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33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33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21 11:50:56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历史史实及史观
1.了解经互会的建立过程和影响。
2.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3.认识东欧剧变的表现,理解东欧剧变的原因。
4.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联系。
课前思考与导入
讲授和感悟新知
01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1922年底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以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达维亚等加入。苏联共由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组成。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东欧八国
亚洲五国
拉美一国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
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
古巴
二战前后,世界各地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苏 联
波 兰
罗马尼亚
匈牙利
保加利亚
民德
南斯拉夫
大西洋
捷克斯洛伐克
阿尔巴尼亚
东欧,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这些国家在二战后都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成员 。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VS
冷 战
冷 战
政治:
杜鲁门主义
经济:
马歇尔计划
军事:
北约组织
政治:
共产党和情报局
经济:
经互会
军事:
华约组织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评价: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中苏互助局面的出现
1950年,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1949年10月2日,新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
(2)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回顾苏联(俄)的发展历程
苏俄建立
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
政治上: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形成
1917 1918 1921 1928 1936
02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赫鲁晓夫
把苏联改病了
01
戈尔巴乔夫
把苏联改死了
03
勃列日涅夫
把苏联改残了
02
戈尔巴乔夫
勃列日涅夫
赫鲁晓夫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改革的背景
材料: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1926--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只有1.5%。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核大国之时,每年皮鞋产量仅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背景:1.苏联的经济发展不协调 ,重视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2.苏联模式的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的发展。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
措施:政治上: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
赫鲁
晓夫
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被遗弃在布达佩斯街头的斯大林头像
推倒斯大林像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
措施:经济上:重点农业,兼顾工业。
赫鲁
晓夫
①发动垦荒运动;
②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
③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④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推广种植玉米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
结果:失败。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失败根本原因);
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
结果:
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呈畸形发展状态: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和新兴产业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勃烈日涅夫改革(1964年)
措施:
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军事上: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科技进步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跛脚的巨人
食品短缺,群众排除等待购买
03
东欧巨变与苏联解体
东欧巨变与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
措施:
① 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效果不佳;
②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影响:
使人们的思想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
局势失控,各加盟共和国分离趋势加强。
东欧巨变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欧各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减产,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群众示威游行,随后演变为流血冲突。10月24日和11月4日,苏联两次派兵镇压,史称“匈牙利事件”。
东欧剧变:波兰
东欧剧变:罗马尼亚
东欧巨变
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
变化:
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实质:
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东欧巨变
历史原因: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内部原因:改革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内因
外因
原因
苏联解体
八一九事件
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挽救苏联,结果失败。戈尔巴乔夫辞去总统,叶利钦控制了全局,加速了苏联解体。
在“8·19事件”中俄国军队掉转炮口,支持叶利钦
苏联解体
解体:1991年底,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最高领导人职务;
解体表现:
①苏共丧失执政党地位;
②15个加盟共和国解体;
③都放弃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实质:社会制度改变。
“亲爱的同胞们!……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出现的局势,我决定停止行使苏联总统职务。”
——戈尔巴乔夫1991.12.25
苏联解体
材料: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苏联搞“僵”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搞“垮”了。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直接引发“八一九”事件的爆发。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根本原因:苏联模式的弊端;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导火线:“八一九”事件;
外部原因:
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苏联解体
影响: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②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启示:①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改革要适合本国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要加强党的建设、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知识小结
1953年
1964年
1985年
20世纪80年代末
1991年
1991年底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东欧剧变
八一九事件
苏联解体
重点:农业
重点:重工业
先经济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