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搭石》教案+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5《搭石》教案+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1 20:3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搭石》教学设计含反思
教学目标:
1. 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从中发现美,感受美。
2.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从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跟随刘爷爷的脚步,走进他的家乡,感受了平凡而美丽的搭石。课前,李老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有记者要来刘爷爷的家乡采访,他们要拍一组宣传片,你们能把自己心中那幅最美的画面推荐给他们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直接导入有利于学生迅速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二、探究学习
(一)回顾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时间。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二)快速默读第 2 自然段,把描写老人摆搭石的动词圈出。
1.老人来回踏搭石的时候,他的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2.老人家宁愿耽误时间,也要摆好搭石,从他摆搭石的一系列动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3.指导朗读:读出上了点年岁的人为他人无私奉献的美好情感。
4.学法总结:找关键句、圈关键词、体会感情。
(三)品读第 3、4 自然段。
1.运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独立默读课文3、4自然段,用“——”画出文中关于美好画面的句子, 圈出关键词,在课本上批注感受。
2.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找出印象深刻的画面,体会情感。
三、交流提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汇报交流推荐的画面及感受,交流后请其他学生点评并补充。教师相机引导补充。
预设:
(一)第 3 自然段,描写人们走搭石的句子。
1.句子: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地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二)读了第 4 自然段,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句子 1: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如果人们都不互相礼让,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2.大家平时生活中有出现过互相礼让的情况吗?
句子 2: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3.年轻人是怎样背老人过河的呢?
4.试想一下,如果有小孩子来过河,这里的年轻人会怎么做?发挥你的想象力为文章增添“一道风景”。
5.教师小结:透过这一块块普通的搭石,我们看到了乡民们的奉献、和谐、谦让、尊老。不能不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用你的朗读,读出这种互相礼让、尊老敬老的淳朴乡情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汇报交流,借助对词句的品读,体会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一)教师点拨:搭石,连接起了自然与人类,连接起了乡亲与乡亲,连接起了美好品德的传承,搭石不仅仅是石头,更像是淳朴热心的老大爷,敬老爱老的年轻人……名为写物,实际上是为了写人,这种写作手法叫做“借物喻人”。
(二)孩子们,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老师相信你们推荐的画面记者一定会喜欢,在这场推荐美好画面的旅程中你又有什么样的收获呢?快来谈一谈吧!
五、作业超市
1.积累本文的好词佳句,尝试背诵下来。
2.小练笔:“美丽的风景”无处不在,记者要来我们学校采访,请把你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推荐给他。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和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把对文本的解读转化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热爱生活。
板书:
教学反思:
《搭石》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要让学生在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中,想象画面,感悟人们的美好品质,品味朴实的文字中蕴含的美好的意境,读是最根本的方法。
首先,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设计了多个环节的读,每次读的目标很明确。一读体验方法,借助课文第二自然段的阅读,复习阅读方法,激发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兴趣。二读明确方法,知道本单元要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集中注意力去读,不回读。三读感知内容,运用集中注意力、不回读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四读体会情感,围绕核心问题,读中想象画面,感悟人物身上美好的品质。
其次,在引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读懂课文的同时,特别注重创设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更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纵观整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说对学生的评价形式较单一,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及时改进,争取评价的灵活化、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