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
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卷
关键词:稳态与调节、种群和群落
考生注意:本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组成,选择题包括15个单项选择和 5个不定项选择,非选择题包括5
道大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 2分,共计 30 分)
1.古诗词的意境中蕴含着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下列各项古诗句中所描写的环境
因素与其他各项不同的是( )
A.玉兰花欲开,春寒料峭来 B.更无柳絮随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采用规格为 16中格(400小格,0.1mm )
的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培养液稀释了 1000倍,检测四角上中格的酵母菌数量分别为 23、
24、26、2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边角处的酵母菌应均计数,以避免统计不全
B.此实验需要设空白对照实验
C.此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约为 4×109个/mL
D.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酵母菌获得充足氧气
3.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
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 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
B.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
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 型增长
D.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 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4.下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部分)。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生物试卷第 1页 共 9 页
A.过敏反应是免疫防御功能出现异常的表现
B.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才会发生过
敏反应
C.过敏反应发作都比较迅速,接触过敏原几分钟就
会出现反应
D.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
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分裂
B.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脱落酸维持种子休眠
C.植株生长与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均有关
D.植物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其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
6.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较实际数值偏小的是( )
A.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直接吸取上层菌液
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再次被捕获概率降低
C.标记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
D.对于分布范围比较小、个体较大的生物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种群数量
7.下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浓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
(已知海水的正常浓度约为 0.5mol·L-1)。下列描述不正
确的是( )
①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
甲
②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③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
④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
A.①③④ B.①③
C.③ D.②
8.研究人员利用电压钳技术改变枪乌贼神经纤维膜电位,记录离子进出细胞引发的膜电流变化,
结果如图所示,图 a 为对照组,图 b 和图 c 分别为通道阻断剂 TTX、TEA 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
A. TTX 处理后,外向电流消失 B.外向电流由 Na 通道所介导
+
C. TEA处理后,只有内向电流存在 D.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Na 浓度高于膜外
生物试卷第 2页 共 9 页
9.某生物科研小组对某林地的 6种鸟类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生活习性相似,均在林中生活,
都以昆虫为食,对营巢地点有部分相似要求。但每一种鸟类在取食和营巢行为上又显示出了复
杂的差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不同鸟类的生态位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范畴
B.6种鸟类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C.6种鸟类在取食和营巢行为上的差别,可以减少种间竞争
D.不同鸟类的生态位重叠度越高,越能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
10.肿瘤细胞为了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追杀,在自身表面产生了一种被称为“PD-L1”的蛋白,这
个蛋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 PD-1蛋白相结合,就会让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这是好人”的错觉,从
而放过肿瘤细胞,任其疯狂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 细胞攻击自身体内产生的癌变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
B.图中所示过程人人生来就有,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PD-1抑制剂类药物,如 PD-1 抗体,可以减弱 PD-1与 PD-L1 的结合,进而使免疫细胞杀伤
肿瘤细胞
D.PD-1和 PD-L1 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11.某病人手术时需要麻醉,下图中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的四个可能位点,A、B
表示中枢神经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主神经系统是由 B 发出的传出神经构成
B.若术后检测该病人缩手反射功能正常但仍不能写字,则可能是 V区受损
C.若病人手部受到刺激,没有感觉却能动,则麻醉剂阻断了位点①
D.若术后发现病人的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出现障碍,则可能是脑干受损
12.我国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植物的向光性
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生物之间存在寄生的关系
生物试卷第 3页 共 9 页
13.1775年,英国实验生理学家勃莱登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实验表明:人可以在 120°的干燥空
气中停留 15min,无不良反应,体温仍可保持相对恒定.而在此温度下,只需 13min就可将一
盘牛肉烤熟。若在湿度饱和的空气中,人只能在 48—50℃的环境中坚持很短的时间。2022年,
北京冬奥会上出现了一项让运动员快速恢复的黑科技一“超低温冷疗”(进入低于零下 100℃的
含液氮和干燥空气的超低温冷疗舱,2—3分钟后,回到常温环境),可帮运动员快速缓解乳酸、
氨类等代谢产物积累造成的不适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人在干燥的 120℃环境中可以短时间内通过蒸发等散热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而在湿度饱
和的情况下,汗液不能蒸发
B.炎炎夏日气温超过 35℃时,机体大量出汗,汗液蒸发可以带走大量的热,使体表温度降低,
建议多喝水
C.低温刺激使肌肉中的血管收缩,血液流向心脏、肝脏等内脏器官,这与“运动后,拍打放松
肌肉”殊途同归,均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乳酸及时运输外排
D.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通过分级调节使体内甲状腺激素
水平提高,总代谢率增加,产热增多
14.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c Na+段 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
B.高血钾症患者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C.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D.内环境 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减小
15.在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中,有时使用到糖皮质激素(GC)。GC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正常机体调节 GC分泌的途径如下图所示(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
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下列关于 GC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GC的分泌过程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
B. 长期大量使用 GC,会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减弱
C. GC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分级调节
D. 新冠肺炎患者使用 GC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因子消灭病毒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15 分)
16.下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生物试卷第 4页 共 9 页
A.途径①属于血糖调节,胰岛 B细胞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B.途径②属于体温调节,激素 B是促甲状腺激素
C.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调节,激素 D是由垂体合成和释放的
D.激素 A、C、D都能通过体液运输,定向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起作用
17.图甲是一株盆栽植物,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生长反应,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植物弯向右侧生长,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如将该植物倒向左侧水平放置,根将向地生长,⑧处的生长素浓度高于⑦处
C.切除①,在①处放置一块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侧芽②的生长依然被抑制,说明顶端的生长
素在植物体内能通过主动运输到达②处
-8 -1
D.浓度为 10 mol·L 的生长素对该植物芽和茎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对根的作用是抑制生长
18.关于如图曲线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可以表示捕食关系,其中 a 是捕食者,b可以表示被捕食者
B.乙图可能表示的是生存在有限空间内的两种生物的竞争曲线
C.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不能用图乙表示
D.蛔虫和人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一般不会出现图乙所示
19.心脏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控,犹如汽车的油门与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
激做出更为精准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入神经
生物试卷第 5页 共 9 页
B.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加快,血管收缩,瞳孔扩张;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刚好相反
C.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加强
D.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
20.卡介苗是对毒性强烈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培养获得的减毒活疫苗,发现其对所有的试
验动物都没有致病力,该疫苗的保护作用一般可以持续 10-15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卡介苗对接种者一般无致病力,但不建议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接种
B.接种卡介苗后记忆细胞可以在 10-15 年内保持对抗体的记忆
C.接种过卡介苗的人,再次接触结核分枝杆菌时会出现过敏反应
D.疫苗还可以利用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及其产物制备,不一定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
三、非选择题(共计 55 分)
21.(每空 1分,共计 13 分)图 1 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
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 2 所示的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 1 中 a 表示_____。图 1 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_____(填“a”“b”或
“c”)。
(2)分析图 2,前 4 年该林场松鼠种群数量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_____年松
鼠的种群密度最低。第 4~10 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_(填“<”“=”或“>”)死亡率。第 8 年时,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_____型。第 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_____形曲线增长。
(3)传入我国的三裂叶豚草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图 3中的曲线_____表
示。调查某区域中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_____。若图 3 中曲
线Ⅱ表示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种群增长速率最高的对应点是_____。
(4)若某年气温明显升高,食物丰富,松鼠数量增多,但并没有呈现出“J”型增长的状态,这是_____
(“正反馈”、“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5)在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
际数_____(填“大”或“小”)。
22.(除标注外,每空 1分,共计 11 分)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
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新冠疫苗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图甲为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过
程,图乙为两种使人获得免疫力的方法。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试卷第 6页 共 9 页
(1)由图甲可知,B 细胞的活化需要__________个信号刺激和物质______________(填字母和名
称)的作用。
(2)辅助性 T 细胞活性下降,会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分)。
(3)图乙中方法①和方法②比较,方法______________能获得更持久的免疫,理由是
______________(2 分)。
(4)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的眼睛也将失明,其主
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_______________,使 B 淋巴细胞致敏,增殖分化
成记忆 B细胞和______________,产生的抗体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由此引起的眼疾在免疫学
上称为____________。
(5)新冠疫苗设计的原理就是让人自身免疫系统识别病毒,故可采用灭活的病毒、
_______________等来制造疫苗。
23.(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计 11 分) 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科
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发现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
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见表中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种名 山桃 丁香 油松 刺槐
山桃 1
丁香 0.124 1
油松 0.125 0.834 1
刺槐 0.148 0.761 0.884 1
(1)耕地逐渐过渡为林地的过程属于 (填“初生演替”或“次生演替”),判断的
依据
是 。(2分)若演替过程中有人力参与,则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 。
(2)据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 ,在阳坡不同
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存在差别,它们常呈现 分
布。造成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调查阳坡土壤小动物的
生物试卷第 7页 共 9 页
丰富度时,常用 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常用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
有: 。
(3)在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在地上和地下均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被称为群落
的 。 处 于 林 下 层 的 植 物 叶 片 的 结 构 特 点 有
(写出两点即可)。
24.(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计 12分)图 1、图 2分别表示 1000m持续全速游泳对女子运动
员不同生理期雌二醇(一种雌激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雌二醇属于________类化合物,在女性体内其分泌受________、________(填内分泌腺
名称)的调控,这种自上而下的调控称为________调节。
(2)由图中检测结果可推测,影响雌二醇激素水平的因素有________。
(3)1000m持续全速游泳会使女子运动员雌二醇激素水平________。
(4)1000m持续全速游泳影响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合理的解释有________(填下列字母)。
a. 胰岛 B细胞分泌活动受到抑制 b. 收缩肌群对葡萄糖的利用量增加
c. 胰岛素为运动提供能量 d. 血糖浓度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5)1000m持续全速游泳影响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有利于肝糖原分解和________,以保
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6)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 GLUT4。
①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请从物质与
能量的角度说明其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2 分)。
②据图 3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________的融合,
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
③结合图 3分析,下列因素中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的有________(填下列字母)。
a. 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 b. 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
c. 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 d. 信号转导蛋白缺失
25.(每空 1分,共计 8 分)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
枫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 0~5℃的低温下 1-2 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
处理。如图是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试卷第 8页 共 9 页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的____________分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
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其产
生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__。
(2)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也存在休眠现象,要破除休眠提前萌发应使用图中的____________处理,
但在生产上人们常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此类激素的植物调节剂,因为该类物质具有原料广泛,
容易合成,___________等优点。
(3)图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一种激素调节,而是____________。导
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的结果。
生物试卷第 9页 共 9 页2022-2023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
第三次月考 生物参考答案
1-5BCDCD 6-10ACCDC 11-15CDCBD 16BC 17C 18BCD 19AB 20AD
21.(每空1分,共计13分)
(1) 性别比例 b
(2) 基本不变 9或10 < 衰退 J
(3) Ⅰ 样方 随机取样 b
(4)负反馈 (5)大
2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计11分)
(1) 两 a细胞因子
(2)辅助性T细胞活性下降,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进而使抗体生成量减少(或者答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2分)
(3) ② 该方法是通过刺激机体主动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可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
(4) (自身)抗原 浆细胞 自身免疫病
(5)减毒的病毒
23.(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计11分)
(1)次生演替 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的(2分) 方向和速度
(2)油松和刺槐 镶嵌 光照或阳光 取样器取样 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3)垂直结构 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叶绿体颗粒大等(答出两点即可)
24.(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计12分)
(1) ①. 固醇 ②. 下丘脑 ③. 垂体 ④. 分级
(2)升高 (3)生理期、运动
(4)a、b (5)(脂肪或甘油三酯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6) ①. 保证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或吸收),为细胞代谢提供稳定能量来源 (2分) ②. 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 ③. a、b、c
25.(每空1分,共计8分)
(1) 信号 相抗衡 脱落酸 萎蔫的叶片和根冠
(2) 赤霉素 效果稳定
(3) 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程序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