。
枯、老,象征迟暮。
老,僵老。
乌鸦,凄凉、哀怨、不祥之象征,往往与生离死别结下不解之缘。
枯藤老树昏鸦
昏
点明时间
表明状态
枯藤老树昏鸦
萧瑟之景
小桥流水人家
旅途所见之 实在景象
内心向往之 精神家园
小桥流水人家
柳暗花明又一村
恬静之景
古道西风瘦马
西风,指秋风。
道,象征人生之路。
古,破旧之意。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
古道西风瘦马
瘦,实际上写人,表现了旅途生活的艰辛。
古道西风瘦马
凄苦之景
曲中前三句共描写了几种景物?各句所描绘的景物有何特点 ?在文中有何作用?
景物: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
特点:
第一句的3种景物写出一片萧杀秋景,造成一种黯然凄凉的气氛,衬托旅人内心的悲哀。
第二句的三景则是安谧,明净,就连那户人家的欢心笑语也仿佛听见,对比自己的奔波不定,更感羁旅之苦。
第三句三景古老,凄凉,羸弱,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内心孤独凄苦之情。
作用:
第一、三句色彩情调一样,都是哀景,正面衬托游子的哀愁;第二句则为乐景,反衬游子的羁旅之苦。
几根______缠绕着一棵棵______ ,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_____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_____,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眼前呈现出一座_____ ,桥下小溪潺潺的_____,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________ ,那里有安居乐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______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____,向远方踽踽(jǔ )而行。
枯藤
秃树
秋风
寒鸦
小桥
流水
农家小屋
古道
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点明
时间,与“昏”呼应。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唐·李商隐 《乐游原》
夕阳西下,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断肠人在天涯。
宋·苏轼《江城子》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柳永《安公子》
刚断肠、惹得离情苦。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涯,指天边,极远的地方。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点睛之笔,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
天涯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九种又是在一个什么大的背景之下呢?
夕阳西下
时间愈来愈晚,光线惨淡、昏黄,更使以上景物倍添迟暮苍凉的氛围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
此时此刻, ______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人“______”,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______ !
太阳
柔肠寸断
在天涯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烘托
思乡
苍凉
荒凉
恬静
游子思乡图
写 景
抒 情
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抒情的语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
3、综观这首小令,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给这幅图画拟个恰当的名字。
4、前三句写景与后两句抒情是什么关系?
断肠
对比反衬
5、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支曲子只有28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给我们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不仅写景,动静相衬,而且写人,借景言情;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化景为情,情从景出,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小结
情景交融
什么是意境?
包括意和境。
意指作家主观的意志或情意。
境指客观的自然和社会生活。
意境就是指作家在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作家在作品中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楚·宋玉《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
魏·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乐景写哀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李笠翁曲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哀景
乐景
哀景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李笠翁曲话》
倍
乐景写哀
增其哀
巧用名词
古道 西风 瘦马
小桥
流水
人家
枯藤
老树
昏鸦
“秋思之祖”
元·周德清
“寥寥数笔,
深得唐人绝句之妙境”
“纯是天籁”
清·王国维
《 人间词话》
《中原音韵 》
比较阅读。
秋词 刘禹锡 秋思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答:
(2)首诗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答:
(1)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2) 可以从写法、语言、主旨、情感等方面选择一点或多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天净沙
·
秋思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
古道西风瘦马
小桥流水人家
枯藤老树昏鸦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以诗作画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