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广东人民出版社
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
1
2
3
4
说出聚落的含义、基本类型及发展演变过程;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说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区别;
学习目标
说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阅读以下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走进聚落
1.什么是聚落
2.说出聚落的基本类型。
人们聚居的地方。
乡村和城市。
乡村是主要从事
各种 活动的居民
聚居的地方。
农业
乡村可以有 等不同的村落类型。
不同类型的乡村
林场、牧场、渔村
城市是主要从事
活动的居民聚居的地方,它的
达到一定的规模。
非农业生产
人口
(非农业生产:如工业、服务业等。)
对比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聚落 房屋高矮和多少 道路多少和宽窄 商店/学校/医院等生活设施 人口密度大小 对自然景观改变多少
乡村
城市
高而多
矮且少
少而窄
多而宽
少
多
小
大
改变少
改变多
P87活动2.判断图5.14、图5.15中A、B、C、D四个
区域分别是城市还是乡村,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A为城市,B为城市,C为乡村,D为乡村。
聚落?
人类的聚居地
城市聚落
乡村聚落
(先)
(后)
请选择聚居地的地形条件
C
B
A
湖泊
河流
荒漠
请选择聚居地的水源条件
请选择土壤条件
盐碱地
荒漠土
黑土地
请选择气候条件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炎热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终年严寒
D
B
C
A
择 地 而 居
地形 土壤 水源 自然资源 气候 交通 其他
其他考虑条件:
便利
温暖湿润
丰富
充足
肥沃
经济水平等
服务设施
平坦
以上的优越条件哪些地区具备?哪些地区不具备?
问题:
① 河流中下游或沿海平原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聚落密集。
② 而高山、荒漠地区,条件恶劣,故少有或没有聚落。
P89活动2.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淹没范围涉及12座县城(城市)、114座集镇,合计移民超过百万。 假设现有一批长江三峡移民要到广东省某地定居,如果你是该地的政府官员,你认为在图5.18上的A、B、C三个位置中,从自然环境要素考虑,哪个更适合安置移民?请说明理由。
A处更适合安置移民
聚落与环境
思考
在这些自然环境下的房屋应该设计成什么样?
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的房屋各有什么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西双版纳地区
黄土高原地区
内蒙古草原地区
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
寒带地区终年严寒,就地取材搭建冰屋,冰房子,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可以抵挡极地寒风,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冰屋
黄土高原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就地取材。这里气候干燥,直立性很强的黄土,可随意挖凿而不会坍塌,窑洞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窑洞
内蒙古地区
选材轻便,便于搭建及拆卸,适应草原游牧生活。
蒙古包
西双版纳地区
热带地区高温多雨,竹楼就地取材,屋顶坡度陡,下部通风隔潮。
竹楼
世界各种民居大都有两个显著特点:
1.就地取材,适应当地气候.
归纳:
2.反映一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西班牙托莱多
西班牙托莱多
以色列的耶路撒冷
云南丽江古城
云南丽江古城
贵州黎平侗寨
贵州黎平侗寨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安徽西递
安徽西递
秘鲁马丘比丘
江苏苏州周庄
山西乔家大院
山西乔家大院
欣赏传统聚落
开平雕楼
开平雕楼
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
请说说传统聚落对人类来说有什么重要历史文化意义?
问题 :
传统聚落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反映了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民俗、宗教习惯,为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思考
为了更好的保护世界上有价值的建筑和地区,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遗产公约》。从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的关注重视.
如何保护?
在中国国情下 ,我们应如何保护好人类的文化遗产?(角色扮演:分别从普通公民和政府官员的角度,说说你的做法。
角色扮演
政府官员:
宣传教育
立法保护
开发旅游
完善设施等
保护修缮
普通公民:
文明出行
不乱攀爬
与损害行为作斗争等
不乱涂画
自觉宣传